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ail基因甲基化与TGFβ1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发生EMT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杜彦丹 牛艺卿 +8 位作者 郑海军 王晓艳 姜玉海 陈海秋 李寅雁 孙刚 李春雨 陆德生 孙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6期451-456,共6页
目的探讨Snail基因甲基化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的相关性。方法TGFβ1诱导前列腺癌PC3、DU145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划痕及侵袭实验筛选EMT明显的细胞系;利用Westernblot、RT PCR技术检测该细胞... 目的探讨Snail基因甲基化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的相关性。方法TGFβ1诱导前列腺癌PC3、DU145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划痕及侵袭实验筛选EMT明显的细胞系;利用Westernblot、RT PCR技术检测该细胞系EMT时相关Marker表达的变化,确定EMT过程中的决定性转录因子;沉默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A的表达,观察前列腺癌细胞形态学及转录因子Snail表达的变化;收集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对照组)及Gleason分级四级以上的前列腺癌组织(实验组)各60例,检测Snail、E 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结果细胞形态学变化、划痕及侵袭实验证明TGFβ1诱导后前列腺癌细胞PC3具有明显的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rnblot、RT PCR实验表明PC3细胞EMT时E cadherin表达下调,Snail1和Vimentin表达上调,其中Snail1变化最为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E cadherin细胞膜表达强阳性,Vimentin、Snail细胞质表达弱阳性;实验组E cadherin细胞膜表达弱阳性,Vimentin、Snail细胞质表达强阳性。沉默KDM4A表达,PC3细胞由间质转变为上皮形态,Snail1表达上调。结论Snail1甲基化富集程度改变与TGFβ1诱导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TGFΒ1 上皮间质转化 SNAIL1 KDM4A
下载PDF
呼伦贝尔地区0~14岁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仕华 韩悦 +3 位作者 赵彤 李鑫 张金香 戈宏焱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198-1201,共4页
目的了解呼伦贝尔地区年龄0~14岁健康体检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碱性磷酸酶(ALP)、钙和磷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体检的2010名0~14岁儿童的临床资料,包括血... 目的了解呼伦贝尔地区年龄0~14岁健康体检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碱性磷酸酶(ALP)、钙和磷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体检的2010名0~14岁儿童的临床资料,包括血清25-羟基维生素D、ALP、钙、磷水平,并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ALP、钙、磷的相关性。结果0~14岁儿童的25-羟基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70.51±41.57)nmol/L,维生素D总缺乏率为27.4%,不足占13.8%,充足占58.8%;≤1岁儿童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最高,6~14岁儿童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最低,各组间随着年龄的增加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逐渐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缺乏组、不足组和充足组的25-羟基维生素D、ALP、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ALP水平呈负相关(r=-0.51,P<0.05),与钙呈正相关(r=0.62,P<0.05),与磷无关(r=0.22,P>0.05)。结论呼伦贝尔地区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且随着年龄的增而加重;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ALP、钙密切相关,建议应定期联合检测儿童25-羟基维生素D、ALP及钙的水平,以及时了解儿童体内维生素D缺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25-羟基维生素D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3
作者 董占柱 李春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271-274,共4页
探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开展对流感病毒的检测之中的实际应用成效。方法 选择在本院2019年3月—2020年4月治疗的230例流感患者作为开展研究的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这一检测方法,对于患者的咽拭子实现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而且... 探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开展对流感病毒的检测之中的实际应用成效。方法 选择在本院2019年3月—2020年4月治疗的230例流感患者作为开展研究的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这一检测方法,对于患者的咽拭子实现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而且,针对于检测结果是阳性的标本,利用细胞培养法检测。而且,也实现对其的分离操作。对于两种检测方式的结果开展分析、探究,在灵敏度与特异性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这一方式,所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的阳性率是35.2%,另一种方法检测阳性率19.1%,二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测方式其一致率是83.9%,细胞分离法灵敏度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54.3%,特异性是100%。结论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开展对流感病毒的检测,其速度较快。而且,在精准度、有效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较为精准、高效的实验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流式微球捕获芯片技术检测森林脑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艳 杜彦丹 +7 位作者 孙辉 李春雨 孙刚 王晓艳 李寅雁 郑海军 张仕华 彭博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用流式微球捕获芯片技术及流式细胞术,分析蜱传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TBE)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因蜱咬伤而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住院且血清森林脑... 目的 用流式微球捕获芯片技术及流式细胞术,分析蜱传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TBE)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因蜱咬伤而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住院且血清森林脑炎病毒特异性抗体IgM阳性和(或)IgG≥1∶20的患者纳入TBE患者组;牙克石地区健康成年体检者纳入对照组.采用流式微球捕获芯片技术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细胞因子IL-17A、IFN-γ、TNF-α、IL-10、IL-6、IL-4和IL-2的含量,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3+CD8+和CDTCD4+)、B淋巴细胞(CD3-CD19+)和NK细胞(CD3-CD16+CD56+)的细胞百分比.采用秩和检验和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间细胞因子含量和细胞百分比的差异.结果 TBE患者组外周血中7种细胞因子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值<0.05);TBE患者组外周血CD3+CD19+细胞百分比为(14.40±6.69),高于对照组(10.87±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P<0.01),但两组间其他细胞的细胞百分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IL-17A、IFN-γ、TNF-α、IL-10、IL-6、IL-4、IL-2及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变化在森林脑炎免疫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可以作为森林脑炎的辅助检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传脑炎 森林脑炎 细胞因子类 流式微球捕获芯片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