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马克思实践哲学到实践主体的深化
1
作者
刘强
《前沿》
2012年第5期57-59,共3页
由于西方哲学中认识和实践都被置于认识论中分析,实践没有在理论上被单独讨论的视角。这就留下了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必然是一个主体的这种和事实错位的现象。如果能将实践主体作为一个在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行事者予以关注,那么事理关...
由于西方哲学中认识和实践都被置于认识论中分析,实践没有在理论上被单独讨论的视角。这就留下了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必然是一个主体的这种和事实错位的现象。如果能将实践主体作为一个在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行事者予以关注,那么事理关系与理论逻辑的相同及不同方面,理论指导的必要性与现实诸因素的合理对接和恰当掌握,对象的发展变化与理论的前行延伸,实践主体的素质与可控及调整,实践过程的计划与验证都将提上考察研究议程。这会使认识的发展更接近事实。只有还原马克思将人的"感性活动"作为对人的需要和价值判断的决定性因素的思想,现实社会生活才能走出理论困境而使人们的实践被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实践哲学
实践主体
认识主体
事理关系
理论逻辑
原文传递
审美活动的境界层次与人格培养的关系——从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说起
2
作者
刘强
王莉
+1 位作者
陈秋枫
梁晓涛
《前沿》
2013年第11期57-60,共4页
审美活动是有层次性的,不同层次的美感对人的生命体验乃至人格陶冶导引作用是不一样的。通过实验和观察可以发现,浅层次的美感激起的只是直觉刺激式的愉悦,不会有内心深刻的体验。只有进入第二层以上的悦志悦意境界,才能使心意产生向往...
审美活动是有层次性的,不同层次的美感对人的生命体验乃至人格陶冶导引作用是不一样的。通过实验和观察可以发现,浅层次的美感激起的只是直觉刺激式的愉悦,不会有内心深刻的体验。只有进入第二层以上的悦志悦意境界,才能使心意产生向往,情感开始升华,人生的追求被期待唤醒。当人对人的理解不只在一时一己需要,便会进入更远的时空和更广的范围,产生一种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更广、更深的观察和理解意向。特别是进入第三层审美活动时,生命的活力被全面点燃,生命的向力将人引向更完善、更高尚的境界,人感受到天地自然的无限永恒和人的高贵美好,才会幡然自省人的价值。人感受过美的境界,自然会产生对伦理道德的期待和向往。美感层次和霍夫曼以及罗特哈克的人格层次对比分析,也能说明这种层次性的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活动
美感层次
美的境界
人格
人格培养
原文传递
题名
从马克思实践哲学到实践主体的深化
1
作者
刘强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研部
出处
《前沿》
2012年第5期57-59,共3页
文摘
由于西方哲学中认识和实践都被置于认识论中分析,实践没有在理论上被单独讨论的视角。这就留下了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必然是一个主体的这种和事实错位的现象。如果能将实践主体作为一个在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行事者予以关注,那么事理关系与理论逻辑的相同及不同方面,理论指导的必要性与现实诸因素的合理对接和恰当掌握,对象的发展变化与理论的前行延伸,实践主体的素质与可控及调整,实践过程的计划与验证都将提上考察研究议程。这会使认识的发展更接近事实。只有还原马克思将人的"感性活动"作为对人的需要和价值判断的决定性因素的思想,现实社会生活才能走出理论困境而使人们的实践被重视。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实践哲学
实践主体
认识主体
事理关系
理论逻辑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审美活动的境界层次与人格培养的关系——从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说起
2
作者
刘强
王莉
陈秋枫
梁晓涛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研部
出处
《前沿》
2013年第11期57-60,共4页
文摘
审美活动是有层次性的,不同层次的美感对人的生命体验乃至人格陶冶导引作用是不一样的。通过实验和观察可以发现,浅层次的美感激起的只是直觉刺激式的愉悦,不会有内心深刻的体验。只有进入第二层以上的悦志悦意境界,才能使心意产生向往,情感开始升华,人生的追求被期待唤醒。当人对人的理解不只在一时一己需要,便会进入更远的时空和更广的范围,产生一种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更广、更深的观察和理解意向。特别是进入第三层审美活动时,生命的活力被全面点燃,生命的向力将人引向更完善、更高尚的境界,人感受到天地自然的无限永恒和人的高贵美好,才会幡然自省人的价值。人感受过美的境界,自然会产生对伦理道德的期待和向往。美感层次和霍夫曼以及罗特哈克的人格层次对比分析,也能说明这种层次性的结构特征。
关键词
审美活动
美感层次
美的境界
人格
人格培养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马克思实践哲学到实践主体的深化
刘强
《前沿》
2012
0
原文传递
2
审美活动的境界层次与人格培养的关系——从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说起
刘强
王莉
陈秋枫
梁晓涛
《前沿》
201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