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字与中国古代的“书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学娟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6年第1期93-96,共4页
书籍须由文字和书写材料共同构成。现存最早的汉字——甲骨文至少已有3500余年的历史,汉字的出现应更早于此。我们的祖先曾用石质材料、青铜器物做书写材料,但皆因笨重低效而不能长久。龟甲兽骨也因稀少难得刻写费事不易保存而没能延... 书籍须由文字和书写材料共同构成。现存最早的汉字——甲骨文至少已有3500余年的历史,汉字的出现应更早于此。我们的祖先曾用石质材料、青铜器物做书写材料,但皆因笨重低效而不能长久。龟甲兽骨也因稀少难得刻写费事不易保存而没能延续下来。竹简木牍用为书写材料,容易取得,而且便于阅读、传递、保存、典藏,因而被更多人使用,遂为春秋以降的文化学术繁荣,百家争鸣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晋以后竹木被纸张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 文字 书写材料 文化学术 百家争鸣
原文传递
秦汉时期我国书籍的外在形式
2
作者 孙学娟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4年第4期116-119,共4页
秦朝西汉时期,我图书籍的外在形式在此前甲骨、钟鼎、石刻的基础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物资的丰富而逐步过渡到了以简牍札牒为主。笔以书字,刀以削误,书编联册,简牍为书,简牍书籍搬运阅读皆不方便。东汉中期以后,纸张逐渐取代简牍... 秦朝西汉时期,我图书籍的外在形式在此前甲骨、钟鼎、石刻的基础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物资的丰富而逐步过渡到了以简牍札牒为主。笔以书字,刀以削误,书编联册,简牍为书,简牍书籍搬运阅读皆不方便。东汉中期以后,纸张逐渐取代简牍而成为文化知识文字符号的载体,我国书籍的外在形式为之改变。汉晋以降,纸张逐步取代竹木成为书籍构成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中国 书籍 外在形式 简牍 札牒 纸张 刀笔
原文传递
历史上我国简牍书籍的出土
3
作者 孙学娟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5年第4期163-166,共4页
简牍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时期的书写材料,记载保留下来的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料,对于继承弘扬中华民族学术文化意义巨大。鲁恭王从孔宅旧壁中发现了《古文尚书》等简牍书籍,孔安国对比研究而开古文尚书学派。河内女子发老屋也增加了学术... 简牍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时期的书写材料,记载保留下来的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料,对于继承弘扬中华民族学术文化意义巨大。鲁恭王从孔宅旧壁中发现了《古文尚书》等简牍书籍,孔安国对比研究而开古文尚书学派。河内女子发老屋也增加了学术资料。汲家简牍中清理出的《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都极大地推动了学术研究,保留了重要资料。崇高山下的竹简等上的科斗文字,与隶书流行的时代不同。裹阳楚王简牍书籍中的《考工记》填补了《周官》之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书籍 文化 研究 弘扬 保存
原文传递
竹简木牍的选材、加工、书写与修改
4
作者 孙学娟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6年第3期95-96,98,共3页
在以竹筒木牍为书写材料的千百年间,我国人民不断摸索总结,既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要求的编联、书写道路,又对后世书籍的剪切、排版、印刷、装订以及文章体裁、行文规则等等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还是我们今天从事图书资料工作... 在以竹筒木牍为书写材料的千百年间,我国人民不断摸索总结,既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要求的编联、书写道路,又对后世书籍的剪切、排版、印刷、装订以及文章体裁、行文规则等等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还是我们今天从事图书资料工作的同仁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知识之一。“杀青”或以为用火炙干简牍,或以为文章书籍写定收笔不再改易。秦汉简牍实物所载文字字体有篆书、隶书、草书、古文。木牍书写前似曾用一种特殊液体涂抹,用以防潮、易于受墨而不致晕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书籍 文章体裁 行文规则 杀青 特殊液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