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巴蜀文化名人文化品牌的风险——关于国画大师张大千文化品牌风险的探讨 |
周孝君
罗宗良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2
|
|
2
|
继承与反叛--张大千对石涛山水画的“入”与“出” |
王平
|
《中国美术》
|
2022 |
1
|
|
3
|
论张大千绘画中“光”语言的嬗变 |
王平
|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1 |
1
|
|
4
|
张大千书学观及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 |
王平
|
《民族艺林》
|
2023 |
0 |
|
5
|
张善子、张大千昆仲与《美术生活》杂志研究 |
王平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24 |
0 |
|
6
|
张大千诗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 |
王浩
罗宗良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2
|
|
7
|
内江土特产包装设计中张大千文化品牌的运用 |
罗毅
罗宗良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1
|
|
8
|
张大千与赵无极--从中西绘画之中寻求突破 |
李姝霓
|
《美术文献》
|
2024 |
0 |
|
9
|
张大千与八德园 |
孟光全
罗宗良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2
|
|
10
|
论张大千的家学渊源 |
罗宗良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9
|
|
11
|
摄影艺术对张大千绘画艺术的影响 |
王平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6
|
|
12
|
张大千早中期负面评价论析——以“道德”、“技法”、“商业化”三个关键词为例 |
周芳利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5
|
|
13
|
近百年巴蜀地区中国画多元风格探析 |
周芳利
罗宗良
|
《艺术探索》
|
2013 |
1
|
|
14
|
论张大千画家之画的精神内涵 |
唐波
周芳利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5
|
墨色交融 光韵烟岚——张大千作品中的“光” |
王平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3
|
|
16
|
张大千绘画中的西方元素 |
王平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3
|
|
17
|
北宋中后期书坛批评标准的转向——以对颜真卿崛起之评价为切入点 |
周芳利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8
|
皮朝纲教授与中国美学文献学 |
陈丹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9
|
试论张善子与张大千的人格修养与艺术精神 |
李貌
张建华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0 |
|
20
|
论张大千绘画的意图模式 |
王平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