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C9S12DG256的汽车ABS液压控制系统设计
1
作者 张搏 安悦 《汽车实用技术》 2012年第11期48-50,共3页
通过对汽车ABS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工作特点的深入分析,设计了基于Freescale公司生产的MC9S12DG256微处理器的汽车ABS液压控制系统,通过对制动压力的调节控制,使得制动过程更加的平稳,提高了ABS系统液压制动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非常广泛的应... 通过对汽车ABS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工作特点的深入分析,设计了基于Freescale公司生产的MC9S12DG256微处理器的汽车ABS液压控制系统,通过对制动压力的调节控制,使得制动过程更加的平稳,提高了ABS系统液压制动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 单片机 电子控制单元 液压控制
下载PDF
浅析RFID物联网技术在车辆防盗报警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伟丽 《汽车实用技术》 2016年第11期97-99,共3页
车辆防盗问题近几年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需要基于RFID物联网技术完成标准的车辆防盗报警平台的构建。车辆防盗报警平台中的智能检测算法最为显著的特性就是具有非常显著的准确性以及高效性,同时其误识率非... 车辆防盗问题近几年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需要基于RFID物联网技术完成标准的车辆防盗报警平台的构建。车辆防盗报警平台中的智能检测算法最为显著的特性就是具有非常显著的准确性以及高效性,同时其误识率非常的低,其拒识率也非常的低。所以,在识别非法车辆的过程中车辆防盗报警平台具有非常显著的自动性以及远距离性识别功能,可以发挥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在识别非法车辆的时候就会及时报警联动,促使人民的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维护。本次研究简要分析了RFID物联网技术在车辆防盗报警系统中的应用,为车辆防盗报警系统的有效构建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物联网技术 车辆防盗报警系统 应用
下载PDF
汽车用金属材料辊压生产线PLC控制系统设计
3
作者 周学伟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7期78-79,共2页
通过对汽车用金属材料辊压生产线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提高控制性能,相关的控制系统设计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提出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PLC)的汽车用金属材料辊压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采用鲁棒性跟踪误差补偿进... 通过对汽车用金属材料辊压生产线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提高控制性能,相关的控制系统设计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提出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PLC)的汽车用金属材料辊压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采用鲁棒性跟踪误差补偿进行金属材料辊压生产控制算法设计。进行汽车用金属材料辊压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实现生产线控制系统集成设计和系统开发。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对生产线控制的品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电子技术 可编程逻辑控制 系统设计 金属材料辊压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超疏水膜的制备及其耐蚀性与机械稳定性
4
作者 赵明欣 赵旭 郎小尘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1,共8页
采用阳极氧化工艺在Ti6A14V钛合金表面制备阳极氧化膜作为过渡层,然后喷涂SiO_(2)颗粒溶胶烘烤使其固化成膜,再通过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表面修饰,制备出具有微纳米表面结构、接触角为151.6°的超疏水膜。结果表明:超疏水膜的主要成分... 采用阳极氧化工艺在Ti6A14V钛合金表面制备阳极氧化膜作为过渡层,然后喷涂SiO_(2)颗粒溶胶烘烤使其固化成膜,再通过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表面修饰,制备出具有微纳米表面结构、接触角为151.6°的超疏水膜。结果表明:超疏水膜的主要成分为Ti、O、Si和C元素,腐蚀电流密度仅为8.06×10^(-8)A/cm^(2),较裸钛合金降低约一个数量级,并且电荷转移电阻和低频阻抗模值较裸钛合金分别增大约7000Ω·cm^(2)、3000Ω·cm^(2),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可作为耐腐蚀膜层对钛合金起到防护作用。超疏水膜经受80次落砂冲击、50次胶带剥离以及沿砂纸往复摩擦400 cm后,接触角仍然大于150°,保持超疏水状态。蜂窝状多孔结构的阳极氧化膜充当过渡层,使溶胶膜和表面修饰形成的薄膜与钛合金基体牢固结合,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机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膜 钛合金 阳极氧化 表面修饰 耐蚀性 机械稳定性
下载PDF
汽车板点焊接头检测与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晓芳 潘美玲 张克利 《铸造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148-150,153,共4页
对汽车板点焊接接头形貌和硬度进行了检测,采用正交实验法,以焊接电流、通电时间和电极压力为焊接实验因素,对汽车板点焊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汽车板点焊接头中熔合区组织为粗大的马氏体组织,热影响区主要由完全奥氏体化区(细晶... 对汽车板点焊接接头形貌和硬度进行了检测,采用正交实验法,以焊接电流、通电时间和电极压力为焊接实验因素,对汽车板点焊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汽车板点焊接头中熔合区组织为粗大的马氏体组织,热影响区主要由完全奥氏体化区(细晶马氏体)、部分奥氏体化区(马氏体和铁素体混合物)和软化区(马氏体相中部分碳化物析出并聚集)组成。汽车板点最佳焊接电流、通电时间和电极压力分别为10 kA、400ms和3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焊 显微组织 失效方式
下载PDF
电动汽车软包锂电池温度控制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林晓伟 贾权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05-1107,1167,共4页
温度对电动汽车软包锂电池性能存在较大影响,若电池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其使用寿命将大大降低,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电池产生热失控并出现爆炸。因此,对电动汽车软包锂电池进行温度控制很有必要。通过构建电池热电耦合模型,估算电动汽... 温度对电动汽车软包锂电池性能存在较大影响,若电池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其使用寿命将大大降低,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电池产生热失控并出现爆炸。因此,对电动汽车软包锂电池进行温度控制很有必要。通过构建电池热电耦合模型,估算电动汽车软包锂电池温度,然后基于估计的温度,采用智能PID进行温度控制。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该方法可控制最高温升比原方法至少降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软包锂电池 内核温度 热电耦合模型 PID控制
下载PDF
汽车板点焊接头检测与失效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清华 潘美玲 樊涛 《铸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31-1634,共4页
对不同点焊接工艺下的汽车板点焊接头的断裂失效模式和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力学性能检测分析了不同断裂失效模式下的点焊接接头的承载性能。结果表明,高强汽车板点焊接头主要分为界面断裂、熔合线断裂和热影响区断裂3种失效模式;发生界... 对不同点焊接工艺下的汽车板点焊接头的断裂失效模式和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力学性能检测分析了不同断裂失效模式下的点焊接接头的承载性能。结果表明,高强汽车板点焊接头主要分为界面断裂、熔合线断裂和热影响区断裂3种失效模式;发生界面断裂的点焊接头的承载性能较低,其次为熔合线失效的点焊接接头,而热影响区失效的点焊接头的承载性能最高;界面断裂模式下的熔核区断口有较多的撕裂棱和拉长的韧窝,而熔合线断裂模式下的断口主要由尺寸分布不均的浅韧窝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板 点焊接 断裂失效 承载性能 断口
下载PDF
汽车内燃机活塞的表面防护与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于江江 杜超博 《铸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52-1355,共4页
采用等离子Ti+N共渗的方法对汽车内燃机活塞进行表面防护处理,对比分析了基材和表面Ti-N共渗层的表面形貌、物相和常温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经过Ti-N共渗后的基材表面形成了厚度约为14μm的合金层,表面合金层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组... 采用等离子Ti+N共渗的方法对汽车内燃机活塞进行表面防护处理,对比分析了基材和表面Ti-N共渗层的表面形貌、物相和常温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经过Ti-N共渗后的基材表面形成了厚度约为14μm的合金层,表面合金层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组织致密、均匀。随着离表面距离的增加,Cu元素含量逐渐增加,N元素和B元素含量逐渐减少,Ti元素含量呈现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汽车内燃机活塞基材的主要物相为BeCu,经过Ti-N共渗处理后的表面物相主要为BeCu和TiN。Ti-N共渗层的磨损体积和磨损率都要明显小于基材,经过等离子表面改性处理后的内燃机活塞摩擦磨损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Ti-N共渗 微观组织 耐磨性能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的EPS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尹力 金路 《公路与汽运》 2012年第4期10-14,共5页
针对车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将蚁群算法与模糊PID控制器相结合,根据车辆不同运行工况,通过实时在线优化模糊PID控制器中的控制参数,进一步提高EPS系统的控制精度与收敛速度,通... 针对车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将蚁群算法与模糊PID控制器相结合,根据车辆不同运行工况,通过实时在线优化模糊PID控制器中的控制参数,进一步提高EPS系统的控制精度与收敛速度,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各种运行工况下整车EPS系统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相比,采用基于蚁群算法的控制策略,EPS系统的控制精度高、超调量小、调整时间短,该控制策略具有蚁群算法收敛响应速度快和PID控制精度高的优点,适合应用于车辆EPS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蚁群算法 控制策略
下载PDF
重型汽车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应用概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艳琴 李春芾 段亚丽 《重型汽车》 2010年第6期30-32,共3页
自动变速技术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当今车辆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自动变速器类型很多,目前主要有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A T(Automatic Transmission)、自动机械变速器AMT(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机械式无级... 自动变速技术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当今车辆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自动变速器类型很多,目前主要有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A T(Automatic Transmission)、自动机械变速器AMT(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机械式无级变速器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也称为DSG(Direct Shift G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 重型汽车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机械式无级变速器 自动变速技术 应用 CLUTCH 机械变速器
下载PDF
汽车4S店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杰 《内蒙古教育(C)》 2013年第7期72-72,共1页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适当的营销策略已经是摆在所有4S店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汽车 4S店 市场营销 策略
下载PDF
汽车底盘用DP780双相钢拉弯成形与断裂微观特征研究
12
作者 闫雪艳 于江江 张克利 《铸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01-2004,共4页
对汽车底盘用DP780双相钢进行了拉弯成形性能测试,分析了金相组织和相含量,研究了拉弯比对断裂模式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凸模圆角半径的增加,拉弯比先增加而后保持不变,断裂方式从剪切断裂转变为颈缩断裂;钢中不同区域的铁... 对汽车底盘用DP780双相钢进行了拉弯成形性能测试,分析了金相组织和相含量,研究了拉弯比对断裂模式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凸模圆角半径的增加,拉弯比先增加而后保持不变,断裂方式从剪切断裂转变为颈缩断裂;钢中不同区域的铁素体和马氏体形态的差异性不大,且铁素体的体积分数高于马氏体的体积分数;颈缩断裂方式下的裂纹扩展主要是沿着马氏体和铁素体相界面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底盘 拉弯成形 检测 微观形貌
下载PDF
SiC增强汽车缸套用Mg_2Si/Al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13
作者 张搏 刘晓波 陈世超 《铸造技术》 CAS 2018年第10期2182-2185,共4页
研究了不同Si C颗粒添加量的Mg_2Si/Al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耐磨性能,并分析了Si C的增强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未添加Si C的Mg_2Si/Al复合材料中主要物相为Al、Mg_2Si、Si和Al_2Cu相;添加Si C颗粒后,主要物相除了Al、Mg_2Si、Si和Al_2Cu... 研究了不同Si C颗粒添加量的Mg_2Si/Al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耐磨性能,并分析了Si C的增强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未添加Si C的Mg_2Si/Al复合材料中主要物相为Al、Mg_2Si、Si和Al_2Cu相;添加Si C颗粒后,主要物相除了Al、Mg_2Si、Si和Al_2Cu相外,还含有Si C和Mg Al_2O_4相;随着Si C颗粒的添加,Mg_2Si/Al复合材料中初生Mg_2Si相的形态更加规则,平均尺寸有所减小;添加10%Si C的Mg_2Si/Al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优于未添加Si C的Mg_2Si/Al复合材料和HT200铸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颗粒 Mg2Si/Al 复合材料 组织 耐磨性能
下载PDF
汽车车身板的喷涂修复与性能研究
14
作者 王建民 潘美玲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2,共4页
采用火焰喷涂的方法对汽车车身板进行了喷涂修复,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喷涂修复涂层形貌、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原始修复涂层进行热处理后的磨损失重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磨损质量损失呈现... 采用火焰喷涂的方法对汽车车身板进行了喷涂修复,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喷涂修复涂层形貌、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原始修复涂层进行热处理后的磨损失重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磨损质量损失呈现先降低而后升高的趋势,在热处理温度为900℃时,涂层的磨损质量损失最小。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涂层的腐蚀质量损失呈现先增加而后降低最后又增加的趋势,在热处理温度为500℃时涂层的腐蚀质量损失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车身板 喷涂修复 耐磨性 耐腐蚀
下载PDF
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在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学伟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年第19期11-13,共3页
在介绍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和反向传播(BP)算法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改进的BP算法在发动机故障诊断方面的应用,给出了发动机故障诊断样本的一个实例训练过程及测试结果,最后通过误差分析,证实了这种方法在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方面能够取得... 在介绍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和反向传播(BP)算法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改进的BP算法在发动机故障诊断方面的应用,给出了发动机故障诊断样本的一个实例训练过程及测试结果,最后通过误差分析,证实了这种方法在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方面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可以为汽车维修人员提供可靠地的故障诊断参考,减少重复劳动,减轻工作强度,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 故障诊断 发动机
下载PDF
热变形对高强汽车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国天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8-310,314,共4页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高强汽车钢进行了热变形处理,研究了热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量和初始冷却速度对其应力应变曲线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变形温度下,应变速率越大,其同样应变量下的应力值越高;在相同...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高强汽车钢进行了热变形处理,研究了热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量和初始冷却速度对其应力应变曲线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变形温度下,应变速率越大,其同样应变量下的应力值越高;在相同应变速率下,随着热变形温度的升高,峰值应力逐渐降低;热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量和初始冷却速度对实验钢中碳化物的微观结构和尺寸都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 汽车用钢 温变形 显微组织
下载PDF
汽车齿轮的表面改性及其组织性能研究
17
作者 尹力 杜超博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1-854,共4页
采用物理气相沉积和表面涂覆相结合的方法对汽车齿轮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研究了离子氮化、离子氮化+TiN、离子氮化+TiAlN涂覆处理对汽车齿轮表面粗糙度、物相、截面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氮化+TiN和离子氮化+TiAlN处... 采用物理气相沉积和表面涂覆相结合的方法对汽车齿轮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研究了离子氮化、离子氮化+TiN、离子氮化+TiAlN涂覆处理对汽车齿轮表面粗糙度、物相、截面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氮化+TiN和离子氮化+TiAlN处理后的表面粗糙度相比离子氮化层有明显改善。三种表面改性层的显微硬度都明显高于汽车齿轮基体,且离子氮化+TiN和离子氮化+TiAlN涂覆处理后的表层显微硬度远大于离子氮化层;离子氮化+TiN和离子氮化+TiAlN涂覆处理后的表层摩擦系数小于氮化处理表层,表面改性层耐磨效果从高至低依次为:离子氮化+TiAlN>离子氮化+TiN>离子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齿轮 离子氮化 TIN TIALN 性能
下载PDF
汽车用无级变速器铝壳体自动化装配线控制研究
18
作者 周学伟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13期82-83,共2页
汽车用无级变速器铝壳体自动化装配线控制系统设计是汽车电子技术开发的关键模块,通过自动化装配线控制,提高汽车无级变速器装配和生产的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鲁棒性模糊PID控制的自动化装配线控制方法,首先进行自动化装配线控制... 汽车用无级变速器铝壳体自动化装配线控制系统设计是汽车电子技术开发的关键模块,通过自动化装配线控制,提高汽车无级变速器装配和生产的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鲁棒性模糊PID控制的自动化装配线控制方法,首先进行自动化装配线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描述和技术指标分析,采用鲁棒性模糊PID控制算法进行控制线流程优化,基于DSP集成信息处理芯片进行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最后实现汽车用无级变速器铝壳体自动化装配线控制系统的集成设计和软件开发。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能和稳健性,提高了自动化装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无级变速器 自动化装配 控制
下载PDF
阀控充液式液力偶合器换热特性研究
19
作者 李文达 李莉 +2 位作者 李成杰 王国强 崔红伟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8-534,599,共8页
在液力偶合器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转差损失与液力损失,会使其工作水液的温度上升,进而影响液力偶合器的工作性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阀控充液式液力偶合器的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构建了含有进出水口双腔流道的瞬态换热计算模型,并... 在液力偶合器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转差损失与液力损失,会使其工作水液的温度上升,进而影响液力偶合器的工作性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阀控充液式液力偶合器的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构建了含有进出水口双腔流道的瞬态换热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网格无关性验证;然后,采用多步求解方式对正常运转工况、堵转工况及循环换水工况的流动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最后,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液力偶合器温度场分布特性,探讨了液力偶合器内流场的流动换热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工况及堵转工况流场整体温度皆呈现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以240 L/min流量进行循环换水时,流场温度呈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20 s内可将流场温度降至30℃左右。采用该研究结果,可以准确地预测液力偶合器内流场温度变化,可为液力偶合器优化、换水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式液压传动 转差损失与液力损失 瞬态换热 流场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温度场分布特性
下载PDF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工作点算法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春芾 陈慧岩 +1 位作者 陶刚 李艳琴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5,共5页
正确分析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输入和输出特性是液力传动车辆动力传动系最优匹配的基础。而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特性分析的关键和难点是正确计算两者共同工作点。为了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发动机净转矩外特性曲线采用高... 正确分析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输入和输出特性是液力传动车辆动力传动系最优匹配的基础。而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特性分析的关键和难点是正确计算两者共同工作点。为了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发动机净转矩外特性曲线采用高次拟合,并分别采用了N分法、牛顿法、直接求根法来求解其共同工作点。采用Matlab语言编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是计算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点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液力变矩器 共同工作特性 共同工作点 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