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原位肺癌模型构建及在放射治疗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振宇 王宏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791-794,810,共5页
目的:构建小鼠原位肺癌模型,探讨其在放射治疗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10只C57BL/6J小鼠,于左肺上叶接种鼠源性小鼠肺癌细胞,构建小鼠原位肺癌模型,观察小鼠接种肿瘤期间饮食、体重变化、病理学诊断及肺部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结果:实... 目的:构建小鼠原位肺癌模型,探讨其在放射治疗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10只C57BL/6J小鼠,于左肺上叶接种鼠源性小鼠肺癌细胞,构建小鼠原位肺癌模型,观察小鼠接种肿瘤期间饮食、体重变化、病理学诊断及肺部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结果:实验小鼠模型通过MRI及病理学验证,10只肺癌模型均构建成功,成功率为100%,成瘤时间为移植后7~14 d期间,21 d影像提示小鼠出现肺内、胸膜及淋巴结转移,在23 d统一处死后未发现肝脏及肾脏转移。结论:以鼠源性肺癌细胞构建的原位肺癌模型可重复,造模时间短,成功率高,肿瘤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MRI验证可明显且直观体现肿瘤生长期,为后续开展放射治疗体内实验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模型 肺癌 影像学 放射治疗 小鼠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Hyperion系统分析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与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
2
作者 陈虹 张继红 +6 位作者 赵建国 乌新林 郝钦 郭佳星 邢国圣 安志玲 宝莹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452-1457,共6页
目的:探索局部晚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患者肿瘤微环境特征与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行NCRT的4例LARC患者,将26个... 目的:探索局部晚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患者肿瘤微环境特征与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行NCRT的4例LARC患者,将26个金属标签抗体对患者石蜡切片进行标记,然后用Hyperion成像系统检测和分析标记样本,并与临床疗效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4例LARC患者NCRT后缓解程度及预后存在显著差异,在成像系统中观察到3种不同的肿瘤微环境特征,包括免疫细胞富集型、免疫细胞匮乏型和免疫抑制细胞为主型,CD8^(+)T细胞、Foxp3^(+)调节性T细胞、CD56^(+)自然杀伤细胞、CD14^(+)单核细胞、CD11b^(+)巨噬细胞、CD11c^(+)树突状细胞和增殖细胞抗原(Ki-67)均在各自样本中显著高表达(P<0.05),PD-1和PD-L1仅在患者2中高表达。结论:LARC患者具有明显的肿瘤微环境异质性,且其异质性可导致患者NCRT疗效及预后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肿瘤微环境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鳞癌以放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淡宇韬 孙心雨 林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2865-2870,共6页
食管鳞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初诊时多为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鳞癌(LAESCC),预后差。同步放化疗是标准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其中放疗的最佳剂量仍存在争议,临床靶区更倾向于选择性淋巴结照射,以调强放疗为主的光子放疗技术在临床... 食管鳞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初诊时多为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鳞癌(LAESCC),预后差。同步放化疗是标准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其中放疗的最佳剂量仍存在争议,临床靶区更倾向于选择性淋巴结照射,以调强放疗为主的光子放疗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居多,但也应积极探索粒子放疗的潜在价值。化疗中铂类与紫杉醇类及氟尿嘧啶的不同组合方案在不可切除LAESCC的治疗中均取得良好的疗效,但不良反应各异,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分子靶向治疗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和血管内皮因子受体抑制剂与同步放化疗的联合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为食管癌治疗提供了新策略。与此同时,放化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疗效显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新技术、新理念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应是不可切除LAESCC的治疗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同步放化疗
原文传递
案例教学法在放射肿瘤学授课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伟 王君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S02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放射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医科大学2014级、2015级临床医学本科班作为案例教学的对象。将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班111人作为对照组,将2015级临床医学本科班112人做为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放射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医科大学2014级、2015级临床医学本科班作为案例教学的对象。将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班111人作为对照组,将2015级临床医学本科班112人做为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终结性评价,实验组依照案例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对两组间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对放射肿瘤学感兴趣的学生有95人(84.8%),认识到放射肿瘤学重要性的学生有99人(88.4%),对教学方式感到满意的学生有92人(82.1%),均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实验组的考试成绩也比对照组高(P=0.001)。结论:案例教学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锻炼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并使得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有了提升,在放射肿瘤学教学中比传统教学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肿瘤学 案例教学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结合热疗治疗颈部转移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保祯 乌晓礼 +1 位作者 赵娟 郁志龙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年第11期1231-1233,共3页
目的观察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结合热疗治疗颈部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11例颈部转移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IMRT,观察组患者采用IMRT+热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 目的观察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结合热疗治疗颈部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11例颈部转移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IMRT,观察组患者采用IMRT+热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鼻咽癌、食管癌、肺癌、口腔癌和喉癌的颈部转移癌的有效率分别为91.7%、87.5%、83.3%、100.0%和80.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5.5%、28.6%、28.6%、33.3%和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结合热疗治疗颈部转移肿瘤疗效好,对无法切除的颈部转移肿瘤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转移肿瘤 放射治疗 热疗
原文传递
整合素αvβ3、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俊 赵建国 《转化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01-304,共4页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而病死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影响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因素众多,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宫颈癌相关蛋白被逐步揭示,其中整合素αvβ3、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癌中所发挥的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而病死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影响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因素众多,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宫颈癌相关蛋白被逐步揭示,其中整合素αvβ3、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癌中所发挥的生物学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作者就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ΑVΒ3 P53基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宫颈癌
下载PDF
牛兴东老中医采用温阳调血法治疗放射性肠炎经验 被引量:4
7
作者 高原 牛兴东 +3 位作者 魏玉霞 孙晓革 蔚永胜 赵玉桃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88-290,共3页
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腹腔、盆腔及腹膜后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以结直肠多见,可发生在肠道任何阶段,发生率为5%~13%~([1])。其主要的致病机制为肠道的血管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受到放射性损伤,引起... 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腹腔、盆腔及腹膜后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以结直肠多见,可发生在肠道任何阶段,发生率为5%~13%~([1])。其主要的致病机制为肠道的血管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受到放射性损伤,引起肠道局部黏膜的炎性水肿、坏死及后续的纤维化,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2])。若病程过久,迁延不愈,可能出现严重营养不良、重度贫血、肠穿孔、肠梗阻等危重证候~([3-4])。而根据肠道遭受辐射剂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发病的缓、急,一般可为急性和慢性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肠炎 温阳调血法 老中医经验 牛兴东
原文传递
多模态磁共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脑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姝凤 尹然 +2 位作者 何占彪 王雅迪 王宏伟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327-333,共7页
目的 利用多模态磁共振技术研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脑结构与功能改变的特点,进一步探究PTN的病理机制,筛选PTN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 对22例PTN患者及20例健康者行T1WI高分辨率MRI扫描及静息态功能MRI扫描,首先进行基于体素的形态... 目的 利用多模态磁共振技术研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脑结构与功能改变的特点,进一步探究PTN的病理机制,筛选PTN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 对22例PTN患者及20例健康者行T1WI高分辨率MRI扫描及静息态功能MRI扫描,首先进行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得出患者较健康者脑灰质体积(GMV)存在差异的脑区,再将灰质体积存在变化的脑区作为兴趣区设立种子点,明确两组间功能具有明显差异的脑区链接。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TN患者组脑灰质总体积减小,脑灰质结构中,PTN患者的左侧前扣带回(ACC)、右侧中央后回、右侧颞中回、左侧海马体、左侧颞上回的GMV较健康对照组减少;患者左侧ACC的GMV与病程呈负相关。同时PTN患者左侧ACC与右侧额下回、左侧岛叶、右侧小脑CrusⅡ区的功能链接较健康者增强。结论 ACC是PTN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病理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同时ACC可能是PTN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磁共振成像 病理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