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R2-PKC信号通路在胃食管反流病黏膜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姚晓茹 年媛媛 曹佳馨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 研究PAR2-PKC信号通路在胃食管反流病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据GerdQ评分>8分、内镜下食管黏膜情况确定RE组、RE炎旁对照组、NERD组患者;无GERD典型临床症状、内镜下食管黏膜正常确定正常对照组;内镜下取RE组食管黏膜糜烂处、... 目的 研究PAR2-PKC信号通路在胃食管反流病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据GerdQ评分>8分、内镜下食管黏膜情况确定RE组、RE炎旁对照组、NERD组患者;无GERD典型临床症状、内镜下食管黏膜正常确定正常对照组;内镜下取RE组食管黏膜糜烂处、距糜烂外周5 cm处正常黏膜组织,以及NERD组、正常对照组食管齿状线上5 cm食管黏膜组织进行免疫组化、RT-PCR实验检测各组食管黏膜组织中PAR2、PKC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共收集84例患者(RE组25例;RE炎旁对照组19例;NERD组24例;正常对照组16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AR2、PKC蛋白在NERD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但PAR2、PKC蛋白在各分组食管黏膜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提示,PKC mRNA检测量在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AR2 mRNA在正常对照组vs RE组、RE炎旁对照组vs NERD组、NERD组vs正常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性;正常对照组vs RE组、正常对照组vs RE炎旁对照组、NERD组vs RE组间无差异。结论 PAR2-PKC信号通路激活可能参与GERD中RE、NERD患者食管表面黏膜炎症以及NERD患者内脏高敏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PAR2 PKC
下载PDF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基于症状诊断的胃食管反流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洪锁 孟宪梅 +9 位作者 年媛媛 侯瑞丽 牛爱原 徐振瑞 许智超 张红杨 牛璐 李咏梅 吕胜利 陈晓军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35-241,共7页
[目的]调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成人基于症状诊断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病情况,并分析GERD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年龄≥18岁的社区及体检居民5607例。采用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调查基于症状的GERD患病率,并... [目的]调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成人基于症状诊断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病情况,并分析GERD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年龄≥18岁的社区及体检居民5607例。采用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调查基于症状的GERD患病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该地区GERD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GerdQ评分≥8分者414例(7.4%)。单因素分析发现BMI、经常吃巧克力或甜食、夜间觉醒或早醒、睡眠时间<6 h、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慢性咽炎、慢性气管炎与GERD相关。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显示,BMI、经常吃巧克力或甜食、睡眠时间<6 h、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血脂异常、慢性咽炎、慢性气管炎可能是GERD的危险因素。[结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成人基于症状诊断的GERD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肥胖、经常吃巧克力或甜食、睡眠时间<6 h等、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血脂异常、慢性咽炎、慢性气管炎可能是GER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危险因素 症状 患病率
原文传递
补体与脂肪肝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燕 杨耀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577-1581,共5页
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FLD)存在脂肪组织和肝脏等的免疫功能紊乱,补体参与了肝脏脂质沉积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肝脂肪变性时过多的脂肪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可激活补体,促进脂质沉积并使炎症反应级联放大,继而激发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加... 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FLD)存在脂肪组织和肝脏等的免疫功能紊乱,补体参与了肝脏脂质沉积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肝脂肪变性时过多的脂肪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可激活补体,促进脂质沉积并使炎症反应级联放大,继而激发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加重脂质在肝细胞内积存.补体与脂肪肝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进行更深入的认识,C5L2受体拮抗剂的研究有助于研制开发新一代治疗药物.因此需要进一步了解补体在肝脏代谢性应激状态下的免疫机制,从而进一步澄清其在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采取措施预防病变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补体 炎症
下载PDF
血清IL-12、CDT、HGF和内毒素在不同阶段酒精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洪锁 年媛媛 +3 位作者 孟宪梅 苏日古格 任丽梅 王晶 《胃肠病学》 2019年第9期540-545,共6页
背景: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但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探索ALD各阶段的分子标志物变化趋势对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糖缺失性转铁蛋白(CDT)、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内毒素在不同阶段ALD中... 背景: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但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探索ALD各阶段的分子标志物变化趋势对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糖缺失性转铁蛋白(CDT)、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内毒素在不同阶段ALD中的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9例酒精性肝硬化(AC)、14例酒精性肝炎(AH)、16例酒精性脂肪肝(AFL)、16例亚临床患者,以15名体检正常者作为健康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2、CDT、HGF水平,鲎试验检测内毒素水平。以ROC曲线分析IL-12、CDT诊断ALD的价值。结果:AC、AH患者血清IL-12、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AFL、亚临床和健康对照组(P<0.05),AC、AH、AFL和亚临床组血清CDT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C患者血清HGF水平显著高于AH、AFL、亚临床和健康对照组(P<0.05)。ALD患者血清IL-12、CDT、HGF与血清内毒素呈正相关(P<0.05)。截断值为55.06 pg/mL时,血清IL-12诊断AL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6和0.95;截断值为354.41 pg/mL时,血清CDT诊断AL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67和0.88。结论:血清IL-12、CDT、HGF和内毒素在ALD不同阶段存在趋势性变化,IL-12、CDT诊断ALD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ALD早期诊断的标志物。血清HGF和内毒素对评估ALD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酒精性 白细胞介素12 糖缺失性转铁蛋白 肝细胞生长因子 内毒素类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图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洪锁 年媛媛 +1 位作者 孟宪梅 王学勤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0期103-105,110,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胃电图(EGG)特点。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9例入组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均符合RomeIV FD诊断标准,其中包括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胃电图(EGG)特点。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9例入组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均符合RomeIV FD诊断标准,其中包括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男39例,女37例,平均年龄(42.88±13.12)岁]、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 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男28例,女55例,平均年龄(40.73±13.06岁)]和53例健康人[其中男22例,女31例,年龄(41.15±11.51)岁]。结果 EGG监测显示,静息、餐后胃电节律百分率EPS组为(34.88±9.16)%和(41.69±9.87)%、PDS组为(43.96±11.88)%和(49.67±10.85)%,低于正常对照组的(87.4±14.85)%和(86.83±12.2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电节律过缓的百分率EPS组(56.26±10.23)%和(43.00±10.13)%、PDS组(45.41±14.90)%和(37.54±5.0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09±2.11)%和(9.22±2.55)%(P<0.05),胃电节律过速的百分率EPS(56.26±10.23)%和(13.16±3.95)%、PDS组为(6.64±1.08)%和(37.54±7.0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78±0.23)%和(2.83±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餐前餐后胃电节律异常,以胃动过缓为主,提示FD患者存在胃运动功能障碍,胃电图对阐明FD的发生机制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上腹痛综合征 餐后不适综合征 胃电图 胃电节律
下载PDF
TRPV1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许智超 年媛媛 孟宪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6期697-701,共5页
目的研究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就诊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病研究所胃镜室的患者,采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初步入组GERD各亚型... 目的研究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就诊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病研究所胃镜室的患者,采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初步入组GERD各亚型患者及正常对照患者共114例,根据临床症状及内镜下食管黏膜表现将入组患者分为反流性食管炎组(RE组)57例、非糜烂性反流病组(NERD组)28例、正常对照组29例,收集其食管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RT-PCR等技术检测各组患者食管黏膜TRPV1蛋白阳性染色、蛋白表达量和mRNA表达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示:在食管鳞状上皮中,RE组和正常对照组、NERD组和正常对照组间TRPV1蛋白阳性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食管鳞状上皮细胞膜阳性表达显著,RE组阳性、强阳性表达较多,NERD组阳性表达较多,正常对照组弱阳性表达较多;食管鳞状上皮细胞浆阳性表达欠佳,RE组仅可见极个别细胞浆阳性表达,NERD组细胞浆无阳性表达,正常对照组可见部分细胞浆弱阳性表达。Western-blot结果示:与RE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NERD组TRPV1蛋白表达更为显著(P<0.05)。RT-PCR结果示:与NERD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RE组TRPV1 mRNA表达更为显著(P<0.05)。结论TRPV1可能参与RE和NERD患者的食管黏膜损伤、内脏高敏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V1 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性食管炎 非糜烂性反流病 内脏高敏感
下载PDF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核磁共振表现分析
7
作者 刘启 王禄 +5 位作者 刘春城 吉木斯 武俊英 陈清威 郝勇 石继海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肛周化脓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HS)诊断分期及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及肛肠科的肛周HS患...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肛周化脓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HS)诊断分期及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及肛肠科的肛周H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合临床Herley分期,观察MRI显示的HS病灶分布与严重程度。结果:10例患者中HerleyⅠ期6例,Ⅱ期4例,Ⅰ期患者MRI表现为局灶性炎症及脓肿,未见窦道。脓肿见于肛周(83%),之后依次为臀区(50%)、前会阴区(33%)。Ⅱ期患者MRI表现为皮下组织炎症、脓肿及窦道,窦道未侵犯肌肉、肛管,未见窦道相互连接。4例患者中窦道见于肛周(100%),前会阴区(25%),臀区(25%),坐骨直肠窝(25%),臀沟(25%)。脓肿见于肛周(100%),前会阴区(50%),臀区(50%),坐骨直肠窝(25%),臀沟(25%)。本组患者MRI表现与临床分期一致。结论:MRI检查可明确肛周HS病变范围及深度,确定Herley分期,为肛周HS的诊断、治疗及疗效判定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汗腺炎 磁共振成像 Herley分期 疗效
下载PDF
包头地区基于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洪锁 孟宪梅 +6 位作者 年媛媛 侯瑞丽 牛爱原 徐振瑞 许智超 张红杨 牛璐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调查包头地区成人基于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流行病学。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包头地区18岁以上社区及体检居民1069位。采用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调查基于症状的GERD患病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内蒙... 目的调查包头地区成人基于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流行病学。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包头地区18岁以上社区及体检居民1069位。采用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调查基于症状的GERD患病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内蒙古包头市地区GERD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GerdQ评分≥8分者84例,占约7.9%。单因素分析发现GERD与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夜间觉醒或早醒、睡眠时间<6 h、慢性胃炎、慢性咽炎、慢性气管炎相关。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身体质量指数≥24.0 kg/m2(OR=1.232,95%CI:1.187~1.279)、慢性胃炎(OR=2.566,95%CI:1.286-5.118)和冠心病(OR=3.343,95%CI:0.976~11.459)可能是GERD的危险因素。结论包头地区成人基于症状的GERD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冠心病、慢性胃炎和肥胖可能是GERD的危险因素。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倡导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预防GERD的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危险因素 症状 患病率
原文传递
食管黏膜色泽变白与胃食管反流的相关性
9
作者 许智超 年媛媛 +1 位作者 孟宪梅 陈洪锁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期13-16,共4页
目的分析食管黏膜色泽变白、鳞状上皮增生与胃食管反流的相关性及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行内镜检查并符合内镜下食管黏膜色泽变白(A组)、散在鳞状上皮增生(B组)、正... 目的分析食管黏膜色泽变白、鳞状上皮增生与胃食管反流的相关性及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行内镜检查并符合内镜下食管黏膜色泽变白(A组)、散在鳞状上皮增生(B组)、正常对照(C组)的患者,年龄在18~70岁之间,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知情且同意,分别选取A组74例,B组26例,C组51例。比较三组的上消化道症状、饮食习惯的差异性。结果A组、B组患者反酸的发生率为25.68%、11.54%,烧心的发生率为12.16%、11.54%,均显著高于C组的0、0;A组患者上腹绞痛的发生率为37.84%,显著高于B组的11.54%;A组、B组患者咽部异物感的发生率为12.16%、11.54%,显著高于C组的0;C组患者吃烫食、进食快的发生率为27.45%、49.02%,显著高于A组的8.11%、17.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黏膜色泽变白、散在鳞状上皮增生均与反酸、烧心、咽部异物感等症状显著相关,而与上腹胀、恶心、吞咽困难、咽炎、声音嘶哑、辛辣刺激、吸烟、饮酒等无明确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食管黏膜色泽变白 鳞状上皮增生 生活饮食习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