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中国土壤质量的环境监测初探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段成瑜
-
机构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环境保护监测站
-
出处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第8期175-175,共1页
-
文摘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要素之一,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与自然及人类社会持续安全稳定的发展息息相关。近半个世纪粗放掠夺式的经济发展及人口的增长,使我国土壤环境面临着重大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壤污染的范围、形式、影响扩大化。近年来,频发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己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本文总结了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及土壤环境保护的要求,简述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历程,并分析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监的相关建议。
-
关键词
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监测
土壤污染调查
-
分类号
X8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土壤有机碳组成与碳储量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黄昕琦
李琳
吕烨
潘高娃
祁瑜
段成瑜
黄永梅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环境保护监测站
-
出处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2-257,共6页
-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
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资助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校级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资助
-
文摘
2013年5月,在乌梁素海湿地的明水区、湖中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区、人工芦苇区(弃耕26 a)和弃耕芦苇区(弃耕3 a),采集0~40 cm深度的土壤(或沉积物)样品,研究土壤的有机碳组成[颗粒有机碳(POC)和矿质结合有机碳(MOC)]和碳储量。乌梁素海明水区的平均水深1~3 m,生长着沉水植物;湖中芦苇区水深约1 m,自然生长着野生芦苇,常年淹水;弃耕芦苇区为2011年农田退耕后形成的芦苇沼泽,季节性淹水;人工芦苇区的芦苇于1988年种植,季节性淹水。结果表明,明水区和湖中芦苇区表层土壤(0~10 cm深度)的总有机碳含量(〉15 g/kg)明显高于弃耕芦苇区[(2.60±0.33)g/kg]和人工芦苇区[(6.29±0.75)g/kg]。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人工芦苇区、明水区和湖中芦苇区土壤的总有机碳(TOC)含量都在减少。弃耕芦苇区各深度土壤的总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都相对最低。湖中芦苇区表层土壤的颗粒有机碳含量[(6.96±3.02)g/kg]最高,并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颗粒有机碳含量减少最快。除弃耕芦苇区外,其他采样区土壤(沉积物)的矿质结合有机碳含量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且在10~20 cm深度变化最明显,与颗粒有机碳含量垂直变化相似。明水区沉积物的颗粒有机碳含量占总有机碳含量的比例相对较低,表明其碳库最稳定。各采样区土壤(沉积物)不同组分有机碳含量与有机氮含量显著线性相关,TOC/TON、POC/PON和MOC/MON平均值分别为11.0、12.8和10.2。明水区沉积物总有机碳的储量最高(3.93 kg/m2),其次为湖中芦苇区(3.48 kg/m2)和人工芦苇区(3.18 kg/m2),弃耕芦苇区土壤总有机碳的储量仅为1.87 kg/m2。各采样区土壤(沉积物)的矿质结合有机碳储量都占较大比例,分别为80.2%(明水区)、67.9%(湖中芦苇区)、78.3%(人工芦苇区)和68.8%(弃耕芦苇区)。如果沼泽化导致明水区退化为芦苇沼泽,乌梁素海湿地的碳库损失将达到0.45 kg/m2。
-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组成
碳储量
颗粒有机碳
矿质结合有机碳
乌梁素海湿地
-
Keywords
composition of organic carbon in soil
carbon storage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mineral 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
Ulansuhai wetlands
-
分类号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