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兰州盆地永登剖面记录的第三纪沉积环境
被引量:
29
1
作者
岳乐平
邱占祥
+4 位作者
颉光普
邱铸鼎
张莉
张云翔
Heller F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3-687,共5页
对兰州盆地永登剖面第三系沉积进行了沉积学研究、并结合年代学研究结果分析了新生代以来沉积环境变化与气候变化。古新世末至早始新世沉积了一套扇三角洲相沉积 (细柳沟组 ) ,为具交错层理的砖红色砂岩 ,顶界年龄约 5 1Ma。兰州地区在 ...
对兰州盆地永登剖面第三系沉积进行了沉积学研究、并结合年代学研究结果分析了新生代以来沉积环境变化与气候变化。古新世末至早始新世沉积了一套扇三角洲相沉积 (细柳沟组 ) ,为具交错层理的砖红色砂岩 ,顶界年龄约 5 1Ma。兰州地区在 5 1MaB .P .经历了一次大的环境变化 ,气候由相对温暖湿润转为半干旱半湿润 ,气候炎热 ,湖盆由淡水湖转为盐湖 ,蕴示着由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干旱带北移 ,兰州地区进入受行星风系控制的干旱带。早始新世晚期至早渐新世早期 ( 5 1~ 31.5MaB .P .) ,在近 2 0Ma时间内经历了微咸湖—盐湖阶段 (野狐城组 ) ,砂泥岩沉积中含有大量石膏夹层。早渐新世 ,兰州地区向湿润方向转化 ,兰州盆地由咸水湖转化为淡水湖 ,可能反映了东南季风逐渐形成 ,中国大陆由早先行星风系控制转化为季风控制 ,前期东南方向干旱带消失 ,西北干旱带出现 ,兰州地区相对早先湿润。早渐新世中期至中中新世 ( 31.5~ 15MaB .P .) ,兰州盆地在经历了三次大的沉积旋回后湖盆逐渐干枯 ,三个大旋回分别由河流相砂岩—微咸水滨湖相砂泥岩、泛滥平原相泥岩 ,河流相砂岩—淡水滨湖相砂泥岩—沼泽相、泛滥平原相泥岩 ,河流相砂岩—沼泽相、泛滥平原相泥岩组成。 2 0MaB .P盆地接受大量砂砾石沉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古气候
兰州盆地
第三纪
沉积学
气候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兰州盆地第三系磁性地层年代与古环境记录
被引量:
49
2
作者
岳乐平
F. Heller
+4 位作者
邱占祥
张莉
颉光普
邱铸鼎
张云翔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8期1998-2003,共6页
对兰州盆地永登剖面第三系沉积物进行了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了古新世~中新世磁性地层序列,并对比BKSA95古地磁年表为相应地层及所含哺乳动物群建立了时间标尺,讨论了盆地古环境记录及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结果表明:西柳沟组...
对兰州盆地永登剖面第三系沉积物进行了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了古新世~中新世磁性地层序列,并对比BKSA95古地磁年表为相应地层及所含哺乳动物群建立了时间标尺,讨论了盆地古环境记录及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结果表明:西柳沟组顶界年龄约51 Ma.时代为始新世.野狐城组顶界年龄大约为31.5Ma,底界年龄为51Ma,时代为早始新世晚期~早渐新世早期,咸水河组顶界年龄大约为15 Ma,底界年龄约为31.5 Ma,时代为早渐新世~中中新世.咸水河组下段地层年龄为 31.5~20.0 Ma时代为早渐新世及早中新世早期.成水河组中段地层年龄约 20.0~16.5 Ma.时代为早中新世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年代
兰州盆地
第三系
古环境
磁性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兰州盆地永登剖面记录的第三纪沉积环境
被引量:
29
1
作者
岳乐平
邱占祥
颉光普
邱铸鼎
张莉
张云翔
Heller F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兰州自然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3-68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472 0 83
49572 1 33
+1 种基金
49972 0 0 4)
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基金资助
文摘
对兰州盆地永登剖面第三系沉积进行了沉积学研究、并结合年代学研究结果分析了新生代以来沉积环境变化与气候变化。古新世末至早始新世沉积了一套扇三角洲相沉积 (细柳沟组 ) ,为具交错层理的砖红色砂岩 ,顶界年龄约 5 1Ma。兰州地区在 5 1MaB .P .经历了一次大的环境变化 ,气候由相对温暖湿润转为半干旱半湿润 ,气候炎热 ,湖盆由淡水湖转为盐湖 ,蕴示着由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干旱带北移 ,兰州地区进入受行星风系控制的干旱带。早始新世晚期至早渐新世早期 ( 5 1~ 31.5MaB .P .) ,在近 2 0Ma时间内经历了微咸湖—盐湖阶段 (野狐城组 ) ,砂泥岩沉积中含有大量石膏夹层。早渐新世 ,兰州地区向湿润方向转化 ,兰州盆地由咸水湖转化为淡水湖 ,可能反映了东南季风逐渐形成 ,中国大陆由早先行星风系控制转化为季风控制 ,前期东南方向干旱带消失 ,西北干旱带出现 ,兰州地区相对早先湿润。早渐新世中期至中中新世 ( 31.5~ 15MaB .P .) ,兰州盆地在经历了三次大的沉积旋回后湖盆逐渐干枯 ,三个大旋回分别由河流相砂岩—微咸水滨湖相砂泥岩、泛滥平原相泥岩 ,河流相砂岩—淡水滨湖相砂泥岩—沼泽相、泛滥平原相泥岩 ,河流相砂岩—沼泽相、泛滥平原相泥岩组成。 2 0MaB .P盆地接受大量砂砾石沉积 。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古气候
兰州盆地
第三纪
沉积学
气候变化
Keywords
sedimentary environment,environment of palaeoclimate,Lanzhou Basin,Tertiary
分类号
P534.6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兰州盆地第三系磁性地层年代与古环境记录
被引量:
49
2
作者
岳乐平
F. Heller
邱占祥
张莉
颉光普
邱铸鼎
张云翔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ETH-Honggerberg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兰州自然博物馆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8期1998-200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9472083
49572133
+1 种基金
49972004)
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学院基金
文摘
对兰州盆地永登剖面第三系沉积物进行了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了古新世~中新世磁性地层序列,并对比BKSA95古地磁年表为相应地层及所含哺乳动物群建立了时间标尺,讨论了盆地古环境记录及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结果表明:西柳沟组顶界年龄约51 Ma.时代为始新世.野狐城组顶界年龄大约为31.5Ma,底界年龄为51Ma,时代为早始新世晚期~早渐新世早期,咸水河组顶界年龄大约为15 Ma,底界年龄约为31.5 Ma,时代为早渐新世~中中新世.咸水河组下段地层年龄为 31.5~20.0 Ma时代为早渐新世及早中新世早期.成水河组中段地层年龄约 20.0~16.5 Ma.时代为早中新世中期.
关键词
古地磁年代
兰州盆地
第三系
古环境
磁性地层学
分类号
P53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兰州盆地永登剖面记录的第三纪沉积环境
岳乐平
邱占祥
颉光普
邱铸鼎
张莉
张云翔
Heller F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兰州盆地第三系磁性地层年代与古环境记录
岳乐平
F. Heller
邱占祥
张莉
颉光普
邱铸鼎
张云翔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4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