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付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1 6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感染组及无感染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年龄、住院时间、空...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1 6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感染组及无感染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年龄、住院时间、空腹血糖、NIHSS评分及吸烟史、脑血管病史、消化道出血、侵入性操作、吞咽障碍比率显著升高,GCS评分显著降低(P<0.05~0.01)。两组牛津郡社区卒中研究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后循环梗死(POCI)比率更高。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龄、脑血管病史、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神经功能严重缺损、侵入性操作、吞咽障碍、在院时间长、高空腹血糖、TACI和POCI是卒中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感染组卒中后1年死亡率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显著高于无感染组(均P<0.001)。结论高龄、脑血管病史、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神经功能严重缺损、侵入性操作、吞咽障碍、在院时间长、高空腹血糖、TACI和POCI是卒中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医院感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远期预后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远期预后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赵姿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9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不同时间收入的护生分别58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实验组融入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患者反馈满意度、实习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不同时间收入的护生分别58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实验组融入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患者反馈满意度、实习生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掌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神经内科 带教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凤芝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2期251-252,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近年收治的86例住院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近年收治的86例住院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20.93%);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83.72%),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神经内科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在内科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4
作者 王原 杨波 +1 位作者 李冬成 康毅敏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S1期72-75,共4页
本文概述了高敏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及在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内科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 内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85例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5
5
作者 唐文姣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85例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导致患者出现昏迷情况的原因,记录实施急诊内科抢救治疗结果。结果 85例患者中,有5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20例糖尿病患者,5例酒精中毒,2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农药中毒,1例亚... 目的探讨85例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导致患者出现昏迷情况的原因,记录实施急诊内科抢救治疗结果。结果 85例患者中,有5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20例糖尿病患者,5例酒精中毒,2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农药中毒,1例亚硝酸盐中毒,1例颅内感染。85例昏迷患者通过急诊内科抢救,成功率为92.94%,死亡率7.06%。死亡原因:颅内感染死亡1例,中毒1例,糖尿病2例,脑血管病2例。结论在研究中了解到,因不同患者所导致昏迷的因素较多,且昏迷患者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所以在急诊内科对其根据急诊内科抢救患者的临床症状开展针对性治疗开展较为困难,需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手段来进行。这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死亡率,这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救昏迷患者 急诊内科 临床诊断及治疗
下载PDF
急诊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文姣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8期124-125,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共11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治疗。研究组:对患者实施急诊内科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距较大,有统计学意...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共11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治疗。研究组:对患者实施急诊内科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距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康复时间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距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急诊内科治疗,不仅可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医疗费用,利于机体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急诊内科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发生脑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韩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2期97-100,共4页
目的 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发生脑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通过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心房颤动(房颤)史及合并高血压、合并糖... 目的 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发生脑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通过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心房颤动(房颤)史及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溶栓时间窗≥3 h、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8分、实施抗血小板治疗、溶栓24 h后神经症状改善、脑疝情况,分析脑出血转化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导致患者发生脑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80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出现脑出血转化17例、占9.44%,无脑出血转化163例、占90.56%。脑出血转化患者年龄≥65岁占比88.24%、BMI≥28 kg/m^(2)占比76.47%、有吸烟史占比94.12%、有房颤史占比35.29%、合并高血压占比82.35%、合并糖尿病占比58.82%、合并高血脂占比88.24%、溶栓时间窗≥3 h占比88.24%、溶栓前NIHSS评分>8分占比58.82%、脑疝占比94.12%均高于无脑出血转化患者的55.83%、6.13%、55.21%、11.66%、14.11%、12.88%、12.27%、12.27%、26.99%、3.07%,实施抗血小板治疗占比11.76%、溶栓24 h后神经症状改善占比11.76%均低于无脑出血转化患者的86.50%、8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溶栓时间窗≥3 h、溶栓前NIHSS评分>8分、溶栓24 h后神经症状没有改善、脑疝是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发生脑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现脑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要针各类风险做好强化观察和处理,尽可能避免患者出现脑出血转化而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脑出血转化 独立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重度急性中毒 被引量:23
8
作者 杨立宏 倪国繁 +1 位作者 郭素华 侯俊英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11期629-630,共2页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重度急性中毒 适应证 肝素钠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于奇宁 常新东 +1 位作者 刘先桃 孙莹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采用CAG(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治...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采用CAG(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生存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5%vs 55.0%,P<0.05),总体生存期、无病生存期均显著性长于对照组[分别为(32.50±21.64)月vs(24.07±15.23)月和(26.88±17.02)月vs(20.11±10.45)月,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1 d、3 d、7 d、14 d的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Ⅰ~Ⅱ级骨髓抑制、肺部感染,经处理患者可耐受。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高危 地西他滨 临床疗效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治椎动脉起始部狭窄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丽 周慧杰 乔燕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29-134,共6页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DSCTA)诊断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及在支架成形术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78例患者全部行DSCTA和IDSA检查。应用北美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狭窄分级法,在显示狭窄的最佳角度上测定椎动脉最狭窄处的直径(N)与...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DSCTA)诊断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及在支架成形术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78例患者全部行DSCTA和IDSA检查。应用北美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狭窄分级法,在显示狭窄的最佳角度上测定椎动脉最狭窄处的直径(N)与椎动脉起始部远端的正常血管直径(D),计算狭窄率。IDSA检查结果和DSCTA检查结果进行等级相关分析。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以狭窄率30%、50%及70%为界限,评估DSCTA检查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①等级相关分析中,DSA检查结果和DSCTA检查结果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960,P<0.01。②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以狭窄率30%、50%及70%为界限,在此3个界限范围内,DSCTA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90%,假阳性率<10%、假阴性率<2%、阳性似然比>10,Youden指数均接近或超过0.9。CDSCTA评估符合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共59例,术中以DSA检查进一步评估,最终行支架置入术55例,DSCTA评估的符合率为93%。④DSCTA可清晰地显示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位置、形态、斑块的性质,还可去除周围干扰,从多角度观察椎动脉起始部的狭窄。结论 DSCTA是诊断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可靠方法 ,并可作为介入治疗术前评估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 支架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东方 苗云江 杨波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1期63-65,共3页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 2 0 0 1年 12月到2 0 0 2年 10月住院、Allen’s试验阳性病人 3 0例 ,使用 6F桡动脉鞘行PTCA、支架植入。结果 :3 0例中发现病变 41处 ,对其中 3 4处进...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 2 0 0 1年 12月到2 0 0 2年 10月住院、Allen’s试验阳性病人 3 0例 ,使用 6F桡动脉鞘行PTCA、支架植入。结果 :3 0例中发现病变 41处 ,对其中 3 4处进行了治疗 ,单纯PTCA4处 ,3 0处病变植入支架 3 5枚。经统计学处理 ,提示术前狭窄 87.4%± 7.9% ,术后无残余狭窄。平均桡动脉穿刺时间为 2 .8± 1.6分钟 ,一次桡动脉穿刺成功率 90 % ,术前和术后 2 4小时Allen’s试验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并发症少。结论 :本研究提示 ,经桡动脉途径植入冠状动脉支架安全可行、手术成功率高、血管并发症少、无需限制体位 ,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首选血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途径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可行性 安全性 介入治疗 冠心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计晓玲 李连兴 刘世刚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2期957-958,共2页
目的 对比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冠脉造影正常和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 同期 14 4例AMI患者 ,于发病 12h内行尿激酶溶栓 ,并于心梗后 7~ 14d内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 ,梗死相关动脉 (IRA)再通且无冠脉病变者为冠脉正常组 ,再通且... 目的 对比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冠脉造影正常和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 同期 14 4例AMI患者 ,于发病 12h内行尿激酶溶栓 ,并于心梗后 7~ 14d内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 ,梗死相关动脉 (IRA)再通且无冠脉病变者为冠脉正常组 ,再通且有冠脉病变及PTC成功者为冠脉异常组。记录二组患者易患因素 ,观察ST段抬高总和及 90min回落程度 ,比较二组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 ,并于出院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4 4例患者中冠脉正常组 10例 ,冠脉异常组 134例 ,前者较后者年龄轻 ,男性 ,吸烟等诱因多见 ;造影时TMI 3级多见 ;ST段抬高总和于 90min回落明显 (P <0 .0 5 ) ;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P <0 .0 5 ) ;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射血分数较高 (P <0 .0 5 )。结论 AMI冠脉造影正常者相对年龄轻 ,吸烟诱因多 ,住院期间心功能和临床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ST段 超声心动图R
下载PDF
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东方 苗云江 杨波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1期61-62,共2页
目的 :比较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 :我院 2 0 0 0年 5月到 2 0 0 2年 10月住院、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 3 0 0例 ,按股动脉途径或桡动脉途径分为两组 ,比较其使用导管数、X光照射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成... 目的 :比较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 :我院 2 0 0 0年 5月到 2 0 0 2年 10月住院、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 3 0 0例 ,按股动脉途径或桡动脉途径分为两组 ,比较其使用导管数、X光照射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导管使用条数分别为 2 .3条和 1.3条 (P <0 .0 1) ;X光照射时间分别为 5 .3 2± 3 .5 8min和 4.64± 3 .2 5min(P <0 .0 5 >;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 2 1.6± 10 .5min和 15 .1± 10 .2min(P <0 .0 1)。成功率分别为 98.1%和 97.9% (P >0 .0 5 ) ;血管并发症分别为 13 .1%和 3 .5 7% (P <0 .0 1) (不包括疼痛和导尿等非血管并发症 )。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不需卧床 ,病人损伤小 ,止血方便 ,血管并发症少 ,节省费用 ,减少X光照射时间。安全、可行、便捷、经济。作者推荐使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途径 股动脉途径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冠心病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成像特点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晓梅 张亚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2期1913-191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4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和MRI特点进行总结,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以大脑损害为主(83.7%),其次为脊髓损害(51.4%),脑干损害(35.1%)...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4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和MRI特点进行总结,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以大脑损害为主(83.7%),其次为脊髓损害(51.4%),脑干损害(35.1%)。MRI显示病灶大小不一,形态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脑室旁病灶多为椭圆形或线条形,多垂直于侧脑室。增强扫描可提高MRI对MS早期诊断的特异性。结论MRI能早期发现多发性硬化的病灶,并可动态观察硬化斑的消退、进展与转归。MRI是辅助诊断MS最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临床特点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SPIO增强MRI对兔肝脏微小肿瘤检出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峰 国贵臣 +5 位作者 徐宏 李康安 赵京龙 李玉洁 张贵祥 古宏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48-1651,共4页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MR不同序列成像对兔VX2肝微小肿瘤病灶的检出率.方法 15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内种植VX2肿瘤,分别在种植肿瘤后7天、14天行MR SE T1WI、FSE T2WI、GRE T2*WI、GRE T1WI平扫和SPIO增强扫描,记录不同检查序列...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MR不同序列成像对兔VX2肝微小肿瘤病灶的检出率.方法 15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内种植VX2肿瘤,分别在种植肿瘤后7天、14天行MR SE T1WI、FSE T2WI、GRE T2*WI、GRE T1WI平扫和SPIO增强扫描,记录不同检查序列所显示的肿瘤数目,比较显示率,确定SPIO增强MRI最佳扫描参数.结果 15只兔肝内种植VX2肿瘤后共有15个肿瘤生长,成功率100%.种植后7天肿瘤<5 mm,SPIO增强序列GRE T2*WI、GRE T1WI可显示所有的肿瘤病灶,显示率为100%,明显优于MRI平扫,SPIO增强SE T1WI及FSE T2WI序列,GRE T2*WI序列有更好的肿瘤-肝实质信号对比.14天后,肿瘤生长到1~2 cm, 除GRE T2*WI序列平扫显示率增加外,其他各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显示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SPIO增强MRI的GRE T2*WI、GRE T1WI序列对兔肝脏VX2微小肿瘤具有同样的高检出率,进行SPIO肝脏增强MRI检查时,GRE T2*WI序列是首选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 动物 实验 VX2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大量饮酒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华志 王东方 苗云江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9期9-10,共2页
目的 研究负荷量饮酒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影响。方法 分别连续进行未饮酒及饮负荷量白酒两日的动态血压测定 ,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负荷量饮酒后 6小时之内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 ,负荷量饮酒后全天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 ,次日舒... 目的 研究负荷量饮酒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影响。方法 分别连续进行未饮酒及饮负荷量白酒两日的动态血压测定 ,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负荷量饮酒后 6小时之内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 ,负荷量饮酒后全天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 ,次日舒张压升高 ,数据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负荷量饮酒后当日血压轻度下降 ,次日血压升高 ,增加了血压波动的幅度 ,高血压病人应戒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饮酒
下载PDF
化学染色联合蓝激光放大内镜对食管早期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花海洋 蒋海森 +7 位作者 郝欣 李常洲 孙志欣 李建辉 王海军 李秀娟 付爱琳 齐静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969-1973,共5页
目的:探讨化学染色联合蓝激光放大内镜对食管早期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内窥镜检查可疑食管病变患者100例,共138处病变,本文对此100例患者分别采用蓝激光放大内镜、碘染色和蓝激光放大内镜... 目的:探讨化学染色联合蓝激光放大内镜对食管早期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内窥镜检查可疑食管病变患者100例,共138处病变,本文对此100例患者分别采用蓝激光放大内镜、碘染色和蓝激光放大内镜与碘染色相结合三种方式进行进一步检查,并以病变的病理诊断为金指标,分别对三种检查方式的镜下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行Kappa一致性检验,配对卡方的McNemar检验,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进行真实性评价,比较3种内镜检查方式对食管早期癌性病变的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蓝激光放大与碘染色相结合组一致性好,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高。结论:蓝激光放大与碘染色相结合能提高早期食管癌性病变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染色 蓝激光放大内镜 食管癌性病变 诊断
下载PDF
不同年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头颈部CT血管造影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丽 周慧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特点。方法 200例TIA病人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n=63)和中老年组(n=137),分析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血液学指标及影像学结果 ,计算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特点。方法 200例TIA病人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n=63)和中老年组(n=137),分析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血液学指标及影像学结果 ,计算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TIA相同的危险因素是吸烟、饮酒与高尿酸血症。青年组的危险因素是高脂血症、肥胖、失眠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老年组的危险因素是糖尿病、高血压病与周围血管病(P<0.05)。200例病人中,128例(64.00%)病人共163支脑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其中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为52.15%(85/163)略高于颅内动脉(47.85%,78/163)。青年组颅内动脉狭窄占11.66%,中老年组颅外动脉狭窄占29.48%,两组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TIA病人有不同临床和影像学特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随年龄变化而呈特征性分布。不同年龄病人应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血管狭窄 吸烟 饮酒 高尿酸血症 CT血管造影术 年龄
下载PDF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在楠 王彩虹 杨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6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 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肾康注... 目的探讨分析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 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肾康注射液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实验组患者Scr为(448.98±62.98)μmol/L,BUN为(22.68±2.96)mmol/L,Ccr为(32.81±6.42)ml/min;治疗后Scr为(389.09±54.82)μmol/L,BUN为(16.09±5.15)mmol/L,Ccr为(38.14±6.55)ml/min。治疗前对照组Scr为(442.25±67.33)μmol/L,BUN为(22.86±2.90)mmol/L,Ccr为(33.33±5.30)ml/min;治疗后Scr为(421.42±62.56)μmol/L,BUN为(18.57±4.15)mmol/L,Ccr为(36.11±7.27)ml/min。治疗前两组Scr、BUN、C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Ccr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注射液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金碧辉 杨立宏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0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厄...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 h蛋白尿和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24 h蛋白尿[(0.82±0.24)g]和血肌酐[(80.01±8.03)μmol/L]低于对照组[(1.02±0.32)g,(83.52±10.1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24 h蛋白尿、血肌酐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黄葵胶囊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