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小切口术式与传统术式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永胜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15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究改良小切口术式与传统术式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疗效比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48例为观察对象,病例筛查时间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依据择期手术开展时间分组,24例分设试验1组,予以传统术式,24例分... 目的探究改良小切口术式与传统术式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疗效比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48例为观察对象,病例筛查时间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依据择期手术开展时间分组,24例分设试验1组,予以传统术式,24例分设试验2组,予以改良小切口术式。结果试验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等指标小于试验1组(P<0.05);试验2组不良手术结局发生率低于试验1组(P<0.05);试验2组患者术后3天NRS评分均值低于试验1组(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术式与传统术式于甲状腺良性肿瘤应用中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改良小切口术式疗效优于传统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肿瘤 改良小切口术式 传统术式 疗效
下载PDF
Focus超声刀与传统方法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靳凯 成绥生 《医学综述》 2018年第2期384-388,共5页
目的比较Focus超声刀与传统方法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77例接受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5例采用Focus超声刀行甲状腺手术(观察组),92例采用传... 目的比较Focus超声刀与传统方法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77例接受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5例采用Focus超声刀行甲状腺手术(观察组),92例采用传统方法行甲状腺手术(对照组)。两组均由同一组医师团队施行手术,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均少于对照组[(83.89±21.57)min比(94.72±24.54)min,(49.67±24.10)m L比(76.22±34.91)m L,(65.35±32.00)m L比(82.66±33.76)m L,(7.24±1.01)cm比(7.78±1.35)cm](P<0.01)。两组患者术后活动性出血、喉返神经损伤、低钙麻木、切口感染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及血清Ca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cus超声刀在甲状腺开放手术中缩短了手术时间,提供了更清晰的术野。与传统方法相比Focus超声刀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FOCUS超声刀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甲状腺癌不同术式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靳凯 成绥生 谷瀚博 《医学综述》 2018年第7期1435-1439,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不同术式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2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分为4组:甲状腺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不同术式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2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分为4组:甲状腺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A组)、全甲状腺切除及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B组)、全甲状腺切除及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C组)、甲状腺癌改良或根治术(D组),每组80例。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术前、术后1 h、第1天、第3天及第7天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钙变化。结果各组患者术后1 h、1 d、3 d的PTH及血钙均呈下降趋势,各组术后第3天的PTH及血钙均达最低值,术后7 d均升高,PTH及血钙在术后各时点均为A组>B组>C组>D组。PTH及血钙在组内、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低PTH和低血钙(有症状和无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D组低PTH和低血钙(有症状和无症状)均高于A组(P<0.05)。结论甲状腺癌不同手术方式均对甲状旁腺功能有影响,手术范围扩大会增加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钙血症的风险,术后可通过检测甲状旁腺素预测低钙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低钙血症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靳凯 成绥生 谷瀚博 《医学综述》 2019年第4期828-83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甲状腺肿瘤外科收治的285例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中行中央区淋巴结...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甲状腺肿瘤外科收治的285例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中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分析影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 150,95%CI 1. 155~4. 002,P=0. 016)、年龄<45岁(OR=1. 899,95%CI 1. 088~3. 312,P=0. 024)、肿瘤直径> 5~10 mm(OR=3. 209,95%CI 1. 755~5. 865,P=0. 000)、肿瘤侵犯甲状腺被膜(OR=2. 520,95%CI 1. 428~4. 447,P=0. 001)、癌灶累及甲状腺双叶(OR=2. 183,95%CI 1. 189~4. 008,P=0. 012)均是影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具有男性、年龄<45岁、肿瘤最大直径> 5 mm、肿瘤侵犯甲状腺被膜、癌灶累及甲状腺双叶等临床病理特征的PTMC患者易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术中应积极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淋巴转移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田亚娟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4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针对性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GQOLI-74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比对照组低,GQOLI-74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焦虑降低效果明显,并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护理干预 焦虑 心理状态 针对性护理
下载PDF
甲状腺疾病围术期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6
作者 田亚娟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6期75-76,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在甲状腺疾病的围术期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12例甲状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抽签法作为分组依据把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各56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给... 目的研究探讨在甲状腺疾病的围术期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12例甲状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抽签法作为分组依据把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各56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个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术后禁食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临床指标数据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甲状腺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对于改善甲状腺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数据有积极性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围术期护理 个体化干预护理 临床指标数据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胃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瘦素和脂联素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马翠翠 李杨 +4 位作者 庞向鹏 娄婷婷 王欢 郭瑞芳 刘亚航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351-356,共6页
目的明确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期间胃癌患者53例,结直肠癌患者48例,非肿瘤对照组患者56例,检测血清瘦素和脂联素表达水平,比较胃癌、结直肠癌... 目的明确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期间胃癌患者53例,结直肠癌患者48例,非肿瘤对照组患者56例,检测血清瘦素和脂联素表达水平,比较胃癌、结直肠癌组与非肿瘤对照组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相对危险度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对人口学特征及疾病特征比较后发现,三组患者在性别(χ2=27.353,P=0.000)、年龄(χ2=9.953,P=0.007)、受教育程度(χ2=27.527,P=0.000)及肿瘤家族史(χ2=133.503,P=0.000)方面存在差异。与非肿瘤对照组比较,胃癌组患者血清瘦素表达水平升高[(6.02±1.83)vs(4.76±1.62),P=0.013]、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瘦素表达水平升高[(6.21±1.74)vs(4.76±1.62),P=0.006];胃癌组患者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降低[(4.43±0.48)vs(4.90±0.39),P=0.000]、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降低[(4.41±0.42)vs(4.90±0.39),P=0.000]。按病理分型对数据进行分层比较,高、中、低分化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按肿瘤不同分期进行分层比较,早期与中晚期肿瘤两组数据间无统计学差异。将胃癌、结直肠癌组与非肿瘤对照组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按照四分位数分层后,进行相对危险度分析,胃癌、结直肠癌组血清瘦素风险比值分别为3.51和9.23,血清脂联素OR值分别为0.20和0.07。结论血清瘦素水平升高是胃癌、结直肠癌发病的风险因素,血清脂联素水平是胃癌、结直肠癌发病的保护因素,血清脂联素水平的降低增加了胃癌、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变化可能与胃癌、结直肠癌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结直肠癌 脂代谢 瘦素 脂联素
下载PDF
分析结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媛媛 白莉华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9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肛门排便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较高,可以及早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同时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结直肠癌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下载PDF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多元化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白莉华 许媛媛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多元化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4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多元...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多元化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4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多元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感染、肠道出血、肠梗阻、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不良情绪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较长,研究组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多元化康复护理在结直肠癌围术期患者中护理效果更加突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有利于调节其不良情绪,提高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多元化康复护理 并发症 SAS、SDS评分
下载PDF
瘦素及脂联素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杨 刘亚航(综述) 郭瑞芳(审校)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2期858-861,共4页
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敌人。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肥胖与结直肠癌、食管癌、肾癌和子宫内膜癌等许多肿瘤的发生相关。但其导致... 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敌人。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肥胖与结直肠癌、食管癌、肾癌和子宫内膜癌等许多肿瘤的发生相关。但其导致肿瘤发生风险增加的机制尚未完全揭示。瘦素、脂联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类激素,参与机体能量代谢,在影响肿瘤生长的多个环节日益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脂联素 消化系统肿瘤
原文传递
体质量指数、血脂、血清瘦素和脂联素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欢 李杨 +6 位作者 娄婷婷 庞向鹏 李燕 迟卉 马翠翠 郭瑞芳 刘亚航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0年第7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血脂、血清瘦素及脂联素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及同期体检无甲状...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血脂、血清瘦素及脂联素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及同期体检无甲状腺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者40例(对照组),计算所有受试者体质量指数并检测血脂、瘦素和脂联素水平。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女性多于男性,三组间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24,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体质量指数、瘦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24.86±3.26)kg/m2、(0.68±0.07)ng/ml、(1.42±0.53)mmol/L、(4.76±0.57)mmol/L]均高于对照组[(20.79±2.15)kg/m^2、(0.61±0.39)ng/ml、(1.05±0.36)mmol/L、(4.28±0.4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02、3.296、1.993、2.177,均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4.97±0.55)mmol/L、(2.72±0.58)mmol/L]均高于对照组[(4.28±0.46)mmol/L、(2.18±0.6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54、2.148,均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脂联素水平[(4.21±0.34)ng/ml、(4.30±0.27)ng/ml]均低于对照组[(4.87±0.2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31、7.416,均P<0.01)。结论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清瘦素的升高及血清脂联素的降低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瘤 瘦素 脂联素 人体质量指数 血脂
原文传递
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系TPC-1的HMGA2基因敲除模型构建
12
作者 勇宏 李小娟 +4 位作者 金山 刘友胜 乌云图 白银宝 塔拉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21-425,共5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稳定敲除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T-Hook-2,HMGA2)基因的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系TPC-1细胞模型。方法重组pLV[2gRNA]-EGFP:T2A:Puro-U6>{hHMGA2[gRNA#A1]*}-U6>{hHMGA...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稳定敲除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T-Hook-2,HMGA2)基因的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系TPC-1细胞模型。方法重组pLV[2gRNA]-EGFP:T2A:Puro-U6>{hHMGA2[gRNA#A1]*}-U6>{hHMGA2[gRNA#A2]*}慢病毒质粒载体的构建:设计靶向HMGA2基因的Dual-gRNA序列,将合成的Dual-gRNA片段克隆到pLV[2gRNA]-EGFP:T2A:Puro-U6载体中,提取单克隆进行测序验证。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载体进行慢病毒包装,并感染TPC-1细胞,利用嘌呤霉素进行筛选获得HMGA2敲除的单克隆,进行PCR及测序验证,实时荧光定量qPCR检测细胞中HMGA2 mRNA的敲除效率。结果经测序验证,成功构建了靶向HMGA2基因的pLV[2gRNA]-EGFP:T2A:Puro-U6>{hHMGA2[gRNA#A1]*}-U6>{hHMGA2[gRNA#A2]*}质粒。挑取单克隆进行PCR鉴定及基因测序,成功获得了HMGA2完全敲除的TPC-1细胞。经实时荧光定量qPCR检测HMGA2敲除的TPC-1细胞,未表达HMGA2 mRNA。结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能成功构建稳定敲除HMGA2基因的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系TPC-1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系TPC-1 甲状腺癌 HMGA2
原文传递
自噬及内质网应激在卡非佐米对MCF-7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3
作者 包文华 塔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81-1191,共11页
目的探讨自噬及内质网应激在卡非佐米(Carfilzomib)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F-7乳腺癌细胞,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传代培养,实验组卡非佐米(0.625、1.25、2.5、5、10、20、40、80、160、320 nmol/L)作... 目的探讨自噬及内质网应激在卡非佐米(Carfilzomib)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F-7乳腺癌细胞,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传代培养,实验组卡非佐米(0.625、1.25、2.5、5、10、20、40、80、160、320 nmol/L)作用0 h、3 h、6 h、12 h、24 h、48 h,自噬抑制剂3-MA(0.5、1、5、10、20、40、80、160 nmol/L)作用48 h,内质网应激抑制剂Salubrinal(2.5、5、10、20、40、80、160、320 umol/L)作用48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卡非佐米、3-MA、Salubrinal对MCF-7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实验组的各药物浓度后,实验分为对照组,卡非佐米3-MA组,卡非佐米+Salubrinal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卡非佐米随着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活性抑制作用增强,呈浓度依赖性与时间依赖性,当卡非佐米浓度为10 nmol/L作用48 h,抑制率为20.03±0.34^(**)。3-MA,Salubrinal对MCF-7细胞增值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加作用增强。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卡非佐米能够诱导MCF-7的凋亡,凋亡率为3.54%。协同3-MA和Salubrinal处理后,凋亡率增加至5.04%和6.9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卡非佐米组相比,卡非佐米+3-MA和卡非佐米+Salubrinal作用后,Grp-78和Caspase-12转录的mRNA均减少,Salubrinal减少作用更显著,而GADD153的表达在3-MA组和Salubrinal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与mRNA检测结果一致,3-MA组和Salubrinal组Grp-78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Salubrinal对蛋白的降低作用更明显,GADD153在3-MA组和Salubrinal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spase-12的表达则3-MA组低于Salubrinal组。结论卡非佐米抑制MCF-7细胞增值,同时诱导细胞自噬,且部分通过内质网应激通路,抑制自噬与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能够增强卡非佐米对MCF-7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非佐米 MCF-7细胞 凋亡 自噬 内质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