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甸草原区引种苜蓿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天启 古琛 +2 位作者 王舒新 赵萌莉 张富贵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7年第3期86-90,共5页
本研究对内蒙古草甸草原区引种9个苜蓿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实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对苜蓿枝条数、生产力和越冬率的测定,初步评价不同苜蓿品种在草甸草原区的适应性,旨在以不同指标之间的综合评定来探究当地苜蓿种植的方向。研究... 本研究对内蒙古草甸草原区引种9个苜蓿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实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对苜蓿枝条数、生产力和越冬率的测定,初步评价不同苜蓿品种在草甸草原区的适应性,旨在以不同指标之间的综合评定来探究当地苜蓿种植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枝条数不同,其中肇东苜蓿两年的平均分枝数达到103个/株,分枝数最低的是先行者苜蓿,两年的平均分枝数仅为44个/株,其它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苜蓿生产力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肇东苜蓿>苜蓿Beaver>苜蓿Rambler>苜蓿Nordica>龙牧801>先行者>中草3号>苜蓿Algoquin>敖汉苜蓿;其中肇东苜蓿年平均产量较高,为1 634.3kg/hm^2;这种苜蓿越冬率也较高,可达85%。说明在内蒙古草甸草原地区,这种苜蓿栽培早期的适应性较好,适合在当地大面积种植,提高苜蓿产量,为当地畜牧业发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草原 苜蓿生产力 适应性评价
下载PDF
典型草原啮齿动物密度与牧草损失量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燕妮 袁帅 +6 位作者 付和平 武晓东 岳闯 满都呼 杨素文 叶丽娜 王剑然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9-376,共8页
研究啮齿动物密度对牧草损失量的关系,对于计算草地经济损害水平至关重要,可以为草地畜牧业管理决策提供指导。本研究于2012-2016年,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东乌珠穆沁旗),应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对啮齿动物密度以及9月份植物地上生物量进... 研究啮齿动物密度对牧草损失量的关系,对于计算草地经济损害水平至关重要,可以为草地畜牧业管理决策提供指导。本研究于2012-2016年,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东乌珠穆沁旗),应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对啮齿动物密度以及9月份植物地上生物量进行调查,用啮齿动物密度及其日食量来估算鼠类对牧草的损害程度,确定牧草损失量。研究结果表明:(1)啮齿动物密度与牧草损失量的最佳拟合曲线是三参数S型曲线,为:Loss=k/(1+e^(a-rdensity));(2)当啮齿动物密度>906个标准鼠单位/hm^2时,牧草产量发生最大损失(牧草产量损失比=23.30%);(3)根据所拟合的曲线,得出该类型草地啮齿动物对牧草损害的危害阈值为174个标准鼠单位/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啮齿动物密度 牧草损失量 危害阈值
下载PDF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多样性对施肥的响应 被引量:8
3
作者 肖嘉圃 吕世杰 +2 位作者 卫智军 张爽 白玉婷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89,共6页
以苏尼特右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对象,运用L_(16)(4~5)正交试验设计,采用直观分析、最优母序列关联和全信息模型研究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对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多样性对肥料的响应程度:尿素>磷酸二... 以苏尼特右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对象,运用L_(16)(4~5)正交试验设计,采用直观分析、最优母序列关联和全信息模型研究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对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多样性对肥料的响应程度:尿素>磷酸二铵>有机肥;最优处理组合为施尿素225kg/hm^2(A4)、磷酸二铵112.5kg/hm^2(B2)、有机肥15000kg/hm^2(C3),即A4B2C3组合;潜在的最优处理组合为施尿素150kg/hm^2(A3)、磷酸二铵225kg/hm^2(B3)、有机肥15000kg/hm^2(C3),即A3B3C3处理组合;施肥能够明显增加群落的α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花针茅 荒漠草原 施肥 群落多样性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基于氧传感技术测定燕麦种子活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叶文兴 孔令琪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14-1719,共6页
为探索氧传感技术在燕麦(Avena sativa L.)种子活力测定中的应用,分别将不同含水量(4%,10%,16%和28%)燕麦种子进行室温及低温贮藏6—18个月以及45 oC,48 h控制劣变处理,通过对燕麦种子的发芽率以及氧传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燕麦种子可... 为探索氧传感技术在燕麦(Avena sativa L.)种子活力测定中的应用,分别将不同含水量(4%,10%,16%和28%)燕麦种子进行室温及低温贮藏6—18个月以及45 oC,48 h控制劣变处理,通过对燕麦种子的发芽率以及氧传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燕麦种子可维持相对较高活力的贮藏条件为:4%和10%含水量室温贮藏短于6个月,低温贮藏少于18个月;16%和22%含水量低温贮藏短于6个月。发芽率与非低氧胁迫条件下的理论萌发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氧气消耗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萌发启动时间呈负相关,但相关关系不显著;非低氧胁迫条件下的理论萌发时间是测定不同处理燕麦种子活力的最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种子活力 氧传感 种子发芽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