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对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分析与研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齐春艳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4年第5期80-83,共4页
高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需要的人才的摇篮,是传播和创新现代化科技文化知识的重要基地。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下,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高校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经之路。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 高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需要的人才的摇篮,是传播和创新现代化科技文化知识的重要基地。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下,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高校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经之路。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原因、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例,说明校外实习基地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原因 校外实习基地 建设 影响
下载PDF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何瑞玲 孙福祥 杨明霞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83-884,共2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为指导学生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377名,采用膳食记录法进行5d的膳食调查,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推荐摄入量(RNI)进行比较;同时采用暗适应... 目的了解大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为指导学生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377名,采用膳食记录法进行5d的膳食调查,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推荐摄入量(RNI)进行比较;同时采用暗适应仪测定学生暗适应时间。结果男、女生膳食中维生素A每日摄入量为472.0μ犂视黄醇当量(RE)和409.4μ犂(RE),仅达RNI的59.0%和58.5%;暗适应时间延长者占20.0%-22.2%,未发现夜盲症。结论学生维生素A营养水平较低。应注意调整膳食结构,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食物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营养状况 暗适应 学生
下载PDF
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绒山羊皮肤中let-7家族及其靶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建蒙 付绍印 +5 位作者 丽春 白雪 刘斌 季小阳 刘永斌 张文广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67-1379,共13页
旨在探索褪黑激素(melatonin, MT)对let-7家族成员及其靶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周期性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内蒙古绒山羊罕山型个体6只,分为埋植组(皮下埋植MT,n=3)和对照组(不埋植MT,n=3),连续12个月采集绒山羊个体皮肤组织为试验材... 旨在探索褪黑激素(melatonin, MT)对let-7家族成员及其靶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周期性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内蒙古绒山羊罕山型个体6只,分为埋植组(皮下埋植MT,n=3)和对照组(不埋植MT,n=3),连续12个月采集绒山羊个体皮肤组织为试验材料,利用qRT-PCR技术检测皮肤组织中11个let-7家族成员的表达变化,结合RNA-Seq技术分析let-7家族靶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在整个皮肤毛囊周期内,MT上调let-7b、let-7e、let-7a-3p的表达,下调let-7f、let-7g、let-7c、let-7a-5p、let-7d、miR-98的表达。2)在4月份,MT上调"let-7g、let-7i、miR-98"的表达,下调PTGS2、PLCG1等靶基因的表达;下调"let-7a-5p、let-7b、let-7c"的表达,上调TGIF2、RBL1等靶基因的表达。3)在6月份,MT下调"let-7g、let-7i、miR-98"的表达,上调PTGS2、PLCG1、SRC等靶基因的表达;上调"let-7a-5p、let-7b、let-7c"的表达,下调GDF5、TGIF2、RBL1等靶基因的表达。4)let-7家族成员的靶基因主要参与VEGF、TGF-β、Oxytocin和NF-kappa B信号通路,在细胞过程、激素调节和转录因子调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综上表明,MT可能通过改变let-7家族重要成员的表达水平,影响相应靶基因的表达,进而在皮肤毛囊的周期性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MT介导miRNAs影响羊绒生长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绒山羊 皮肤 褪黑激素 let-7家族 靶基因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阿拉善型)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苏蕊 杨钟 +3 位作者 丽春 李晓凯 马宇浩 李金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28,共6页
为了研究内蒙古绒山羊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组成及不同品种系统发育关系,明确绒山羊的起源、进化、不同类群的分化以及特定遗传特性形成机制,以内蒙古绒山羊(阿拉善型)为试验研究对象,对其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测序... 为了研究内蒙古绒山羊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组成及不同品种系统发育关系,明确绒山羊的起源、进化、不同类群的分化以及特定遗传特性形成机制,以内蒙古绒山羊(阿拉善型)为试验研究对象,对其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测序共得到2 551 175 100 bp碱基数,Q20为95. 40%,文库构建质量好,测序结果准确性高,得到长度为16 642 bp完整的闭合环状线粒体基因组,其GC含量为39. 17%,K-mer为53 bp。从NCBI下载其他绒山羊品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信息,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绒山羊的3个类群距离比较近,其中,阿拉善型和二狼山型的关系最近,阿尔巴斯次之;内蒙古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可以分为单独的2个类群,与国外品种San Clemente的距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线粒体 基因组
下载PDF
地方民族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实习模式探讨
5
作者 魏曼琳 张航 +2 位作者 杨文华 孙德成 曹颖霞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9年第4期95-98,共4页
动物科学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开展高效、稳固的专业实习训练,有助于学生夯实动物科学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积累实践经验。基于对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分析,对课间实习模式的优化和多元化、毕业实习的集中和分... 动物科学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开展高效、稳固的专业实习训练,有助于学生夯实动物科学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积累实践经验。基于对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分析,对课间实习模式的优化和多元化、毕业实习的集中和分散模式,以及科学研究型、创新训练型和创新实验型等开放性实验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地方民族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实习模式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科学专业 专业实习 实习模式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牛羊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高日明 马立峰 +3 位作者 李敏 范秀丽 孙树民 赵心力 《中国兽药杂志》 2014年第4期15-18,共4页
为准确掌握牛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2012年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牛羊口蹄疫O-AsiaⅠ型双价灭活疫苗和牛羊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进行了监测。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共检测了8个旗县23018份免疫牛羊口蹄疫O-AsiaⅠ型双价灭活疫苗和牛羊... 为准确掌握牛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2012年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牛羊口蹄疫O-AsiaⅠ型双价灭活疫苗和牛羊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进行了监测。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共检测了8个旗县23018份免疫牛羊口蹄疫O-AsiaⅠ型双价灭活疫苗和牛羊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15日、30日、60日的血清中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牛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总体良好,免疫抗体合格率超过了70%。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免疫效果稳定,散养地区免疫效果稳定性差,且不同厂家的疫苗免疫效果不同,加强免疫后A、B、D三个厂家抗体合格率能达到100%,C厂家的免疫效果较差,抗体合格率为93.3%。采用3ABC-ELISA检测试剂盒对部分地区牛羊进行感染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O-Asia I型 监测 免疫效果
下载PDF
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绒山羊成纤维细胞中β-catenin基因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王岩 姜惺伟 +4 位作者 张铁佳 吴静 穆卿 丽春 赵艳红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5-108,292,共5页
为了探讨在内蒙古绒山羊成纤维细胞中添加褪黑激素(Melatonin,MT)对β-catenin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在绒山羊成纤维细胞中添加褪黑激素对β-catenin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为了探讨在内蒙古绒山羊成纤维细胞中添加褪黑激素(Melatonin,MT)对β-catenin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在绒山羊成纤维细胞中添加褪黑激素对β-catenin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褪黑激素组中,β-catenin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褪黑激素能够促进β-catenin基因的表达,对β-catenin基因存在显著的正调控。由此推测,β-catenin基因可能参与褪黑激素促进绒毛生长发育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MT) 绒山羊 成纤维细胞 Β-CATENIN基因 皮肤 毛囊
下载PDF
内蒙古赤峰市蛋鸡配合饲料重金属含量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韩成奎 牛化欣 梁智杰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11期18-19,38,共3页
本文旨在评估赤峰市地区蛋鸡配合饲料重金属含量水平,在赤峰市地区17家饲料生产企业抽取共26批次的蛋鸡配合饲料,包含蛋鸡育雏育成期、蛋鸡产蛋前期、蛋鸡产蛋高峰期三个时期的配合饲料,严格依照饲料样品国家检测标准对样品进行检测,项... 本文旨在评估赤峰市地区蛋鸡配合饲料重金属含量水平,在赤峰市地区17家饲料生产企业抽取共26批次的蛋鸡配合饲料,包含蛋鸡育雏育成期、蛋鸡产蛋前期、蛋鸡产蛋高峰期三个时期的配合饲料,严格依照饲料样品国家检测标准对样品进行检测,项目包括铜(Cu)、锰(Mn)、锌(Zn)、铅(Pb)、砷(As)、镉(Cd)、汞(Hg)、铬(Cr)总共8种重金属。结果表明,三个时期的蛋鸡配合饲料重金属含量差别不显著(P>0.05),本次调查采集样品的重金属含量均在《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规定范围内。并且,参考《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赤峰市饲料生产企业生产的蛋鸡配合饲料中铜(Cu)、锰(Mn)、锌(Zn)含量基本符合需求,且没有过高。同时,在本次调查中,蛋鸡育雏育成期配合饲料有1批次的样品Pb含量达到4.93mg/kg,蛋鸡产蛋高峰期配合饲料有1批次的样品Pb含量达到4.37mg/kg,非常接近我国《饲料卫生标准》中Pb(5mg/kg)的上限,同时,还有一批次蛋鸡育雏育成期配合饲料Cd含量达到0.47mg/kg,非常接近我国《饲料卫生标准》中Cd(0.5mg/kg)的上限,表明个别饲料生产企业生产的蛋鸡配合饲料存在铅(Pb)和镉(Cd)含量超标的风险,应该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配合饲料 重金属含量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基于组学技术研究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及其代谢功能的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牛化欣 常杰 +1 位作者 胡宗福 Wang Yuxi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3-1122,共10页
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的生产效率和健康状况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揭示瘤胃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代谢功能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本文综述了采用多组学(宏基因组学、宏转录... 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的生产效率和健康状况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揭示瘤胃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代谢功能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本文综述了采用多组学(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结合不断发展的仪器分析和生物信息技术,研究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组成、基因组功能及代谢方面的最新进展,旨在为进一步调控瘤胃微生物以提高反刍动物生产和减轻环境污染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 微生物组 基因功能 代谢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检测全株玉米青贮期间和暴露空气后的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23
10
作者 胡宗福 常杰 +2 位作者 萨仁呼 王思珍 牛化欣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50-3760,共11页
本试验旨在分析全株玉米青贮发酵期间和暴露空气后的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监测其微生物群落组成动态变化。试验分别在3个发酵时期取样,即青贮第5天(F5组)、青贮第40天(F40组)和青贮40 d开袋暴露空气后第3天(A3组),每次取3袋作为3个... 本试验旨在分析全株玉米青贮发酵期间和暴露空气后的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监测其微生物群落组成动态变化。试验分别在3个发酵时期取样,即青贮第5天(F5组)、青贮第40天(F40组)和青贮40 d开袋暴露空气后第3天(A3组),每次取3袋作为3个重复。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测定全株玉米青贮发酵期间和暴露空气后微生物的16S r DNA V3~V4区序列,比较3个发酵时期样品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丰度信息,通过Alpha多样性和主成分分析,考察和比较全株玉米青贮发酵期间和暴露空气后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全株玉米经过40 d的青贮发酵,可使p H及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下降(P<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具有良好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且发酵40 d后短时间开袋暴露空气对其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无显著影响(P>0.05)。3组样本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共获得122 371条高质量有效序列,聚类为239个操作分类单元,经分类学鉴定分属16个门,163个属。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始终占优势地位,其丰度在F5、F40和A3组中分别为57.57%、74.65%、78.82%,呈增长趋势。发酵前期(F5组)、发酵后期(F40组)和开袋期(A3组)优势菌属均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其丰度分别为49.78%、64.46%和45.34%,但在开袋期芽孢乳杆菌属(Sporolactobacillus)的比例上升明显,至28.46%。综上,全株玉米青贮自然发酵升高了产乳酸乳杆菌属的丰度,有利于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但开袋暴露空气3 d对全株玉米青贮的微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影响,而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全面了解全株玉米青贮期间和暴露空气后微生物群落组成及丰度上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 全株玉米 宏基因组学 微生物多样性 发酵品质
下载PDF
蒙古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编码序列检测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孟和 张永春 +5 位作者 陈卫红 满初日嘎 解彦炯 钱松晋 丁国臣 潘玉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39-342,共4页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基因是影响骨骼肌生长和发育重要的候选基因。实验以2头双肌皮埃蒙特牛和30头蒙古牛基因组DNA为模板,针对牛myostatin基因设计了3对引物并扩增了3个外显子和部分5'调控区。对PCR扩增片段克隆、测序结果显...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基因是影响骨骼肌生长和发育重要的候选基因。实验以2头双肌皮埃蒙特牛和30头蒙古牛基因组DNA为模板,针对牛myostatin基因设计了3对引物并扩增了3个外显子和部分5'调控区。对PCR扩增片段克隆、测序结果显示,2头皮埃蒙特牛均在编码序列938处发生G到A突变,使编码氨基酸由半胱氨酸变为酪氨酸,符合前人检测结果。首次在蒙古牛中发现在6个不同位点存在单核苷酸突变,其中3个无义突变,3个突变引起了编码氨基酸变化,反映了牛myostatin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牛 肌肉生长抑制素 基因 序列分析 骨骼肌 生长发育 单核苷酸突变
下载PDF
应用PCR技术检测鹅细小病毒 被引量:17
12
作者 布日额 王君伟 +5 位作者 吴金花 邢明伟 韩先杰 高宏丽 李洪涛 刘兴华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0,共3页
根据鹅细小病毒GPVH1株结构蛋白VP1与VP3编码基因非重叠核苷酸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GPR1 /GPR2 ,用这对引物对感染器官内的GPR和接种鹅胚增殖的GPV进行PCR扩增 ,其结果引物GRP1 /GPR2能特异性地扩增GPVVP1 VP3区段核苷酸序列 ,扩增出与... 根据鹅细小病毒GPVH1株结构蛋白VP1与VP3编码基因非重叠核苷酸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GPR1 /GPR2 ,用这对引物对感染器官内的GPR和接种鹅胚增殖的GPV进行PCR扩增 ,其结果引物GRP1 /GPR2能特异性地扩增GPVVP1 VP3区段核苷酸序列 ,扩增出与设计核苷酸片段大小相符的 0 6kb的序列 ,而对照的鹅副粘病毒cDNA及鸭瘟病毒 (DPR)DNA对照组均出现阴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检测 鹅细小病毒 序列分析 小鹅瘟
下载PDF
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饲料效率和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其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牛化欣 胡宗福 +2 位作者 常杰 张颖 WANG Yuxi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0-56,62,共8页
饲料效率提高和甲烷排放的减少是反刍动物养殖的最主要目标之一,而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的生产效率和健康状况以及温室气体排放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直到随着微生物多组学、高精仪器分析和生物信息技术的结合应用,才逐步建立了饲料效... 饲料效率提高和甲烷排放的减少是反刍动物养殖的最主要目标之一,而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的生产效率和健康状况以及温室气体排放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直到随着微生物多组学、高精仪器分析和生物信息技术的结合应用,才逐步建立了饲料效率、甲烷排放与瘤胃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增加了对瘤胃微生物基因功能的理解。本文综述了瘤胃微生物组成与反刍动物饲料效率、甲烷排放的相关性及其营养调控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进一步调节瘤胃微生物来提高反刍动物饲料效率和减少甲烷排放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克服这些障碍指出了潜在的营养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瘤胃微生物 饲料效率 甲烷排放 营养调控
下载PDF
斑马鱼雄核发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景峰 曹颖霞 +1 位作者 杨智慧 刘伟成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共4页
为探索人工诱导斑马鱼雄核发育二倍体克隆鱼的途径和方法,运用紫外线照射卵子使其遗传物质失活,利用斑马鱼体表花纹形态作为遗传标记,使用热休克技术阻止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加倍染色体。试验结果表明总辐射剂量为120mJ cm2紫外线照射斑... 为探索人工诱导斑马鱼雄核发育二倍体克隆鱼的途径和方法,运用紫外线照射卵子使其遗传物质失活,利用斑马鱼体表花纹形态作为遗传标记,使用热休克技术阻止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加倍染色体。试验结果表明总辐射剂量为120mJ cm2紫外线照射斑马鱼卵可以使雌核遗传物质完全失活;体表花纹为豹斑花纹被证实是由纯合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可以作为雄核发育遗传标记;遗传失活卵受精后经2min,(41 5±0 5)℃的热休克后出现两个染色体加倍的高峰期,分别为受精后的11min和23min,且后一时期效果优于前一时期,最高二倍体诱导率达46 15%;经遗传分析,共获得正常存活的雄核发育二倍体克隆鱼19尾,说明经过优化的紫外线结合热休克等染色体操作技术,可以成为诱导雄核发育二倍体克隆鱼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雄核发育 紫外线 热休克
下载PDF
构建设施型精准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牛化欣 常杰 +1 位作者 雷霁霖 贾玉东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112,共7页
鉴于当前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以及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的不断呈现,促使资源型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急需向高效型循环水养殖方向转变,这是产业发展提升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工业化养殖理念为指导、节能减排为目标,以鲆... 鉴于当前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以及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的不断呈现,促使资源型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急需向高效型循环水养殖方向转变,这是产业发展提升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工业化养殖理念为指导、节能减排为目标,以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构建的循环水养殖模式为样板,按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的设计原理,优化养殖工艺流程,构建一种设施型精准化的RAS,并初步分析探讨了海水鱼类在此集成系统中的应用效果。该系统将为广大水产养殖企业提供一种建设成本低廉、系统运行稳定可控、容易管理的实用新型养殖模式,也可为下一步发展现代水产精准养殖工程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型 工业化 精准农业 循环水养殖系统
下载PDF
鱼类性别决定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建华 任绍杰 +1 位作者 李树国 常杰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1,共3页
鱼类的性别决定一般有两种决定模式,遗传决定模式和环境决定模式,遗传决定模式主要由染色体上基因决定鱼类性别,环境决定模式主要由温度、p H值和密度等决定鱼类的性别。文章对鱼类的染色体性别决定类型和鱼类性别决定基因Sox基因家族... 鱼类的性别决定一般有两种决定模式,遗传决定模式和环境决定模式,遗传决定模式主要由染色体上基因决定鱼类性别,环境决定模式主要由温度、p H值和密度等决定鱼类的性别。文章对鱼类的染色体性别决定类型和鱼类性别决定基因Sox基因家族、芳香化酶基因及Dmrt基因家族进行了综述。对鱼类的性别控制技术中性激素诱导技术、性反转技术、雌核发育技术、种间杂交技术、三倍体人工诱导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鱼类性别决定及性别控制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性别决定 性别分化 性别控制 雌核发育 种间杂交
下载PDF
秸秆微贮饲料的制作技术 被引量:6
17
作者 齐广 武迎红 《饲料研究》 CAS 2006年第9期37-38,63,共3页
关键词 秸秆微贮饲料 制作技术 氨化处理 资源浪费 作物收获 污染环境 火灾隐患 研究人员
下载PDF
罗非鱼的性别控制技术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景峰 曹颖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6-27,36,共3页
关键词 罗非鱼 性别控制技术 发展趋势 生物技术 育种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校企人才培养策略及模式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牛化欣 常杰 李树国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专业发展遇到了诸多困难和挑战。笔者在水产养殖专业学习和工作教学科研期间,为了深入了解水产养殖专业在多所高校的发展概况、存在的问题,促进水产养殖专业在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以偏远地区综合性大学——内蒙古民族大...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专业发展遇到了诸多困难和挑战。笔者在水产养殖专业学习和工作教学科研期间,为了深入了解水产养殖专业在多所高校的发展概况、存在的问题,促进水产养殖专业在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以偏远地区综合性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水产养殖专业为例,初步探索和构建本科院校校企水产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期培养出受企业青睐的专业人才,更为水产养殖本科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综合性大学 学科发展 特色性 校企合作
下载PDF
雄核发育技术及其在鱼类遗传育种中的潜在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景峰 曹颖霞 杨智慧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80,共5页
获得鱼类雄核发育后代有2种方法。一种是用正常精子使经过遗传失活的卵受精,得到雄核发育单倍体胚胎,然后通过抑制第1次卵裂的发生诱导核内有丝分裂,使单倍体胚胎的染色体加倍发育为纯合二倍体个体;另一种方法是用四倍体个体的精子使遗... 获得鱼类雄核发育后代有2种方法。一种是用正常精子使经过遗传失活的卵受精,得到雄核发育单倍体胚胎,然后通过抑制第1次卵裂的发生诱导核内有丝分裂,使单倍体胚胎的染色体加倍发育为纯合二倍体个体;另一种方法是用四倍体个体的精子使遗传失活的卵子受精,直接得到正常发育的二倍体雄核发育后代。介绍了雄核发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手段,探讨了雄核发育技术在鱼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核发育 遗传育种 鱼类 单倍体胚 二倍体 后代 染色体加倍 正常 胚胎 受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