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结节的病理演进与分子影像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敏 张国建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759-764,共6页
随着肺部低剂量CT的普及和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肺结节的检出率大大提高,但良恶性判断仍然是目前影像学的难点和热点,早期明确诊断对于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结果至关重要。目前影像学对肺结节的研究已经从形态学向分子影像学方向发展... 随着肺部低剂量CT的普及和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肺结节的检出率大大提高,但良恶性判断仍然是目前影像学的难点和热点,早期明确诊断对于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结果至关重要。目前影像学对肺结节的研究已经从形态学向分子影像学方向发展,分子影像学能够对活体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定量、动态研究,在诊断肺结节中显示出重要价值和潜力。本文就不同病理类型肺结节的病理演进过程进行概述,并对几种不同类型的核医学分子影像显像剂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病理 分子影像学 核医学显像
下载PDF
^(99m)Tc-MIBI SPECT/CT结合CT影像学特征在原发性甲状旁腺疾病中的价值
2
作者 赵宇嘉 白侠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957-963,共7页
目的 探讨SPECT/CT及CT影像学特征在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PHPT)影像学定位不准确时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PHPT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漏诊组(n=12)和诊断正确组(n=78);患者共切除110个病灶,按照病理结果分为甲... 目的 探讨SPECT/CT及CT影像学特征在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PHPT)影像学定位不准确时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PHPT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漏诊组(n=12)和诊断正确组(n=78);患者共切除110个病灶,按照病理结果分为甲状旁腺病灶组(n=81)和甲状腺病灶组(n=29),在SPECT/CT断层融合图像上的甲状旁腺病灶区、甲状腺病灶区、甲状旁腺病灶对侧正常区勾画大小相同的感兴趣区,并记录上述不同部位的放射性计数,计算靶与非靶比值(T/NT)和靶本比(TBR);在CT病灶截面收集连续3个层面CT密度最大值(CT_(max))、最小值(CTmin)及平均值(CT_(avg))。对各组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绘制ROC曲线,评估各项数据的诊断效能。结果^(99m)Tc-MIBI SPECT/CT图像上,漏诊组病灶的T/NT、TBR、体积、直径均小于诊断正确组,两组间T/NT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且诊断效能最佳,两组间TBR、体积、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旁腺病灶组和甲状腺病灶组比较中,两组间血钙、血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病灶组血清甲状旁腺素、TBR、CT_(max)、CTmin、CT_(avg)均小于甲状旁腺病灶组(P<0.05)。CT_(max)的诊断效能最优,AUC为0.623,敏感度为74.10%,特异性为62.50%。结论 SPECT/CT对PHPT进行术前定位时T/NT的诊断效能较TBR更好,可以为PHPT术前定位病灶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与甲状腺病灶进行对TBR、CT_(max)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 SPECT/CT 甲状腺疾病
下载PDF
心肌“缺血记忆”分子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贾凯丽 王雪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7-840,共4页
胸痛患者到急诊科就诊是常见现象,但心肌短暂缺血引起的胸痛症状持续时间较短,胸痛患者就诊时症状已经消失或缓解。在胸痛消失后,常规的心脏检查方法一般难以准确诊断曾经发生过的心肌短暂缺血,这将会导致心肌缺血的漏诊。心肌短暂缺血... 胸痛患者到急诊科就诊是常见现象,但心肌短暂缺血引起的胸痛症状持续时间较短,胸痛患者就诊时症状已经消失或缓解。在胸痛消失后,常规的心脏检查方法一般难以准确诊断曾经发生过的心肌短暂缺血,这将会导致心肌缺血的漏诊。心肌短暂缺血后,心肌细胞血流减少,同时也会在细胞代谢、基因分子、受体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变化,且这些变化的持续时间比心肌血流变化的持续时间较长,基于以上变化的分子影像学检查能够检测到症状消失后的心肌缺血,这种现象称心肌"缺血记忆"。本文基于"缺血记忆"原理,在细胞代谢、基因分子、受体等方面阐述分子影像学诊断心肌缺血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心肌缺血 缺血记忆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DNA三角双锥荧光分子探针的制备及初步生物学评价
4
作者 段晓燕 都义日 +2 位作者 翁兆平 王涛 李剑波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构建基于DNA三角双锥纳米结构(DBN)的荧光分子探针,于活体动物水平探索探针的生物学性质。方法采用一步退火法,制备携带侧臂链的DBN;与DyLight 755偶联的寡聚核苷酸单链A20(DyLight 755-A20)混匀,制备荧光分子探针DyLight 755-DBN;... 目的构建基于DNA三角双锥纳米结构(DBN)的荧光分子探针,于活体动物水平探索探针的生物学性质。方法采用一步退火法,制备携带侧臂链的DBN;与DyLight 755偶联的寡聚核苷酸单链A20(DyLight 755-A20)混匀,制备荧光分子探针DyLight 755-DBN;将DyLight 755-DBN通过尾静脉注射实验鼠体内,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感兴趣脏器测定荧光计数,探索分子探针的体内分布情况;将DyLight 755-DBN通过尾静脉注射体内,于不同时间点行小动物活体成像研究。结果成功制备携带侧臂链的DBN,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征;通过与DyLight 755-A20等摩尔量杂交,成功制备荧光分子探针DyLight 755-DBN。体内分布实验显示DyLight 755-DBN进入体内后,荧光信号主要集中在肾脏、肝脏、脾脏、胃;注射分子探针5~15 min,在实验鼠的肺部有一定的荧光信号,但15 min后,荧光信号几乎没有。活体成像结果显示DyLight 755-DBN进入实验鼠体内主要集中在肝脏和胃,膀胱中维持较强的荧光信号。结论荧光分子探针DyLight 755-DBN是一种性质优良的分子影像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三角双锥纳米结构 荧光分子探针 体内分布 活体成像
下载PDF
核医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5
作者 邬心爱 邬永军 +2 位作者 王春梅 王城 王雪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11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面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核医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40名医学影像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混合式教学)20名和对照组(传统教学)20名,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课堂测...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面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核医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40名医学影像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混合式教学)20名和对照组(传统教学)20名,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课堂测试成绩、期末理论成绩进行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课堂测试成绩(满分60分)为(57.15±1.08)vs(51.30±1.03),期末理论成绩(满分100分)为(91.61±1.07)vs(81.70±2.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课堂表现比较:试验组11名(55.0%)表现积极,对照组7名(3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比较:试验组13名(65.0%)满意,优于对照组的4名(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面授”的混合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核医学 本科生
下载PDF
^(18)F-FDOPA PET/CT定量分析提高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效能
6
作者 武婕 周蕾蕾 +5 位作者 张逸悦 蒋腾 徐志宏 张思伟 白侠 王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6-^(18)F氟-L-多巴(^(18)F-FDOPA)PET/CT半定量分析及人工智能平台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经临床确诊的56例PD患者,其中33例早期(Hoehn-YahrⅠ~Ⅱ级),2... 目的探讨6-^(18)F氟-L-多巴(^(18)F-FDOPA)PET/CT半定量分析及人工智能平台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经临床确诊的56例PD患者,其中33例早期(Hoehn-YahrⅠ~Ⅱ级),23例晚期(Hoehn-YahrⅢ~Ⅳ级);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同期健康对照者27例,行^(18)F-FDOPA PET/CT。于HERMES BRASS平台计算受试者纹状体各亚区与枕叶体积计数比(SORs),完成基于感兴趣区的脑半定量分析,观察早期和晚期PD患者纹状体各亚区不对称性。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PD组和健康对照组纹状体各亚区SORs行主成分分析,观察数据聚集度和组间区分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晚期PD患者尾状体、前壳核、后壳核和纹状体整体SORs显著降低(t=9.02~11.72,P<0.0001),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73、0.995和0.982。早期PD患者纹状体各亚区不对称指数分别为尾状核(7.61±5.50)%、前壳核(11.43±8.97)%、后壳核(17.17±11.63)%、纹状体(10.65±7.46)%。PD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主成分分析有显著区分度,PD组纹状体^(18)F-FDOPA摄取显著降低,早期PD患者对侧后壳核损失最显著,下降百分比为34%。结论平台半定量分析^(18)F-FDOPA PET/CT图像,为PD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半定量数值,纹状体特别是壳核的不对称性可能是PD早期诊断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8)F-FDOPA PET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半定量分析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帕金森病心脏神经受体显像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呼庚 白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4-298,共5页
帕金森病(PD)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常伴有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临床表现包括心律失常、血压波动、起搏器需要和心脏瓣膜功能异常等,这些变化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及早检测和监测PD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 帕金森病(PD)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常伴有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临床表现包括心律失常、血压波动、起搏器需要和心脏瓣膜功能异常等,这些变化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及早检测和监测PD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受损非常重要,可以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和管理策略,以减轻心脏相关的症状和风险。心脏神经受体显像是一种可以直观显示心脏交感神经完整性和功能状态的方法,对评价心脏交感神经功能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对早期诊断PD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介绍心脏神经受体显像剂在PD诊断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临床诊断 心脏核素显像 交感神经系统 综述
下载PDF
核素显像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视化诊断进展
8
作者 邬心爱 邬永军 王雪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常伴有钙、磷代谢紊乱及多系统病变。手术切除是治疗PHPT的主要手段,随着微创手术的推广应用,术前分子影像学精准定位成为迫切需要。核素显像双时相99mTc-MIBI SPECT/CT、11C-chol...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常伴有钙、磷代谢紊乱及多系统病变。手术切除是治疗PHPT的主要手段,随着微创手术的推广应用,术前分子影像学精准定位成为迫切需要。核素显像双时相99mTc-MIBI SPECT/CT、11C-choline及18F-Fluorocholine PET/CT一直是PHPT术前定位研究的热点,现就99mTc-MIBI、11C-choline及18F-Fluorocholine基本显像原理,三种核素显像方式在异位/复发病变、多腺体病变、PTH升高与核素显像结果不一致及既往颈部手术史的PHPT术前定位临床应用优缺点新进展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SPECT/CT PET/CT 术前定位
下载PDF
新型PET/CT显像剂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作用
9
作者 牛瑞龙 王相成 王雪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12-215,共4页
原发性肝癌早期发病隐匿、诊断困难,大部分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肝癌中晚期,治疗后易复发且生存率低。近期研究发现,肝癌的发生发展并非由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单方面作用所决定,而是由两者交互作用所形成的肿瘤微环境来决定。肿瘤微环... 原发性肝癌早期发病隐匿、诊断困难,大部分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肝癌中晚期,治疗后易复发且生存率低。近期研究发现,肝癌的发生发展并非由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单方面作用所决定,而是由两者交互作用所形成的肿瘤微环境来决定。肿瘤微环境主要由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构成,其通过分泌各种细胞因子、蛋白酶类等对肿瘤细胞产生重要的调控作用,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是肿瘤微环境产物之一,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过表达与肿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有一定关联。放射性核素标记成纤维活化蛋白抑制剂(68Ga-FAPI)作为一种新型PET/CT显像剂,已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现出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特别是在原发性肝癌中,因肝脏本底摄取较低,在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分期、肝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都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新型PET/CT显像剂68Ga-FAPI在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原发性肝癌的分期、原发性肝癌治疗后复发及肝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中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原发性肝癌诊治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活化蛋白抑制剂 原发性肝癌 PET/CT 核素
下载PDF
^(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联合增强CT评估肺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基于41例患者的前瞻性临床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浩 张国建 王雪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结合增强CT评估胸部肿块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41位患有可疑肺部病变的受试者,分别行^(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和增强CT影像学检查,并行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记录上述各项... 目的探讨^(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结合增强CT评估胸部肿块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41位患有可疑肺部病变的受试者,分别行^(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和增强CT影像学检查,并行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记录上述各项检查对肺部肿瘤淋巴结转移检出情况,以患者手术病理检查或随访情况作为确诊依据。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折^(99m)Tc-3PRGD2显像、肺部增强CT及二者联合判断肺部恶性肿瘤淋巴结是否转移的诊断能力,分析其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99m)Tc-3PRGD2显像、增强CT及二者联合诊断肺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4.6%(6/11)、68.4%(13/19)、63.3%(19/30)、50.0%(6/12)、72.2%(13/18),72.3%(8/11)、47.4%(9/19)、56.7%(17/30)、44.4%(8/18)、75.0%(9/12)和1.8%(9/11)、89.5%(17/19)、86.7%(26/30)、81.8%(9/11)、89.5%(17/19)。^(99m)Tc-3PRGD2显像的诊断能力相对增强CT的特异性高,敏感度低。两种方法联合诊断胸部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预测指标均高于单独应用增强CT(χ^(2)=6.914,P=0.009)和^(99m)Tc-3PRGD2显像(χ^(2)=7.751,P=0.005)。Kappa检验显示^(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增强CT和二者联合诊断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0.225、0.177、0.71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部增强CT联合^(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对于诊断肺部肿瘤淋巴结的转移有很高的准确性,有助于患者的手术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 增强CT 肺部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国产NET632型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图像质量及半定量参数评估
11
作者 王国玉 王雪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对比评估Symbia T16型和NET632型SPECT仪进行心肌灌注显像(MPI)得到的图像质量与半定量参数的一致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7例患者上述2种机型上进行静息或负荷MPI资料,将所有图像处理得到半... 目的对比评估Symbia T16型和NET632型SPECT仪进行心肌灌注显像(MPI)得到的图像质量与半定量参数的一致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7例患者上述2种机型上进行静息或负荷MPI资料,将所有图像处理得到半定量参数静息灌注总评分(SRS)、负荷灌注总评分(SSS)、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Kappa值评估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运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分析评估半定量参数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结果NET632型SPECT MPI的图像分辨率、对左心室结构及心肌轮廓显示清晰程度较SymbiaT16型SPECT稍好。2种机型的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患者进行静息MPI的SRS、EDV、ESV及LVEF的ICC分别为0.868、0.586、0.791及0.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27例患者进行负荷MPI的SSS、EDV、ESV及LVEF的ICC分别为0.822、0.783、0.931及0.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经BlandAltman分析,半定量参数差值在95%CI内。结论NET632型SPECT MPI的图像质量较SymbiaT16型稍好,且两者的图像质量评分与半定量参数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心肌灌注显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低能高分辨率
下载PDF
POEMS综合征合并Castleman病18F-FDG PET/CT显像1例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孙浩 张国建 王雪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73-74,共2页
病例男,33岁。患者因四肢进行性的针刺样疼痛、肢体末端麻木2年,加重1月入院。食欲不振,腹部胀痛,排便不畅,皮肤自觉干燥,出汗较少,失眠多梦。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ts syndrome,GBS)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病例男,33岁。患者因四肢进行性的针刺样疼痛、肢体末端麻木2年,加重1月入院。食欲不振,腹部胀痛,排便不畅,皮肤自觉干燥,出汗较少,失眠多梦。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ts syndrome,GBS)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服用神经营养性药物和左甲状腺素钠片,临床症状并未见明显好转。腹胀及四肢乏力明显加重,行走困难。右侧颈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可明显触及,双下肢及脚踝水肿,并有明显的色素沉着,肝脾可明显触及。四肢肌力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CASTLEMAN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心肌代谢类PET显像剂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子钰 何玉林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537-542,共6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由于敏感度高、无创等优点,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同正电子显像剂为提高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度提高了保证。在心肌代谢疾病中,代谢底物的改变常发生在解剖结构之前,通过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由于敏感度高、无创等优点,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同正电子显像剂为提高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度提高了保证。在心肌代谢疾病中,代谢底物的改变常发生在解剖结构之前,通过判断代谢方式的改变对预估心肌受损有重要意义,从而心肌对代谢底物的选择为正电子显像剂的设计提供了想法和思路。本文根据不同代谢途径将其分成氧代谢途径,糖代谢途径及脂肪酸代谢3类,并从不同核素及其适用的诊断方向等对其优缺点进行分类论述,以期在未来结合更多技术得到更加性能优良的代谢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成像 心肌代谢 正电子显像剂
下载PDF
PE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术前定位影像学新进展
14
作者 赵宇嘉 白侠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43-248,共6页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通常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手术切除功能亢进的病灶是治疗PHPT的主要手段,正确定位病灶对于指导PHPT患者的微创手术治疗至关重要。PET/CT目前已经成为甲状旁腺腺瘤术前定位的...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通常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手术切除功能亢进的病灶是治疗PHPT的主要手段,正确定位病灶对于指导PHPT患者的微创手术治疗至关重要。PET/CT目前已经成为甲状旁腺腺瘤术前定位的一线影像学手段,而如何从血清生化水平筛选出适合行PET/CT的患者成为临床应用的重点,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水平分析其与PET相关参数的关系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笔者主要就PHPT患者的血清生化水平、组织病理学信息、免疫组化与PET/CT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介绍了PHPT术前定位的影像学新进展,以期为PET/CT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 甲状旁腺疾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原文传递
^(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用于肺部肿瘤分期及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浩 张国建 +1 位作者 鲁海文 王雪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5期868-872,共5页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也是恶性肿瘤中致死率排名第1位的疾病,晚期患者生存率极低。血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通常认为整合素αvβ3的表达与这两个特征均有关。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也是恶性肿瘤中致死率排名第1位的疾病,晚期患者生存率极低。血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通常认为整合素αvβ3的表达与这两个特征均有关。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能与整合素特异的结合,进而可以反映肿瘤血管的变化。达到对肺癌原发灶、转移灶及疗效的早期监测,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99m)Tc-3PRGD2 SPECT/CT用于肺部肿瘤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从^(99m)Tc-3PRGD2显像剂、9mTc-3PRGD2在肺癌原发灶显像方面、^(99m)Tc-3PRGD2 SPE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监测、^(99m)Tc-3PRGD2 SPECT成像在肺癌患者远处转移的诊断、^(99m)Tc-3PRGD2 SPECT成像在肺癌患者化疗、靶向药物疗效评估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3PRGD2 整合素 肺肿瘤 淋巴结转移 疗效监测
下载PDF
SPECT心肌血流定量分析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中应用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文睿 郝博闻 +5 位作者 张国建 曲宏 周伟娜 何玉林 王相成 王雪梅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44-549,共6页
目的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CMVD)动物模型中比较SPECT与PET心肌血流定量指标,以明确SPECT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雌雄不拘、体质量(20±5)kg的萨能奶山羊7只,通过微球栓塞建立CMVD动物模型。分别在造模前和造模后第1天... 目的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CMVD)动物模型中比较SPECT与PET心肌血流定量指标,以明确SPECT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雌雄不拘、体质量(20±5)kg的萨能奶山羊7只,通过微球栓塞建立CMVD动物模型。分别在造模前和造模后第1天行一日法静息+ATP负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SPECT动态心肌血流灌注显像(DMPI),并于造模后第2天行一日法静息+ATP负荷13N-氨水PET DMPI。对比造模后SPECT与PET显像的负荷心肌血流量(SMBF)、静息心肌血流量(RMBF)、心肌血流储备(MFR);并将造模后与造模前SPECT定量指标进行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分析数据。结果7只实验羊中4只显像完全。造模后SPECT和PET测得的实验羊左心室(整体)的RMBF(ml·g-1·min-1)、SMBF(ml·g-1·min-1)与M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52±0.27和1.29±0.20;0.74±0.19和0.99±0.26;0.53±0.16和0.76±0.10;t值:3.121、1.195、1.930,均P>0.05);在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中,SPECT和PET测定的RMBF、SMBF和MFR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0.182~2.734,均P>0.05)。Bland-Altman分析示SPECT与PET检测上述定量指标的一致性较好,2种方法测定RMBF最多相差0.63 ml·g-1·min-1,SMBF最多相差0.66 ml·g-1·min-1,所有点均在95%一致性界限以内;MFR最多相差0.56,有14/16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以内。造模后与造模前SPECT所测左心室RM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2±0.27和1.57±0.36;t=0.166,P>0.05),而造模后左心室SMBF和MFR较造模前减低(0.74±0.19和2.34±0.89,0.53±0.16和1.39±0.31;t值:3.836、6.309,均P<0.05);SPECT测定的LAD、LCX及RCA造模前后相关指标比较结果也与上述类似(RMBF t值:0.191、0.235和0.195,均P>0.05;SMBF和MFR t值:0.411~19.911,均P<0.05)。结论SPECT DMPI与PET DMPI测定的CMVD动物模型RMBF、SMBF、MFR一致性好;SPECT心肌血流定量分析可以评估CMVD的血流灌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灌注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山羊
原文传递
99Tc^m-3PRGD2对类风湿关节炎新生血管靶向受体显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苏云龙 王雪梅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联肼尼克酰胺-3聚乙二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二聚体(3PRGD2)对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取6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0.3 ml/只)、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组50只(注射Ⅱ... 目的探讨99Tcm-联肼尼克酰胺-3聚乙二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二聚体(3PRGD2)对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取6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0.3 ml/只)、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组50只(注射Ⅱ型胶原乳剂0.3 ml/只)。2组均在造模前及造模后25和45 d行99Tcm-3PRGD2平面显像,测量并分析造模成功的CIA组大鼠在造模前后病变关节与纵隔的靶/非靶比值(T/NT)变化情况,并与同期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另行病理学检测。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CIA组32只大鼠造模成功,显像示病变关节有明显的滑膜炎及滑膜增厚特征,并有血管翳形成。32只CIA组大鼠造模前及造模后25和45 d病变关节部位T/NT分别为0.158±0.023、0.402±0.144和0.705±0.163(F=286.924,P<0.01)。造模后25和45 d时CIA组大鼠病变关节部位T/NT与空白对照组相应结果(0.160±0.028和0.158±0.03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10.484和-20.917,均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IA组大鼠病变关节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vβ3、肿瘤坏死因子-α呈阳性表达。结论99Tcm-3PRGD2对大鼠RA模型关节滑膜新生血管显像的灵敏度高,有望用于RA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放射性核素显像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大鼠
原文传递
肺癌PET/CT中^(18)F-FDG摄取程度评估方法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田新月 罗依桐 +1 位作者 姜天淇 王雪梅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36-242,共7页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可以提供肿瘤异质性的相关信息,因此被认为是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分期、早期疗效评估及预后评价的经典方法。以往对PET/CT中肿瘤摄取^(18)F-FDG的评估方法通常选用半定量评估法...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可以提供肿瘤异质性的相关信息,因此被认为是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分期、早期疗效评估及预后评价的经典方法。以往对PET/CT中肿瘤摄取^(18)F-FDG的评估方法通常选用半定量评估法,其使用更加客观的参数来反映肿瘤代谢特征,当使用半定量评估法对^(18)F-FDG PET/CT图像进行多中心研究分析时,很难做到对标准化摄取值的标准化,阻碍了半定量评估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相比之下,视觉评估法更加简单易行,重复性高,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笔者就肺癌PET/CT中^(18)F-FDG摄取评估方法的应用及局限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半定量评估 视觉评估
原文传递
^(11)C-间羟基麻黄碱的自动化合成及心肌显像研究
19
作者 何玉林 张国建 +3 位作者 白侠 周伟娜 王文睿 王相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72-675,共4页
目的实现11C-间羟基麻黄碱(mHED)的全自动化合成,并对其进行显像研究。方法采用11C-三氟甲基磺酰基甲烷(11CH3-triflate)法制备11C-mHED,粗产品经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纯化得到终产物,采用放射性HPLC测定其放化纯和比活度;取5只正... 目的实现11C-间羟基麻黄碱(mHED)的全自动化合成,并对其进行显像研究。方法采用11C-三氟甲基磺酰基甲烷(11CH3-triflate)法制备11C-mHED,粗产品经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纯化得到终产物,采用放射性HPLC测定其放化纯和比活度;取5只正常SD大鼠行microPET/CT显像确定其心肌摄取和排泄过程;行心肌梗死患者(男,42岁)PET/CT显像评价其临床显像价值。结果通过商用合成器实现了11C-mHED的自动化合成,总合成时间约30 min,放化产率为(15±2)%(非衰减校正,n=10),放化纯>98%,比活度约为65 GBq/mmol;正常SD大鼠的microPET/CT显像示注射显像剂后10 min心肌摄取最高,后逐渐从心肌排泄并经过肝胆排出;心肌梗死患者PET/CT显像可见左心室下壁近心尖部显像剂缺损,与超声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相匹配。结论成功自动化制备11C-mHED,产物放化产率和比活度较高,可高度浓聚于心肌,心肌梗死患者显像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同位素标记 碳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肌 大鼠
原文传递
应用^(99)T^(cm)-3PRGD_(2)显像验证蒙药森登-4汤抗类风湿关节炎血管形成机制及观察疗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曲宏 武瑜 +6 位作者 张国建 王相成 王城 王焕芸 张凯秀 王文睿 王雪梅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89-293,共5页
目的通过^(99)T^(cm)-联肼尼克酰胺-3聚乙二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二聚体(3PRGD_(2))显像在体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蒙药森登-4汤治疗前后放射性分布变化,并探究其治疗机制。方法取200只雌性SD大鼠(6~7周龄),分为胶原诱导性... 目的通过^(99)T^(cm)-联肼尼克酰胺-3聚乙二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环肽二聚体(3PRGD_(2))显像在体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蒙药森登-4汤治疗前后放射性分布变化,并探究其治疗机制。方法取200只雌性SD大鼠(6~7周龄),分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组(176只)和空白对照组(24只)。将CIA模型大鼠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森登-4汤治疗组(24只)、依那西普治疗组(24只)和阴性对照组(24只)。造模及治疗前后均行^(99)T^(cm)-3PRGD_(2)显像,分析各组病变关节与纵隔的靶/非靶(T/NT)放射性比值,分析相应血清学、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数据。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CIA组成功造模95只,成模率为54%(95/176)。治疗后,阴性对照组、森登-4汤治疗组、依那西普治疗组T/N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66±0.144、0.260±0.094和0.238±0.099;F=163.00,P<0.001),而2个药物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整合素αvβ3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F值:49.43~92.36,均P<0.001);关节病理滑膜细胞增生指数也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H=34.25,P<0.001);滑膜组织中VEGF、TNF-α、整合素αvβ3、CD31、CD34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H值:13.51~26.84,均P<0.001),而2组药物治疗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森登-4汤治疗组(r值:0.56~0.59r_(s)值:0.49~0.69)、依那西普治疗组(r值:0.50~0.55r_(s)值:0.46~0.70)和阴性对照组(r值:0.55~0.80r_(s)值:0.58~0.86)的T/NT比值与上述各指标均呈正相关(P<0.001或P<0.05)。结论通过^(99)T^(cm)-3PRGD_(2)显像与分子病理验证,蒙药森登-4汤可通过下调VEGF等血管因子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延缓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新生血管化 病理 放射性核素显像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