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推行林长制助推林业和草原高质量发展
1
作者 张文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2年第7期16-18,共3页
林长制工作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为了全面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思想和保障森林草原和湿地自然资源生态安全的要求,要真正解决好林业和草原的长期发展问题,提高人民的环境福利水平,促进生态文明... 林长制工作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为了全面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思想和保障森林草原和湿地自然资源生态安全的要求,要真正解决好林业和草原的长期发展问题,提高人民的环境福利水平,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实现美好中国的目标,克什克腾旗以生态为基础,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为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什克腾旗 林草长制 林业 草原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明华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4期79-81,共3页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生态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林业生态建设的脚步也持续推进,人工林面积剧增,致使林业有害生物大面积爆发,尤其是内蒙古地区,近些年连续爆发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也影响了周边的原始次...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生态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林业生态建设的脚步也持续推进,人工林面积剧增,致使林业有害生物大面积爆发,尤其是内蒙古地区,近些年连续爆发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也影响了周边的原始次生林区。因而,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极为重要。下文,笔者从当前我国常见的林业有害生物特征、我国内蒙古地区林业有害生物主要成因及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现状入手,做出了详细地分析与讨论,同时提出了将生物技术引入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林业生态建设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下载PDF
林业技术对治理林业病虫害的作用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永 郭刚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2年第6期7-9,共3页
目前不仅要掌握森林理论的基本方法,更要防止林业建设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如果有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和治疗。这些技术在当前阶段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我们在发展林业生产的同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克什克... 目前不仅要掌握森林理论的基本方法,更要防止林业建设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如果有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和治疗。这些技术在当前阶段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我们在发展林业生产的同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克什克腾旗林业病虫害防治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深入探究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问题 出现的原因 林业技术
下载PDF
林业生态建设中有害生物防控及对策
4
作者 张明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2年第9期74-76,共3页
随着我国生态理念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逐渐升级,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森林是地球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近些年内蒙古赤峰市对林业生态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林业的生... 随着我国生态理念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逐渐升级,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森林是地球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近些年内蒙古赤峰市对林业生态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林业的生态建设工作,避免有害生物对林业生态造成影响和破坏。林业有害生物灾害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灾害一旦爆发,威胁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安全,严重降低森林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为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让有害生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本文将结合内蒙古赤峰市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何做好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的有害生物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 有害生物灾害 治理作用 存在问题 预防对策
下载PDF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与对策探讨
5
作者 林会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2年第6期13-15,共3页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效果直接影响着林业发展的稳定性,如果有害生物防治水平较低,那么将很容易引发大面积的林业灾害,阻碍着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力度,有效控制各种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从...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效果直接影响着林业发展的稳定性,如果有害生物防治水平较低,那么将很容易引发大面积的林业灾害,阻碍着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力度,有效控制各种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从而确保防治管理工作能够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减少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进而保证林业生态环境与林业资源的安全性。本文将结合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林业有害生物发展现状与具体原因,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与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环境因素 检疫工作 管理制度
下载PDF
红松大径材林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瑶 张金富 +1 位作者 张明华 庄立文 《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9-12,共4页
对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的红松大径材人工林进行林分调查和立地因子调查,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对样地进行数量化分析,选择坡向、海拔高度、坡位作为主导因子,将东京城地区红松大径材林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组和17个立地类型。建立红松优势高与... 对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的红松大径材人工林进行林分调查和立地因子调查,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对样地进行数量化分析,选择坡向、海拔高度、坡位作为主导因子,将东京城地区红松大径材林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组和17个立地类型。建立红松优势高与立地因子的关系模型,对东京城地区红松大径材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东京城地区50%的立地质量评价为优,50%的立地质量评价为良,无差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数量化理论Ⅰ 立地分类 立地质量评价
下载PDF
云杉培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被引量:1
7
作者 萨日古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65-67,共3页
云杉是重要的绿化树种,具有抗寒、耐旱的特点,在多个地区均有分布。要想保障云杉生长质量,需要不断优化云杉培育技术,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从土地管理、选种与种子处理、播种、种植管理、苗木移植、苗木修剪方面介绍了云杉培育技术;针... 云杉是重要的绿化树种,具有抗寒、耐旱的特点,在多个地区均有分布。要想保障云杉生长质量,需要不断优化云杉培育技术,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从土地管理、选种与种子处理、播种、种植管理、苗木移植、苗木修剪方面介绍了云杉培育技术;针对松毒蛾、扁叶蜂、蛴螬、叶枯病和红斑病等云杉常见病虫害,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 培育技术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粘虫板监测诱杀云杉腮扁叶蜂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玉民 陈国发 +5 位作者 王亚楠 赫希格 王艳军 白永安 刘立本 张睿轩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0-13,共4页
为明确黄色和绿色粘虫板对云杉腮扁叶蜂的诱捕效果,利用黄色和绿色交叉式粘虫板诱捕器开展了诱捕云杉腮扁叶蜂效果的比较试验,并进行了设置技术研究和种群发生期监测与诱杀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黄色交叉式粘虫板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比绿色... 为明确黄色和绿色粘虫板对云杉腮扁叶蜂的诱捕效果,利用黄色和绿色交叉式粘虫板诱捕器开展了诱捕云杉腮扁叶蜂效果的比较试验,并进行了设置技术研究和种群发生期监测与诱杀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黄色交叉式粘虫板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比绿色的好。黄色粘虫板设置技术研究显示,虽然粘虫板设置于不同方位、坡向和高度对诱捕效果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建议在生产防治中粘虫板应设置于东或南方位、山脊或阳坡和树冠上层。成虫发生期监测表明,成虫的始见期为6月10日左右,高峰期为7月1日,末期为7月19日,成虫持续期为40 d。应用黄色粘虫板诱杀防治云杉腮扁叶蜂,防治效果显著。利用黄色粘虫板监测和诱杀云杉腮扁叶蜂的技术应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板 监测 诱杀 云杉腮扁叶蜂
下载PDF
影响肉牛养殖效益的关键及规避措施
9
作者 高永辉 鲍玉霞 +1 位作者 刘伟 王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84-86,共3页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各行业都呈现繁荣的景象,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养殖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是在技术管理水平方面尚有欠缺,在养殖方法上还存在不足,严重制约经济效益。然而在肉牛养殖过程中,经济效益最为重要,如何规避肉牛...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各行业都呈现繁荣的景象,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养殖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是在技术管理水平方面尚有欠缺,在养殖方法上还存在不足,严重制约经济效益。然而在肉牛养殖过程中,经济效益最为重要,如何规避肉牛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养殖效益,是目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肉牛养殖的关键和养殖的经济效益,列举了提高效益的方法,提出了规避措施,从而改良肉牛养殖的方法,提升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养殖 提高效益 规避措施
下载PDF
亚热带森林不同植物及器官来源的可溶性有机质输入对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甘子莹 王浩 +5 位作者 丁驰 雷梅 杨晓刚 蔡敬琰 丘清燕 胡亚林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7-810,共14页
外源有机物的输入可以通过正负激发效应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的矿化。然而,当前的研究较少考虑不同植物及器官来源可溶性有机质(DOM)输入对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该研究以武夷山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室内培养的方式向土壤中... 外源有机物的输入可以通过正负激发效应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的矿化。然而,当前的研究较少考虑不同植物及器官来源可溶性有机质(DOM)输入对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该研究以武夷山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室内培养的方式向土壤中添加13C标记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和相思(Acacia confusa)这4种植物的根和叶来源DOM,研究不同植物及器官来源DOM输入对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主要结果:不同植物及器官来源DOM添加初期加快了SOC的矿化,呈现正激发效应,随后转为负激发效应。从整个培养期(90天)的累积激发效应来看,DOM的输入均抑制了SOC的矿化,使其矿化量减少22%–49%,其中青冈根DOM输入使SOC的矿化量减少最多,而由木莲叶DOM输入减少的SOC矿化量最少。DOM输入引起的土壤激发效应强度受不同植物器官影响明显,具体表现在植物根来源DOM输入所引起的土壤激发效应强度显著高于植物叶来源DOM输入所引起的激发效应强度(相思除外)。DOM的输入总体上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以及土壤有效氮含量,而对微生物群落组成无明显影响。从结构方程模型来看,DOM输入所引起的土壤激发效应主要受土壤微生物对外源碳的利用(13C-MBC)、纤维素酶活性以及土壤有效氮含量的影响,这些因子的变化可解释植物叶来源DOM和根来源DOM添加处理下土壤激发效应变化的68%和86%。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氮充足的条件下,DOM的输入可以通过提高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来加快分解所添加的外源有机物,从而减少了对SOC的分解。因此,在该研究中“底物优先利用”是土壤激发效应的主要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有机质 激发效应 酶活性 土壤有机碳矿化 亚热带植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