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内蒙古与蒙古国旅游合作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珊 斯琴 +1 位作者 吴海珍 吴必虎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80-84,共5页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分析我国内蒙古与蒙古国旅游合作空间结构,对于两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内蒙古与蒙古国旅游合作发展现状的梳理,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内蒙古与蒙古国...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分析我国内蒙古与蒙古国旅游合作空间结构,对于两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内蒙古与蒙古国旅游合作发展现状的梳理,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内蒙古与蒙古国旅游地系统,确定两区域核心旅游中心城市和发展轴线,提出两区域跨国旅游合作空间发展构想,构建出“一轴双核七区”的旅游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合作空间结构 “点–轴”系统理论 内蒙古 蒙古国
下载PDF
呼包鄂乌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分析
2
作者 吴海珍 王瑞永 +1 位作者 白秀莲 焦梦然 《财经理论研究》 2024年第5期51-62,共12页
深入分析呼包鄂乌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对于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0年呼包鄂乌城市群37个行政单位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国民经济发展数据,运用定量方法评估了生态... 深入分析呼包鄂乌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对于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0年呼包鄂乌城市群37个行政单位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国民经济发展数据,运用定量方法评估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构建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的变化特征分析模型,揭示了呼包鄂乌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化特征以及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一是,研究期内呼包鄂乌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持续增长态势,共增长了159.28亿元;二是,20年间,呼包鄂乌城市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整体较低,特别是在2005—2010年呼和浩特市的赛罕区、回民区、玉泉区,乌兰察布市的集宁区、商都县等少数地区为冲突区,其余区域均为低度协调区;三是,研究区环境与经济协调性显示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并呈现空间集聚特征,但这种水平有下降趋势;四是,鉴于呼包鄂乌城市群在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应采取差异化策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促进区域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经济协调发展 时空分析 呼包鄂乌城市群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内蒙古和蒙古国旅游合作研究
3
作者 斯琴 王珊 李凌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112-115,共4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中蒙两国政治关系的稳定,旅游业逐渐成为两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合作领域。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与蒙古国毗邻而居,凭借天然的地理优势及人文优势,在中蒙旅游合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桥梁及纽带作用。本文通过梳...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中蒙两国政治关系的稳定,旅游业逐渐成为两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合作领域。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与蒙古国毗邻而居,凭借天然的地理优势及人文优势,在中蒙旅游合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桥梁及纽带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内蒙古与蒙古国旅游合作的发展现状、旅游合作条件,总结出内蒙古与蒙古国旅游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旅游合作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旅游合作 内蒙古 蒙古国
下载PDF
基于GWR模型降尺度模拟蒙古高原地区TRMM降水数据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泽宇 秦福莹 +3 位作者 那音太 那仁满都拉 郭恩亮 包玉海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192,共11页
以多年月平均NDVI值高于0.1为阈值,对蒙古高原进行“植被区”与“非植被区”的子区域划分。在分析“植被区”植被对降水响应时滞性和“非植被区”陆地表面温度不同数据值与降水量相关性的基础上,子区域分别构建了TRMM3B43降水数据与海... 以多年月平均NDVI值高于0.1为阈值,对蒙古高原进行“植被区”与“非植被区”的子区域划分。在分析“植被区”植被对降水响应时滞性和“非植被区”陆地表面温度不同数据值与降水量相关性的基础上,子区域分别构建了TRMM3B43降水数据与海拔、坡度、坡向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陆地表面温度(LST)数据的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得到区内2006-2015年每年5-10月1km空间分辨率的月降水量降尺度模拟数据,并利用区内141个气象站点数据对降尺度模拟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1)蒙古高原“植被区”植被对降水响应存在时滞性,约为一个月;“非植被区”多数月份白天与夜晚陆地表面温度差(LST_D_N)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最显著。(2)降尺度模拟数据与气象站点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月尺度相关系数为0.83,各站点相关系数介于0.42~0.98。(3)在生长季、月平均尺度上,降尺度模拟数据具有较高精度,其中9月和10月数据精度优于TRMM 3B43数据。降尺度模拟数据整体精度较高,加之对原始数据在50°N以上未覆盖地区的填补以及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可为区内水循环变化、农牧业生产、干旱监测等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MM 3B43 降尺度 GWR 蒙古高原
下载PDF
近20年蒙古国植被春季返青期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秦福莹 那音太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植被物候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蒙古国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和趋势对揭示蒙古高原植被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及其响应格局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方法:本文以蒙古国为研究区,利用2001-2019年MOD13Q1 NDVI数据... 目的:植被物候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蒙古国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和趋势对揭示蒙古高原植被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及其响应格局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方法:本文以蒙古国为研究区,利用2001-2019年MOD13Q1 NDVI数据,采用动态阈值法提取研究区植被春季返青期信息,并结合自然区划,分析了不同区域植被返青期变化趋势的差异。结果:蒙古国不同植被类型多年平均返青期的范围介于第124d~135d之间,主要集中在3月底至4月上中旬,高山区森林植被、高山苔原、森林草原和草甸草原的返青期集中在第120~130d,草原和干草原返青期集中在第130d~140d。不同植被类型返青期年际波动特征明显,其中高山区森林、山区苔原和森林草原植被返青期呈提前趋势,每10年分别提前4.7d、7.1d和2.7d,而草甸草原、草原和干草原植被返青期呈推迟趋势,每10年分别推迟3.4d、4.4d和6.1d。结论: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当地的农牧业生产以及生态保护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返青期 时空变化 蒙古国 自然区划
下载PDF
近54 a蒙古高原降水变化趋势及区域分异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那音太 秦福莹 +2 位作者 贾根锁 杨劼 包玉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53-1261,共9页
近半个世纪,有关全球气候的话题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焦点,拥有世界最大温带草原的蒙古高原降水变化是属于全球变化问题,又是其脆弱环境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之一。通过利用蒙古高原1961-2014年136个气象站点的月降水量数据,采用Sen’s斜... 近半个世纪,有关全球气候的话题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焦点,拥有世界最大温带草原的蒙古高原降水变化是属于全球变化问题,又是其脆弱环境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之一。通过利用蒙古高原1961-2014年136个气象站点的月降水量数据,采用Sen’s斜率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空间地统计方法,研究了该地区近54 a降水要素基本气候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近54 a蒙古高原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趋势为-2.30 mm·(10 a)^-1(P>0.05),整体上年降水量东南及西北显著减少,东北及中南明显增加(2)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趋势分别为-5.75 mm·(10 a)^-1和-0.42 mm·(10 a)^-1(P>0.05);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趋势分别为1.95 mm·(10 a)^-1和0.50 mm·(10 a)^-1(P<0.05);季节降水量出现正负距平的年份和周期有所不同。(3)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的站点居多,占全部站点的89.0%和84.6%,主要分布于高原东北部和中南部地区;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的站点居多,占全部站点的80.1%和57.4%,主要分布于高原东南部和西北部地区。为准确评估蒙古高原气候变化以及合理提出生态环境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高原 降水量 变化趋势 季节变化 区域分异
下载PDF
马铃薯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的挑战与机遇
7
作者 吴海珍 白秀莲 赵亚涛 《收藏》 2022年第3期0073-0075,共3页
马铃薯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受到土壤水分状况的显著影响。因此,准确反演马铃薯土壤水分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球观测数据的不断发展,也为马铃薯土壤水分反演提供了机遇。卫星遥感... 马铃薯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受到土壤水分状况的显著影响。因此,准确反演马铃薯土壤水分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球观测数据的不断发展,也为马铃薯土壤水分反演提供了机遇。卫星遥感数据、无人机和地面传感器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高频率的土壤水分信息,有助于解决土壤水分反演中的挑战。此外,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数据分析方法的使用也可以提高土壤水分反演的准确性。通过综合利用这些新技术和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马铃薯生产中的土壤水分,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土壤水分 遥感反演 农业遥感 水分监测
下载PDF
基于局部集聚特征尺度判定的兴趣点离群分布探测及其可解释性分析
8
作者 吴鹏 哈斯巴根 秦福莹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4-1610,共17页
兴趣点(POI)对于深化理解地理空间中人类活动和环境特征的作用日益凸显,从大规模空间数据中探测与周围环境显著不同的离群点是增强人地系统认知的重要研究方向。现有离群点挖掘方法应用于POI时存在局部空间分布特征表达及量化不足的缺点... 兴趣点(POI)对于深化理解地理空间中人类活动和环境特征的作用日益凸显,从大规模空间数据中探测与周围环境显著不同的离群点是增强人地系统认知的重要研究方向。现有离群点挖掘方法应用于POI时存在局部空间分布特征表达及量化不足的缺点,并且其有效性亟待进一步讨论。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局部集聚尺度判定的兴趣点离群分布探测方法。首先,借助Delaunay三角网构建POI的空间邻接关系,并基于交叉K近邻距离和多尺度特征参数判别点群的局部集聚特征尺度;然后,提取满足尺度约束条件的点及其邻接边集;最后,通过边长约束指标剔除不满足条件的局部长边并整合离群簇,完成POI离群探测。根据实际数据的对比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所提方法泛化能力良好,且可在不破坏POI固有分布特征的前提下有效、稳健地探测离群点。本文进一步开展离群点探测结果的可解释性分析,讨论得出兴趣点离群分布成因与类型占比、空间布局、占地面积及公众认知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为全面把握城市发展动向、资源配置优化、提高城市可持续性及人居生活质量等方面提供新的方法与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点 空间离群点 DELAUNAY三角网 交叉K邻近距离 集聚特征尺度 边长约束指标 可解释性分析 公众认知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