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在支架内再狭窄中的机制研究现状
1
作者 于中玉 贺文帅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6期31-35,39,共6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治疗手段,其中药物洗脱支架极大程度改善了疾病的预后,但术后仍有5%~10%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机制为新内膜增生和新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已被证实在动脉粥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治疗手段,其中药物洗脱支架极大程度改善了疾病的预后,但术后仍有5%~10%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机制为新内膜增生和新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已被证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核心作用。在高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合并糖尿病的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中,支架植入2~6个月容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本文就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在支架内再狭窄形成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支架内再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红 王鹏飞 +1 位作者 吴广 赵兴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4期385-389,共5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致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CVD)之一,其发病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作为"第二基因组"参与CVD的发病。本文将就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AMI的关系、可能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AMI的治疗提... 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致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CVD)之一,其发病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作为"第二基因组"参与CVD的发病。本文将就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AMI的关系、可能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AMI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微生物区系 急性心肌梗死 代谢产物
下载PDF
T细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鹏飞 李晓红 +1 位作者 温霞 何涛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61-163,F0004,共4页
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已经超越肿瘤,成为我国患病率最高的疾病,其中尤以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致死、致残率最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T细胞与AMI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联... 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已经超越肿瘤,成为我国患病率最高的疾病,其中尤以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致死、致残率最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T细胞与AMI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联系,本综述从不同功能的T细胞出发,探讨其与AMI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下载PDF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的影响
4
作者 李晓红 王鹏飞 赵兴胜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研究表明,长期高水平的血尿酸,通过肠道菌群失调、炎症激活、氧化应激等机制累及心血管系统,可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现就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心力衰竭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尿酸 高尿酸血症
下载PDF
围绝经期对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任茂佳 贺文帅 +3 位作者 张琪 宋晓鹏 吴云 赵兴胜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6期911-914,共4页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绝经后的女性人群,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死亡率明显增加。围绝经期作为女性绝经特有的生理过渡期,对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等)有重要的影响。现将重点论述...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绝经后的女性人群,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死亡率明显增加。围绝经期作为女性绝经特有的生理过渡期,对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等)有重要的影响。现将重点论述围绝经期对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更年期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血压与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琪 任茂佳 +1 位作者 宋晓鹏 赵兴胜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3期288-291,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高血压与焦虑抑郁共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焦虑抑郁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高血压也导致焦虑抑郁的发生,二者互相影响,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现就高血压与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高血压 焦虑症 抑郁症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作杰 赵兴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3期296-300,共5页
高血压(HP)患者血压变异性(BPV)是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高风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BPV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认知障碍(CI)的发生,本文将就HP患者BPV与C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能通过动态血压监测(ABPM)早期识别及干预BPV,从而减... 高血压(HP)患者血压变异性(BPV)是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高风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BPV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认知障碍(CI)的发生,本文将就HP患者BPV与C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能通过动态血压监测(ABPM)早期识别及干预BPV,从而减少CI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认知障碍 血压监测 便携式
下载PDF
氧化三甲胺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琪 宋晓鹏 +2 位作者 任茂佳 吴广 赵兴胜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期81-84,共4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结构紊乱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氧化三甲胺作为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现就氧化三甲胺与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房颤动和心肌纤维化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结构紊乱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氧化三甲胺作为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现就氧化三甲胺与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房颤动和心肌纤维化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做一综述,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心血管疾病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患者雌二醇水平与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与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迎 吴云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年第7期772-775,共4页
目的探讨雌二醇(E2)、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胱抑素C(Cys C)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18》中围绝经期诊断标准,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高血压诊断标准:选取100名为围绝经期高血压组,100名... 目的探讨雌二醇(E2)、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胱抑素C(Cys C)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18》中围绝经期诊断标准,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高血压诊断标准:选取100名为围绝经期高血压组,100名为围绝经期非高血压组,采集并记录所有入组人员的一般资料年龄、吸烟史、饮酒史、BMI及病史情况,测量记录血压,完善包括E2、CRP、FIB、Cys C、FPG、TC、HDL-C、LDL-C、TG等生化指标。结果围绝经期高血压组与围绝经期非高血压组相比,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中年龄、吸烟史、饮酒史、BMI、FPG、TC、HDL-C、LDL-C、TG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2水平较低,差异显著(P<0.01),在围绝经期高血压组(n=100),E2分别与CRP(r=-0.512)、FIB(r=-0.211)、Cys C(r=-0.278)呈显著负相关,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E2(OR=0.859,P<0.01)、FIB(OR=2.506,P<0.05)与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独立相关。结论(1)E2水平的下降、CRP、FIB、Cys C水平的上升在围绝经期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2)围绝经期女性E2水平的下降可造成CRP、FIB、Cys C水平升高,从而促进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的发生。(3)E2的变化及炎症反应、凝血系统功能异常等共同参与了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4)E2是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的保护因素,FIB是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高血压 雌二醇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胱抑素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