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诊断方案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效果及纵膈移位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冯翔 王光瑛 李长青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方案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效果及纵膈移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机械通气时间>48 h并行自主呼吸试验的重症患者96例,超声检测记录SBT不同时间节点的浅快呼吸指数(RSBI)、纵膈肌增厚率(DTF)、膈肌收缩速度和最大...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方案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效果及纵膈移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机械通气时间>48 h并行自主呼吸试验的重症患者96例,超声检测记录SBT不同时间节点的浅快呼吸指数(RSBI)、纵膈肌增厚率(DTF)、膈肌收缩速度和最大右侧膈肌移位(DE),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并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SBT 30 min时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对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撤机成功者62例,撤机失败者34例,撤机失败率为35.42%;SBT 30 min时,撤机成功组患者RSBI值、膈肌收缩速度低于撤机失败组,DTF、DE值高于撤机失败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SBI、膈肌收缩速度的升高和DTF、DE的降低是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RSBI、DTF、膈肌收缩速度、DE预测撤机失败的Cutoff值分别为74.19次/min·L^-1、35.37%、1.74 cm/s、1.61 mm;各指标单独预测撤机失败的AUC分别为0.798、0.809、0.774、0.870,而RSBI+DTF+膈肌收缩速度+DE联合预测的AUC为0.951,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超声诊断能够通过RSBI、DTF、膈肌收缩速度、DE监测膈肌移位情况,还能很好地预测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联合诊断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超声诊断 机械通气 纵膈移位
下载PDF
肝移植患者重症监护期的心理变化及护理干预措施 被引量:2
2
作者 丁雅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6期159-160,共2页
目的分析肝移植患者重症监护期的心理变化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抽取我院200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43名肝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本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心理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盲选其中20例患者... 目的分析肝移植患者重症监护期的心理变化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抽取我院200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43名肝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本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心理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盲选其中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合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另23例则视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护理。针对护理效果间的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从本次调查可以发现,导致该部分患者心理出现变化的有关因素主要表现在病房环境情况,睡眠质量等多方面。在针对性护理对策下,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肝移植患者重症监护期的心理变化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该类患者心理状态,有助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重症监护期 心理变化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重症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丁雅君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2期123-123,共1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0年12月就诊于我科的重症脑出血患者133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试验组(分期康复护理组)67,对照组(普通护理组)66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经过分期康复护理后...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0年12月就诊于我科的重症脑出血患者133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试验组(分期康复护理组)67,对照组(普通护理组)66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经过分期康复护理后存活率为77.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ADL康复评分为完全依赖的患者比例为32.7%,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方法虽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但是能够提高患者肢体康复程度,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出血 急性期 临床护理
下载PDF
探讨Barlow综合征患者在行心脏手术后的重症监护病房监护要点 被引量:1
4
作者 韩萨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2期223-224,共2页
目的 对Barlow综合征患者实施心脏手术后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6月收治的行心脏手术治疗Barlow综合征患者26例,将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重症监护室病房对该类患者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患者... 目的 对Barlow综合征患者实施心脏手术后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6月收治的行心脏手术治疗Barlow综合征患者26例,将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重症监护室病房对该类患者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于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为18-26 h,平均为(20.54±1.09)h。2例患者治疗中出现严重肺部功能障碍,经抢救后转入普通病房,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Barlow综合征患者行心脏手术后,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中给予有效护理,可增加手术成功率,帮助患者迅速脱离危险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low综合征 心脏手术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提高ICU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秀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0期367-368,共2页
目的对ICU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并探讨其对护理质量的相关影响。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予以基础性护理的患者与在基础性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病... 目的对ICU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并探讨其对护理质量的相关影响。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予以基础性护理的患者与在基础性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病患进行资料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基础性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基础性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并采用HAMD、SAS、SDS对患者心理状况与护理质量进行评定,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的效果,每组患者各20例。结果治疗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较低,护理后病患好转率明显提高。其中采用HAMD评分标准对患者予以评分,发现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患者评分相较于对照组评分明显下降,两组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后ICU患者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利于降低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提高了治愈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ICU护理质量 影响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在规避ICU护理风险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秀荣 《中外医疗》 2013年第32期152-152,154,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规避ICU护理风险中的作用,以供临床参考。方法该院自2012年1月起对ICU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2012年1—12月ICU患者132例为观察组,以2011年1—12月(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时)ICU患者12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ICU护...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规避ICU护理风险中的作用,以供临床参考。方法该院自2012年1月起对ICU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2012年1—12月ICU患者132例为观察组,以2011年1—12月(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时)ICU患者12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ICU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日常护理工作中强化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规避ICU护理风险事件,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优质护理 护理风险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赵连跃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6期170-172,176,共4页
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2月—2020年4月该院ICU收治的72例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原则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2月—2020年4月该院ICU收治的72例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原则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肺部感染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肺部感染改善率94.44%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7.78%高于研究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5);研究组ICU停留时间(7.11±2.29)d、症状消失时间(6.28±2.29)d、GCS评分(13.76±1.77)分、CPIS评分(5.78±1.37)分与对照组(10.03±3.84)d、(8.70±3.70)d、(9.95±1.25)分、(9.19±2.0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9、3.337、10.550、8.440,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运用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中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ICU 护理干预 气管切开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分析心脏手术后ICU护理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俊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期216-217,共2页
目的分析心脏手术后ICU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78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还应结合心脏手术的特征和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全部78例患者中,76例... 目的分析心脏手术后ICU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78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还应结合心脏手术的特征和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全部78例患者中,76例患者心脏手术恢复痊愈,临床痊愈率为97.4%(76/78);监护期间1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3%(1/78),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3%(1/78)。结论加强心脏手术后的ICU护理,能逐渐改善患者的病情,进而降低感染发生率和临床病死率,提高临床痊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ICU 护理方法
下载PDF
快通道心脏手术后患者住ICU的护理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淑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2期231-232,共2页
目的 观察分析快通道心脏手术后患者住ICU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心脏手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的心脏手术后护理方... 目的 观察分析快通道心脏手术后患者住ICU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心脏手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的心脏手术后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和遵循快通道心脏手术后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ICU监护时间、拔出气管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通道心脏手术后采用遵循快通道心脏手术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ICU监护时间以及拔出气管插管时间,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通道心脏手术 ICU护理 方法
下载PDF
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连跃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6期180-183,187,共5页
目的探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4月该院ICU收治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 目的探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4月该院ICU收治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ICU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29.16±4.70)分、SDS评分(28.51±3.88)分低于对照组(33.18±4.84)分、(32.03±3.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1、4.317,P<0.05);研究组护理后ICU环境布置质量(91.26±4.30)分、ICU人性化服务质量(93.45±4.84)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94.06±4.17)分、ICU安全防护措施(91.63±4.88)分、ICU住院时间(12.20±1.39)d优于对照组(82.63±4.18)分、(81.67±4.23)分、(85.14±4.20)分、(82.19±4.87)分、(15.46±2.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60、12.429、10.222、9.287、7.825,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2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6,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5,P<0.05)。结论ICU患者护理中采用持续人文关怀理念作用显著,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状态 ICU 人文关怀理念 护理不良事件
下载PDF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气官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涛 《工企医刊》 2012年第6期50-51,共2页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alatational tracheostomy,PDT)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具有操作方法简便、创伤性小、床旁即可开展等特点,在国内外已被广泛采用,
关键词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 插管患者 应用 微创手术 创伤性 国内外
下载PDF
重症脓毒症细菌感染患者炎症因子与FIB和AT-Ⅲ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朱伟奇 王光瑛 刘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2-496,共5页
目的观察重症脓毒症细菌感染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protein C,hs-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III,AT-Ⅲ)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 目的观察重症脓毒症细菌感染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protein C,hs-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III,AT-Ⅲ)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内蒙古包钢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脓毒症细菌感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疾病严重程度分为严重脓毒症组58例和脓毒症休克组42例,观察患者预后情况。观察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存活和死亡患者血清PCT、CRP等炎症因子、FIB、AT-Ⅲ等凝血指标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M,IgM)等免疫功能,分析重度脓毒症细菌感染患者炎症因子与FIB、AT-Ⅲ等凝血指标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休克组患者的PCT、CRP和IL-6水平分别为(6.85±0.89)ng/ml、(448.98±15.06)mg/dl、(49.95±4.32)pg/ml高于严重脓毒症组(P<0.001);脓毒症休克组患者IgG、IgA、IgM、FIB和AT-Ⅲ分别为(9.05±1.76)g/L、(2.30±1.11)g/L、(1.41±0.97)g/L、(2.23±0.48)g/L、(152.35±5.41)mg/L,低于严重脓毒症组(P<0.001);死亡患者的血清PCT、CRP、IL-6分别为(8.11±1.25)ng/ml、(485.76±10.98)mg/dl、(55.12±4.28)pg/ml,高于存活患者(P<0.05);死亡患者的IgG、IgA、IgM、FIB和AT-Ⅲ水平分别为(8.02±1.69)g/L、(2.15±0.78)g/L、(1.25±0.92)g/L、(2.14±0.65)g/L、(138.94±4.82)mg/L,低于存活组(P<0.001);重度脓毒症细菌感染患者的PCT、CRP和IL-6水平与IgG、IgA、IgM、FIB和AT-Ⅲ水平负相关(P<0.05)。结论重症脓毒症细菌感染患者PCT、CRP水平较高,FIB、AT-Ⅲ水平较低,且与患者的疾病程度和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感染 炎症因子 休克 免疫
原文传递
血清内毒素及降钙素原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王光瑛 王卫青 +2 位作者 于武年 朱伟奇 冯翔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5-6,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内毒素(ET)及降钙素原(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感染性疾病患者54例分为细菌感染组31例和非细菌感染组23例,分别采用动态浊度法及免疫荧光层析法测定血清ET和PCT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ET、PCT水平显著高... 目的探讨血清内毒素(ET)及降钙素原(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感染性疾病患者54例分为细菌感染组31例和非细菌感染组23例,分别采用动态浊度法及免疫荧光层析法测定血清ET和PCT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ET、PCT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t=14.33、18.52,P<0.01)。以ET≥0.1 EU/ml、PCT≥0.1 ng/ml为阳性标准,ET、PCT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分别为90.3%、93.5%,特异度分别为91.3%、87.0%。结论测定ET、PCT可明显区分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对于早期诊断细菌性感染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降钙素原 细菌感染性疾病
原文传递
ICU患者的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对策
14
作者 丁雅君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26-126,共1页
ICU即重症监护室,患者群主要为多系统功能衰竭及各类危重病人,治疗上多采用综合治疗的体系。ICU病房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活动多受到限制,故很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1]。笔者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内容及发病相关因素进行... ICU即重症监护室,患者群主要为多系统功能衰竭及各类危重病人,治疗上多采用综合治疗的体系。ICU病房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活动多受到限制,故很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1]。笔者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内容及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对策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6月至2011年8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3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62例,女15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护理对策 病情观察 临床观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系统功能衰竭 ICU病房 发病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中的运用体会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涛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57-58,共2页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具有操作方法简便、创伤性小、床旁即可开展等特点,在国内外已被广泛采用,目前主要用于急危重病的抢救。我院重症医学科自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对32例急危重患者施行PDT术,取得了满意...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具有操作方法简便、创伤性小、床旁即可开展等特点,在国内外已被广泛采用,目前主要用于急危重病的抢救。我院重症医学科自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对32例急危重患者施行PDT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运用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进行监护治疗的、有气管切开指征且无禁忌证的病人3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 ICU 气管切开指征 重症医学 急危重患者 微创手术 急危重病 监护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