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两汉时期孔子是如何走上神坛的 |
于东新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1999 |
1
|
|
2
|
“例如”是动词还是介词 |
张庆余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2
|
|
3
|
毛宗岗对《三国演义》诗词歌赋的加工整理 |
刘永良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1
|
|
4
|
中学鲁迅小说教学杂谈 |
李明军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1999 |
1
|
|
5
|
批判与重构——试论巴金、老舍、曹禺对家族文化的批判 |
徐文海
勾令民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1
|
|
6
|
《三国演义》的典故运用 |
刘永良
|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3
|
|
7
|
乡土人生的悲喜变奏——徐文海小说创作漫评 |
郭海军
李晓辉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8
|
“陈旧的玩物”与“可怜的动物”——祥林嫂与鲁侍萍形象之比较 |
李明军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9
|
试论“兴”的概念归属 |
阎诚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0 |
|
10
|
壮美秀丽的画卷——读李全喜散文集《哲里木散记》 |
李凤鸣
|
《阴山学刊》
|
1990 |
0 |
|
11
|
二十年代混合艺术的不朽之作——《喧哗与骚动》管窥 |
李晓辉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0 |
0 |
|
12
|
语文教学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刘晓峰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13
|
谈《生死场》对抗战前后中国人生的透视 |
杨泉良
席永杰
|
《前沿》
|
199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