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的策略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冯朝晖 温天栋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11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析乙肝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的策略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存在乙肝病毒性肝炎诱发因素的150例健康者的临床资料,以预防控制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接受常规预防知识讲解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面... 目的探析乙肝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的策略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存在乙肝病毒性肝炎诱发因素的150例健康者的临床资料,以预防控制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接受常规预防知识讲解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面预防控制方案的健康者作为观察组(75例),记录2组1年、2年发病率以及干预前后认知程度变化情况。结果在1年、2年发病率比较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认知程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存在乙肝病毒性肝炎诱发因素的健康者中实施全面预防控制方案,可提升其认知程度,显著降低乙肝病毒性肝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性肝炎 预防控制 策略
下载PDF
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预防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艳楠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35期5101-5103,共3页
目的研究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在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选取医院上报的8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发病特点、时间等信息,并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治疗干预,开展相关预防控制、加强易感人员监... 目的研究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在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选取医院上报的8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发病特点、时间等信息,并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治疗干预,开展相关预防控制、加强易感人员监控、加强病情监测等,观察8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相关预防控制措施。结果经过积极的临床治疗,8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患者的发热消失时间为(3.69±1.22)d,乏力消失时间为(5.56±1.34)d,肌肉酸痛消失时间为(5.57±1.28)d,头晕消失时间为(3.79±1.23)d,食欲不振消失时间为(5.69±1.37)d,咽喉肿痛消失时间为(5.33±1.32)d。结论针对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相关部门和医院应加强预防控制力度,坚持防治结合,以尽可能缩短疾病流行时间,加快患者症状缓解,阻断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暴发流行 临床治疗 预防控制
下载PDF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和控制策略研究
3
作者 冯朝晖 温天栋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14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和控制策略。方法将某医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手足口病患儿纳入甲组,2019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7例手足口病患儿纳入乙组,甲组实行常规控制策略,乙组实施综合性预防控制策略,对比2组患儿... 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和控制策略。方法将某医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手足口病患儿纳入甲组,2019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7例手足口病患儿纳入乙组,甲组实行常规控制策略,乙组实施综合性预防控制策略,对比2组患儿临床症状(皮疹、发热、口腔溃疡)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时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总有效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相较于甲组,乙组皮疹、发热、口腔溃疡消失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7%,较甲组的19.1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总有效率为98.51%,高于甲组的9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家属满意度为97.06%,高于甲组的8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性预防和控制策略有助于促进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可有效防控疾病的传播,提高患儿家属对医护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综合性预防控制策略 临床症状 并发症
下载PDF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索证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鲍晓红 韩非 李敏 《中华当代医学》 2005年第5期91-92,共2页
随机抽查城区和乡镇集市170户生产经营单位10类1421件定型包装食品,其索证率为27.8%,有效索证率为13.58%。城区和乡镇的食品索证率有效索证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索证非索证食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78.07%和48.78%。差... 随机抽查城区和乡镇集市170户生产经营单位10类1421件定型包装食品,其索证率为27.8%,有效索证率为13.58%。城区和乡镇的食品索证率有效索证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索证非索证食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78.07%和48.78%。差别极为显著(P<0.01)。食品采购和销售人员索证的法律意识和卫生知识的缺乏是索证率和有效索证率低下的主要原因。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加强索证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加大食品索证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是提高食品索证率、有效索证率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生产经营 索证 卫生监督 食品采购
下载PDF
208例成人麻疹病例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白洪杰 刘亮 汪海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第11期1188-1190,共3页
目的探究成人麻疹的病例分布特征并分析致病危险因素,为预防治疗成人麻疹提供依据。方法某检验检测中心收集2015-01—2017-01辽宁盘锦市的208例成人麻疹确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从年龄、发病季节、疫苗接种、院内感染等方面探究病例分布... 目的探究成人麻疹的病例分布特征并分析致病危险因素,为预防治疗成人麻疹提供依据。方法某检验检测中心收集2015-01—2017-01辽宁盘锦市的208例成人麻疹确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从年龄、发病季节、疫苗接种、院内感染等方面探究病例分布特征和致病危险因素。结果麻疹病例发病人群主要以26~35岁为主,发病率为64.42%,明显高于15~25岁的18.27%、36~45岁的12.98%和>45岁的4.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发病分析,发病病例多分布于春夏季,春季发病率为25.48%,夏季为56.25%;成人麻疹病例危险因素分析,主要从流动人口感染、院内感染、基础疾病、疫苗接种和经济状况方面进行分析,其中流动人口感染、院内感染和未进行疫苗接种是主要危险因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8例成人麻疹病例主要发病群体为26~35岁,未接受疫苗接种者,春夏季发病率高,流动人口感染、院内感染和疫苗接种率低是成人麻疹主要致病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大力关注成人麻疹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麻疹 分布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一起食用有机磷农药污染的青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
6
作者 鲍晓红 陶丽春 李敏 《中华当代医学》 2005年第3期96-96,共1页
2002年6月18日上午,我区长红幼儿园发生59人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食用了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青豆角所致,分析如下: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污染 豆角 食用 2002年6月18日 食物中毒事件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查 幼儿园
下载PDF
某市高考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7
作者 李友博 李敏 《中华当代医学》 2005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为了掌握某市高考学生的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及限报专业的原因,明确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为做好预防工作提供依据,现对某市1991-2000年高考学生的体检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 高考学生 健康状况调查 1991-2000年 卫生保健工作 限报专业 预防工作 统计分析 体检资料
下载PDF
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干预措施在降低甲肝、乙肝发病率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李敏 国海英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第15期93-94,共2页
目的分析甲肝、乙肝疾病的预防以及控制策略所起到的效果.方法选取两个社区的60例高危人群,研究的时间为2018年1月~2021年1月,按照抽签的方法,将所有高危人群等分为研究组(给予预防控制措施)与常规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将两组干预后... 目的分析甲肝、乙肝疾病的预防以及控制策略所起到的效果.方法选取两个社区的60例高危人群,研究的时间为2018年1月~2021年1月,按照抽签的方法,将所有高危人群等分为研究组(给予预防控制措施)与常规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将两组干预后的疾病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分析,较之常规组,研究组的吸烟、酗酒、非健康饮食习惯、甲肝、乙肝发生率明显低(P<0.05);较之常规组,研究组的传染知识掌握、自护能力评分明显高(P<0.05).结论给予社区高危人群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有效提高了其自护能力,甲肝、乙肝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 流行传染病 甲肝 乙肝
原文传递
盘锦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外照射剂量水平分析
9
作者 李友博 李敏 《中华当代医学》 2005年第5期90-91,共2页
目的 了解盘锦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水平,发现放射防护的薄弱环节,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按《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统一制定调查表,由专职放射卫生管理人员直接调查和填写。结果我市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的工作人员所受剂... 目的 了解盘锦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水平,发现放射防护的薄弱环节,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按《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统一制定调查表,由专职放射卫生管理人员直接调查和填写。结果我市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的工作人员所受剂量最高,最小的是工业X射线探伤室人员。结论历年的年均计量当量在逐年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年均剂量当量 受照剂量水平
下载PDF
辽宁省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游弋 李宁 +7 位作者 吴明 潘磊磊 马英顺 高青 刘杰 张颖 孙竹 卢春明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7年第11期810-813,817,共5页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市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现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合该省的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年辽宁省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30 953名城市居民进行了...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市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现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合该省的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年辽宁省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30 953名城市居民进行了问卷及体格检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及健康状况等,并对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及血糖测量。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慢性病患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辽宁省城市居民慢性病总患病率为39.25%,慢性病共患病患病率为15.46%。患病率位于前5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26.59%)、糖尿病(11.66%)、血脂异常(6.53%)、颈腰部疾病(5.72%)及骨关节疾病(2.47%)。年龄(30~、45~和60~岁OR值分别为1.868、4.706和11.610)、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OR值为0.840)、收入水平(中等收入水平OR值为0.661)、超重和肥胖(OR值分别为1.556和3.085)、吸烟(OR=1.234)、饮酒(OR=1.259)、食用油摄入(OR=1.214)及身体活动量(OR=0.854)是影响辽宁省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的相关因素。结论辽宁省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慢性病共患病情况较为常见。中老年、受教育程度低、收入过低或过高、超重或肥胖及具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慢性病患病风险较高,是慢性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共患病 患病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辽宁省居民高血压患病和治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宁 游弋 +9 位作者 潘磊磊 王莉 宋磊 张丽姝 汪海 付景超 赵会 梁慧 孙男 卢春明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7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分析辽宁省居民高血压患者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布状况,针对重点人群加强高血压管理工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辽宁省16 75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比较不同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 目的分析辽宁省居民高血压患者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布状况,针对重点人群加强高血压管理工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辽宁省16 75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比较不同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或趋势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辽宁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90%,城市居民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知晓率为62.53%,治疗率为43.33%,控制率为15.65%。农村(OR=1.27,95%CI:1.15~1.40)、高中或中专(OR=1.19,95%CI:1.04~1.37)、初中及以下(OR=1.27,95%CI:1.06~1.52)是高血压不知晓的危险因素。30~44岁(OR=2.40,95%CI:1.94~2.98)、45~59岁(OR=5.52,95%CI:4.45~6.84)、≥60岁(OR=12.45,95%CI:10.01~15.49)、离异或丧偶(OR=1.60,95%CI:1.20~2.12)、饮酒(OR=1.15,95%CI:1.04~1.28)、超重(OR=1.63,95%CI:1.49~1.78)、肥胖(OR=2.81,95%CI:2.49~3.18)、自报糖尿病(OR=1.30,95%CI:1.14~1.49)和自报血脂异常(OR=1.99,95%CI:1.71~2.31)是高血压未控制的危险因素。结论辽宁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较低,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知晓率、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原文传递
2014年辽宁省居民人均自报食盐摄入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连政 李宁 +10 位作者 游弋 潘磊磊 郝庆志 汪吉吉 杨慧 王莎 付景超 方丽娟 杨新元 程蕾 卢春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描述辽宁省城乡居民人群食盐摄入量及其影响因素分布状况,以及控盐措施对食盐摄入量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在辽宁省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1 192户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利用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相同的问... 目的描述辽宁省城乡居民人群食盐摄入量及其影响因素分布状况,以及控盐措施对食盐摄入量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在辽宁省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1 192户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利用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相同的问卷方法对居民户的食盐摄入状况进行了调查。描述辽宁省居民人均自报食盐摄入量和食盐摄入超标比例水平。比较不同人群食盐摄入量水平和食盐摄入超标比例的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对控盐勺发放和使用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共调查11 192户居民,有效应答10 688户(城区5 025户,农村5 663户),有效应答率为95.5%。全省居民自报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8.96±5.21)g/d,其中城市居民为(7.72±4.32)g/d,农村为(10.07±5.67)g/d,城市居民显著低于农村(P<0.05)。随着家庭收入的升高,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和食盐摄入量超标(日均超过6 g)比例均随之下降(P<0.05),农村贫困人群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最高,达(11.44±6.52)g/d。随着户主文化程度的升高,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和食盐摄入量超标比例均随之下降(P<0.05),农村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食盐摄入量最高,达(10.72±6.04)g/d。掌握控盐标准者、收到控烟工具者、使用控盐工具者、自觉控盐者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均显著降低(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自觉控制食盐摄入行为是食盐摄入超标的保护性因素,而收入低下、农村居民则为危险因素。是否掌握控盐标准、是否收到和使用控盐工具对控盐效果无显著性影响。且上述三者均与居民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呈显著性关联(P<0.001)。结论辽宁省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居全国中流水平。掌握食盐摄入标准,获得和使用控盐工具对控盐具有显著效果,其效果受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影响;高文化程度,自觉控制食盐摄入是控盐的保护性因素,收入低下和农村居民则是控盐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报 食盐摄入量 食盐摄入量超标比例 影响因素 控制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