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温与冻土对建筑物基础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慧颖 宋庆武 孟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85-89,共5页
文章就地温与冻土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平均地面温度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20世纪50—80年代年变化率为0.4—0.7℃、1961-1990年年变化率为0.3-0.8℃、1971—2000年年变化率为0.7—1.6℃;分区计算了融化指数和冻结指... 文章就地温与冻土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平均地面温度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20世纪50—80年代年变化率为0.4—0.7℃、1961-1990年年变化率为0.3-0.8℃、1971—2000年年变化率为0.7—1.6℃;分区计算了融化指数和冻结指数;结合1/25万地球数据,用地理信息系统,采用非线型数学模型统计,得出该地年、四季最大冻土深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加深,随经度、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在同经度、高度下,年最大冻土深度随纬度的变化率为155cm/1°N,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最大冻土深度随纬度的变化率分别为48cm/1°N、35cm/1°N、25cm/1°N和47cm/1°N;同时根据其对建筑物地基的影响程度,将全市冻土划分成强冻胀很深区(Ⅰ)、冻胀深区(Ⅱ)、弱冻胀较深区(Ⅲ)。并给出了各个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以供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与冻土 冻土分区 冻胀 建筑物 基础埋深 呼伦贝尔市
下载PDF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生态类型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卫士 杨淑香 徐桂华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3年第12期47-48,共2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土地总面积为0.25亿hm2,主要包括耕地、林地和草地,该地区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概述了呼伦贝尔市的生态类型及分布特征:土壤类型繁多,呈条带状南北向延伸、沿东西向分布;植被在水平方向的地带性上出现了...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土地总面积为0.25亿hm2,主要包括耕地、林地和草地,该地区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概述了呼伦贝尔市的生态类型及分布特征:土壤类型繁多,呈条带状南北向延伸、沿东西向分布;植被在水平方向的地带性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以大兴安岭山脉为主线,呈条状伸向南部的温带草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类型 分布特征 呼伦贝尔市
下载PDF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煤矿雷电防护应注意的问题
3
作者 王广生 王庆海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年第5期53-53,117,共2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煤矿大部分处于草原的开阔地,针对该地区煤矿防雷设计施工时出现的问题,提出防雷设计与施工要根据国家防雷相关规范要求,实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整体预防、多重防护、层层设防的原则进行全方位的防雷设计。
关键词 煤矿 防雷 煤矿安全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新旧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应用对比 被引量:9
4
作者 曲学斌 姚振东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5-330,共6页
利用呼伦贝尔市4个气象台站1972—2013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逐日新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MCI与旧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并对比两种干旱指数统计出的干旱日数、干旱强度,以及根据相应标准统计出的干旱过程和与实际干旱发生情况的吻合程度... 利用呼伦贝尔市4个气象台站1972—2013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逐日新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MCI与旧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并对比两种干旱指数统计出的干旱日数、干旱强度,以及根据相应标准统计出的干旱过程和与实际干旱发生情况的吻合程度,分析新旧指数的优劣。结果表明,由于CI没有区分逐日降水量在指数中的权重,从而造成其跳变要多于MCI,而且MCI引入了近150天降水量的SPI并区分了冬、夏半年的权重值,避免了干旱指数对呼伦贝尔市冬季、初春干旱评价过重的问题。结合呼伦贝尔市实际的气候特点和干旱灾害发生实况,MCI更符合实际,适合业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呼伦贝尔市
下载PDF
基于CI的呼伦贝尔市40年生长季气象干旱强度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曲学斌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利用呼伦贝尔市16个气象台站1973—2012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4—10月生长季期间逐日CI指数并统计分析呼伦贝尔市生长季气象干旱强度特征,利用空间差值、线性回归、信噪比检验、M-K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干旱强度的空间分布、随时... 利用呼伦贝尔市16个气象台站1973—2012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4—10月生长季期间逐日CI指数并统计分析呼伦贝尔市生长季气象干旱强度特征,利用空间差值、线性回归、信噪比检验、M-K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干旱强度的空间分布、随时间的变化、突变发生情况及气象干旱发生周期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呼伦贝尔市气象干旱发生频率最高为牧区,强度由西南牧区向东北林区递减,春季气象干旱有减轻趋势,而夏、秋季节干旱有加重趋势,牧区秋旱的加重趋势尤为显著,农区的变化周期较长,为19~24年,而林区、牧区的变化周期较短,为5~12年和7~1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雷暴灾害统计分析及雷电防御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孙长鹏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2期77-79,共3页
依据呼伦贝尔市1981—2013年逐月雷暴日数、每年初日和终日资料,统计分析呼伦贝尔市雷暴灾害特征,并给出相关的雷电防御对策。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雷暴日数总体呈现出减少的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为-2.213 d/10年,下降趋势较为显著;每年1... 依据呼伦贝尔市1981—2013年逐月雷暴日数、每年初日和终日资料,统计分析呼伦贝尔市雷暴灾害特征,并给出相关的雷电防御对策。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雷暴日数总体呈现出减少的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为-2.213 d/10年,下降趋势较为显著;每年11月—翌年3月,呼伦贝尔市几乎没有雷暴天气出现,4—7月雷暴出现频率不断增加,从8月份往后雷暴日数逐月减少,这种变化情况几乎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南北进退保持一致;1981—2013年呼伦贝尔市雷暴初日、终日整体呈现出推迟的趋势,分别以0.238、0.266 4 d/年的趋势推迟;为了将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应分别从雷电监测预警和灾害风险评估、建筑物安全防护、易燃易爆场所安全防护、电子设备的安全防护、应急安全防护等方面出发做好雷电防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灾害 统计分析 雷电防御 呼伦贝尔市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呼伦贝尔市大豆种植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
7
作者 赵岳冀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9期85-87,共3页
呼伦贝尔是大豆主产区,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指导呼伦贝尔地区大豆种植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比1991—2020年气候数据与1981—2010年气候数据,分析大豆农业气候资源种植区生长季的积温、降水、日照和霜冻害变化。... 呼伦贝尔是大豆主产区,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指导呼伦贝尔地区大豆种植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比1991—2020年气候数据与1981—2010年气候数据,分析大豆农业气候资源种植区生长季的积温、降水、日照和霜冻害变化。结果发现:呼伦贝尔大豆种植区积温、降水和日照均有增加,并表现出相同的空间一致性,霜冻害日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呼伦贝尔市 大豆种植 GIS 农业气候资源
下载PDF
内蒙古东北部落叶松早落病发生发展的气象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淑香 陈素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5期19-23,共5页
随着气候的异常变化,落叶松早落病呈逐年严重的态势发展。为了有效预防早落病的大面积发生,笔者利用气象资料建立2种模型对落叶松早落病的发生面积进行预测预报。结果表明:落叶松早落病喜低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不耐高温干旱。通过逐步回... 随着气候的异常变化,落叶松早落病呈逐年严重的态势发展。为了有效预防早落病的大面积发生,笔者利用气象资料建立2种模型对落叶松早落病的发生面积进行预测预报。结果表明:落叶松早落病喜低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不耐高温干旱。通过逐步回归和神经网络2种模型预报出落叶松早落病的发生面积的结果显示,逐步回归模型预报的平均误差为18.8%,神经网络模型预报的平均误差为8.6%,再利用2012年和2013年进行检验,逐步回归模型预报的误差分别为7.2%和11.4%,神经网络模型预报的误差分别为5.3%和2.4%,较逐步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的误差分别低1.9%和9.0%。因此得出结论即神经网络模型预报效果较好,可以为林业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落叶松早落病 神经网络模型 逐步回归模型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带抵御气象灾害种植决策模式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慧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0-34,共5页
利用贝叶斯准则,结合气候年型及作物减产率定量统计方法,就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带种植决策进行了分析,得到初步结论如果气象部门预报有干旱发生,即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没有干旱灾害,即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如果气象部门预报有洪涝发生,即适当... 利用贝叶斯准则,结合气候年型及作物减产率定量统计方法,就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带种植决策进行了分析,得到初步结论如果气象部门预报有干旱发生,即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没有干旱灾害,即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如果气象部门预报有洪涝发生,即适当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没有洪涝灾害,即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如果气象部门预报有低温冷害发生,即适当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没有低温冷害灾害,即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经方法验证,1998、2000、2002年,若按调整最优方案种植比例调整产值可分别增加0.539亿元、0.67亿元和0.356亿元;若按调整最优方案种植比例调整产值可分别增加0.724亿元、0.664亿元和0.549亿元。贝叶斯准则方法不要求所选因子样本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选择的因子状态可以用等级描述,因而可以较好地概括非线性或非数量的一些因子。实践表明,利用贝叶斯准则作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带种植决策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准则 农牧交错带 种植决策
下载PDF
对现代畜牧业气象业务科学发展的思考——以呼伦贝尔市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卫士 赵慧颖 +1 位作者 徐方奎 宋卫国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年第5期105-106,121,共3页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进程的推进,传统的畜牧业气象业务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牧区改革发展和现代畜牧业发展对农业气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迫切需要以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为引领,科学谋划现代畜牧业气象业...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进程的推进,传统的畜牧业气象业务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牧区改革发展和现代畜牧业发展对农业气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迫切需要以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为引领,科学谋划现代畜牧业气象业务的发展。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畜牧业气象需求进行了分析,概述了该市畜牧业气象业务发展现状、发展设想和畜牧业气象服务产品,为进一步做好畜牧业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气象 气象服务 气象业务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降水集中期趋势初判——应用雨型分布预报法预测局部降水
11
作者 宋丽瑛 李建华 +1 位作者 王洪丽 白玉双 《内蒙古气象》 2005年第4期15-16,共2页
综述呼伦贝尔市降水集中期(7~8月)的环流特征,总结三类雨型的预报判据,综合分析前期赤道太平洋海温(SST)、赤道平流层纬向风准两年震荡(QBO)及前期500hPa环流和副热带高压等一系列与夏季降水集中期相关的因子,探索对短期气候预测有指... 综述呼伦贝尔市降水集中期(7~8月)的环流特征,总结三类雨型的预报判据,综合分析前期赤道太平洋海温(SST)、赤道平流层纬向风准两年震荡(QBO)及前期500hPa环流和副热带高压等一系列与夏季降水集中期相关的因子,探索对短期气候预测有指导意义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T QBO 500hPa环流 副热带高压 短期气候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呼伦贝尔市农牧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
12
作者 李孝荣 《黑龙江粮食》 2022年第1期88-90,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候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农牧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发生概率也更高,给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大。基于此,本文利用1981-202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温观测资料,首先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接着重点探...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候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农牧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发生概率也更高,给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大。基于此,本文利用1981-202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温观测资料,首先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接着重点探究了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农牧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并给出一些应对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牧业气象灾害 病虫害 影响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蝗虫发生的气象条件及预测
13
作者 乌秋力 赵可新 张崇辉 《内蒙古气象》 2006年第B12期40-41,共2页
选用1980-2004年呼伦贝尔市草原蝗虫数据资料和气象资料,通过对草原蝗虫的发生和气候因素关系的分析得出:气象环境条件是影响呼伦贝尔市草原蝗虫发生的主要因素,且温度和降水是影响蝗虫发生消长的敏感气象因子。利用蝗虫发生面积资... 选用1980-2004年呼伦贝尔市草原蝗虫数据资料和气象资料,通过对草原蝗虫的发生和气候因素关系的分析得出:气象环境条件是影响呼伦贝尔市草原蝗虫发生的主要因素,且温度和降水是影响蝗虫发生消长的敏感气象因子。利用蝗虫发生面积资料和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建立蝗虫虫害发生程度的短、中、长期预测预报方法,实现对草原蝗虫动态预测,为防治决策提供气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 气象条件 预测
下载PDF
2017年5月下旬呼伦贝尔市一次霜冻天气过程气象服务浅析
14
作者 郑洪玉 李红艳 《种子科技》 2017年第11期91-92,共2页
2017年5月22—24日呼伦贝尔市大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低温天气,各地遭受霜冻侵袭,特别是农业主垦区出现霜冻灾害。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对此次气象灾害提前预报,从灾前预报预警到灾中跟踪服务直至灾后总结评估,做到了气象灾害全程化服务,取得... 2017年5月22—24日呼伦贝尔市大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低温天气,各地遭受霜冻侵袭,特别是农业主垦区出现霜冻灾害。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对此次气象灾害提前预报,从灾前预报预警到灾中跟踪服务直至灾后总结评估,做到了气象灾害全程化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冻灾害 气象服务 全程化
下载PDF
内蒙古东南部大到暴雪过程影响系统及物理量场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徐建国 赵立清 +2 位作者 姜凤友 纪圆明 宋玉红 《气象科技》 2018年第5期919-931,共13页
利用1951—2013年63a的地面观测、MICAPS、NCEP、历史天气图等资料,将发生在内蒙古东南部的150次大到暴雪过程的700hPa影响系统分为7种类型,对其中2007—2013年的26次大到暴雪过程,分型统计了25个测站中的降大到暴雪的测站的物理量场。... 利用1951—2013年63a的地面观测、MICAPS、NCEP、历史天气图等资料,将发生在内蒙古东南部的150次大到暴雪过程的700hPa影响系统分为7种类型,对其中2007—2013年的26次大到暴雪过程,分型统计了25个测站中的降大到暴雪的测站的物理量场。结果表明:散度场总体表现为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特征,对应了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使得垂直速度场维持整层、长时间的强上升气流,因类型不同达到的高度有所不同;最大相对湿度分布在925~500hPa之间,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主要表现在925~700hPa,比湿场随高度增高迅速减小,各类型925hPa最小比湿在2~2.9g·kg^(-1)、850hPa最小比湿在1.7~3.2g·kg^(-1)之间,反映了低空西南暖湿急流的作用,尤其是925hPa超低空急流对大到暴雪的贡献;75百分位的1000hPa即近地面层基本为冷平流,925hPa以上均为暖平流,具有冷垫作用,为大到暴雪的发生提供了动力触发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到暴雪 分型 物理量场 特征分析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东部土壤墒情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宏君 吕东波 +3 位作者 赵慧颖 王广生 邵志明 宋卫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7090-17091,共2页
将内蒙古东四盟分为4个区,以每个盟为一个区分析土壤墒情变化。结果表明,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20%~46%,下降顺序为呼伦贝尔、兴安盟、赤峰、通辽。植物生长季气温呈上升趋势,升温幅度为0.2~0.7℃,受气候变化影响,内蒙古东四盟... 将内蒙古东四盟分为4个区,以每个盟为一个区分析土壤墒情变化。结果表明,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20%~46%,下降顺序为呼伦贝尔、兴安盟、赤峰、通辽。植物生长季气温呈上升趋势,升温幅度为0.2~0.7℃,受气候变化影响,内蒙古东四盟土壤墒情呈下降趋势干旱严重程度依次为呼伦贝尔、兴安盟、赤峰、通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内蒙古东部 土壤墒情评估
下载PDF
内蒙古胡麻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尤莉 邸瑞琦 +1 位作者 李卉 郭文 《内蒙古气象》 2005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内蒙古 胡麻 气候条件 生长发育 一年生草本植物 油料作物 西部地区 播种面积 乌兰察布市 锡林郭勒盟 2000年 含油率 总产量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降水和土壤水分对苜蓿草地的影响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被引量:4
18
作者 哈斯 白美兰 郭文 《内蒙古气象》 2003年第2期31-32,共2页
根据内蒙古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状况 ,对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浑善达克沙地苜蓿草地及其产业化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指出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情况下 ,提高苜蓿草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措施。
关键词 苜蓿草地 内蒙古 水资源 供需状况 经济效益 荒漠草原 典型草原 草甸草原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郝润全 高建国 赵可新 《内蒙古气象》 2006年第3期25-26,共2页
利用多年雷击火资料,从多个时间尺度和空间分布区域分析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一般火灾和火警为主,重大火灾以上的火险发生概率较低,仅为9%;20世纪90年代后,雷击火发生次数有增多的... 利用多年雷击火资料,从多个时间尺度和空间分布区域分析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一般火灾和火警为主,重大火灾以上的火险发生概率较低,仅为9%;20世纪90年代后,雷击火发生次数有增多的趋势,主要集中发生在5—7月份,出现时间为5月12日到7月16日,并多发生在每日上午10点到下午17点期间;在空间分布上,多出现在51°N以北、海拔800m以上山脉的腹地或山顶的落叶松—偃松林、樟子松—偃松林内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火 时空分布 大兴安岭林区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晶 白殿奎 +3 位作者 宋卫士 于宏军 王广生 赵慧颖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年第9期33-34,共2页
呼伦贝尔沙地沙漠化的发生与发展具有脆弱性、可恢复性和可逆性的三性特征。只有根据气候变化对沙地的影响机理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和采取有效的生态建设措施,才能促进沙地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好转。通过分析草原沙地的气候特征,提出了... 呼伦贝尔沙地沙漠化的发生与发展具有脆弱性、可恢复性和可逆性的三性特征。只有根据气候变化对沙地的影响机理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和采取有效的生态建设措施,才能促进沙地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好转。通过分析草原沙地的气候特征,提出了治理呼伦贝尔沙地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启发和引导公众及治沙部门能够根据沙区气候变化特点来分区治理沙地和保护开发其自然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沙地 气候特征 对策 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