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高值血压者血压晨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
作者 梁金排 茶春喜 罗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 :探讨正常高值血压者血压晨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高值血压可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住院患者156例,均完善24 h动态血压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动态血压结果,将患者分为晨峰组(65例)和非晨峰组(91... 目的 :探讨正常高值血压者血压晨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高值血压可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住院患者156例,均完善24 h动态血压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动态血压结果,将患者分为晨峰组(65例)和非晨峰组(91例),比较两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病变支数、分型及Gensini总积分表示。结果:晨峰组24 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均高于非晨峰组(P<0.05);晨峰组的收缩压晨峰高于非晨峰组(P<0.05);晨峰组冠状动脉病变率、三支病变率及C型病变率高于非晨峰组(P<0.01),而单支病变率和A型病变率低于非晨峰组(P<0.01);晨峰组Gensini总积分显著高于非晨峰组(P<0.01);晨峰组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高于非晨峰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4 h平均收缩压及晨峰程度为冠状动脉病变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正常高值血压者血压晨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血压晨峰 动态血压 正常高值血压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晶星 王苑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9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9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PCI治疗,观察组采用IABP联合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脏指数、血清指标型半胱氨酸(HCy)、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LVEF、LVEDD及心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HCy、sPLA2及SNT-proBNP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BP联合PCI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功能,调节血清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低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多巴胺持续泵入治疗血压偏低的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罗仁 茶春喜 梁金排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9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多巴胺持续泵入治疗血压偏低的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8例血压偏低的RHF患者,采用低剂量rhBNP(不用负荷剂量,只用维持剂量0.0075μg.kg-1.min-1)联合多巴胺持续泵入... 目的探讨低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多巴胺持续泵入治疗血压偏低的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8例血压偏低的RHF患者,采用低剂量rhBNP(不用负荷剂量,只用维持剂量0.0075μg.kg-1.min-1)联合多巴胺持续泵入3~5d,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心率、呼吸频率、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低,血氧饱和度、第一个24h尿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4.7%;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剂量rhBNP联合多巴胺不仅可显著改善RHF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而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难治性 重组人脑利钠肽 多巴胺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期心肌损伤的单中心观察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宇博 杨素霞 +10 位作者 梁晶星 韩亚凡 孙华鑫 桑婉玥 周贤惠 芦颜美 张疆华 邢强 祖克拉·吐尔洪 李耀东 汤宝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3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观察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期(48 h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固定翼释放次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起搏电生理科2021年8月至12月植入... 目的观察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期(48 h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固定翼释放次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起搏电生理科2021年8月至12月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组(A组)及双腔起搏器组(B组)患者,根据无导线起搏器术中固定翼释放次数将A组分为释放1次(A1组)和释放≥2次(A2组)。收集患者术前24 h至术后0、4、8、12、24、48 h血液样本,分别对比A、B组间及A1、A2组间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及肌钙蛋白(cTnI)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果共纳入140例患者,其中无导线起搏器组60例(男41例),年龄(70.75±11.77)岁,年龄范围36~91岁;双腔起搏器组80例(男47例),年龄(70.54±9.90)岁,年龄范围45~87岁。术后A、B组所有患者术前24 h至术后48 h心肌损伤标志物含量均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至术后48 h,A1组(40例)患者血浆cTnI表达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次,A组患者CK-MB、CK、cTnI术后水平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2组(20例)患者CK-MB、CK、cTnI术后水平高于A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期(48 h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升高程度与无导线起搏器固定翼释放次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缓 无导线起搏器 双腔起搏器 心肌损伤 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