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9697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新玲 向大伟 +1 位作者 李菊莲 慕海霞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0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探讨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12月29 697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血液科感染率最高(22.11%);真菌感染所占比例(32.02%)上升较快。结论免疫功能...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探讨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12月29 697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血液科感染率最高(22.11%);真菌感染所占比例(32.02%)上升较快。结论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检查及治疗操作、不重视病原学检查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调查 分析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氏菌院内感染及药敏试验
2
作者 张新玲 宋吟兰 +4 位作者 弥莉雅 姬兰秀 贺建萍 张学忍 伍忠诚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30-31,共2页
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STM)感染日趋增多,尤其在儿科病房中STM巳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本文调查分析了我院小儿科1990年1月~1992年12月散发感染及一次暴发流行时从患儿大便中检出的41株STM,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控制 药敏试验 儿科病房 调查分析 暴发流行 医院检验科 生化反应 兰州
下载PDF
多种干预措施对ICU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新玲 向大伟 +3 位作者 程谋涛 李菊莲 王剑峰 刘延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3022-3024,共3页
目的评价实施多种干预措施对ICU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2011年1月-2012年3月ICU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监测期间9个ICU共有住院患者5269例,发生医院感染224例、254例次,感染率为4.25%、例次感... 目的评价实施多种干预措施对ICU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2011年1月-2012年3月ICU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监测期间9个ICU共有住院患者5269例,发生医院感染224例、254例次,感染率为4.25%、例次感染率为4.82%,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评分为3.35分;呼吸机的平均使用率为13.2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为8.50‰,中心静脉导管的平均使用率为29.93%,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病率为1.17‰,留置导尿管的平均使用率为45.89%,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率为1.83‰;9个ICU感染例次率由干预前2011年第一季度的4.26%逐步降至干预后2012年同期的3.47%,以VAP感染率下降最为明显,由干预前2011年第一季度的15.80‰逐步降至干预后2012年同期的5.30%;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占67.72%,其次是泌尿道、血流,分别占9.45%、6.69%;检出病原菌以鲍氏不动杆菌居多,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0.80%、18.81%。结论实施多种简单、易行的干预措施,对ICU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VAP感染率仍较NHSN、北京市三级医院ICU的数据为高,还需重点加强VAP干预措施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IL-21在ITP中的表达及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其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茜 白海 +7 位作者 王美亮 马慧 张新玲 王存邦 潘耀柱 蒽瑞 吴涛 徐淑芬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5-470,共6页
目的:探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ologic thrombocytopenia,ITP)与IL-21表达异常的相关性,同时探究大剂量地塞米松(high-dose dexamethasone,HD-DXM)冲击治疗ITP的疗效是否与IL-21有关。方法:抽取26例初诊ITP患者及24例健康人的外周血... 目的:探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ologic thrombocytopenia,ITP)与IL-21表达异常的相关性,同时探究大剂量地塞米松(high-dose dexamethasone,HD-DXM)冲击治疗ITP的疗效是否与IL-21有关。方法:抽取26例初诊ITP患者及24例健康人的外周血10 m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血清及单个核细胞,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单个核细胞IL-2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ITP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者血浆中IL-21,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测定发现,ITP患者单个核细胞表面分子IL-21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13.07%vs 8.2%);ITP患者IL-21 mRNA(9.524±0.97)与健康对照组(3.701±0.60)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经HD-DEX治疗后IL-21 mRNA的比率值(5.87±1.2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ITP患者血清中IL-21和IFN-γ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和HD-DEX治疗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而IL-4在治疗后含量却上调,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21的表达异常参与了ITP发病过程,地塞米松对ITP的疗效与下调IL-2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地塞米松 白介素-21
下载PDF
双歧杆菌在短肽肠内营养液中的存活力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秋玲 李晓明 +1 位作者 李富军 李菊莲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031-2033,共3页
目的:研究双岐杆菌在短肽肠内营养液中的存活力.方法:将50g/L两歧双歧杆菌菌悬液加入120g/L短肽营养液中,37℃厌氧培养箱中培养,分别在0,4,8,12,14,16,20,24h时间点取样进行活菌数、A550、酸度和pH测定.结果:在短肽肠内营养液中接种两... 目的:研究双岐杆菌在短肽肠内营养液中的存活力.方法:将50g/L两歧双歧杆菌菌悬液加入120g/L短肽营养液中,37℃厌氧培养箱中培养,分别在0,4,8,12,14,16,20,24h时间点取样进行活菌数、A550、酸度和pH测定.结果:在短肽肠内营养液中接种两歧双歧杆菌后,活菌数在培养0~16h生长速度较快,16h达最高峰,以后下降.A550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酸度也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培养0~14h之间增加较快,14h以后增加缓慢.pH值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培养0~12h之间下降较快,12h以后下降缓慢.结论:双歧杆菌能在120g/L的短肽肠内营养液中较好地存活,且在12~14h期间应停止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裂菌属 肠道营养 短肽 存活力
下载PDF
30家医院重症监护室多药耐药菌感染分布特征 被引量:25
6
作者 贾宁 刘丁 +28 位作者 罗爱武 王志刚 李薇 王波 王琼书 肖鹏云 张新玲 徐晓莉 曾华 杨婧 黄怡 张群 柴明珍 张波 陈炜 史皆然 范珊红 张晓东 蒋伟 祝丙华 冉素平 翟红岩 王芳 邢玉斌 杨慧宁 梅卫玲 李晓予 丁兆霞 刘运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885-2888,共4页
目的通过对全国30家医院重症监护室多药耐药菌感染数据的调查,更加全面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6月30家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主动监测,每月上报1~2个ICU住院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病... 目的通过对全国30家医院重症监护室多药耐药菌感染数据的调查,更加全面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6月30家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主动监测,每月上报1~2个ICU住院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病原菌种类、标本来源、感染部位等情况,并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填写监测表格。结果共上报多药耐药菌感染3 152例次,多药耐药菌株3 313株,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1 572株,占47.45%;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476株,占14.37%;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441株,占13.31%;MRSA共321株,占9.69%;大肠埃希菌238株,占7.18%;耐万古霉素肠球菌110株,占3.32%;其他多药耐药菌155株,占4.68%;痰、尿和血标本为最常见的送检标本,院外感染中痰标本所占比例大,而尿标本和血标本在院内感染所占比例大;医院内感染中呼吸机相关肺炎和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较高,院外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结论重症监护室最常见的多药耐药菌为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内感染中呼吸机相关肺炎和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较高,侵入性操作仍然是多药耐药菌感染的重点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菌 监测
原文传递
脓毒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监测及治疗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杜姣 张新玲 +4 位作者 李菊莲 贺建萍 彭俊华 金远林 朱运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分析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及对确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脓毒症患者目标性治疗情况。方法收集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2009年1—3月送检血液标本及2010年1—3月送检的多种标本(血液、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筛选送检的阳性标本中2次或2次... 目的分析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及对确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脓毒症患者目标性治疗情况。方法收集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2009年1—3月送检血液标本及2010年1—3月送检的多种标本(血液、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筛选送检的阳性标本中2次或2次以上培养出同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症患者72例,记录用药情况,病情转归。结果 2010年1—3月共收集各种微生物标本3153份,检出阳性标本1108份,分离出细菌和真菌155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6株(6.8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1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7.55%;2009年及2010年血液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8.33%和10.71%。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性相当,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4.92%。对确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进行目标性治疗,临床疗效较好。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脓毒症患者重要致病菌之一,耐药率较高,2010年同期检出率高于2009年,利奈唑胺是治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恶性血液病
原文传递
脑胶质瘤与垂体瘤切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杜明梅 曹晋桂 +20 位作者 刘丁 王志刚 王琼书 肖鹏云 张新玲 高延新 曾华 杨婧 黄怡 张群 张波 陈炜 史皆然 范珊红 王芳 杨金燕 杨慧宁 索继江 邢玉斌 刘伯伟 刘运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881-2884,共4页
目的调查我国19家军队医院脑胶质瘤与垂体瘤切除术的感染情况、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相关疾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19家医院脑部2种特定肿瘤的切除手术进行前瞻性目标性监测,19家医院均采用... 目的调查我国19家军队医院脑胶质瘤与垂体瘤切除术的感染情况、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相关疾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19家医院脑部2种特定肿瘤的切除手术进行前瞻性目标性监测,19家医院均采用信息系统收集病人的资料,专职人员床旁观察病人切口情况,术后1月对所有病人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2种手术共纳入3211例,手术部位感染191例,感染率5.95%。其中胶质瘤切除术纳入2068例,手术部位感染161例,感染率7.79%;垂体瘤切除术纳入1143例,手术部位感染30例,感染率2.62%;胶质瘤切除术SSI发病率是垂体瘤切除术的2.9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与垂体瘤手术最常见的SSI类型为器官腔隙感染,分别占88.82%与70.00%;出院后电话随访SSI感染占6.28%;脑部肿瘤手术后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结论获得我国多中心的脑胶质瘤切除术与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部位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脑胶质瘤 垂体瘤 前瞻性监测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新玲 向大伟 +6 位作者 谢文龙 张汝学 李晓云 李菊莲 姜东红 牛晓红 樊玉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963-4966,共4页
目的揭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MRSA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临床常用消毒剂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进行诱导,对比诱导前后的药敏结果并检测其耐药基因。结果 8株MSSA和实验室... 目的揭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MRSA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临床常用消毒剂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进行诱导,对比诱导前后的药敏结果并检测其耐药基因。结果 8株MSSA和实验室标准菌株ATCC 25923共9株菌中,经消毒剂诱导后有5株变为耐药,其中4株在临床常用消毒剂的持续加量作用下,其抑菌环内出现了有细菌生长或抑菌环直径变为零的现象,且均获得了mecA基因变成了MRSA,个别的还获得了smr基因,有的丢失了norA基因。结论 MSSA潜在耐药趋势,经小剂量临床常用消毒剂诱导可以发生基因突变而获得新的耐药基因变身为MRSA,提示消毒剂不合理使用是MRSA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医疗机构急需强化消毒剂合理使用管理,以便遏止MRSA的产生,防止MRSA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环境因素 消毒剂 诱导型耐药 耐药基因
原文传递
呼吸机相关肺炎在多中心不同场所ICU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南玲 刘运喜 +17 位作者 曹晋桂 李海峰 王琼书 肖鹏云 张新玲 高延新 徐晓莉 曾华 黄怡 张群 柴明珍 史皆然 庄英杰 蒋伟 王芳 邢玉斌 梅卫玲 刘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893-2896,共4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VAP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多中心合作的方法,对部队19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6个类型27个ICU开展前瞻性监测,监测对象为2015年6月-2016...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VAP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多中心合作的方法,对部队19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6个类型27个ICU开展前瞻性监测,监测对象为2015年6月-2016年5月所有入住ICU并插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结果共监测患者3488例,发生VAP393例,发病率为11.27%;住院总日数为128572d,插管总日数40114d,VAP千日感染率为9.80‰,呼吸机使用率为31.20%;不同类型ICU VAP发病率为4.91%~26.95%,千日感染率为5.74‰~34.79‰;病死率为25.45%,治愈率为2.80%;单因素结果显示,VAP相关危险因素与年龄、住ICU天数、基础疾病数量、机械通气时间、置管次数和口腔清洁次数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ICU天数、机械通气时间、置管次数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共检出44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9.01%,革兰阳性菌占7.17%,真菌占3.81%。结论通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建设"项目,明确发生VAP的相关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和规范操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肺炎 危险因素 目标性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