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汉时期孔子是如何走上神坛的 被引量:1
1
作者 于东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年第3期28-30,共3页
从两汉时期开始,孔子由一个有血有肉的思想家而逐步走上神坛,演变成充满奇异怪诞色彩的神灵。究其主要原因,是两汉时期谶纬之学的盛行。谶纬之学的核心是一些儒生们为迎合统治者的需要,鼓吹天神意志,强化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这... 从两汉时期开始,孔子由一个有血有肉的思想家而逐步走上神坛,演变成充满奇异怪诞色彩的神灵。究其主要原因,是两汉时期谶纬之学的盛行。谶纬之学的核心是一些儒生们为迎合统治者的需要,鼓吹天神意志,强化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这样做的结果是,孔子从此步入神庙,成了神圣,而不再是“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谶纬之学 孔子 神坛
下载PDF
“例如”是动词还是介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庆余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5-17,共3页
词类是词的语法特征方面的分类,划分词类与词的归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现代汉语中划分词类的标准应该是词的语法功能中的组合能力,意义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没有相应的语法形式,属于逻辑范... 词类是词的语法特征方面的分类,划分词类与词的归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现代汉语中划分词类的标准应该是词的语法功能中的组合能力,意义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没有相应的语法形式,属于逻辑范畴,不是语法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 词的分类 词的归类 语法意义 动词 介词
下载PDF
毛宗岗对《三国演义》诗词歌赋的加工整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永良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50-53,共4页
毛宗岗以删除、修改、调整、增添和补写等五种方式对《三国演义》的诗词歌赋进行了全面、系统而精细的加工整理,从而强调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完善了故事情节,突出了人物性格,加快了叙事节奏,增强了诗词歌赋本身的艺术性。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毛宗岗 诗词歌赋 加工整理 嘉靖本 拥刘反曹 艺术性 思想倾向 故事情节 毛本
下载PDF
中学鲁迅小说教学杂谈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明军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年第1期120-121,60,共3页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7451(1999)-01-0115-02在我国现时通行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的小说作品作为精读、精讲篇目占有较大比重。如初中语文教材里的《孔乙己》...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7451(1999)-01-0115-02在我国现时通行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的小说作品作为精读、精讲篇目占有较大比重。如初中语文教材里的《孔乙己》、《一件小事》、《故乡》、《社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教学 鲁迅作品 小说作品 中学生 中学语文教师 表现手法 学习兴趣 《药》 “文质兼美” 现实主义
下载PDF
批判与重构——试论巴金、老舍、曹禺对家族文化的批判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文海 勾令民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从对腐朽文化的批判与民族新文化的重构这一视角出发,分析巴金、老舍、曹禺作品中所反映的家族文化,指出这种批判与重构,实际就是我们民族的自我更新和自我调整,同时也是民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巴金 老舍 曹禺 家族文化 批判 重构
下载PDF
《三国演义》的典故运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永良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37-41,共5页
〕《三国演义》善用典故,并且独具特色,以其取经广泛、新颖独到、深刻警策和含蓄蕴藉见长,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但也有其不足。文章还分析了《三国演义》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三国演义>> 典故
下载PDF
乡土人生的悲喜变奏——徐文海小说创作漫评
7
作者 郭海军 李晓辉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78-81,共4页
本文在分析徐文海小说创作三种类型的基础上 。
关键词 乡土人生 徐文海小说 艺术个性
下载PDF
“陈旧的玩物”与“可怜的动物”——祥林嫂与鲁侍萍形象之比较
8
作者 李明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5-27,共3页
鲁迅的小说《祝福》写于1924年,曹禺的话剧《雷雨》写于1933年,这二篇体裁不同的作品堪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作精典,其中各自塑造的中国劳动妇女形象祥林嫂和鲁侍萍给人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中国的劳动妇女在旧时代... 鲁迅的小说《祝福》写于1924年,曹禺的话剧《雷雨》写于1933年,这二篇体裁不同的作品堪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作精典,其中各自塑造的中国劳动妇女形象祥林嫂和鲁侍萍给人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中国的劳动妇女在旧时代那严酷的封建重压之下,犹如大石磐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祥林嫂 鲁侍萍 《雷雨》 周朴园 劳动妇女 封建礼教 《祝福》 鲁四老爷 悲剧形象 妇女形象
下载PDF
试论“兴”的概念归属
9
作者 阎诚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6期67-70,共4页
“赋、比、兴”从诗“六义”中分化出来以后,“兴”之义最难定。难就难在概念归属没有定准。把“兴”释为与“比”同类的修辞概念,亦将导致“兴”的浸微浸灭。笔者认为:从“兴”的生成过程,意与象的关系及在创作中的功能几方面看,... “赋、比、兴”从诗“六义”中分化出来以后,“兴”之义最难定。难就难在概念归属没有定准。把“兴”释为与“比”同类的修辞概念,亦将导致“兴”的浸微浸灭。笔者认为:从“兴”的生成过程,意与象的关系及在创作中的功能几方面看,应把“兴”界定为美学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 美学概念
下载PDF
壮美秀丽的画卷——读李全喜散文集《哲里木散记》
10
作者 李凤鸣 《阴山学刊》 1990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在哲里木大地,从事多年新闻,宣传工作的回族作家李全喜同志,近年来在朋友们的催促下,将他的散文汇集成《哲里木散记》,已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哲里木文艺界的一大硕果! 《哲里木散记》大部分是纪实作家亲身经历的事实。作家说:... 在哲里木大地,从事多年新闻,宣传工作的回族作家李全喜同志,近年来在朋友们的催促下,将他的散文汇集成《哲里木散记》,已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哲里木文艺界的一大硕果! 《哲里木散记》大部分是纪实作家亲身经历的事实。作家说:“……在哲里木大地上,我生活过来五十余年,耳闻目睹它的历史变迁,革命的先烈,勇敢的人民用鲜血和汗水浇灌了哲里木大地。在这块热土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里木文艺 人生感受 嘎达梅林 丰收景象 宣传工作 玛拉沁夫 牧歌式 黄昏时分 同类题材 浑成
下载PDF
二十年代混合艺术的不朽之作——《喧哗与骚动》管窥
11
作者 李晓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年第2期29-36,共2页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福克纳 二十年代 康普生家族 神话模式 昆丁 意识流手法 时间顺序 意识流小说 迪尔西
下载PDF
语文教学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晓峰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17,共2页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这方面,语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 途径 条件
全文增补中
谈《生死场》对抗战前后中国人生的透视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泉良 席永杰 《前沿》 1995年第6期52-54,共3页
谈《生死场》对抗战前后中国人生的透视杨泉良,席永杰漫长的封建统治以及适应这种统治而形成的礼教制度,形成了中国人生的固定模式,没有变化、缺少活力的因袭。在世世代代中国民众的生活中成为本来如此的定规。生活在这样的历史氛围... 谈《生死场》对抗战前后中国人生的透视杨泉良,席永杰漫长的封建统治以及适应这种统治而形成的礼教制度,形成了中国人生的固定模式,没有变化、缺少活力的因袭。在世世代代中国民众的生活中成为本来如此的定规。生活在这样的历史氛围中的个体。左右他们行为的并不是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场》 中国人生 抗战前后 日本帝国主义 人的价值 礼教制度 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前 社会政治环境 抗战初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