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初中生饮酒行为与其他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4
1
作者 Teresa M.Merrick 张莹 +2 位作者 田本淳 钱玲 Ian M Newman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青少年自我报告的饮酒行为与其他健康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青少年健康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公布的2003年中国全球学校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以SPSS13.0完成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初中生饮酒行为... 目的探讨中国青少年自我报告的饮酒行为与其他健康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青少年健康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公布的2003年中国全球学校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以SPSS13.0完成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初中生饮酒行为与其他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过去30d内发生饮酒行为的学生直接健康危险行为、其他健康危险行为、环境健康危险行为、心理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的报告率更高,尤其是吸烟/被动吸烟、吸毒、逃课、斗殴、严重受伤、焦虑和有自杀计划行为,其OR值均在2.0以上。不同城市饮酒学生与非饮酒学生发生其他健康危险行为的类型基本相同。结论应充分考虑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干预和预防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 危险行为 统计学 学生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对大鼠母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廉彬 高军 +3 位作者 陈伟海 杨瑜 乔婧 李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42-1955,共14页
母性行为是一个复杂的本能行为,可以作为研究药物影响社会行为的一个有效模型。人和动物的母性行为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很多临床上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像氟哌啶醇、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和氨磺必利都会破坏一种或几... 母性行为是一个复杂的本能行为,可以作为研究药物影响社会行为的一个有效模型。人和动物的母性行为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很多临床上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像氟哌啶醇、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和氨磺必利都会破坏一种或几种母性反应(比如:幼鼠叼回、舔幼鼠、筑巢行为等)。在阐述产生母性行为的生物学机制的基础上,我们综述了近年来抗精神病药对母性行为的影响及其神经生理机制,并且讨论了这些前临床研究的潜在临床意义。我们认为抗精神病药主要是通过抑制母性动机来影响母性行为的主动成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镇静对于母性行为的破坏起了重要作用。受体机制上,典型抗精神病药破坏母性行为主要是通过抑制D2受体,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则主要通过抑制5-HT2A/2C受体。包括伏隔核壳区在内的相关奖赏环路是抗精神病药影响母性行为的主要神经网络。这一系列的研究不仅增加了对调控母性行为神经化学机制的理解,也有助于理解抗精神病药的治疗范围及其副作用,并帮助我们理解抗精神病药对人类母性关怀的影响及机制,改善或减弱抗精神病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便提出更好治疗精神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性行为 抗精神病药 大鼠 多巴胺D2受体 5-羟色胺2A/2C受体 伏隔核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长期使用引起的敏化和耐受效果及其相关机制
3
作者 高军 李鸣 《转化医学研究(电子版)》 2014年第4期45-53,共9页
抗精神病药已经有60余年的使用历史,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疾病伴随的幻觉、妄想症等症状。临床和动物研究都提示抗精神病药的长期使用会导致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发生变化,即产生敏化或耐受效果。在急性用药情况下,多种临床常... 抗精神病药已经有60余年的使用历史,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疾病伴随的幻觉、妄想症等症状。临床和动物研究都提示抗精神病药的长期使用会导致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发生变化,即产生敏化或耐受效果。在急性用药情况下,多种临床常用抗精神病药作用都可以抑制条件躲避反应和苯环利定诱发的运动增强。以这两个动物模型为基础,我们建立了研究抗精神病药敏化和耐受的行为学范式。以此为基础,我们一系列研究发现长期用药可导致药物敏感性加强或减弱,即敏化或耐受。并进一步考察了敏化和耐受的行为学特征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结果表明大多数抗精神病药长期用药会导致敏化,这些药物包括:奥氮平、阿塞那平、阿立哌唑、利培酮、氟哌啶醇等,而只有氯氮平会导致耐受。在行为学层面,敏化和耐受在不同抗精神病药间存在迁移效应,并且可以长期保持。在受体机制方面,我们发现多巴胺D_2受体和五羟色胺2A(5-HT_(2A))受体参与调控敏化和耐受。在中枢机制方面,发现内侧前额叶以及中脑边缘系统核团参与调控敏化和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敏化 耐受 条件躲避反应 苯环利定诱发的运动增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