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乌拉特猞猁猎杀鹅喉羚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纪元 张丹 +3 位作者 王明惠 王国林 温苏雅勒图 张瑞东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9-320,共2页
猞猁(Lynx lynx)为食肉目(Carnivora)猫科(Felidae)动物,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方各省(蒋志刚等2015)。猞猁的食谱较广,包括小型啮齿类、蒙古兔(Lepus tolai)、野猪(Sus scrofa)、马鹿(Cervus elaphus)、狍(Cap... 猞猁(Lynx lynx)为食肉目(Carnivora)猫科(Felidae)动物,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方各省(蒋志刚等2015)。猞猁的食谱较广,包括小型啮齿类、蒙古兔(Lepus tolai)、野猪(Sus scrofa)、马鹿(Cervus elaphus)、狍(Capreolus capreolus)、岩羚羊(Rupicapra rupicapra)、鸟类、昆虫类和植物等(Odden et al.2006,Krofel et al.2011,唐书培等2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类 猞猁 二级重点保护 鹅喉羚 食肉目 蒙古兔 野生动物 乌拉特
原文传递
高山植物天山花楸的适宜分布及其环境驱动因子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丹 刘凯军 +3 位作者 马松梅 魏博 王春成 闫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00-709,共10页
气候变化是影响物种分布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研究高山植物天山花楸的适宜分布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响应,为了解西北地区高山植物类群的生态适宜性及其对未来气候情景的响应提供参考案例。利用天山花楸51个自然分布点和10个环境因子,整... 气候变化是影响物种分布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研究高山植物天山花楸的适宜分布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响应,为了解西北地区高山植物类群的生态适宜性及其对未来气候情景的响应提供参考案例。利用天山花楸51个自然分布点和10个环境因子,整合GIS空间分析和MAXENT模型,分析基准气候(1970—2000)及未来气候下(2050时段,基于RPC4.5情景)其在西北地区的适宜分布范围与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多元环境相似度面和最不相似变量分析研究区未来气候相比基准气候的波动情况,利用环境变量贡献值、置换重要性值及刀切法明晰影响天山花楸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利用GIS工具和R软件ggplot2程序包分析基准和未来气候下天山花楸适宜分布区内关键因子变化的数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基准气候下,天山花楸的适宜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3%,主要集中在阿尔泰山西段、准噶尔西部山地、天山西段及祁连山中段的高海拔山地等区域;(2)加入归一化植被指数显著提高了天山花楸模型模拟的准确性,最干月降水量(0—18mm)、最湿月降水量(6—127mm)和平均气温日较差(8.2—16.3℃)主要限制了天山花楸的适宜分布;(3)相对基准气候,2050时段下受降水因子影响,天山花楸的适宜分布在阿尔泰山、准噶尔西部山地、天山及祁连山区域略有扩增,适宜分布区的质心将向北迁移。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天山花楸在西北地区的适宜生境面积较小而且破碎,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仅在局部适宜山地呈破碎化扩张,而且将预测的该植物的适宜分布区与其适宜的海拔数值范围叠合分析后,仅占研究区面积的4%,但对该植物尚未建立自然保护区,本研究结果建议将阿尔泰山西段、准噶尔西部山地、天山西段及祁连山中段作为天山花楸中风险保护区域,将河西走廊东部、青海南山作为高风险保护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花楸 适宜分布 驱动因子 未来气候变化 保护风险评估
下载PDF
聚乳酸纤维沙障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以巴音温都尔沙漠封禁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莹 曲浩 +5 位作者 石永强 张志军 佟布和 曹辉 张明 吴晶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12-15,共4页
巴音温都尔沙漠的治理关乎整个河套平原的生态安全,然而,由于降水少,植被盖度低,导致其治理难度大。聚乳酸纤维沙障具有便于移动、使用寿命长、可生物降解无污染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将聚乳酸纤维沙障应用于巴音温都尔沙... 巴音温都尔沙漠的治理关乎整个河套平原的生态安全,然而,由于降水少,植被盖度低,导致其治理难度大。聚乳酸纤维沙障具有便于移动、使用寿命长、可生物降解无污染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将聚乳酸纤维沙障应用于巴音温都尔沙漠封禁保护区,并对其影响下植被的盖度、生物量及土壤的水分含量等指标进行为期4 a的监测。结果表明:(1)自沙障布设的第2 a起,沙障内的植被盖度和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P<0.05);(2)沙障内的植被地上生物量自沙障布设的第2 a起便开始显著增加,而地下生物量自沙障布设的第4 a起才显著增加(P<0.05)。总体来看,聚乳酸纤维沙障可通过提高土壤含水量来促进植被生长,可作为生物固沙难以实施区域的固沙措施,但其效果还有待更长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沙障 巴音温都尔沙漠 植被盖度 生物量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