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道地带理论--中国边疆治理理论初探 被引量:19
1
作者 徐黎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75,共9页
中国边疆治理的中心,不在中国的中心地带,也不在中国的边疆地带,而是在中国的通道地带。地理上的通道地带,就是由长城、丝绸之路及藏彝走廊组成的,夹杂在北部蒙古高原、西部沙漠戈壁绿洲、西南青藏高原、东部平原区域等中国内部四大生... 中国边疆治理的中心,不在中国的中心地带,也不在中国的边疆地带,而是在中国的通道地带。地理上的通道地带,就是由长城、丝绸之路及藏彝走廊组成的,夹杂在北部蒙古高原、西部沙漠戈壁绿洲、西南青藏高原、东部平原区域等中国内部四大生态文化区之间的农牧混合地带。从横向角度来说,通道地带连接中国四大生态文化区;从纵向视野来说,中国祖先在通道地带起源、发展并向四周拓展并形成中国边疆;从中国中心与边疆的相互关系来说,通道地带是中国边疆与中心聚合与离心力量相互博弈的纽带。当今天中国边疆面临诸多问题时,通道地带对内吸引和凝聚作用、对外桥梁作用、对边疆具体问题的源头和症结作用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地带 长城 丝绸之路 藏彝走廊
下载PDF
中国边疆治理中“通道地带”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黎丽 《今日民族》 2017年第4期60-61,共2页
中国边疆治理的中心不存中国的中心地带,也不在中国的边疆地带,而是在中国的通道地带。地理上的通道地带就是由长城、丝绸之路及藏彝走廊组成的夹杂存北部蒙卉高原、西部沙漠戈壁绿洲、西南青藏高原、东部平原区域等中国内部四大生态... 中国边疆治理的中心不存中国的中心地带,也不在中国的边疆地带,而是在中国的通道地带。地理上的通道地带就是由长城、丝绸之路及藏彝走廊组成的夹杂存北部蒙卉高原、西部沙漠戈壁绿洲、西南青藏高原、东部平原区域等中国内部四大生态文化区之间的农牧混合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治理 中国 通道 青藏高原 中心地带 藏彝走廊 丝绸之路 文化区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认同的根基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黎丽 杨丽云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21,共8页
中国人生存的共同地域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地缘基础;以蒙古人种为主的人类是中华民族认同的血缘基础;中国不同职业群体和民族沿通道交融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社会文化基础;中国现代民族多源性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现实基础。因此,中华民族认同是基... 中国人生存的共同地域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地缘基础;以蒙古人种为主的人类是中华民族认同的血缘基础;中国不同职业群体和民族沿通道交融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社会文化基础;中国现代民族多源性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现实基础。因此,中华民族认同是基于共同地域、共同血缘、社会文化交融和现代民族多源性而逐渐生成的,是对"祖国是中国、我们是中国人"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 血缘 社会文化交融 现代民族多源性 中华民族认同
下载PDF
边疆山村空巢化原因及解决途径——基于云南BMK村和甘肃HL庄的调查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黎丽 杨丽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38-43,共6页
基于云南BMK村和甘肃HL庄的实地调查,认为两村村民外出务工的相似性原因有: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成为外出务工的国家制度背景;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土地以外的其他资源难以共享;便捷的交通和多种线路为外出务工提供了便利;消费需要。差异... 基于云南BMK村和甘肃HL庄的实地调查,认为两村村民外出务工的相似性原因有: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成为外出务工的国家制度背景;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土地以外的其他资源难以共享;便捷的交通和多种线路为外出务工提供了便利;消费需要。差异性原因有:两村每个家庭外出务工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外出打工流向不同;两村绝大多数打工工种不同。解决外出务工导致的村庄空巢化的途径是: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思路、以"小城大村"为途径去解决边疆村庄空巢化的问题;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解决边疆村庄空巢化的经济基础;发展村庄文化是解决边疆村庄空巢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山村 山村空巢化 外出务工
下载PDF
牧区发展与边疆乡村振兴的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徐黎丽 卡马力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5,共6页
占我国国土面积2/5且为现有耕地面积3倍的牧场,以及以此为依托的牧业、牧民,与农村、农业、农民一样,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牧场、牧业和牧民多分布于中国陆地边疆省区,牧场发挥着维护边疆国土生态安全作用... 占我国国土面积2/5且为现有耕地面积3倍的牧场,以及以此为依托的牧业、牧民,与农村、农业、农民一样,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牧场、牧业和牧民多分布于中国陆地边疆省区,牧场发挥着维护边疆国土生态安全作用,牧业发挥着支撑边疆各类产业发展的基础作用,牧民在生活中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与党政军警一起发挥着合力强边兴边通边的作用。但是,目前牧区发展面临牧场不断减少、牧业市场化困难重重、青壮年牧民流失严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路径包括:边疆牧区政府和广大牧民要树立“以牧为本、以牧养牧”的观念,减缓牧场缩小趋势;以牧业为基础,使其他能够依靠牧场发展起来的产业形成产业链条,减少牧民外流人口;加强边疆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牧业市场化奠定良好的道路、水电、市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发展 乡村振兴 边疆 边境
下载PDF
绿洲移民村落新兴生计推广困境原因分析——以新疆若羌县K村红枣种植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黎丽 杨丽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43,共8页
生计是人们获取资源以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方式,是一种群体性适应策略。新疆若羌县绿洲一个移民村落推广红枣种植,种枣这种新兴生计在建立初期遭遇了推广困境,引发困境的直接原因是种枣生计与沙漠绿洲的地理位置、早期的种植结构、农民的... 生计是人们获取资源以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方式,是一种群体性适应策略。新疆若羌县绿洲一个移民村落推广红枣种植,种枣这种新兴生计在建立初期遭遇了推广困境,引发困境的直接原因是种枣生计与沙漠绿洲的地理位置、早期的种植结构、农民的种植依赖,以及基础性资源之间存在矛盾,其社会根源在于绿洲移民村落人口属性及其社会关联。新兴生计的建立必须与地方生态环境、社会结构和文化逻辑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羌县移民 新兴生计 红枣种植 推广困境
下载PDF
石油资源枯竭后的村庄生计转型研究——以长庆油田所在地甘肃省×××县×××村为例
7
作者 徐黎丽 朱璧莹 《地域文化研究》 2017年第1期82-88,155,共7页
长庆油田庆一井及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岭北作业区所在地,在石油资源枯竭后的生计转型方式值得重视。此地所在黄土高原山区自古以来农牧商多种生计方式并存,这是村民生计方式转型的经济基础;此村所在区域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 长庆油田庆一井及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岭北作业区所在地,在石油资源枯竭后的生计转型方式值得重视。此地所在黄土高原山区自古以来农牧商多种生计方式并存,这是村民生计方式转型的经济基础;此村所在区域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注重文教、礼仪的传统知识体系,这种体系与石油人带来的重视教育和开放包容的观念相结合,则是村民生计快速转型的思想基础;除石油之外的其他资源,则是村民实现生计转型的物质基础。这些地方性知识也许对其他面临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的村庄的生计转型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资源 枯竭 村庄 生计转型
原文传递
微信使用对中蒙边境马鬃山口岸蒙古族社会关系的影响
8
作者 徐黎丽 王悦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本文运用线下实地调查和线上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微信使用对中蒙边境马鬃山口岸蒙古族社会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马鬃山口岸蒙古族借由微信构建基于血缘、地缘、性别角色、业缘、趣缘等多种关系的微信群,其社会关系呈现出层次化... 本文运用线下实地调查和线上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微信使用对中蒙边境马鬃山口岸蒙古族社会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马鬃山口岸蒙古族借由微信构建基于血缘、地缘、性别角色、业缘、趣缘等多种关系的微信群,其社会关系呈现出层次化结构。在微信使用的日常情境中,马鬃山口岸蒙古族通过共享优秀传统文化、参与线上互动、明确微信村落群边界等方式维系其族内关系,通过族际亲属关系缔结、经济交往、互助互惠等方式拓展其族际关系,促使其社会关系显现出由现实到虚拟、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保障边境社会的安全、稳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鬃山口岸 蒙古族 微信使用 社会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