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区域节水型生态农业规划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海春兴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0年第2期65-70,共6页
本文以农业持续发展为背景。曾对土默特左旗农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传统灌溉方式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这种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 ,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区域内农业资源的差异 ,提出了区域节水型... 本文以农业持续发展为背景。曾对土默特左旗农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传统灌溉方式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这种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 ,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区域内农业资源的差异 ,提出了区域节水型生态农业规划。划分出不同的节水农业灌溉区 ,选择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通过合理调配区域内的水资源 ,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展区域节水型生态农业规划 ,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 ,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 ,为实现高效稳定地可持续发展农业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默默特左旗 节水灌溉 生态农业 农业规划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壤N_2O排放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文柱 焦燕 +1 位作者 杨铭德 温慧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48-953,共6页
选择内蒙古河套灌区强度盐碱土壤S_1[电导率(EC)2.60dS/m]和轻度盐碱土壤S_2[电导率(EC)0.74dS/m]为研究对象,2014~2016年,利用静态箱法3年野外原位观测试验,研究盐碱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通量.结果表明:2种不同盐碱程度土壤N_2O排... 选择内蒙古河套灌区强度盐碱土壤S_1[电导率(EC)2.60dS/m]和轻度盐碱土壤S_2[电导率(EC)0.74dS/m]为研究对象,2014~2016年,利用静态箱法3年野外原位观测试验,研究盐碱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通量.结果表明:2种不同盐碱程度土壤N_2O排放每年均存在显著差异,轻度盐碱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低;随EC升高,土壤盐碱程度加重,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升高.2014~2016年作物生长季(4~11月)轻度盐碱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80.6,167.6,118.2mg/m^2;强度盐碱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比轻度盐碱土壤分别增加19%、26%和45%,修复盐碱土壤成为减缓盐碱土壤N_2O累积排放的重要农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壤 不同盐碱程度 N2O排放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生态农业规划的原则和依据 被引量:1
3
作者 海春兴 吴红英 张宝林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11,共2页
通过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展节水农业研究 ,总结出节水型生态农业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依据 ,按照这些原则和依据进行规划 ,才能合理调配和利用水资源 。
关键词 干旱 半干旱地区 节水型 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
下载PDF
再生水灌溉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杨鑫 赵全勇 +1 位作者 翟大明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7期133-136,151,共5页
再生水灌溉是解决农业用水短缺的有效方式之一。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再生水灌溉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再生水灌溉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再生水灌溉土壤存在盐碱化的风险;短期再生水灌溉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较小。但目... 再生水灌溉是解决农业用水短缺的有效方式之一。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再生水灌溉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再生水灌溉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再生水灌溉土壤存在盐碱化的风险;短期再生水灌溉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较小。但目前对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盐分、重金属、N、P等元素以及有机物污染的迁移规律研究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侧重于利用模型模拟再生水灌溉条件下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规律,评估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环境影响的风险,建立合理的灌溉制度,为再生水灌溉提供可行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灌溉 土壤质量
下载PDF
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5
作者 张志敏 王勇 +2 位作者 王瑜 张阳 罗迪汉 《科技视界》 2014年第7期51-52,共2页
季风边缘区具有典型的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季风边缘区的气候变化对探索季风的作用过程、变化机制和全球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分别从植被、气温与降水、湖泊等方面对季风边缘区的气候变化开展一系列研... 季风边缘区具有典型的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季风边缘区的气候变化对探索季风的作用过程、变化机制和全球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分别从植被、气温与降水、湖泊等方面对季风边缘区的气候变化开展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一定成就。但对运用数值模型多指标的分析、合成解释来模拟特征时间段及瞬时态古气候,并与已有的沉积记录进行对比,开展高精度古气候模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对于指标的完全理解和对古气候、古环境演化的更准确认识还有待于长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边缘区 环境变化 气候
下载PDF
国内外农业节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兴 任杰 王勇 《内蒙古水利》 2013年第1期113-114,共2页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历程,规划了未来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促进粮食稳产、增产,维持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农业节水 粮食产量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京郊小流域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胡淑萍 孙庆艳 余新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0-183,247,共5页
利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和半城子水库流域2000年、2005年的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分析了2000—2005年间流域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05年期间,半城子水库流域始终以林地为基质,且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的优势度... 利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和半城子水库流域2000年、2005年的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分析了2000—2005年间流域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05年期间,半城子水库流域始终以林地为基质,且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的优势度较高,斑块间面积分布不均匀;在景观异质性方面,针叶林的异质性显著增高,林地类型的斑块复杂性也高于其余景观要素类型,各景观要素的斑块数目增多,分布更为均匀;在空间相互关系方面,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水平上整体空间聚集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小流域 京郊
下载PDF
京郊半城子水库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胡淑萍 余新晓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1,F0002,共5页
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半城子水库流域2000年和2005年的2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判读,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景观生态学数量方法分析了流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①2000-2005年间,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一定... 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半城子水库流域2000年和2005年的2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判读,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景观生态学数量方法分析了流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①2000-2005年间,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一定变化,但林地始终是流域主导土地利用类型;②研究期内,半城子水库流域土地利用年变化速度为1.30%,其中阔叶林是最稳定的土地利用类型,其他土地是最活跃的土地利用类型;③类型水平上格局指数显示针叶林斑块形状最复杂,混交林的异质性较高;④景观水平的格局指数显示,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多样性增加,均匀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景观格局
下载PDF
近40a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驱动下乌梁素海面积变化特征研究
9
作者 孙金容 李兴 魏敬铤 《干旱区地理》 2024年第10期1688-1699,共12页
湖泊面积变化是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指示剂,明确湖泊面积时空动态过程是评估湖泊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的基础。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利用监督分类法提取1986—2021年乌梁素海面积;采用一元线性回归、M-K趋势、突变检验对乌梁... 湖泊面积变化是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指示剂,明确湖泊面积时空动态过程是评估湖泊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的基础。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利用监督分类法提取1986—2021年乌梁素海面积;采用一元线性回归、M-K趋势、突变检验对乌梁素海流域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潜在蒸散发进行了趋势、突变分析;收集流域人类活动数据,运用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乌梁素海面积从316.19 km^(2)波动增加到332.34 km^(2),增加了5.11%;流域气温显著上升、降水增加幅度小且不显著,相对湿度和潜在蒸散发呈增加趋势,流域气候整体变暖。(2)湖泊面积与气温、降水量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潜在蒸散发呈负相关,流域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农作物播种面积与湖泊面积均呈显著正相关。(3)2002—2021年湖泊面积扩大,GDP贡献率为76.83%,人口贡献率为18.37%,潜在蒸散发贡献率为7.73%,湖泊面积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面积 水体指数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驱动因素
下载PDF
土默特左旗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及水土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0
作者 海春兴 张宝林 +1 位作者 苏惠民 王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默特左旗农业用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水已经成为制约该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系统地了解区域水利建设的发展过程 ,找出农业发展中水土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符合当地农业可持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默特左旗农业用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水已经成为制约该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系统地了解区域水利建设的发展过程 ,找出农业发展中水土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符合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节水型生态农业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默特左旗 水利建设 水土资源 农田 利用
下载PDF
扇前交接洼地土地利用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11
作者 海春兴 吴红英 吴晓宝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6期526-528,共3页
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在地下水较浅区域,由于蒸发致使土壤表层聚盐,使土壤的理化性质恶,不利于农业生产。通过研究各种耕种方式下土壤表层盐分变化情况,总结出各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表层盐分变化的影响是暂时和轻微的结论... 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在地下水较浅区域,由于蒸发致使土壤表层聚盐,使土壤的理化性质恶,不利于农业生产。通过研究各种耕种方式下土壤表层盐分变化情况,总结出各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表层盐分变化的影响是暂时和轻微的结论。只有控制土体中的蒸发量,才能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利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扇前交接洼地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理化性质 含盐量 耕种方式 盐分累积
下载PDF
乌梁素海冻融前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鑫 李兴 勾芒芒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2-821,共10页
湖泊冰封期前后水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也不例外。以往对冰封期湖泊水体在冻融前后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鲜见报道,为探明冰封期前后湖泊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乌梁素海湖区为研究对象,布置12个采... 湖泊冰封期前后水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也不例外。以往对冰封期湖泊水体在冻融前后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鲜见报道,为探明冰封期前后湖泊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乌梁素海湖区为研究对象,布置12个采样点,于2016年湖泊水体结冰前的10月、11月、2017年冰封期1月和融冰后的4月和5月采集冰样和水样,分析冰封期前后该湖区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及其变化情况,同时利用冗余分析法(RDA)分析了浮游植物物种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期间观察到的浮游植物共计6门69属120种,种类组成以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结冰前蓝藻占优势;随着冰封期的到来,蓝藻占比渐少,硅藻占比渐多;融冰后蓝藻占比渐多,硅藻占比渐少。乌梁素海冰封期前后月份南部明水区浮游植物聚集,冰封期1月湖区北部入湖口附近浮游植物丰度较高。根据优势种指示情况可知,乌梁素海冻融前后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丰富度指数反映水体总体污染状况较轻,均匀度指数反映浮游植物分布整体较为均匀稳定;冰封期1月水体浮游植物硅藻门占比很大,群落结构相对简单。RDA排序揭示氨氮(NH_4^+-N)、总磷(TP)、温度(t)、总溶解性固体(TDS)、溶解氧(DO)和透明度(SD)为影响乌梁素海水体冻融前后浮游植物物种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寒区湖泊浮游植物结构特征变化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冻融 浮游植物群落 冗余分析
下载PDF
冰封期乌梁素海不同形态氮、磷和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响应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冬雪 李兴 +1 位作者 王勇 勾芒芒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55-1864,共10页
湖泊水体中氮、磷和叶绿素a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响应关系对辨识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冰封期典型的水文气候条件,将表现出特殊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冰封期结冰过程使水体不同形态的氮、磷由冰层向水体迁移,导致冰下水体中营养盐... 湖泊水体中氮、磷和叶绿素a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响应关系对辨识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冰封期典型的水文气候条件,将表现出特殊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冰封期结冰过程使水体不同形态的氮、磷由冰层向水体迁移,导致冰下水体中营养盐浓度、叶绿素a浓度大于冰层,冰下水体污染物浓度增加。为量化不同污染物质在冰-水介质中迁移规律,于2020年1月14日采集乌梁素海12个样点的冰样和冰体,检测了各采样点不同形态氮磷和叶绿素a浓度。结果表明:冰样中高值ρ(TN)0.838 mg·L^(−1)、ρ(NH_(4)^(+)-N)0.109 mg·L^(−1)、ρ(NO_(3)^(−)-N)0.347 mg·L^(−1)分别位于湖心区的Q8采样点和北湖区的J11采样点。TN、NH_(4)^(+)-N、NO_(3)^(−)-N集中分布在中层冰、下层冰和上层冰,冰下水体中北湖区的ρ(TN)、ρ(NH_(4)^(+)-N)、ρ(NO_(3)^(−)-N)、ρ(NO_(2)−-N)出现高值。在冰样和冰下水体中总磷(TP)和溶解性总磷(DTP)的分布规律均为北湖区最高,南湖区最低。并且TP和DTP集中分布在下冰层。冰样中Chl-a在北湖区、湖心区和南湖区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455、1.407和1.210 mg·L^(−1),41.6%采样点的中层冰和下层冰中含有高浓度的Chl-a。冰下水体中Chl-a的质量浓度范围是1.530—12.280 mg·L^(−1),均值为7.874 mg·L^(−1)。冰封期乌梁素海的氮、磷和叶绿素a集中分布在冰下水体中。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冰层和冰下水体中不同形态的氮、磷对叶绿素a的响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乌梁素海进一步的污染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封期 乌梁素海 氮磷 叶绿素A 空间分布特征 响应关系
下载PDF
乌梁素海全季不同形态氮磷及浮游植物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鑫 李兴 李建茹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1期64-70,共7页
为监测乌梁素海全季不同形态氮磷及浮游植物分布特征,研究了乌梁素海2016年4—11月和2017年1月的不同形态氮磷和藻类的浓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总氮浓度秋季最高,总磷浓度冬季最高,应加强对河套灌区农事行为的管理以减少氮磷等营养盐排... 为监测乌梁素海全季不同形态氮磷及浮游植物分布特征,研究了乌梁素海2016年4—11月和2017年1月的不同形态氮磷和藻类的浓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总氮浓度秋季最高,总磷浓度冬季最高,应加强对河套灌区农事行为的管理以减少氮磷等营养盐排入;对乌梁素海12个监测点浮游植物镜检知共监测到浮游植物6门69属,全年以硅藻、绿藻种群占优势;乌梁素海各采样点浮游植物丰度在6.88×10~7—96.66×10~7cell·L^(-1)间变化,浮游植物各种群丰度表现为春冬季低,夏秋季高;空间采样点丰度值由大到小顺序为南部明水区和出水口、N13(芦苇区)、进水口附近点位和Q10(旅游区)。掌握全季不同形态氮磷及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对各季度有针对性地治理湖泊水体意义重大,为乌梁素海以及寒区富营养化湖泊的进一步修复提供理论支持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不同形态氮磷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在教学改革中的探索
15
作者 王勇 李兴 《内蒙古水利》 2012年第5期173-173,共1页
文章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在现有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行的教学改革为基础,重点讨论了现存教学中偏重理论知识、缺乏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传统教学方法,探讨以指导实践为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教学改革 创新
原文传递
盐度水平对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文柱 孙星 焦燕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826-3832,共7页
选取内蒙古河套灌区3种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盐土、重度盐渍化土壤和轻度盐渍化土壤),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用不同浓度KCl溶液调节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盐含量分别为原土壤盐含量(对照)的2倍和3倍,研究盐分对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氧化亚氮(N_2O... 选取内蒙古河套灌区3种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盐土、重度盐渍化土壤和轻度盐渍化土壤),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用不同浓度KCl溶液调节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盐含量分别为原土壤盐含量(对照)的2倍和3倍,研究盐分对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分含量显著影响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N_2O排放.无外源盐分加入时,不同盐碱程度土壤中盐土N_2O排放量最高,重度盐渍化土壤次之,轻度盐渍化土壤最低.外源盐加入后,随盐度梯度升高,与其对照相比,盐土N_2O排放量降低;重度盐渍化土壤N_2O排放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轻度盐渍化土壤N_2O排放量升高.与其对照相比,土壤的盐分含量增加2倍时,盐土N_2O排放量减少90%;轻度盐渍化土壤N_2O排放量增加9倍.外源盐加入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对N_2O排放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土壤培养前后铵态氮含量差值,加入外源盐后,N_2O累积排放变化量的94.6%由土壤NH_4^+-N含量差值解释(R2=0.9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土壤 N2O排放 盐含量 理化特性
原文传递
本科教育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兴 王勇 勾芒芒 《内蒙古水利》 2012年第5期170-171,共2页
文章针对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动态耦合的特征,分析了现存教学中偏重理论知识、难于筛选优秀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等问题,推进实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动态互补过程,选拔优秀学生,增强学生自主创... 文章针对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动态耦合的特征,分析了现存教学中偏重理论知识、难于筛选优秀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等问题,推进实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动态互补过程,选拔优秀学生,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等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教学改革 实践 理论 动态互补
原文传递
合理开发利用河套灌区总排干沟中水资源的必要性分析
18
作者 刘怀宇 马冬梅 李兴 《内蒙古水利》 2013年第1期62-63,共2页
文章针对目前总排干沟中水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必要的改革措施,为合理规划、配置和应用河套灌区总排干沟中水资源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河套灌区 中水资源 中水利用
原文传递
The Status of Ammonia(NH_3) Emissions and Achievements of Emissions Reduction Technology in Farmland Ecosystems
19
作者 YANG Wenzhu JIAO Yan JIA Yongqin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7年第3期296-303,共8页
NH3 i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grey haze, and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serious ecological imbalances that result i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acid rain and air quality deterioration. At present, excessive f... NH3 i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grey haze, and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serious ecological imbalances that result i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acid rain and air quality deterioration. At present, excessive fertilizer application greatly intensifies NH3 emissions intensity on farmlan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status and achievements of research on farmland NH3 emissions, the literature of farmland NH3 emission-related studies was retrieved from SCl journals and the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These are summarized with respect to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NH3 emission factors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ies.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field NH3 emiss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need to strengthen the field observation on different soil environment and crop types, and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NH3 emission o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period and the proportion, temperature and organic fertilizer management in farmland mainly.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NH3 emissions. This study offers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support directed at mitigating farmland NH3 emission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 emissions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farmland ecosystem influence factor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