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承、发展红色文化在深化产业融合中的路径选择--以甘肃省兰州市红色文化发展为中心 被引量:5
1
作者 陶明东 《丝绸之路》 2021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红色文化承载着重要意义,如何将其传承发展好是区域文化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区域红色文化通过多渠道融合,可以更高效地得以传承与发展。选择建设红色文化特色小镇、优化红色文化景区景点、加快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打造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承载着重要意义,如何将其传承发展好是区域文化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区域红色文化通过多渠道融合,可以更高效地得以传承与发展。选择建设红色文化特色小镇、优化红色文化景区景点、加快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创作文艺作品、发展演艺、开发相关研学团建产品、培育红色会展旅游等路径,可以促进区域红色文化在深度融合过程中实现高效发展和综合效益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产业融合 发展路径
下载PDF
积极培育兰州市文化产业的思考
2
作者 高玲 《发展》 2009年第7期112-113,共2页
建设文化强市是兰州市在十一五"期间确立的重要发展目标,同时也是兰州提升省会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潜力巨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兰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文... 建设文化强市是兰州市在十一五"期间确立的重要发展目标,同时也是兰州提升省会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潜力巨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兰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文化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探讨。本文拟从打造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扶持文化产业园区、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加快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培育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品消费的市场环境四个方面,来论述应如何引导、培育兰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培育 文化产业 产业园区 优势行业 市场环境
下载PDF
现实主义否定性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初期的展现与转向
3
作者 陶明东 《西部学刊》 2022年第21期129-132,共4页
现实主义否定性源自苏联、法国的文学家卢那察尔斯基、高尔基等的理论总结和司汤达、狄更斯等人的文学实践。作为文学思潮的现实主义,在发展初期带有明显的否定性。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初期,现实主义否定性在鲁迅的小说、“问题小说”“乡... 现实主义否定性源自苏联、法国的文学家卢那察尔斯基、高尔基等的理论总结和司汤达、狄更斯等人的文学实践。作为文学思潮的现实主义,在发展初期带有明显的否定性。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初期,现实主义否定性在鲁迅的小说、“问题小说”“乡土小说”“人生派”小说中都得到了明显展现,彰显了现实主义发展初期的文学作品注重书写社会弊病、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特点。在这些小说流变中,现实主义否定性也经历了从“彻底”到被不同程度地“消减”的叙事选择。直到“革命文学”的勃兴,中国的现实主义完成了由否定向肯定的转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否定 批判
下载PDF
论丝绸之路文化的影视传播与消费
4
作者 陈柏良 《明日风尚(下旬)》 2021年第12期1-3,共3页
文化消费,已然成为当今大众消费的主流方式之一,而视觉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在影视传播与短视频等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更是重中之重。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快速崛起,丝路文化所带来的经济转变与与日俱增,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文化资源开发... 文化消费,已然成为当今大众消费的主流方式之一,而视觉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在影视传播与短视频等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更是重中之重。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快速崛起,丝路文化所带来的经济转变与与日俱增,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文化资源开发,必不可少。 因此,丝路文化与影视文化产品的结合、推介成为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影视传播 文化消费 新媒体 文化衍生品
下载PDF
西北农村地区人际交往关系的嬗变探究——西北农村地区道德问题调查报告之五 被引量:1
5
作者 何瀚 马莉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2012年第1期29-33,共5页
当前,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西北农村社会关系领域也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对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对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的拉尔干村及其周围几个村庄的的实地调查,来考察研究西北农村地区... 当前,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西北农村社会关系领域也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对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对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的拉尔干村及其周围几个村庄的的实地调查,来考察研究西北农村地区人际交往伦理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 农村 人际交往 转变
下载PDF
戏剧史上昭君形象的演变及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玲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3-15,18,共4页
历史叙述是构建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历史人物是人们借以建构意识形态的最有价值的材料。作为历史人物的王昭君,她的故事也可作如是观。她的形象不断出现在剧作家笔下,但她的文学形象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却是不尽相同的,而且还经历了一个明... 历史叙述是构建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历史人物是人们借以建构意识形态的最有价值的材料。作为历史人物的王昭君,她的故事也可作如是观。她的形象不断出现在剧作家笔下,但她的文学形象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却是不尽相同的,而且还经历了一个明晰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投射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现实社会秩序中的地位和精神构成的变化,透露着创作主体个人及其所代表的群体对现实和未来的诉求与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物 王昭君 文学形象 演变 启示
下载PDF
昌耀:“大诗歌”观及诗人写作的局限与自由
7
作者 何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8-72,共5页
昌耀在三种身份之间转换,他以"百姓"生活,而他作为一个已经觉醒了的人,这"百姓"的生活又让他无法在心理上完全认同,虽然他是"百姓"这一宿命的忠实的实践者和无法改变的承受者。于是,他将其精神化为"... 昌耀在三种身份之间转换,他以"百姓"生活,而他作为一个已经觉醒了的人,这"百姓"的生活又让他无法在心理上完全认同,虽然他是"百姓"这一宿命的忠实的实践者和无法改变的承受者。于是,他将其精神化为"行脚僧",他成为一个"百姓"的"布道者",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在"百姓"中行走的"化缘者"。这所"布道"的,不是"百姓",而是"百姓"给他的行动的神示。他"布道"之工具是诗,他在俗世布道之身份是"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耀 救赎 命运 身份 语言
下载PDF
苦修者的赞美——昌耀论
8
作者 何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8期101-110,共10页
昌耀创造了一个神话,他也要通过神话来表达他的所思所想,追求一种普遍性和超越性。从另一种意义上说,由其人、其诗、其事构成了一种异于他人的精神现象。在这个意义上,昌耀是一面镜子,既照见了自身的矛盾、软弱,也照见了世人的复杂、暧... 昌耀创造了一个神话,他也要通过神话来表达他的所思所想,追求一种普遍性和超越性。从另一种意义上说,由其人、其诗、其事构成了一种异于他人的精神现象。在这个意义上,昌耀是一面镜子,既照见了自身的矛盾、软弱,也照见了世人的复杂、暧昧。也只有从精神这一层面,我们才能不只是单纯地吹捧或棒杀一个诗人,而是看到了一个人的局限和自由,更重要的是看到我们自己的局限和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昌耀 神话 死亡 西部
下载PDF
青城高氏祠堂考析
9
作者 何瀚 《丝绸之路》 2013年第6期86-88,共3页
祠堂是中国人祭祀祖先的地方,又是宗族议事、执法、实行宗族管理的中心,还兼具民间教化的功能。位于榆中县青城镇的高氏祠堂是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年代久远,荫泽流长,堪称研究陇右祠堂文化之标本。
关键词 祠堂文化 敬天祭祖 青城高氏祠堂 文化遗产
下载PDF
寻找民间记忆的碎片 方言话剧《兰州大碗》创作谈
10
作者 杨晓文 《剧本》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59,共3页
与《剧本》月刊的结缘是从我与张明合作的话剧《兰州老街》开始的。之后,话剧《兰州人家》也在《剧本》月刊发表了。时隔6年,兰州方言话剧系列的第三部《兰州大碗》又蒙《剧本》月刊刊发,作为编剧何其幸也!编辑嘱我写一篇关于《兰州... 与《剧本》月刊的结缘是从我与张明合作的话剧《兰州老街》开始的。之后,话剧《兰州人家》也在《剧本》月刊发表了。时隔6年,兰州方言话剧系列的第三部《兰州大碗》又蒙《剧本》月刊刊发,作为编剧何其幸也!编辑嘱我写一篇关于《兰州大碗》创作谈,我欣然接受,愿意将其中“痛并快乐着”的感受拿出来晒晒,与同行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老街》 方言话剧 创作 记忆 民间 《兰州人家》 月刊 剧本
原文传递
兰州大碗
11
作者 杨晓文 《剧本》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56,共34页
马五——男,40岁,马家清汤牛肉面掌柜的,回族。 岳老三——男,二十多岁,菜贩。
关键词 方言话剧 兰州 牛肉面
原文传递
“朝圣·敦煌”的对话与重构——写在甘肃画院建院30周年之际 被引量:1
12
作者 北辰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47,共2页
甘肃画院的发展历程与改革开放同步,见证了新时期以来甘肃美术事业的发展。自建院之日起,画院的艺术家在守土有责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彰显地域文化特征的审美共识和自觉行为,焕发出强健不羁的主体人格精神。在他们的笔下,不论人物还是山... 甘肃画院的发展历程与改革开放同步,见证了新时期以来甘肃美术事业的发展。自建院之日起,画院的艺术家在守土有责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彰显地域文化特征的审美共识和自觉行为,焕发出强健不羁的主体人格精神。在他们的笔下,不论人物还是山水,也不论国画还是油画,无不蕴含着西部自然与人文的神韵,奠定了雄浑苍凉、崇高壮美的西部艺术视像,成为本土艺术创作超越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事业 主体人格 画院 守土有责 审美共识 新时期以来 地域文化特征 自然与人文
原文传递
以人为本、立体呈现中的灵魂对话——谈王万成的水墨人物绘画
13
作者 张北辰 《中国民族美术》 2020年第4期38-43,共6页
“太湖之春·2019年全国当代现实题材水墨人物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于5月18日在苏州启幕,集中了40位参展画家,王万成是其中之一。从画展名称可以看出,这是一次具有许多预设前提的人物画展。所谓“全国”,点明了画展的权威性;这里的“... “太湖之春·2019年全国当代现实题材水墨人物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于5月18日在苏州启幕,集中了40位参展画家,王万成是其中之一。从画展名称可以看出,这是一次具有许多预设前提的人物画展。所谓“全国”,点明了画展的权威性;这里的“当代”自然有别于传统,既是水墨人物画在现阶段的最新实践成果,又在时间跨度上涵盖了以“徐蒋体系”为主线的百年水墨艺术实践历程;“现实题材”剔除了当代画家有关古代人物、仕女等传统题材的水墨游戏之作,体现了水墨人物画实践的当下性和严肃性;定义并强调“水墨”二字,在于水墨(而非工笔)这一材质及其造型语言更能伸张国画艺术的文化本位和民族特性。总览画展,两点印象尤为突出,其一,现实主义的写实性表达是水墨人物画获得当代意义的核心观念和逻辑起点,其二,多样化的个性诉求和笔墨表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本体特征的文脉演进。重申本次画展的学术定位及其导向性,对于考察王万成的水墨人物画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人物画 当代画家 国画艺术 水墨艺术 本体特征 个性诉求 现实题材 文化本位
原文传递
杏黄天的诗
14
作者 杏黄天 《诗歌月刊》 2016年第9期27-30,20,共4页
秋天开始思念杭锦后旗,我去过是你的故乡秋天。
关键词 杭锦后旗 秋天 故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