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白细胞介素6和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与斑块稳定性有关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娟 陈丽琴 +2 位作者 苏秀兰 陈良光 李时荣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37-540,共4页
目的探讨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中白细胞介素6和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以及白细胞介素6和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4例冠状动脉组织蜡块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结合SmartScape图像分析系统... 目的探讨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中白细胞介素6和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以及白细胞介素6和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4例冠状动脉组织蜡块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结合SmartScape图像分析系统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面积、脂核面积和纤维帽厚度进行测量分析,将其分为正常血管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白细胞介素6和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结果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斑块面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斑块脂核面积和纤维帽厚度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正常血管中白细胞介素6和18无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无表达或极少量表达;在不稳定斑块组白细胞介素6和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尤其是在纤维帽的肩部和脂质核心。白细胞介素6和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具有相关性,且各因子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白细胞介素6和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并且它们之间的表达具有相关性。检测这些因子可帮助临床医生预测冠心病危险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8 肿瘤坏死因 子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