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地区化肥施用与肥分利用现状 被引量:12
1
作者 戴庆林 郑海春 +2 位作者 王芬棠 朴明姬 索全义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0年第3期3-6,共4页
:通过收集整理、统计全区历年来700份肥料试验结果和1999年安排的田间试验得出:氮素化肥肥分利用率由50年代中期的52.6 % ,下降到90年代中期的27.5 % ,回归方程Y=53.42 -0.661X,r= -0.9670。平均每年下降0.66个百分点 ,1999年的氮素肥... :通过收集整理、统计全区历年来700份肥料试验结果和1999年安排的田间试验得出:氮素化肥肥分利用率由50年代中期的52.6 % ,下降到90年代中期的27.5 % ,回归方程Y=53.42 -0.661X,r= -0.9670。平均每年下降0.66个百分点 ,1999年的氮素肥分利用率采用差减法计算为21.6 % ,其中小麦为25.5% ,玉米为21.6 % ,马铃薯为20.7 % ,大豆为21.2 % ,水稻为14.7%。磷肥的肥分利用率为18.1 %,除水稻上较低外 ,均处于国内较高水平。钾肥的肥分利用率为59.9 % ,高于国内水平近10个百分点 ,它与我区磷、钾施肥水平较低有一定关系 ,氮肥肥分利用率的下降幅度就自然条件与栽培水平而言 ,一般趋势是灌区>雨养农业区>半干旱农区 ,而半干旱农区受降水量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化肥施用 肥料利用率 氮肥
下载PDF
紫花苜蓿挥发性成分萃取条件优化与定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袁宁 特日格乐 +7 位作者 孙林 贾玉山 格根图 王志军 卢强 李宇宇 李俊峰 孙鹏波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07-2523,共17页
挥发性成分是判断苜蓿干草品质优劣的基本感官指标,苜蓿干草在贮藏过程中受环境变化和微生物的作用,挥发性成分发生明显改变,直接影响苜蓿干草的适口性。目前我国牧草行业内缺乏针对苜蓿干草挥发性成分的分析鉴定方法,为此本研究采用顶... 挥发性成分是判断苜蓿干草品质优劣的基本感官指标,苜蓿干草在贮藏过程中受环境变化和微生物的作用,挥发性成分发生明显改变,直接影响苜蓿干草的适口性。目前我国牧草行业内缺乏针对苜蓿干草挥发性成分的分析鉴定方法,为此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挥发性成分,结合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萃取温度90℃、萃取时间80 min、解析温度250℃、解析时间3 min为最佳萃取条件。该萃取条件下紫花苜蓿中共检测出52种化合物,包括酮类化合物9种,占总挥发物的37.55%;醇类化合物12种,占总挥发物的21.74%;醛类化合物15种,占总挥发物的19.31%;酯类化合物6种,占总挥发物的9.41%。其中β-紫罗兰酮含量可达到总挥发物的20%左右,苯乙醇、反式-2-己烯醛、2-苯基乙醛、壬醛、癸醛、6-甲基-5-庚烯-2-酮、3,5,5-三甲基环己-2-烯酮、胡薄荷酮等对紫花苜蓿挥发性成分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挥发性成分 适口性 萃取温度 萃取时间 解析温度 解析时间
下载PDF
LVQ神经网络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郝蓉 刘廷玺 李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66,共3页
以乌拉特后旗地下水源地为评价区,采用学习矢量量化(LVQ)神经网络对地下水源地水质进行了评价,并与传统BP网络水质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镇和东升庙镇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其余3个镇均达到Ⅴ类水... 以乌拉特后旗地下水源地为评价区,采用学习矢量量化(LVQ)神经网络对地下水源地水质进行了评价,并与传统BP网络水质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镇和东升庙镇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其余3个镇均达到Ⅴ类水标准;与传统BP网络评价方法相比,LVQ网络简单实用,收敛时间较短,评级方法更接近实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水质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VQ MATLAB 水质评价 苦咸水 乌拉特后旗
下载PDF
阴山地区微垄覆膜侧播模式下马铃薯适宜群体的确立
4
作者 缐春媚 秦永林 +3 位作者 樊明寿 贾立国 陈杨 张子义 《中国马铃薯》 2016年第3期144-148,共5页
微垄覆膜侧播是一项旱作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为了确定该栽培模式在内蒙古阴山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充分挖掘其集雨增产潜力,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克新1号’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比较了微垄覆膜侧播种植模式下不同群... 微垄覆膜侧播是一项旱作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为了确定该栽培模式在内蒙古阴山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充分挖掘其集雨增产潜力,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克新1号’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比较了微垄覆膜侧播种植模式下不同群体对马铃薯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 500株/hm2的群体条件下,从块茎形成期到淀粉积累期群体LAI最大,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块茎产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达114 kg/mm·hm2。进一步根据密度与产量的回归方程推算,在内蒙古阴山丘陵区,微垄覆膜侧播种植模式下马铃薯最适群体密度为55 476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垄覆膜侧播 马铃薯 适宜群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