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钛夹联合高频电圈套电凝切除治疗大肠粗长蒂息肉的临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小瑞 王晓荣 +1 位作者 张艳 杨利青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钛夹(和谐夹)内镜下联合高频电治疗大肠粗长蒂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内镜室的21例大肠粗长蒂息肉(直径≥2.0 cm)患者采用电子结肠镜下先予使用可旋转重复开闭... 目的:探讨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钛夹(和谐夹)内镜下联合高频电治疗大肠粗长蒂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内镜室的21例大肠粗长蒂息肉(直径≥2.0 cm)患者采用电子结肠镜下先予使用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钛夹(和谐夹)1或2枚夹闭大肠粗长蒂息肉的根部,再予高频电圈套电凝电切除。随访观察术后出血、穿孔情况。结果该组21例共24枚粗亚蒂或长蒂大肠息肉均成功切除,残端渗血1例,给予热活检钳处理局部创面后行 Olympus EZ Clip HX-610-135L钛夹夹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3~6个月复查结肠镜,原息肉切除部位均未见息肉复发。结论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钛夹(和谐夹)内镜下联合高频电治疗大肠粗长蒂息肉未见出血、穿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钛夹(和谐夹) 大肠息肉 高频电圈套电凝电切除
下载PDF
血尿酸、胱抑素C与急性脑梗死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肖雅娟 冯利东 +1 位作者 宁海波 王莹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分析血尿酸、胱抑素C的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二者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发病在48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200例为观察组,门诊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在入院当天、治疗14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 目的:分析血尿酸、胱抑素C的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二者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发病在48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200例为观察组,门诊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在入院当天、治疗14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分,判定近期预后;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将观察组病人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测定各组间血尿酸及胱抑素C的水平;根据血尿酸、胱抑素C的水平将观察组病人再次分组,进一步分析血尿酸、胱抑素C与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尿酸、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血尿酸、胱抑素C的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胱抑素C水平与入院时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2,P=0.024;r=0.29,P=0.043);高尿酸血症组总有效率(62.9%)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81.6%)(P=0.005),高胱抑素C组总有效率(62.8%)明显低于正常胱抑素组(83.1%)(P=0.003)。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血尿酸、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升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呈正相关,对判断近期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尿酸 胱抑素C NIHSS 预后
下载PDF
中药结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源性头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平 黄建立 +1 位作者 刘改祥 简雯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高压氧治疗对血管源性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9月包头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收治的中度以上血管源性头痛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压氧组46例和药物组46例,药物组患者给予丹珍头痛胶囊3粒/次,...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高压氧治疗对血管源性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9月包头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收治的中度以上血管源性头痛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压氧组46例和药物组46例,药物组患者给予丹珍头痛胶囊3粒/次,3次/d口服,高压氧组患者给予丹珍头痛胶囊结合高压氧治疗,治疗过程中高压氧组删失4例,药物组删失2例。治疗18 d后评价临床疗效,发病24 h内、治疗第9、18天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头痛量表(HIT-6)评分法评定头痛程度。结果治疗18 d后,高压氧组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100.0%(44/44)与76.2%(32/42)〕(χ~2=11.855,P=0.001)。高压氧组和药物组患者发病24 h内、治疗第9、18天时VAS、HIT-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第9、18天时VAS、HIT-6评分低于发病24 h内,治疗第18天时VAS、HIT-6评分低于治疗第9天(P<0.05)。发病24 h内、治疗第18天时高压氧组与药物组患者VAS、HIT-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9天时高压氧组患者VAS、HIT-6评分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中药结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源性头痛急性期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VAS、HIT-6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源性头痛 中医药 高压氧 治疗
下载PDF
7d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吴跃华 路雅宁 +2 位作者 肖雅娟 林黎明 徐秀芝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 探讨7d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至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科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例,按7d内是否发生脑梗死,将其分为进展组及非进展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家族史、既往脑梗死病史、... 目的 探讨7d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至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科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例,按7d内是否发生脑梗死,将其分为进展组及非进展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家族史、既往脑梗死病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作次数>3次、颈动脉斑块等进行比较,采用ABCD2评分法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情况.结果 进展组患者中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者、颈动脉斑块者、发作次数>3次者较非进展组多见(P<0.05);ABCD2评分值的高危组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1).结论 高血压病、糖尿病、颈动脉斑块、发作次数>3次、ABCD2评分≥6分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2评分
下载PDF
可视化健康教育提高住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体会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建立 许海鹏 +1 位作者 韩娓娜 刘改祥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822-823,共2页
我院护理部提出改善健康教育模式,启动新型的健康教育方式——可视化健康教育结合常规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我院20个单元科室发放平板电脑,要求责任护士使用可视化健康教育对住院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干预,促进患者提高自我护... 我院护理部提出改善健康教育模式,启动新型的健康教育方式——可视化健康教育结合常规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我院20个单元科室发放平板电脑,要求责任护士使用可视化健康教育对住院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干预,促进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模式 自我护理能力 住院患者 可视化 健康教育方式 健康干预 责任护士 护理部
下载PDF
ESD联合EMR和ESD治疗结直肠病变疗效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小瑞 王觅柱 +5 位作者 张永立 王丽娟 王晓荣 梁玉寰 郝慧菁 张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4期135-138,共4页
目的对比EMR联合ESD和单独ESD治疗结直肠早癌、黏膜及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肠镜发现的结直肠早癌、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共分为ESD联合EMR治疗组30例及单独ESD治疗组30... 目的对比EMR联合ESD和单独ESD治疗结直肠早癌、黏膜及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肠镜发现的结直肠早癌、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共分为ESD联合EMR治疗组30例及单独ESD治疗组30例,比较两种内镜治疗方法的手术耗时、整块切除率、并发症(术中、术后出血及穿孔)发生率及局部残留复发率等。结果 ESD联合EMR组手术时间(29.33±6.73)min短于单独ESD组(45.93±6.86)min,两组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的整块切除率分别为83.3%、93.3%,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23.3%,其中术中出血率分别为10.0%、13.3%,术中穿孔发生率分别为0.0%、6.7%,两组并发症无显著性(P> 0.05)。结论 ESD联合EMR和单独ESD治疗结直肠早癌、黏膜及黏膜下肿瘤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但两组手术耗时统计有显著差异(P <0.05)。ESD联合EMR可以简化操作,在治疗结直肠早癌、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肿瘤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可做为ESD初学者的入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联合圈套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结直肠 早癌 黏膜及黏膜下肿瘤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肖雅娟 李杨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3,1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斑块组(76例)和无斑块组(44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斑块组(76例)和无斑块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浆Cys—C、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A)、血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的水平有无差异,并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①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血浆Cys—C[(1.21±0.24)mg/L比(0.82±0.18)mg/L],胆固醇[(5.83±1.46)mmol/L比(4.22±0.98)mmol/L]、低密度脂蛋白[(2.92±1.08)mmol/L比(1.83±0.45)mmol/L]、纤维蛋白原[(3.89±2.03)g/L比(2.78±1.82)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清胱抑素C、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Cys—C与年龄存在正相关(P=0.007),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无相关性(P〉0.05)。结论:除了年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外,Cys—C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胱抑素C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心脏性猝死患者52例院前急救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师聪红 张宝红 付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25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2例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8min内得到救治患者12例,救治成功4例(33.33%);>8min救治患者40例,救治成功2... 目的探讨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2例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8min内得到救治患者12例,救治成功4例(33.33%);>8min救治患者40例,救治成功2例(5.00%),救治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猝死以心脏性猝死为主,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可减少猝死的发生,对某些非医疗行来的特殊救助人群普及心肺复苏术技能,可提高院前猝死急救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心脏性 院前急救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动态监测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肖雅娟 冯利东 吴跃华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发病48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00例为脑梗死组,按TOAST病因分型分为不同的亚型,所有脑梗死组患者入院后采用...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发病48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00例为脑梗死组,按TOAST病因分型分为不同的亚型,所有脑梗死组患者入院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进行分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居住地与各组相匹配的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病例入院后24h化验血清Cys-C、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治疗后第7、14d再次化验血清Cys-C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不同时间点血清Cys-C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1),各亚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小动脉闭塞型(SAO)组血清Cys-C水平不同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LAA组增高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组血清Cys-C水平与年龄及入院时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12,0.38;P均〈0.01),与性别、FIB、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无关。结论:血清Cys-C与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关系密切,动态监测并及时干预有利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梗死程度及预后的评估,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TOSAT 胱抑素C 动态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结合联苯双酯滴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建立 刘改祥 +1 位作者 黄湖川 简文静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97-698,共2页
婴儿肝炎综合征简称为婴肝征,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指一组1岁以内(包括新生儿期)起病伴有血清胆红素(TBIL)升高、肝脾肿大和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症候群;婴儿肝炎综合征是儿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
关键词 婴儿肝炎综合征 联苯双酯滴丸 熊去氧胆酸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及长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雅娟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62-63,7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收治我院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观察组,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收治我院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观察组,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进行分组,抽血化验比较血清Cys—C、Hcy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所有患者出院3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再次分组,分析人院时血清Cys—C、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长期预后的关系。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Cys—C(1.18±0.22mg/L比0.78±0.16mg/L),Hcy(16.82±4.38μmol/L比8.86±3.32±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ys—C与Hcy呈正相关(r=0.412,P〈0.01)。②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血清Cys—C、Hc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3个月后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入院时血清Cys—C、Hcy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P〈0.05)。结论:血清Cys—C、Hcy共同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轻重程度,影响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NIHSS评分 预后
下载PDF
羟氨苄青霉素合用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36例
12
作者 史学森 张瑞芳 +1 位作者 祁淑华 田爱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青霉素 奥美拉唑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卒中危险因素的分析
13
作者 王雅坤 王茹 +1 位作者 田斌 尹永厚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随访2年的卒中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分析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资料,根据2年随访事件中是否发生卒中分为卒中组和非卒中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的独立危...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随访2年的卒中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分析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资料,根据2年随访事件中是否发生卒中分为卒中组和非卒中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入选568例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其中卒中组53例,非卒中组515例,2年卒中发生率为9.3%。卒中组年龄显著高于非卒中组(P〈0.01);卒中组女性、既往卒中史所占比例均高于非卒中组(P〈0.05);非卒中组接受抗高血压、抗凝、他汀类药物治疗比例均高于卒中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HR=1.044,95%C11.011~1.077)、女性(HR=1.893,95%C11.169~3.121)、未接受抗高血压治疗(HR=1.966,95%CI1.009~3.801)、既往卒中史(HR=l.679,95%C11.073~2.614)是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2年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女性、未接受抗高血压治疗和既往卒中史是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2年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房颤 脑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维生素D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雅娟 冯利东 +1 位作者 吴跃华 吴捷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7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关系及其对病情严重程度、近期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5月就诊包头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发病在24h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100例为试验组,所有患...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关系及其对病情严重程度、近期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5月就诊包头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发病在24h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100例为试验组,所有患者入院当天、治疗第14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0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维生素D水平;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将试验组患者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根据血清维生素D水平将试验组患者再次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不足组和缺乏组;进一步分析入院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的关系。结果(1)试验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3.97±1.32)阻g/L比(21.62±0.89)斗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2)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组[(9.21±0.73)μg/L比(12.24±1.02)μg/L]和轻度组[(15.01±0.98)斗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D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1.892,P=0.046);(3)治疗14d维生素D充足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ANIHSS)明显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缺乏组(肚5.47,P=0.01)。结论维生素D水平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中明显降低,病情越重,水平越低,并且与近期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