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豚鼠心脏表面神经节丛SP、CGRP及VIP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马东亮 李月英 +3 位作者 王唯析 胡海涛 赵志英 袁秉祥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SP、CGRP及VIP在心脏表面 3个主要神经节丛 ,右心房神经节丛 (RAGP)、心房背侧神经节丛 (DAGP)及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神经节丛 (A PGP)的化学性质和定位分布。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对豚鼠心脏表面 3个主要神经节丛的神... 目的 研究SP、CGRP及VIP在心脏表面 3个主要神经节丛 ,右心房神经节丛 (RAGP)、心房背侧神经节丛 (DAGP)及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神经节丛 (A PGP)的化学性质和定位分布。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对豚鼠心脏表面 3个主要神经节丛的神经元及神经纤维进行了SP、CGRP及VI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光镜观察。结果 在上述三个神经节丛内 ,未发现SP及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 ,但可见少量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分布 ,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数量较SP阳性纤维密集 ,尤其在A PGP更为明显 ;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分布最为密集 ,交织成神经节丛。结论 豚鼠心脏表面主要神经节丛内确实存在SP、CGRP及VIP ,并且这 3种神经肽可能直接参与心肌细胞和心脏血管活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心脏 神经节丛 P物质 SP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血管活性肠肽 VIP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功能行为和肌力改善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春艳 王仙丽 +2 位作者 宋海燕 杨小敏 蔡志平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329-333,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再灌注大鼠模型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功能行为和肌力改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MACO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8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高剂量丹红组、低剂量丹红组及维脑路通组,20只/组。模型组术后... 目的:观察中药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再灌注大鼠模型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功能行为和肌力改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MACO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8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高剂量丹红组、低剂量丹红组及维脑路通组,20只/组。模型组术后成功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外,丹红大小剂量组依据大鼠的体重给予腹腔注射,维脑路通组给以0.04g/kg的剂量腹腔注射给药。对动物的神经功能行为进行Longa评分法评分,肌力检测,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成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神经功能行为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大鼠的双前肢肌力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丹红 神经功能 肌力
下载PDF
E-选择素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史梅英 赵志英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1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E-选择素的表达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卵巢癌患者(恶性组)和30例卵巢囊肿患者(良性组)中E-选择素蛋白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卵巢癌组中E-选择素表达阳性53例(8... 目的探讨E-选择素的表达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卵巢癌患者(恶性组)和30例卵巢囊肿患者(良性组)中E-选择素蛋白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卵巢癌组中E-选择素表达阳性53例(85.5%),有淋巴转移患者的E-选择素阳性率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E-选择素的表达阳性率逐渐增加。卵巢囊肿组中E-选择素的表达阳性12例(40.0%)。卵巢癌组织E-选择素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囊肿和癌周正常上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免疫组化检测E-选择素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可能成为辅助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E-选择素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下载PDF
汉族儿童青少年体型遗传的双生子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玉玲 季成叶 +2 位作者 陆舜华 索利亚 陈天娇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分析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体型的影响,并探讨其中年龄和性别的作用。方法采用Heath-Carter法对376对6~18岁同性别汉族双生子(同卵双生子245对,异卵双生子131对)的体型三因子进行计算。调整另外两项体型因子后,用Mx软件... 目的分析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体型的影响,并探讨其中年龄和性别的作用。方法采用Heath-Carter法对376对6~18岁同性别汉族双生子(同卵双生子245对,异卵双生子131对)的体型三因子进行计算。调整另外两项体型因子后,用Mx软件拟合最佳模型,计算各体型因子的遗传与环境方差组分,分析年龄和性别的作用,并按体格突增分期估算不同发育期各因子的遗传度。结果校正年龄后,男生内、中、外三因子的遗传度分别为0.45,0.80,0.44;女生内、中、外三因子的遗传度分别为0.82,0.79,0.81;男生内因子的遗传度在青春期晚期明显高于前期(t=4.99,P〈0.01)和早期(t=6.16,P〈0.01),外因子的遗传度在青春期晚期明显低于前期(t=3.35,P〈0.01)和早期(t=4.12,P〈0.01);女生内因子(t=2.77,P〈0.01)、中因子(t=2.08,P〈0.05)的遗传度均为青春期前期明显高于早期。结论遗传因素对女生体型的影响明显高于男生,尤以内因子和外因子最为明显,男生中因子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内、外因子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不同发育阶段对体型各因子遗传度的影响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型 双生 遗传学 儿童 青少年
原文传递
指背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凌峰 王宏 +10 位作者 史二栓 巴特 张军 刘和平 荣志东 胡国林 曹胜军 侯智慧 张炜 王淑杰 孙一凡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使用指背逆行皮瓣修复的应用价值。方法尸体手4只,死婴手6只,经乳胶血管灌注,观察手指的动脉、静脉分布。在尸体手指背侧设计10个逆行皮瓣,蒂部在手指远端的一侧,皮瓣范围3cm×1.5cm,将泛影葡胺加墨汁加... 目的研究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使用指背逆行皮瓣修复的应用价值。方法尸体手4只,死婴手6只,经乳胶血管灌注,观察手指的动脉、静脉分布。在尸体手指背侧设计10个逆行皮瓣,蒂部在手指远端的一侧,皮瓣范围3cm×1.5cm,将泛影葡胺加墨汁加压注入桡动脉,肉眼观察皮瓣的颜色变化,X线造像观察皮瓣内血管显影情况。在手指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对22例手指烧伤、外伤患者,应用了27个指背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皮肤缺损伴有肌腱、指骨、指关节外露创面,皮瓣范围(1~5.5)cm×(1~3)cm,长宽比例(1~2.5):1。结果解剖学研究见手指动脉间有多方位、层次交错的吻合,静脉间相互吻合成网,保证了手指的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指背逆行皮瓣的蒂部可见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的分支,灌注后可见皮瓣内静脉即刻充盈黑染,说明实验皮瓣已完成"血液"从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的循环过程,皮瓣X线造像显示整体透光度减低,皮瓣内有血管显影。本组临床移植的27个皮瓣全部成活,随诊6~12个月,远期效果满意。结论指背逆行皮瓣的血液供应来源于指掌侧固有动脉的分支,皮瓣内有丰富的静脉并与指腹侧静脉形成网状交通,保证了皮瓣的血液回流。指背逆行皮瓣可以较好地满足手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需要,特别是对手指远端、小指末节尺侧、拇指末节桡侧等使用局部皮瓣修复困难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 皮肤缺损 血管 皮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