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麻醉方法在胸科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爱书 杨锦弥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年第4期469-470,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胸科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进行单纯全麻,B组先行硬膜外麻醉后同时进行全麻;分别观察全麻诱导期、插管后、手术开始时、手术过程中、拔管时、拔管后,患者的HR、BP...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胸科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进行单纯全麻,B组先行硬膜外麻醉后同时进行全麻;分别观察全麻诱导期、插管后、手术开始时、手术过程中、拔管时、拔管后,患者的HR、BP、SpO2等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于整个麻醉进程中HR、BP波动明显,术中全麻药用量大,拔管时间明显延长,患者应激反应差;B组在整个麻醉过程中HR、BP稳定,术中全麻药用量小,拔管及时,患者苏醒后反应好。结论:联合麻醉在开胸手术中患者HR、BP稳定,应激反应轻,对循环系统影响小,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有利于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 全麻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董白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70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就诊编号位数的单双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咪达唑仑、瑞芬太尼、异丙酚麻醉诱导, A组给予瑞芬太尼复...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70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就诊编号位数的单双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咪达唑仑、瑞芬太尼、异丙酚麻醉诱导, A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 B组给予七氟烷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睁眼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 h VAS评分、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15.05±2.05)min明显短于B组的(18.55±2.8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躁动、术后恶心及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71%、31.43%,均明显低于B组的31.43%、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脊柱结核手术患者能明显缩短其拔管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异丙酚 靶控注射 脊柱结核 麻醉效果
下载PDF
单纯全麻与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在围术期中肌松药量及全麻药量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高爱书 杨绵弥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年第S1期9-10,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吸入全身麻醉和吸入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开胸手术中肌松药量及全麻药量的使用,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肌松药及全麻药用量的影响。方法:20例因支气管胸膜瘘、肺脓肿、肺叶切除及全肺切除术,需开胸单肺通气的手术患者,... 目的:通过比较吸入全身麻醉和吸入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开胸手术中肌松药量及全麻药量的使用,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肌松药及全麻药用量的影响。方法:20例因支气管胸膜瘘、肺脓肿、肺叶切除及全肺切除术,需开胸单肺通气的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异氟醚吸入全麻组(GI组)和异氟醚吸入复合硬膜外组(GIE组),每组各10例。GI组采用异氟醚/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GIE组采用异氟醚/维库溴铵/胸部硬膜外1.5%利多卡因麻醉。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结果:GIE组的肌松药及全身麻醉药用量少;GI组肌松药及全身麻醉药用量多,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全麻相比,胸段硬膜外联合全麻的肌松药及全身麻醉药用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硬膜外 肌松药 全身麻醉药
下载PDF
老年全身麻醉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S-100β、NSE水平的关系
4
作者 赵宇新 《大医生》 2021年第21期97-99,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血清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全身麻醉行手术治疗的1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血清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全身麻醉行手术治疗的1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24 h内是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将其分为障碍组[30例,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26分]、无障碍组(130例,MMSE≥26分)。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血清S-100β、NSE水平与MMSE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MMSE各项评分与血清S-100β、NS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S-100β、NSE水平均显著升高,障碍组显著高于无障碍组;术后24 h两组患者定向力、语言能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记忆力评分均显著降低,障碍组显著低于无障碍组(均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血清S-100β、NSE水平与定向力、语言能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记忆力评分均呈负相关(r=-4.956、-4.489、-5.232、4.463、-5.671;-5.725、-5.168、-4.338、-4.819、-4.493,均P<0.05)。结论全身麻醉可引起老年患者血清S-100β、NSE水平高表达,同时影响患者认知功能,且血清S-100β、NSE水平越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临床可通过密切监测血清S-100β、NSE水平变化以改善老年全身麻醉患者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全身麻醉 认知功能 S-100Β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吗啡硬膜外镇痛剂量与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关系
5
作者 高爱书 杨锦弥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年第S8期21-23,共3页
目的:评价吗啡硬膜外镇痛剂量与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关系。方法:择期行摩关节及踝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60例,年龄22<sup>5</sup>6岁,体重42<sup>6</sup>5 kg,性别不限,ASAⅠ级;随机分为3组(n=20),对照组(C... 目的:评价吗啡硬膜外镇痛剂量与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关系。方法:择期行摩关节及踝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60例,年龄22<sup>5</sup>6岁,体重42<sup>6</sup>5 kg,性别不限,ASAⅠ级;随机分为3组(n=20),对照组(C组)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M<sub>1</sub>和M<sub>2</sub>组硬膜外腔分别注射吗啡1 mg和3mg;采用Micro Maxx便携式超声仪测量患者胱尿量,记录术后产生排尿冲动时的膀胱尿量和首次特尿时间;于麻醉前和术后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后尿潴留(膀胱尿量≥600 ml且30 min内不能自行排尿)、恶心呕吐及瘙瘁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M<sub>2</sub>组尿潴留发生率升高,VAS评分降低,M<sub>1、2</sub>线首次排尿时间延长,产生排尿冲动时的膀胱尿量增多,瘙痒发生率升高(P【0.05、P【0.01);与M<sub>1</sub>组出较,M<sub>2</sub>组尿潴留发生率升高、首次排尿时间延长,产生排尿冲动时的膀胱尿量增多,术后瘙瘁发生率升高(P【0.05),VAS评分和镇痛有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硬膜外剂量与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有关,呈剂量依赖性,1 mg为推荐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镇痛 硬膜外 尿潴留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头面部疾病疼痛疗效的评价
6
作者 高爱书 武秀珍 杨海英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年第9期670-671,共2页
目的 :比较星状神经节阻滞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头面部疾病的疗效。方法 :因头部面部疾病所致头痛病人 4 8例 ,随机分为A、B两组 ,其中A组 2 4例 ,采用 2 %利多卡因 5ml,VB12 5 0 0 μg ,行星状神经节阻滞 ,每日 1次 ,10~ 15d为一疗程... 目的 :比较星状神经节阻滞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头面部疾病的疗效。方法 :因头部面部疾病所致头痛病人 4 8例 ,随机分为A、B两组 ,其中A组 2 4例 ,采用 2 %利多卡因 5ml,VB12 5 0 0 μg ,行星状神经节阻滞 ,每日 1次 ,10~ 15d为一疗程。B组 2 4例 ,采用 2 %利多卡因 5ml,VB12 5 0 0 μg ,氟美松 5mg ,5d后改用强的松 2 0mg口服 ,每日 1次 ,10~ 15d为一疗程。两组均以头痛及自觉症状减轻、消失为疗效指标。结果 :A组治疗后显效 17例 ,有效 5例 ,效果不佳 2例 ,总有效率为 87%。治疗前后头痛症状消失、减轻明显 (P <0 0 5 )。B组治疗后显效 2 0例 ,有效 3例 ,效果较差 1例 ,总有效率 91%。治疗前后头痛症状消失显著 (P <0 0 1)。两组病人治疗后 ,大部分病人的头痛症状及并发症状明显消失和减轻 ,且不再复发。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由于阻断了通往头颈、上肢等部位的交感神经传入功能 ,使支配区域血管扩张 ,血流灌注增加 ,从而改善了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局部缺血及低氧状态 ;并通过中枢调整血管舒缩功能 ,缓解了血管痉挛 ,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环 ,减轻了水肿、炎症和疼痛 ,是治疗头面部疾病所致头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 神经传导阻滞 头面部疾病 氟美松 VB1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