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乔峻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给予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手术...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给予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手术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84.09%;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2±0.6)h,术中出血量为(268.0±47.0)ml,伤口愈合时间为(6.9±1.6)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1±0.7)h,术中出血量为(297.0±54.0)ml,伤口愈合时间为(11.9±0.9)d,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法在胃肠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手术 快速康复 外科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在普外科治疗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子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期97-98,共2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普外科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患者)与实验组(46例患者),分别给予保守治疗与常规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并探讨普外科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患者)与实验组(46例患者),分别给予保守治疗与常规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61%,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外科常规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手术治疗 急性阑尾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脾多肽注射液预防骨肿瘤化疗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威 王鹏建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研究脾多肽注射液预防骨肿瘤化疗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8例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联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相同化疗方案但不给予脾多肽治疗。观察2组患者化疗前后血小板数值... 目的研究脾多肽注射液预防骨肿瘤化疗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8例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联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相同化疗方案但不给予脾多肽治疗。观察2组患者化疗前后血小板数值、化疗后血小板分级情况、输注血小板的次数和用量,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化疗前比较,2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数值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比试验组降低更加明显[(85.9±47.4)×109/L vs.(109.6±40.9)×109/L,P<0.05]。试验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47.4%vs.71.4%,掊2=4.357,P=0.037)和重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7.9%vs.25.7%,掊2=4.212,P=0.0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输注血小板的例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试验组血小板输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8 U vs.39 U,P<0.05)。脾多肽药物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无需特殊处理。结论脾多肽注射液是一种预防骨肿瘤化疗血小板减少的安全、有效的可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脾多肽注射液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比新辅助化疗的非劣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战平 刘俊彪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研究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有效率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将116例绝经后ER或PR≥50%、Her-2阴性的T2~3N0M0乳腺癌患者,非随机分入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组或新辅助化疗组,观察两组影像学、... 目的:研究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有效率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将116例绝经后ER或PR≥50%、Her-2阴性的T2~3N0M0乳腺癌患者,非随机分入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组或新辅助化疗组,观察两组影像学、病理学有效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内分泌组客观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1.43%,97.14%,化疗组为80.44%和98.1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组的超声完全缓解(ultrasound complete response,uCR)和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15.72%,10.00%)高于化疗组(10.87%,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主要表现为较轻的颜面潮红及骨关节痛,而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且表现为较重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与新辅助化疗对绝经后腋窝淋巴结阴性lumial型乳腺癌的总体临床疗效无差异,但前者的uCR/pCR率高于后者,有显著性差异,且不良反应很少,是一种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绝经后 激素受体阳性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可行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战平 刘俊彪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7期1429-1433,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患者1 8 4例,其中50例行保留ICBN的SLBN,134例行切除ICBN的SLBN...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患者1 8 4例,其中50例行保留ICBN的SLBN,134例行切除ICBN的SLBN。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切口合并症;记录SLNB后术侧上臂和腋窝疼痛及感觉异常情况及转归。结果:保留ICBN组与非保留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切口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留组及非保留组术侧上臂、腋窝的疼痛及感觉情况发生率近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腋窝及上臂内侧区皮肤感觉异常术后0.5~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术后3个月非保留组的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区皮肤感觉异常的缓解率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SLNB中保留ICBN的术式不增加手术难度,可减少患者术后术侧腋窝及上臂疼痛、感觉异常的发生率,能保持患者术后高质量的生活,保留ICBN的乳腺癌SLNB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肋间臂神经
下载PDF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齐力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究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改良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手术后随访6... 目的探究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改良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手术后随访6个月的生存情况、复发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研究组生理状况评分为(17.3±1.5)分,对照组为(14.3±1.3)分;研究组情感状况评分为(15.3±1.2)分,对照组为(12.6±1.4)分;研究组功能状况评分为(17.4±1.5)分,对照组为(14.3±1.1)分;研究组社会/家庭状况评分为(18.5±1.2)分,对照组为(16.3±1.4)分;研究组附加关注条目评分为(18.3±1.7)分,对照组为(14.5±1.3)分;研究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5.6±2.8)分,对照组为(72.3±3.6)分;研究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家庭状况、附加关注条目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07、11.342、12.909、9.242、13.754、22.589,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家庭状况、附加关注条目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生存率为100.00%(60/60),高于对照组的93.33%(5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8,P<0.05);研究组腋淋巴结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3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7,P<0.05);研究组局部复发率为1.67%(1/60),低于对照组的11.6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P<0.05);研究组远处转移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6.6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8,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采用保乳手术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下载PDF
巴特日七味散对大鼠慢性胰腺炎NF-KB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金辉 吴越 +3 位作者 王前宏 乌云毕力格 乔峻 王子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6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巴特日七味散对大鼠慢性胰腺炎NF-KB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以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对100只Wistar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制备,各5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测量腹水量、电解质、血清淀粉酶、血气等,选择胰腺组织切片行HE染色和比... 目的探讨巴特日七味散对大鼠慢性胰腺炎NF-KB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以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对100只Wistar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制备,各5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测量腹水量、电解质、血清淀粉酶、血气等,选择胰腺组织切片行HE染色和比重测定,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胰腺组织NF-KB活性。结果 (1)对照组腹水量、电解质、血清淀粉酶、胰腺组织比重要高于干预组(P<0.05);(2)光镜下对照组胰腺组织较治疗干预组水肿、炎症、损伤程度重(P<0.01);(3)NF-KB表达中巴特日七味散处理组胰腺组织内NF-KB表达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特日七味散应用在大鼠慢性胰腺炎实验中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对其NF-KB活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患者大鼠炎症、水肿以及损伤有着显著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特日七味散 大鼠慢性胰腺炎 NF-KB活性
下载PDF
肝胆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8
作者 王前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6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20例肝胆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感染相关因素、感染部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20例患者中,共计36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发生率16....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20例肝胆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感染相关因素、感染部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20例患者中,共计36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发生率16.36%。其中发生浅部切口感染25例,占11.36%;深部切口感染7例,占3.18%;起脏器腔隙感染4例,占1.82%。细菌分布情况,革兰阴性菌27株,占12.27%;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占比最多11株,占5.00%;革兰阳性菌9株,占4.09%;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7例,占3.18%。结论本次研究显示肝胆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较多,临床中对患者病情评估后,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对手术部位感染进行有效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肝胆手术 感染因素
下载PDF
OPG、RANK、RANKL对乳腺癌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刘战平 刘俊彪 +4 位作者 赵娜 戴志坚 张笑 李峰 张萌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2年第7期769-774,共6页
目的探讨OPG、RANK、RANKL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纳入204例TNM分期为Ⅱ~Ⅲ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选取6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对照组,根据实体瘤彩超、病理评价标准将乳腺癌患者分为化疗... 目的探讨OPG、RANK、RANKL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纳入204例TNM分期为Ⅱ~Ⅲ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选取6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对照组,根据实体瘤彩超、病理评价标准将乳腺癌患者分为化疗敏感组146例和化疗耐药组58例;(1)ELISA检测初次化疗前血清OPG、RANK、RANKL表达,并与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化疗前癌组织OPG、RANK、RANKL表达;(3)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确定OPG、RANK、RANKL轴对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和阈值,并分析化疗耐药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乳腺癌患者血清RANKL平均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0.84±0.31 VS 1.42±0.22,P<0.001),乳腺癌耐药组血清及组织RANKL水平进一步低于化疗敏感组(0.62±0.36 VS 1.17±0.38,P=0.007)。而乳腺癌患者血清OPG平均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0.95±0.41 VS 0.56±0.31,P=0.007),乳腺癌耐药组血清及组织OPG表达进一步高于敏感组(1.12±0.42 VS 0.81±0.39,P<0.001),RANK表达无差异,组织与血清检测OPG、RANKL表达结果具有一致性;(2)ROC曲线分析显示,OPG、RANKL对化疗抵抗的预测阈值分别为0.81、0.62,灵敏度分别为81.4%、80.1%,特异度分别76.7%、78.6%。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G≥0.81(OR=1.879,95%CI:1.597~2.496,P<0.001)、RANKL≤0.62(OR=1.915,95%CI:1.603~2.525,P<0.001)、Ki67<14%(OR=1.867,95%CI:1.545~2.427,P<0.001)、Luminal亚型(OR=1.602,95%CI:1.119~2.078,P=0.001)是预测乳腺癌化疗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3)化疗耐药组与敏感组相比,Luminal亚型、T_(3-4)期、腋窝淋巴结阴性、Ki67<14%患者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OPG、RANKL水平能够有效预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有望成为预测乳腺癌化疗敏感性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局部进展期 新辅助化疗 OPG、RANK、RANKL
下载PDF
BRAF、RET/PT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以及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10
作者 吴越 白雪峰 +2 位作者 胡新文 徐帅 温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8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BRAF、RET/PT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64例,利用免疫组化法(S-P)对患者切片标本中RET/PTC基因重排情况进行检测。并利用聚合酶链法对... 目的探讨BRAF、RET/PT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64例,利用免疫组化法(S-P)对患者切片标本中RET/PTC基因重排情况进行检测。并利用聚合酶链法对同时期选取的另64例患者DNA样本进行BRAF基因重排扩增检测,从而对扩增结果进行鉴定。结果 RET/PTC基因重排与甲状腺癌的癌症分期具有紧密联系,且患者中出现BRAF突变,发生基因突变的原因与遗传因素有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RET/PTC基因重排情况进行检测可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检测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并为下一步的靶向药物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F RET/PTC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颅脑创伤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作伟 常会民 +8 位作者 黄腾 杨金庆 杨洪发 特木其乐 丰育功 吴旻 侯凯 刘伟 王大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以卫生计生委北京医院为主的10家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360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中心分层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40例)与...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以卫生计生委北京医院为主的10家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360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中心分层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40例)与对照组(120例),所有患者均从入院开始用药,试验组给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40mg/ml,2ml/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灭菌注射用水,治疗14d。通过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意识恢复情况、语言功能、运动功能、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360例患者中,实际完成321例(治疗组213例,对照组108例)。治疗14d,试验组的平均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1±2.0)分、(13.4±2.3)分,P=0.007],且试验组清醒患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1.8%、70.0%,P=0.036)。治疗后30d随访,试验组患者的GOS预后良好率(82.3%比58.1%)、语言功能正常百分比(86.1%比61.9%)、上、下肢功能正常的百分比(88.9%、90.4%比78.1%、81.9%)及KPS评分(91.3分比89.1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均无药物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可缩短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多中心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
原文传递
OPG、RANK和RANKL的表达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俊彪 刘战平 +5 位作者 谭永胜 戴志坚 张笑 赵娜 李峰 张萌 《江苏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658-663,共6页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耐药的预测价值。方法接受NAC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204例,根据超声影像疗效评估结果分为敏感组146例和耐药组58例...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耐药的预测价值。方法接受NAC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204例,根据超声影像疗效评估结果分为敏感组146例和耐药组58例,并选取4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OPG、RANK、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OPG、RANK、RANKL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OPG、RANKL水平对乳腺癌NAC耐药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NAC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NAC是否耐药与T分期、N分期、Ki67表达量、病理亚型有关(P<0.05)。耐药组乳腺癌组织OPG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敏感组,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敏感组(P<0.05)。耐药组和敏感组患者血清OPG水平高于对照组,RANK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耐药组血清OPG水平高于敏感组,RANKL水平低于敏感组(P<0.01)。当OPG取最佳诊断界值为0.81ng/mL时,预测NAC耐药的灵敏度为81.4%,特异度为76.7%;当RANKL取最佳诊断界值为0.84ng/mL时,预测NAC耐药的灵敏度为80.1%,特异度为7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3、T4期以及N1~N3期、Luminal A型、Ki67<14%、血清OPG≥0.81ng/mL、RANKL≤0.84ng/mL是乳腺癌患者NAC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血清OPG、RANKL水平对乳腺癌患者NAC耐药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血清OPG≥0.81ng/mL、RANKL≤0.84 ng/mL的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NAC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原文传递
不同时期布鲁菌性脊柱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13
作者 宋耀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2-15,共4页
研究不同时期患有布鲁菌性脊柱炎症状的病人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上所表情出来的数据,并对其展开详细地分析。方法 收集XX市中心医院在2022年12月前7年的数据,共寻找到120名患有布鲁菌性脊柱炎疾病的病人,共计120例 BS 患者符合纳入标... 研究不同时期患有布鲁菌性脊柱炎症状的病人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上所表情出来的数据,并对其展开详细地分析。方法 收集XX市中心医院在2022年12月前7年的数据,共寻找到120名患有布鲁菌性脊柱炎疾病的病人,共计120例 BS 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患有急性布鲁菌性脊柱炎疾病的患者数量为70人,慢性期的患病人数为50人,男性多于女性。在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借助流式细胞术达到检测的目的,并对比分析各个时期布鲁菌性脊柱炎病人在临床治疗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的变化。结果 在临床治疗中,BS患者常表现为大量出汗,浑身无力和波浪热,背部,腰部疼痛等。急性期BS患者血清血沉(ESR)、hs-CRP的检测数值均有所上涨,将健康组与慢性期的小组病人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对比后发现,所得到的数据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急性期的病人在经过上述两项检测后发现,两种淋巴细胞的数量都有所增加,将对照组与观察组所得到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其数据具有一定差异;处于慢性与急性期间的病人,体内含有的CD3+CD4+T淋巴细胞数值快速降低,对比健康对照组的成员数据来说,其结果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布鲁菌性脊柱炎的患者,其机体内的免疫机能异常紊乱,在急性期CD3+T淋巴细胞和CD3+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都很高,可以使患病体对病原菌进行迅速地清除,而在慢性期时,由于机体的长期细胞内免疫反应还不完全启动,更容易引起慢性化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性脊柱炎 临床分期 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