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钙素原提示血流感染病原体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罗欲承 陈燕 +1 位作者 周松伟 樊春凤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12期2060-2062,共3页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能否提示血流感染病原体类型,为临床早期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某院血培养阳性的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98例,分为革兰阴性菌组与革兰阳性菌组,观察两组间的PCT水平有无统...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能否提示血流感染病原体类型,为临床早期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某院血培养阳性的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98例,分为革兰阴性菌组与革兰阳性菌组,观察两组间的PCT水平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共分析了98例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其中革兰阴性菌组(n=51)的PCT中位数是20.65ng/ml,革兰阳性菌组(n=47)的PCT中位数是1.30ng/ml,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721,取PCT 6.10ng/ml作为阈值时,革兰阴性菌区别革兰阳性菌的敏感度为66.7%,特异性为72.3%。结论 PCT结果可以提示血流感染病原体类型,有助于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在血培养结果出来前的经验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革兰阴性菌 血流感染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式对182例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毕树英 樊春风 范桂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9期1373-1376,共4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中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价值以及吸痰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为临床采取有效吸痰方式提供指导,并为临床预防与治疗肺部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采取有创机械...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中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价值以及吸痰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为临床采取有效吸痰方式提供指导,并为临床预防与治疗肺部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患者1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痰标本采集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89例采用密闭式吸痰法,对照组93例采用开放式吸痰法,比较两组患者痰标本阳性率及病原菌检出率,以及吸痰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所采集数据运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2例患者采集的617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367株阳性菌株,阳性率为59.48%,试验组阳性率为53.74%,对照组阳性率为64.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病原菌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为主.对照组吸痰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4.73%,明显高于试验组的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标本检测阳性率低于开放式吸痰患者,吸痰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式吸痰患者,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肺部感染 效果评价 应用体会
下载PDF
全方位干预措施预防口腔诊疗交叉感染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兰 樊春凤 +1 位作者 茆广绪 张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5期2424-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全方位干预措施对控制口腔门诊诊疗过程医院感染发生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在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的诊疗活动中清洗消毒效果和相关诊疗操作规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的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诊疗活动中... 目的探讨全方位干预措施对控制口腔门诊诊疗过程医院感染发生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在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的诊疗活动中清洗消毒效果和相关诊疗操作规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的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诊疗活动中清洁消毒效果和相关诊疗操作规程作为试验组,采用全方位干预措施。两组着重从清洁消毒效果(操作人员手卫生、器械清洗质量、环境卫生管理)和相关诊疗操作(无菌技术操作、防护用品的配戴、医疗废物管理等)两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清洁消毒效果方面,除室内空气消毒效果合格率实验组效果无显著提高外,实验组医务人员手卫生、常规器械消毒灭菌效果合格率分别为84.26%、88.89%,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相关诊疗操作方面,试验组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防护用品的穿戴、手机预处理、医疗废物管理的合格率分别为91.67%、84.26%、93.52%、97.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全方位干预措施能增强操作人员标准预防和消毒隔离安全防范意识,规范诊疗操作流程,减少和避免了交叉感染,对提高器械安全使用与预防口腔诊疗交叉感染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干预 交叉感染 患者安全
下载PDF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病情转归回归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茆广绪 樊春凤 +2 位作者 范桂华 毕树英 张彤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9年第8期753-755,共3页
目的构建住院患者出院病情Logistic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初步探讨医源性失误与疾病转归间的关系,为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提供建议。方法以某院2018年上半年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建模的方法初步筛选出患者疾病... 目的构建住院患者出院病情Logistic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初步探讨医源性失误与疾病转归间的关系,为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提供建议。方法以某院2018年上半年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建模的方法初步筛选出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并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性别、年龄、住院天数、出院科室、医疗差错因素(门诊出院诊断是否一致、入院出院诊断是否一致、手术前后是否一致、是否发生院内感染)、疾病确诊天数等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P<0.05),医源性失误对患者疾病转归产生影响(P<0.05)。结论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者疾病转归拟和度较好,从影响因素着手改善医疗质量,减少医源性失误有利于改善患者出院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Logistic回归 疾病转归 医源性失误
下载PDF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的管理对策 被引量:5
5
作者 范桂华 樊春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56-175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对策,预防医院感染。方法通过对血液净化中心的环境进行合理布局、流程进行合理设置,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各项制度,加强各层次相关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培训,做好职业防护,加强一次性物品的...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对策,预防医院感染。方法通过对血液净化中心的环境进行合理布局、流程进行合理设置,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各项制度,加强各层次相关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培训,做好职业防护,加强一次性物品的管理等相关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通过强化血液净化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的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血液净化中心自成立以来共透析患者数约7万例次,未发生一例医源性感染。结论思想上重视,组织制度健全且控制措施落实,培训到位,是保证医疗安全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中心 医院感染 管理对策
原文传递
品管圈在降低换药操作不规范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庆文 张海威 +1 位作者 毕树英 樊春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8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在降低换药操作不规范中的应用效果,规范外科换药操作规程。方法 成立QCC小组,针对外科术后切口换药操作不规范行为进行要因分析、拟定对策,然后组织实施。将甲乳外科实施QCC之前(2016年1月至6月)398例次手...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在降低换药操作不规范中的应用效果,规范外科换药操作规程。方法 成立QCC小组,针对外科术后切口换药操作不规范行为进行要因分析、拟定对策,然后组织实施。将甲乳外科实施QCC之前(2016年1月至6月)398例次手术共1 165次换药和实施QCC之后(2016年7月至12月)442例次手术共1 328次换药分为活动前和活动后,比较两组换药操作不规范发生情况以及手卫生、环境卫生学、消毒液监测情况。结果 QCC活动后规范和完善了换药操作流程,换药不规范行为发生率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较活动前均有较明显下降,手卫生等各项监测指标合格率增加,质控平均分、患者满意度较活动前明显提升。换药不规范发生率由36.57%下降到了13.10%,达到了设定目标值16.78%,达标率118.60%,进步率64.18%。结论应用QCC可以降低外科换药操作中的不规范率,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团队凝聚力和主人翁意识,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外科换药 规范率 切口感染 应用研究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660株阳性菌株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毕树英 樊春凤 +1 位作者 范桂华 王芬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2期3416-3419,共4页
目的了解近年来重症监护病房不同标本来源送检分离的660株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为护理及治疗过程中预防与控制耐药菌传播提出有效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 目的了解近年来重症监护病房不同标本来源送检分离的660株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为护理及治疗过程中预防与控制耐药菌传播提出有效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住院患者419例(872份)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阳性菌株,分析病原体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 872份送检标本中检出阳性菌株660株,阳性率为75.69%,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10株,占92.42%,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36.52%、25.30%、18.94%、5.30%;革兰阳性菌株50株,占7.5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4.55%。检出的4种常见革兰阴性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结论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认真执行耐药菌感染的各项预防与隔离措施,以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菌药 药物耐受性
下载PDF
甲状腺I类切口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庆文 毕树英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甲状腺外科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甲状腺外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接受甲状腺I类清洁切VI手术出院患者149例的临床资料,剔除有特殊情况需预防使... 目的了解某院甲状腺外科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甲状腺外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接受甲状腺I类清洁切VI手术出院患者149例的临床资料,剔除有特殊情况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其中单侧手术患者117例,双侧手术患者32例,针对手术情况、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感染情况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7例单侧手术患者病历中,共有69例使用了抗生素,使用率为58.97%,32例双侧手术患者病历中,共有20例使用了抗生素,使用率为62.50%,使用抗生素组住院天数、药品费用均高于未使用组。所有病例切口均为甲级愈合,医院感染发生1例。结论甲状腺外科I类清洁切口病例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医院感染价值不大,且还增加患者医疗费用与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外科手术 外科伤口感染 抗菌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