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洪庆 朱燕宾 +3 位作者 宋利华 白庆兵 马天骁 王冬月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究影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此类并发症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627例的临床资料,查阅电子病历系统、影像系统和检验报告,调取患者术周资料以及检验结果... 目的探究影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此类并发症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627例的临床资料,查阅电子病历系统、影像系统和检验报告,调取患者术周资料以及检验结果。根据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定义感染标准确定是否发生切口感染。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期内发生切口感染42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7%。不同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状态、糖尿病、风湿免疫疾病、骨折AO分型、骨折类型、手术时机、美国麻醉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白蛋白水平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开放骨折GustiloⅡ~Ⅲ型、手术时间>130 min和术前白蛋白水平<35 g/L是桡骨远端关节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这些因素的探究对于评估罹患感染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及时戒烟、合理规划手术流程以减少手术时间、并及时补充营养以减少切口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玉庆 宋利华 +5 位作者 马天骁 白庆兵 王洪庆 焦延杰 王冬月 侯瑞兴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目的总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对18例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病例,采用钢板或外固定架固定骨折,吻合断裂的四肢主干血管重建肢体血运,同时尽... 目的总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对18例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病例,采用钢板或外固定架固定骨折,吻合断裂的四肢主干血管重建肢体血运,同时尽可能修复创面内断裂肌肉(腱)及神经。肢体血管再通时间5~12 h,平均9 h。采用端端吻合8例,大隐静脉移植修复10例。术后18例中16例肢体远端常规行切开减压。二期利用直接缝合闭合创面4例,游离植皮修复8例,2例采用局部转移皮瓣,2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带蒂转移修复,1例采用游离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皮瓣及植皮修复术后均顺利成活。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8例肢体保肢成功17例,1例下肢损伤于术后第2天发生肌肉广泛坏死而截肢。成活肢体17例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0个月,16例获得骨愈合,1例股骨干骨折伴股动脉损伤者于术后12个月因骨不连再次行植骨内固定而愈合。成活肢体中13例肢体功能基本恢复,3例下肢损伤遗留不同程度足下垂和踝关节挛缩,1例上肢术后患者出现轻度爪形手畸形。经肢体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分),患肢肌肉收缩及关节活动良好者13例(76.5%)。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可有效保存肢体,避免截肢。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减少肢体缺血时间是肢体成活及恢复较好功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开放性骨折 血管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Gustilo III B型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胡玉庆 宋利华 +5 位作者 马天骁 白庆兵 王洪庆 焦延杰 王冬月 侯瑞兴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Gustilo III B型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对小腿Gustilo III B型骨折后软组织坏死缺损伴骨外露18例,采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其中男10例,女8例... 目的探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Gustilo III B型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对小腿Gustilo III B型骨折后软组织坏死缺损伴骨外露18例,采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2~58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机器碾压伤4例,重物压砸伤4例。创面面积3.0 cm×5.5 cm^6.0 cm×8.0 cm,平均4.0 cm×6.5 cm。皮瓣面积3.5 cm×6.0 cm^6.5 cm×9.0 cm,平均4.5 cm×7.0 cm。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18例皮瓣中16例全部成活,2例皮瓣边缘少许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移植皮瓣色泽及质地良好,无破溃,修复肢体仅遗留线形瘢痕及部分色素沉着,局部无明显臃肿畸形,基本恢复原有外观。18例均可完全负重且恢复正常行走功能。结论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具有血供可靠、切取方便、成活率高等优点,是修复小腿Gustilo III B型骨折后软组织坏死缺损的一种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 移植 小腿 Gustilo III型骨折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小儿断指再植10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玉庆 高文华 +6 位作者 宋利华 马天骁 白庆兵 王洪庆 焦延杰 王冬月 侯瑞兴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8-259,共2页
目的探讨并总结小儿再植的损伤特点、手术要点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我们对10例具有再植条件的小儿断指进行再植治疗。术后按照小儿断指再植术后护理常规。结果10例再植指体存活9例,坏死1例,成活率90%。术后随访6... 目的探讨并总结小儿再植的损伤特点、手术要点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我们对10例具有再植条件的小儿断指进行再植治疗。术后按照小儿断指再植术后护理常规。结果10例再植指体存活9例,坏死1例,成活率90%。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存活再植指体外观、功能恢复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定:优5例,良4例。结论小儿断指只要指体大部分完整均应努力进行再植。术后指体存活与血管吻合质量和术后护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显微外科手术 断指 再植术
原文传递
带部分尺侧腕屈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 被引量:9
5
作者 胡玉庆 宋利华 +5 位作者 马天骁 白庆兵 王洪庆 焦延杰 王冬月 侯瑞兴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6-38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带部分尺侧腕屈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我们对14例手部皮肤缺损同时伴有伸屈肌腱缺损的患者,使用带部分尺侧腕屈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皮肤缺损面... 目的探讨应用带部分尺侧腕屈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我们对14例手部皮肤缺损同时伴有伸屈肌腱缺损的患者,使用带部分尺侧腕屈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皮肤缺损面积为2.0 cm×2.0 cm^2.5 cm×6.5 cm,肌腱缺损长度为2.0~4.0 cm。结果术后14例皮瓣全部存活,并获得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质地柔软,手指功能良好,两点分辨觉为8~14 mm,平均12 mm,感觉恢复至S3。供区无并发症,腕关节屈腕有力,对生活无影响。手指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1例,良2例,可1例。结论应用带部分尺侧腕屈肌腱的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一期同时修复皮肤和肌腱缺损,保留肌腱血供,粘连少,皮瓣外观、感觉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损伤较小,是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一种可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损伤 外科皮瓣 复合组织 缺损
原文传递
超长掌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全示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6
作者 胡玉庆 高文华 +6 位作者 宋利华 白庆兵 王洪庆 焦延杰 王冬月 马天骁 侯瑞兴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超长掌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全示指背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对14例全示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超长掌背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为6~12... 目的探讨超长掌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全示指背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对14例全示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超长掌背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9个月。12例皮瓣完全存活,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创面瘢痕愈合,供区无并发症。皮瓣蒂部无臃肿.质地柔软,外观满意,颜色与周围皮肤接近。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分辨觉为11-14 mm,平均12 mm。皮瓣感觉恢复至S3。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0例,良3例,可1例。患指活动度无明显缩小。结论该术式不损伤指动脉和指神经,供区并发症少,切取方便,成活率高,外观满意,是修复全示指背侧皮肤缺损的理想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外科皮瓣 示指 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