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观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发展的稳健性研究——以甘肃省各市州发展情况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宾 陈兴鹏 +1 位作者 吴士锋 李杰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567-5571,5630,共6页
首先对甘肃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进行初步分析,运用AHP方法划分目标层、要素层、指标层,并对甘肃省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搜集处理,对该指标体系中的各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各因子的具体权重,得出了各影响因子... 首先对甘肃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进行初步分析,运用AHP方法划分目标层、要素层、指标层,并对甘肃省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搜集处理,对该指标体系中的各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各因子的具体权重,得出了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排序结果。根据得到的权重和对各统计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的结果,构造出判断矩阵,求出2007年甘肃省各市州各要素评价值和综合评价值。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分析2007年甘肃省各州市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发展情况并绘制甘肃省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功能分区图,为甘肃省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稳健性 中观 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 甘肃省
下载PDF
新疆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杰兰 陈兴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31,共7页
新疆是我国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历来是我国的西北屏障,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横贯新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新疆的开发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新疆的生态经济系... 新疆是我国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历来是我国的西北屏障,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横贯新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新疆的开发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新疆的生态经济系统,对于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能值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选取新疆社会、经济、生态等原始指标,运用能值分析的方法,对新疆1996-2005年的能值投入率(EIR)、净能值产出率(NEYR)、环境负载率(ELR)、能值-货币比率(EDR)、能值使用强度(ED)和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指数(ESI)等9项指标的系统研究,以及与其他国家和部分地区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得出:要实现新疆的可持续发展,需重视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进口低能值、高能量的产品而输出高能值的产品和服务,达到能源利用高效率和系统的强势竞争力;新疆可持续发展指数(ESI)的波动下降与新疆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关。因此,要实现新疆的可持续发展,重视经济增长和控制其对环境系统的压力,保持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平缓降低尤为重要,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生态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 新疆
原文传递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模型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杰兰 焦慧元 +1 位作者 刘晓乾 吴士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686-7688,共3页
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原则和主要目标,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信息工程学中的"熵"的概念,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该体系中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对区域循环经济的... 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原则和主要目标,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信息工程学中的"熵"的概念,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该体系中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做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熵值法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成都黏土”粒度记录的约500kaBP的干旱化增强事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胜利 方小敏 +1 位作者 史正涛 宋春晖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亚洲内陆干旱化是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气候恶化的重要标志。对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成都黏土粒度记录的研究,及与黄土高原地区粒度记录的对比,表明该地区的粒度记录都在约500kaBP时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粒度增大、粗颗粒含量增加的变... 亚洲内陆干旱化是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气候恶化的重要标志。对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成都黏土粒度记录的研究,及与黄土高原地区粒度记录的对比,表明该地区的粒度记录都在约500kaBP时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粒度增大、粗颗粒含量增加的变化,表明东亚地区约500kaBP以来发生了一次明显的干旱化增强事件,推测青藏高原在中更新世强烈隆升进入冰冻圈,导致中下层西风环流显著分叉绕流以及随后的进一步强化,是亚洲内陆干旱化阶段性增强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黏土 干旱化 青藏高原 粒度
下载PDF
额济纳旗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黎浩许 颉耀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17,124,共7页
以额济纳旗地面气象站近50a的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资料,运用累积距平法和小波分析法,对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额济纳旗气温先减小后增加,其减小阶段平均每年累积距平值减小0.698℃,增加阶段平均每年累... 以额济纳旗地面气象站近50a的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资料,运用累积距平法和小波分析法,对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额济纳旗气温先减小后增加,其减小阶段平均每年累积距平值减小0.698℃,增加阶段平均每年累积距平值增加0.911℃,研究时段内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其幅度为1.61℃;降水和相对湿度整体趋势变化不明显,但中间年份波动性较大;蒸发量、风速和日照时数都先增加后减少,其先后平均每年累积距平增、减值分别为236.72、294.26mm,0.55、0.40m/s,48.87、53.37h,且整体呈减少趋势;额济纳旗近50a气温、蒸发量、风速、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的突变年份分别为1986年、1978年、1980年、1986年、1969年;气温、降水、风速和相对湿度在它们各自的不同时段都存在较明显的周期,其周期分别为:5~8a和12~16a、3~5a和6~10a、6~8a和10~16a、5~6a和8~1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累积距平 小波分析 额济纳旗
下载PDF
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的定居与动物资源利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清 张颖 +5 位作者 陈顺港 高玉 杨继帅 冉景坤 顾政权 杨晓燕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7-197,共21页
定居是人类从高度移动的游猎生活发展到全年固定于一处居住的漫长过程。定居的发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技术演化和文明起源具有深远影响,而定居的产生受到气候变化、人口增长、资源压力、技术革新等多种因素影响。青藏高原是... 定居是人类从高度移动的游猎生活发展到全年固定于一处居住的漫长过程。定居的发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技术演化和文明起源具有深远影响,而定居的产生受到气候变化、人口增长、资源压力、技术革新等多种因素影响。青藏高原是研究人类适应和定居高寒缺氧极端环境的理想区域,对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的定居过程关注较多亦争议颇多。通过梳理已发表的考古学、地理学、遗传学等相关学科文献,发现目前对于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研究,侧重于讨论低海拔人群或者农作物扩散的影响,对动物资源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则关注较少,定居高原的年代和驱动机制仍存在争议。遗址使用的季节性分析,是判断古人是否全年定居的关键。本文总结了如何利用青藏高原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动物遗存因地制宜进行遗址季节性分析以及建立高原遗址动物资源利用时间表的方法。本文认为,开展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定居与动物资源利用研究,首先,应全面建立和完善青藏高原现生动物骨骼形态、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数据库,为考古遗址动物遗存物种鉴定提供基础;其次,在物种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人—动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评估人类在遗址活动的季节性以及动物资源在人类定居青藏高原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考古 人类适应 生计模式 遗址季节性分析 大批量骨骼宏条形码分析
原文传递
粪生菌孢现代过程及其古生态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7
作者 张军() 罗德锐 +3 位作者 李春杰 王涛 朱泽州 黄小忠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9-503,共15页
粪生菌孢是沉积物孢粉分析中“非花粉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被用来指示大型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变化以及重建早期牧业活动强度变化等。通过系统总结国内外粪生菌孢现代过程与古生态应用的研究实例发现:在现代过程研究方面,国外研究重点... 粪生菌孢是沉积物孢粉分析中“非花粉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被用来指示大型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变化以及重建早期牧业活动强度变化等。通过系统总结国内外粪生菌孢现代过程与古生态应用的研究实例发现:在现代过程研究方面,国外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粪生菌孢多样性、影响因子以及其传播、搬运和沉积过程,并发现Sporormiella-type、Sordaria spp.和Podospora sp.对食草动物活动指示性最好,尤其是Sporormiella-type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研究区域;国内研究主要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发现粪生菌孢与放牧活动强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古生态应用研究方面,国外研究发现Sporormiella-type很好地指示了大型食草动物的灭绝和放牧活动强度的变化;国内研究发现了早中全新世人类狩猎活动对食草动物的抑制以及以下主要变化时段:约5.6 ka牧业活动开始、约4.0 ka以后增强、在历史时期显著增强等。在未来研究中,应加强粪生菌孢现代过程调查,更深入地理解粪生菌孢的产生、传播、沉积和保存过程及其机制,探讨粪生菌孢与食草动物数量、植被状态、沉积环境和搬运动力之间的关系,结合多指标和跨学科的证据,更好地解译沉积地层粪生菌孢记录的古生态意义。粪生菌孢将在探究中晚全新世牧业起源和传播过程、驱动机理及生态影响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生菌孢 非花粉型 Sporormiella-type 古生态研究 牧业活动
原文传递
基于SD模型的宁夏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杰兰 陈兴鹏 +1 位作者 王雨 张子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27,共7页
立足于生态经济理论,利用SD模型方法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宁夏"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结构模型,表明经济增长、资源枯竭和环境影响之间的反馈关系。包括8个子系统:生产子系统,人口子系统,人力资本子系统,人造资本子系统... 立足于生态经济理论,利用SD模型方法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宁夏"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结构模型,表明经济增长、资源枯竭和环境影响之间的反馈关系。包括8个子系统:生产子系统,人口子系统,人力资本子系统,人造资本子系统,不可更新资源子系统,可更新自然资源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环境污染子系统。采用系统动力学专用模拟分析软件VENSIM PLE5.4模拟宁夏"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能的运行情景,对宁夏"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运行规律进行探索,旨在揭示宁夏不同发展模式下的环境响应,为宁夏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模型 生态经济 资源-环境-经济系统 宁夏
原文传递
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对北京市居民多任务购物行为和商业微区位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陈丹 杨永春 +1 位作者 李恩龙 史坤博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3-365,共13页
信息时代,受信息通信技术(ICTs)浪潮的冲击,消费者购物行为和商业微区位格局可能会被影响.本文基于北京市西单商圈的实地调研,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选择型共栖关联度,探讨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对北京市居民多任务购物行为和... 信息时代,受信息通信技术(ICTs)浪潮的冲击,消费者购物行为和商业微区位格局可能会被影响.本文基于北京市西单商圈的实地调研,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选择型共栖关联度,探讨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对北京市居民多任务购物行为和商业微区位的影响.结果显示:(1)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使用移动智能设备进行购物的频率整体偏高,购物出行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使用频率呈现由高向低变化的趋势,功能逐渐由支付变为挑选和查找.(2)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频次和消费者意向购物件数总体具有正相关关系,使用移动智能设备更频繁的消费群体的意向购买件数整体上显著多于使用频次较低的消费群体,说明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的确能够促进消费者多任务购物行为的产生.(3)从选择型共栖关联度来看,生活必需品间的关联度在所有商品关联度中最高,特别是互补型商品的关联极其显著.(4)对比基于消费者购物选择的商业关联性和西单商圈5个典型购物场所商户结构,发现消费者需求和商户结构间总体呈现出较好的呼应关系,但不同的商业综合体表现出不同的商业关联性,建立时间较晚的商业综合体其商业关联性相对较高,而建立时间较早的商业综合体其商业关联性整体较低.以上结果说明ICTs不仅可以较好地辅助消费者进行购物,增加消费者购物多任务化(multi-tasking)趋势,而且会对商业微区位产生潜在影响,未来可能会引导消费者需求与商户供给间关联性较差的商业综合体进行微区位重构,向商品类型的多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多任务购物 微区位 商业关联性 西单商圈 北京市
原文传递
新疆萨恩萨伊和洋海墓地不同时代人口规模估算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依 刘露雨 +2 位作者 张曼 张永 安成邦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7-275,共9页
基于新疆发掘的萨恩萨伊和洋海两个考古遗址,利用墓葬资料分析法对萨恩萨伊遗址青铜时代早期、青铜时代中晚期、早期铁器时代和战国至汉晋时期以及洋海遗址青铜时代中晚期、早期铁器时代和两汉时期的年均人口数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萨... 基于新疆发掘的萨恩萨伊和洋海两个考古遗址,利用墓葬资料分析法对萨恩萨伊遗址青铜时代早期、青铜时代中晚期、早期铁器时代和战国至汉晋时期以及洋海遗址青铜时代中晚期、早期铁器时代和两汉时期的年均人口数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萨恩萨伊遗址在4个时期年均人口数和年均户数分别为3、2、9、2和1、1、3、1;洋海遗址在3个时期年均人口数和年均户数分别为15、21、14和5、7、5;同时对这两个遗址人骨的平均亡龄进行估算,萨恩萨伊遗址这4个时期人骨的平均亡龄分别为33.9岁、36.3岁、33.0岁和36.6岁;洋海遗址这3个时期人骨的平均亡龄分别为28.8岁、30.1岁和32.9岁。可以发现,洋海遗址年均人口数明显高于萨恩萨伊遗址,其原因可能是生业模式以及局部环境变化差异等的影响。两者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期年均人口数增加,但至两汉时期,年均人口数又呈现下降趋势,这种变化很可能与农业技术不断传播、战争、人口迁徙、文化交流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史前人口 人口规模估算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中国中北部地区黄土高原东部新石器晚期-青铜时代不同地貌单元农业发展模式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黎海明 崔一付 +5 位作者 JAMES Nathaniel RITCHEY Melissa 刘峰文 张俊娜 马敏敏 董广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8-1053,共16页
古人类居住环境和农业发展与当地的地貌环境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然而,不同地貌环境和气候背景下的史前农业发展时空模式依然不清楚.文章通过对山西省滹沱河流域34个新石器晚期-青铜时代的遗址进行植物考古研究和碳十四年代分析,同时对... 古人类居住环境和农业发展与当地的地貌环境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然而,不同地貌环境和气候背景下的史前农业发展时空模式依然不清楚.文章通过对山西省滹沱河流域34个新石器晚期-青铜时代的遗址进行植物考古研究和碳十四年代分析,同时对比山西省涑水河流域及河南省地区已发表的植物考古结果,探讨了中国中北部地区不同地貌和气候环境下农业发展模式的异同.结果显示,虽然小麦和大麦在4000a BP前后已传入滹沱河流域,但先民在庙底沟文化(6500~5700cal.a BP)至商周时期(3600~2256cal.a BP)的农业模式一直是以种植粟黍为主的北方旱作农业.滹沱河流域、涑水河流域以及河南省一些地区的气候和浅山丘陵地貌条件仅能支持先民在7000~3000a BP期间发展以种植粟黍为主的北方旱作农业.然而,河南省一些其他地区的气候和冲积平原地貌条件却能够促使先民在7000~4000a BP期间发展以种植粟、黍、水稻和大豆为主的混合农业,在4000~3000a BP期间小麦作物也成为其中之一.三个地区先民不同的农业技术创新和对外来文化的接纳程度可能也是三个地区形成不同农业发展模式的原因.7000~3000a BP期间人口爆炸式增长可能是三个地区先民主要种植高产的粟作物而不是低产的黍作物的原因.然而,滹沱河流域炭化黍出土比例较高(相对涑水河流域和河南省地区)反映了其良好的抗旱性,代表了河谷地貌的一种农业适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考古 农业模式 气候条件 浅山丘陵 冲积平原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狩猎采集人群的生存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建 夏欢 +4 位作者 姚娟婷 申旭科 成婷 王倩倩 张东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0-390,共11页
青藏高原史前狩猎采集人群生存策略研究是理解早期人类适应高海拔环境机制的关键.迄今,青藏高原上具有埋藏地层和可靠测年结果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数量有限,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且仅有部分遗址出土的少量动植物遗存... 青藏高原史前狩猎采集人群生存策略研究是理解早期人类适应高海拔环境机制的关键.迄今,青藏高原上具有埋藏地层和可靠测年结果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数量有限,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且仅有部分遗址出土的少量动植物遗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人类的生存策略. 151遗址位于青海湖南岸,在2014年考古发掘中出土了较为丰富的动物骨骼遗存,为研究史前狩猎采集人群在青藏高原的生存策略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通过对151遗址下文化层(15400~13100cal a BP)动物骨骼遗存的埋藏学和动物考古学分析,并结合研究区内其他同时期遗址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探讨青海湖盆地末次冰消期狩猎采集人群的生存模式.动物骨骼遗存分析结果显示, 151遗址下文化层的狩猎采集人群主要狩猎大型有蹄类动物(野牛和野马/野驴),并选择把营养价值较高的猎物身体部位(上、中部肢骨、头部和躯干)搬运回遗址后,围绕火塘对猎物进行处理和消费等.对青海湖盆地内末次冰消期遗址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狩猎采集人群在盆地内是小规模群体的短期活动,采用对有蹄类动物的随机狩猎策略和高移动的迁徙策略以适应高原环境.此生存模式很可能是末次盛冰期之后,具有一定规模的狩猎采集人群开始逐渐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第一步,为全新世期间狩猎采集人群在高原上广泛分布奠定了基础.因此基于动物资源利用探讨青藏高原史前狩猎采集人群的生业模式,对深入理解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的扩散并逐步适应高海拔环境的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末次冰消期 151遗址 狩猎采集人群 埋藏学 动物考古学 生存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