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当加强灾害历史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林 《中国减灾》 1994年第3期42-44,共3页
应当加强灾害历史学研究袁林兰州大学历史系,兰州大学防灾研究所对于减灾来说,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莫过于预防,而预防的前提是预测。如果我们对即将发生的灾害能有准确的预测,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灾害的成灾程度必然大大... 应当加强灾害历史学研究袁林兰州大学历史系,兰州大学防灾研究所对于减灾来说,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莫过于预防,而预防的前提是预测。如果我们对即将发生的灾害能有准确的预测,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灾害的成灾程度必然大大降低,甚至于不成灾。遗憾的是,由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历史学 自然灾害 减灾工作 时空分布 灾害程度
下载PDF
论预防减轻巨灾的科学措施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林源 苏桂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72-78,共7页
巨灾是各类灾害中灾变强度最大和致灾程度最高、发生时间间隔较长的一类灾害.和一般自然灾害相比,自然巨灾虽然有自身的特性,但其发生仍受自然规律的控制.自然巨灾的致灾因素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因而防减巨灾不但是一个技术问题,而... 巨灾是各类灾害中灾变强度最大和致灾程度最高、发生时间间隔较长的一类灾害.和一般自然灾害相比,自然巨灾虽然有自身的特性,但其发生仍受自然规律的控制.自然巨灾的致灾因素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因而防减巨灾不但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我国关于自然巨灾(甚至是一般自然灾害)的防减灾方略,向来存在着"鲧法"与"禹法"之争.事实证明:符合"人地和谐"论基本原理的禹法是科学的.它体现了老子"顺乎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有效减灾和安全减灾的基础,是我们在制定防减巨灾措施时应该要永远尊重和遵循的法则.只有真正做到按客观自然规律防灾减灾,才能达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 减灾 科学措施 持续发展 自然灾害
下载PDF
双层二元经济结构与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 被引量:4
3
作者 聂华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64-71,共8页
本文剖析了西北不发达地区双层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提出了突破双层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区内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不发达地区 二元经济结构 农业现代化 乡镇企业 农村工业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 甘肃省 科技园区 国有大中型企业
下载PDF
西北的灾害与大西北的开发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丽芳 唐少卿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77-83,共7页
在大西北的开发和建设中,我们遇到了加剧沙漠化、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破坏地表而引起的环境危害等问题,这不是开发和建设的必然,而是某些行为有勃于客观实际的结果。进一步开发和建设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如何科学地行动,使... 在大西北的开发和建设中,我们遇到了加剧沙漠化、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破坏地表而引起的环境危害等问题,这不是开发和建设的必然,而是某些行为有勃于客观实际的结果。进一步开发和建设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如何科学地行动,使之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减轻灾害 水土流失 大西北 沙漠化土地 经验教训 土地沙漠化 经济建设 自然灾害 生态效益
下载PDF
简论水淹略阳县城的山洪灾害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少卿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9-146,共8页
陕西南部的略阳县城,在1981~1990年间三次被淹,频度之高,危害之大是本县历史上所没有的。本文认为这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议在嘉陵江主要支流上修建具有蓄水、发电、灌溉综合效益的控水工程,配合生物措施和加强河道管... 陕西南部的略阳县城,在1981~1990年间三次被淹,频度之高,危害之大是本县历史上所没有的。本文认为这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议在嘉陵江主要支流上修建具有蓄水、发电、灌溉综合效益的控水工程,配合生物措施和加强河道管理,根治水淹县城的山洪灾害,减轻生命财产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防治 灾害防治
下载PDF
对避灾行动的探索和减灾系统的设计
6
作者 唐少卿 王关义 左中海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171-178,共8页
本文着重分析了居民避灾时的思维决策程序,告诫人们要特别注意团体避灾行动中容易出现的恐慌和混乱现象;文章还对避灾行动的控制区域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减灾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描绘出减灾系统与外力特性及地域性的关系。
关键词 减灾系统 避灾路线 灾害控制 决策程序 力特性 行动方案 自然灾害 情报 理性控制 居民
下载PDF
三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
7
作者 安江林 聂华林 段德元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1-8,共8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动力反馈机制、循环机制以及动力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关键词 动力机制 推动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 动力循环 经济系统 经济动力 反馈机制 经济效果 客观需要 经济活动
下载PDF
试论西北不发达地区绿洲农业现代化 被引量:2
8
作者 聂华林 《兰州商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68-72,共5页
试论西北不发达地区绿洲农业现代化兴聂华林一、西北不发达地区绿洲农业的基本特征绿洲农业是西北不发达地区的甘肃、新疆、宁夏、陕西等省区特有的农业生态经济类型,具有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酉北不发达地区... 试论西北不发达地区绿洲农业现代化兴聂华林一、西北不发达地区绿洲农业的基本特征绿洲农业是西北不发达地区的甘肃、新疆、宁夏、陕西等省区特有的农业生态经济类型,具有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酉北不发达地区绿洲农业的基本特征可以大致概括为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农业 农业现代化 西北地区 农业经济
下载PDF
甘肃省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马琨 唐少卿 《灾害学》 CSCD 1990年第4期35-41,共7页
本文就甘肃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成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防治 经济影响 成因 甘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