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敏 刘瑞 +1 位作者 张莉 张艳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IVA)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21-03/2023-12期间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对...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IVA)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21-03/2023-12期间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对照组,n=50)和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组(联合组,n=50)。对照组泵入等量生理盐水;联合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入1μg/kg右美托咪定10 min。麻醉维持2组均采用TIVA,联合组术中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h)。观察术后并发症,进行Ramsay镇静评分、VAS疼痛评分,并采集术前1 h和术后24 h血液,检测血清应激指标及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联合组患者术后1 h Ramsay评分、术前1 h和术后24 h的血清应激指标及血液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 h VAS评分和麻醉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丙泊酚,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加快,术后应激反应和疼痛等不良反应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性切除术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术后镇痛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地佐辛与曲马多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术中寒战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雷云龙 《甘肃科技》 2019年第4期130-131,共2页
观察地佐辛与曲马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术中寒战的实际疗效,探讨不同用药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出现术中寒战的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 观察地佐辛与曲马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术中寒战的实际疗效,探讨不同用药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出现术中寒战的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其中观察组给予地佐辛治疗;对照组给予曲马多治疗。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镇静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地佐辛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与采用曲马多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治疗有效率较为接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镇静程度较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术中寒战的临床治疗,具有相近的疗效及更好的镇静效果、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提升了治疗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于各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曲马多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下载PDF
静脉全麻联合局部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与血浆S100β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立功 梁吉文 《甘肃医药》 2016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与血浆S100β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F组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指导下,... 目的:观察静脉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与血浆S100β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F组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指导下,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而不用肌松药的快通道麻醉方法;C组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加肌松药静脉麻醉而不用局部浸润麻醉的传统麻醉方法。于麻醉诱导前、术后6、12、和24h时分别采取桡静血样,测定血浆S100β蛋白浓度;于手术前1d、术后24、72h、3个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测定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h、12h和24h时血浆S100β浓度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之间各时点血浆S100β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24h、72h MMSE评分与术前1d比较明显降低(P<0.05),术后3月与术前1d MM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各时点MM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度和满意度明显提高,可有效地降低应激反应,不增加POC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全麻 局麻 老年 认知功能障碍 S100Β
下载PDF
地佐辛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敏化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立功 杨晓凌 《甘肃医药》 2013年第11期832-834,共3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敏化的干预效应。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n=30):小剂量瑞芬太尼0.1μg·kg-1·min-1维持组(LR组);大剂量瑞芬太尼0.4μg·kg-1·min-1维持组(HR组);... 目的:观察地佐辛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敏化的干预效应。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n=30):小剂量瑞芬太尼0.1μg·kg-1·min-1维持组(LR组);大剂量瑞芬太尼0.4μg·kg-1·min-1维持组(HR组);大剂量瑞芬太尼0.4μg·kg-1·min-1维持,待手术准备取胆囊时静注地佐辛0.05mg·kg-1(HRD组)。记录患者拔管后2、4、8hVAS评分;拔管后4h内主动要求镇痛人数;测定麻醉诱导前30min(T0)、术毕即刻(T1)、术毕4h(T2)、术毕8h(T3)、术毕24h(T4)血浆IL-6浓度;结果:拔管后2、4h时HR组VAS评分显著高于LR组和HRD组(P<0.01),拔管后8h时HR组和HRD组VAS评分显著高于LR组(P<0.05);HR组要求镇痛的人数显著增多;与T0时比较,三组T1~T4血浆IL-6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在T1~T2时,HR组与其它二组比较血浆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在T3时,与LR组比较,其余二组血浆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地佐辛可有效地干预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敏化,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瑞芬太尼 痛觉敏化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及少量咪唑安定麻醉用于胃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贾桂花 《甘肃科技纵横》 2009年第5期197-198,58,共3页
研究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及少量咪唑安定用于胃肠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8例。A组静注生理盐水后静脉推注异丙酚,B组在静脉推注异丙酚前静推芬太尼50ug+咪唑安定1m... 研究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及少量咪唑安定用于胃肠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8例。A组静注生理盐水后静脉推注异丙酚,B组在静脉推注异丙酚前静推芬太尼50ug+咪唑安定1mg。术中连续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记录异丙酚总用量、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术中知晓和注射部位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完成胃肠镜检查。异丙酚总用量A组比B组多;睫毛反射消失时间,A组明显比B组长(P<0.05)。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与术前、术后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呼之睁眼时间,B组比A组延长。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及咪唑安定麻醉是安全有效的胃肠镜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芬太尼 咪唑安定 胃肠镜检查
下载PDF
盐酸曲马多在硬膜外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6
作者 卢兰生 王奋强 +3 位作者 梁吉文 朱维屏 贾桂花 白大春 《甘肃医药》 1995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盐酸曲马多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疼痛1专导的特殊受体的新型强效非吗啡类镇痛剂.其镇痛效果可靠、毒副作用小,在国内使用时间不长。现将我科最近应用曲马多作为硬膜外麻醉中辅助用药进行的临床观察,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盐酸曲马多 镇痛
下载PDF
盆腔及下肢手术中应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梁吉文 贾桂花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66-66,3,共2页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是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双重特点的麻醉方法。本研究比较了CSEA与单纯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在盆腔及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情况选择ASAⅠ~Ⅱ级,盆腔及下肢手术...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是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双重特点的麻醉方法。本研究比较了CSEA与单纯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在盆腔及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情况选择ASAⅠ~Ⅱ级,盆腔及下肢手术病人60例。年龄19~60岁;随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 下肢 外科手术 CSEA 腰麻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腹部和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继清 梁吉文 《甘肃科技纵横》 2008年第4期196-196,191,共2页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椎管内阻滞技术,它既发挥了腰麻作用迅速,阻滞完善的特点,也可通过硬膜外导管增加麻醉平面及延长麻醉时间,便于术后镇痛。术文旨在探讨CSEA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和下肢手术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 脊麻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患者
下载PDF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观察
9
作者 张望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16期41-41,44,共2页
目的:观察产妇在无痛分娩过程中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与价值。方法:纳入本院产科临床收入的82例无痛分娩产妇为对象将其分作两组,即A组(n=41例,自然分娩,不施予任何麻醉处理)与B组(n=41例,施予连续硬膜外麻处理),对比两组的分娩结... 目的:观察产妇在无痛分娩过程中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与价值。方法:纳入本院产科临床收入的82例无痛分娩产妇为对象将其分作两组,即A组(n=41例,自然分娩,不施予任何麻醉处理)与B组(n=41例,施予连续硬膜外麻处理),对比两组的分娩结果。结果:A组产妇均较B组长,P<0.05。B组阴道分娩率、剖腹产率、并发症总发生几率、疼痛情况较A组优,P<0.05。结论:在产妇无痛分娩过程中积极实施连续硬膜外麻处理的效果明显、价值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无痛分娩 硬膜外麻 分娩结局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对产妇的影响
10
作者 雷云龙 《大医生》 2021年第6期110-112,共3页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阵痛分娩对产妇的效果及对其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自然分娩的7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自然分娩,观察组接受...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阵痛分娩对产妇的效果及对其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自然分娩的7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自然分娩,观察组接受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记录对比两组产妇生产中的视觉模拟(VAS)评分,产妇产后5 d和产后6周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和抑郁症发生率,及两组孕妇的舒适满意度;对比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产妇宫口开全时和胎儿娩出时,观察组产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5 d和6周EPDS评分和抑郁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舒适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反应为5.71%,低于对照组22.86%(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可以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舒适满意度,保护产妇的身心健康,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产后抑郁 分娩质量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腹腔镜手术期体温监测护理观察
11
作者 林菲菲 罗英 《甘肃医药》 2014年第10期795-797,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变化和保护护理体会。方法:80例患者均为我院全麻后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保温的护理手段,记录患者术前、术中及...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变化和保护护理体会。方法:80例患者均为我院全麻后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保温的护理手段,记录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体温变化。结果:术前,术中、术后和在恢复室观察后体温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保温护理对于维持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体温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外科 腹腔镜手术 体温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腹腔镜手术中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贾桂花 梁吉文 +2 位作者 刘馨 郑敏 张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65-2366,共2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腔镜手术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8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年龄65~80岁,体重45~84 kg,随机分为两组(n=30),均为中度COPD患...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腔镜手术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8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年龄65~80岁,体重45~84 kg,随机分为两组(n=30),均为中度COPD患者。乌司他丁组(U组)麻醉诱导后缓慢静注20万U乌司他丁,对照组( C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静脉血IL-6、IL-8和 TNF-α的水平。记录麻醉插管后、气腹后、气腹解除后的气道峰压变化。结果与麻醉插管后比较,两组气腹后15 min 气道峰压明显增高( P<0.05),且 C 组高于 U组( P<0.05)。与麻醉前比较,气腹消除后15 min、4 h及24 h C组患者IL-6、IL-8和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U组IL-8的水平在气腹消除后15 min和术后4 h明显升高( P<0.05),TNF-α在气腹消除后15 min明显升高( P<0.05)。与C组比较,U组在气腹消除后15 min、术后4 h及24 h患者IL-6、IL-8和TNF-α的水平明显降低( P<0.05)。结论乌司他丁用于COPD患者腹腔镜手术可以减轻气腹期间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提高肺的顺应性,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腹腔镜 促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因素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继清 梁吉文 陆源琴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及其危险测素。方法随机选择择期需要全身麻醉且年龄≥65岁的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31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分级Ⅰ~Ⅲ级。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24、72 h由同一试验者采... 目的了解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及其危险测素。方法随机选择择期需要全身麻醉且年龄≥65岁的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31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分级Ⅰ~Ⅲ级。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24、72 h由同一试验者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全麻诱导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术中麻醉维持以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并间断吸入异氟醚调整麻醉深度。结果 312例老年患者全麻术后有113例出现POCD,发生率为32.69%,随着年龄增加POCD发生率增加,POCD发病高峰期在术后24 h,高龄、合并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术后疼痛及受教育程度偏低的老年人群更容易引起POCD结论老年患者全麻术后POCD发病率较高,高龄、合并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术后疼痛,以及受教育程度偏低是引起老年人POCD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全身麻醉 术后认识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患者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胃肠道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桂花 梁吉文 +1 位作者 李轶 郑敏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47-50,54,共5页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HES)130/0.4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胃肠道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R组)和AHH+CH组(C组)两组,每组各2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R组常规输入乳酸林格...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HES)130/0.4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胃肠道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R组)和AHH+CH组(C组)两组,每组各2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R组常规输入乳酸林格氏液,C组麻醉诱导后按照15mL/kg,20~30mL/min速率,输入HES 130/0.4,联合硝酸甘油CH,维持平均动脉压在65~70 mmHg。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_0)、血液稀释结束(T_1)、手术结束后1 h(T_2)测定动脉血pH、血乳酸、碱剩余、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胃黏膜pH。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术中的出血量和输血量。结果与R组比较,T_1、T_2时C组TNF-α、IL-6明显降低(P<0.05);与T_0时比较,AHH后C组中心静脉压升高(P<0.05);C组与R组在T_1时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液pH、血乳酸、碱剩余、胃黏膜pH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均明显少于R组(P<0.05)。结论 HES 130/0.4 AHH联合CH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胃肠道影响较小,同时可降低机体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 羟乙基淀粉 控制性降压 老年 髋关节置换 胃肠道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贾桂花 耿智隆 +1 位作者 梁吉文 郑敏 《甘肃医药》 2011年第11期666-669,共4页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髋关节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Ⅰ组)、单纯AHH组(Ⅱ组)和AHH联合CH组(Ⅲ组),...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髋关节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Ⅰ组)、单纯AHH组(Ⅱ组)和AHH联合CH组(Ⅲ组),均采用全身麻醉,Ⅱ、Ⅲ组麻醉诱导后按照15ml/kg,20-30ml/min,输入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行AHH,Ⅲ组同时静脉持续泵入硝酸甘油0.5~5μg(/kg·min)行控制性降压。Ⅰ组常规输入乳酸林格氏液。术中连续监测MAP、CVP、HR、ECG、SPO2、PETCO2和尿量。分别于血液稀释前(T0)、血液稀释结束(T1)、手术后1h(T2)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测定,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并记录术中输血量、输液量、失血量及异丙酚的总用量。结果:与Ⅰ组比较,Ⅲ组失血量减少,Ⅱ组、Ⅲ组的尿量增多(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失血量减少(P<0.05)。与T0比较,Ⅱ组、Ⅲ组AHH后CVP升高(P<0.05);Ⅲ组与Ⅰ组、Ⅱ组在T1时MAP、CVP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Ⅱ组、Ⅲ组比较Ⅰ组在T1、T2时TNF、IL6明显增高(P<0.05),与T0比较Ⅰ组TNF、IL6明显增高(P<0.05);三组间血气分析、凝血功能指标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6%羟乙基淀粉130/0.4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能够维持老年髋关节手术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和异体输血,并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同时可降低机体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 6%羟乙基淀粉130/0.4 控制性降压 老年 髋关节置换 凝血功能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超前硬膜外注入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吉文 贾桂花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46-147,共2页
关键词 麻醉学 芬太尼 术后镇痛 硬膜外注入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COPD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清GRP,TNF-α及IL-6、IL-8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宇罡 贾桂花 +1 位作者 刘馨 梁吉文 《甘肃医药》 2014年第10期755-757,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年龄65~80岁,体重45~84kg,随机分为两组(n=30),均...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年龄65~80岁,体重45~84kg,随机分为两组(n=30),均为中度COPD患者,术前均无急性感染.给药组麻醉诱导后缓慢静注20万U乌司他丁+20ml生理盐水,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IL-6、IL-8和TNF-a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与麻醉开始给药前比较,气腹消除后15分钟、4h及24h对照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IL-6、IL-8和TNF-a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给药组血清C-反应蛋白,IL-8的水平在气腹消除后15分钟和术后4h明显升高(P<0.05),TNF-a在气腹消除后15分钟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在气腹消除后15分钟、术后4h及24h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IL-6、IL-8和TNF-a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用于COPD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减轻气腹期间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可明显抑制COPD患者炎症反应,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慢性阻塞性肺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促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昂丹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桂花 梁吉文 雷云龙 《甘肃医药》 2008年第4期69-70,共2页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由多种因素刺激外周反射,导致呕吐中枢的一种不良反应。它不仅给病人增添痛苦,而且可影响病人的术后恢复,严重者可因误吸发生吸人性肺炎、窒息、甚至死亡。本研究旨在探讨昂丹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由多种因素刺激外周反射,导致呕吐中枢的一种不良反应。它不仅给病人增添痛苦,而且可影响病人的术后恢复,严重者可因误吸发生吸人性肺炎、窒息、甚至死亡。本研究旨在探讨昂丹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术后恶心呕吐 地塞米松 昂丹司琼 疗效 预防 复合 吸入性肺炎
下载PDF
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对全麻诱导期应激反应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桂花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咪唑安定 依托咪酯 全麻诱导期 应激反应 静脉麻醉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患者开腹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
20
作者 贾桂花 郑敏 张望 《甘肃科技纵横》 2018年第7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全麻在老年患者开腹胆总管探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ASAⅠ-Ⅱ级,择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90岁,体重45~75 kg,随机分为观察组(T组,n=30)和对照组(D组,n=30)。两组患...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全麻在老年患者开腹胆总管探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ASAⅠ-Ⅱ级,择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90岁,体重45~75 kg,随机分为观察组(T组,n=30)和对照组(D组,n=30)。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术侧肋缘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三点法),观察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30 ml,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与48 h(T5)静态与动态VAS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T组)患者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D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T0-T3静态VAS评分与T0-T4动态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施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有助于减少麻醉药用量,尤其减少肌松药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患者术后痛苦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加速病人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胆总管探查术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全身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