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西部干旱区柠条种子害虫田间种群消长规律及其幼虫种群发育进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罗于洋 金花 王树森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2-117,共6页
内蒙古西部干旱地区,柠条豆象、豆荚螟、柠条种子小蜂3种柠条种子害虫成虫期均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在6月上旬;豆荚螟卵与柠条豆象卵出现于5月下旬,卵的数量增加高峰均在6月上旬;豆荚螟幼虫出现于6月上旬,柠条豆象和柠条种... 内蒙古西部干旱地区,柠条豆象、豆荚螟、柠条种子小蜂3种柠条种子害虫成虫期均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在6月上旬;豆荚螟卵与柠条豆象卵出现于5月下旬,卵的数量增加高峰均在6月上旬;豆荚螟幼虫出现于6月上旬,柠条豆象和柠条种子小蜂幼虫出现于6月中旬;7月上旬,3种害虫的幼虫绝大部分进入老熟阶段。豆荚螟卵和柠条豆象卵主要集中于植株上部,中、下部较少;萼筒外的柠条豆象卵量高于萼筒内,64.58%柠条豆象卵位于萼筒外,35.42%位于萼筒内;柠条豆象卵的孵化率呈逐日上升态势,7月上旬,柠条豆象卵死亡率达62.14%;由6月上旬至6月下旬,豆荚螟卵的死亡率呈逐日增加态势,但因其全部位于萼筒之下,死亡率很低,6月下旬达到13.33%。萼筒外柠条豆象卵的存活率低于萼筒内;萼筒外卵的孵化率和死亡率均高于萼筒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种子害虫 种群消长规律
下载PDF
内蒙古草地样带地上生物量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艳燕 胡云锋 +1 位作者 刘越 毕立格吉夫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97-1502,共6页
采用草地植被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内蒙古东北-西南草地样带典型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变化进行了测量、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1)内蒙古东北―西南草地样带上草地背景点地上生物量在50~80g.m-2;自东向西,随着区域植被类型由温性草甸草原向温性... 采用草地植被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内蒙古东北-西南草地样带典型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变化进行了测量、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1)内蒙古东北―西南草地样带上草地背景点地上生物量在50~80g.m-2;自东向西,随着区域植被类型由温性草甸草原向温性典型草原和温性荒漠草原演变,背景点草地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小。2)受草地开垦、耕地撂荒、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等土地利用活动的影响,包含全部物种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与土地利用强度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但是,可食牧草地上生物量以及可食牧草比率随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而逐步减少。3)在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评估中,单纯应用草地地上生物量指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可食牧草地上生物量指标以及可食牧草比率指标在应用中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样带 地上生物量 土地利用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东北-西南草地样带植物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胡云锋 艳燕 +1 位作者 阿拉腾图雅 毕力格吉夫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4-1031,共8页
基于野外实地调查数据与气象数据对内蒙古东北-西南草地样带植物多样性进行不同利用强度与水热梯度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利用强度梯度上,草地植物多样性呈现出先增加、后迅速减少的变化规律。这表明适度的草地利用水平是有利于保持... 基于野外实地调查数据与气象数据对内蒙古东北-西南草地样带植物多样性进行不同利用强度与水热梯度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利用强度梯度上,草地植物多样性呈现出先增加、后迅速减少的变化规律。这表明适度的草地利用水平是有利于保持物种多样性的,但重度不合理的利用则会促使植物多样性迅速降低衰退,并且难以恢复;②样带生物多样性随着水热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规律,即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水分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物种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随着水热梯度变化较为明显,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并不明显;③对于植物多样性各指标与气象要素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得到物种数量、Margale丰富度与气象要素间呈现显著相关性,其中与气温呈现显著负相关、与降水呈现显著正相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气候要素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这是由于上述两个指标更大程度上受到群落特征自身的影响,而对环境梯度变化不太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土地利用 气象 草地样带 内蒙古
原文传递
不同利用强度下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以正镶白旗典型温性草原区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艳燕 胡云锋 +2 位作者 刘越 于国茂 毕力格吉夫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2-1038,共7页
采用植被群落调查方法,对位于蒙古高原东南缘的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典型草原区开展了野外综合考察。基于调查数据,结合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LUCC)数据,计算分析了不同利用强度下的草地植物物种数、群落α多样性以及群落β多样性分布特... 采用植被群落调查方法,对位于蒙古高原东南缘的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典型草原区开展了野外综合考察。基于调查数据,结合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LUCC)数据,计算分析了不同利用强度下的草地植物物种数、群落α多样性以及群落β多样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草地植物的物种数量是随着利用强度增强而逐渐降低的;但禾本科和杂草类植物数量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菊科植物则呈现出持续下降的变化规律;豆科植物则呈现出现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规律。在生态工程区域,无论是物种总数不同科目物种数量均是最少的;②物种重要值的分布特征是:羊草、克氏针茅等建群种在背景样地中最高、随着利用强度的增加,其重要性逐渐降低,而伴生种、杂类草的重要值逐渐升高。在生态工程区,羊草的优质牧草物种重要值是最高的;③总体上,研究区草地植物群落α多样性在轻度与中度利用样方中较高,背景样方次之,重度利用样方中最低。而生态工程区,其各个指数均则介于轻度、中度利用与背景样地之间;④群落相似度指数在轻度与中度利用草地样地最高、说明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而生态工程区与背景样地相似度指数较高,说明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土地利用 利用强度 典型草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