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鲍永涛 党永康 姜学超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内蒙古赤峰市医院收治的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25例肾动脉狭窄患者,其中单侧肾动脉狭窄16例,双侧肾动脉狭窄9例,3例患者伴有肾萎缩。分析血管内...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内蒙古赤峰市医院收治的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25例肾动脉狭窄患者,其中单侧肾动脉狭窄16例,双侧肾动脉狭窄9例,3例患者伴有肾萎缩。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术后3 d血压均改善,治愈患者5例,改善患者20例,术中及围手术期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部分患者肾功能改善。治疗后,所有患者肾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低龄、高血压病程短的患者术后血压改善明显,高龄、高血压病程长的患者受益相对小。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肾动脉狭窄具有安全、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患者均能获益。年龄、高血压的病程和程度以及肾动脉狭窄的程度均影响肾动脉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68例中长期随访报告 被引量:4
2
作者 党永康 赵海涛 +2 位作者 郭建全 鲍永涛 徐景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2期1129-1130,1133,共3页
目的总结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2000年4月~2007年4月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68例238条肢体。经踝大隐静脉主干顺行插入电凝器至大隐静脉根部,高位结扎后用电凝针及电凝器分别电凝静脉曲张团块及大隐静脉主干。结果术后... 目的总结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2000年4月~2007年4月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68例238条肢体。经踝大隐静脉主干顺行插入电凝器至大隐静脉根部,高位结扎后用电凝针及电凝器分别电凝静脉曲张团块及大隐静脉主干。结果术后住院时间1~2d,无切口感染。踝周溃疡4周内全部愈合。近期并发症:局部皮肤Ⅰ度灼伤1例1条肢体,Ⅱ度灼伤1例1条肢体;浅静脉炎痛2例2条肢体;踝周麻感10例14条肢体。随访148例208条肢体,时间2~9年,平均6.6年,复发率3.4%(7/208);下肢酸胀感缓解率95.3%(162/170);皮炎及湿疹缓解85.7%(12/14);踝周色素沉着缓解率41.7%(15/36);胫前及踝周水肿缓解率为36.4%(16/44)。结论电凝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疗效可靠,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下肢 电凝术
下载PDF
药物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柳 党永康 +5 位作者 姜学超 乌兰 郭建全 鲍永涛 仝向阳 彭战利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4期3434-3436,共3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患者的下肢出现斑块或栓子而堵塞了血管,造成下肢血流瘀堵,对动脉血管供血不足而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在患者发病过程中,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下肢疼痛等症状表现,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运动。更加严重的是,下肢动...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患者的下肢出现斑块或栓子而堵塞了血管,造成下肢血流瘀堵,对动脉血管供血不足而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在患者发病过程中,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下肢疼痛等症状表现,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运动。更加严重的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仅对下肢部位产生影响,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累及到心肺脑部位,产生慢性代谢疾病,甚至造成患者截肢或死亡,因此要在临床对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1]。外科介入手术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然而传统手术方式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将深入研究一种新兴手术方式——药物球囊置入术,并总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间歇性跛行 下肢血流 肢体缺血 药物球囊 供血不足 置入术 动脉血管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丛艳华 王冬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2期228-229,共2页
目的 讨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7月收治的7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 目的 讨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7月收治的7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综合性护理干预 预后
下载PDF
肺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丛艳华 王冬梅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7年第3期8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48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均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并且在肺动脉内留置溶栓导管,经溶栓导管微量泵泵入溶栓药物,血管鞘泵入肝素... 目的探讨肺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48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均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并且在肺动脉内留置溶栓导管,经溶栓导管微量泵泵入溶栓药物,血管鞘泵入肝素抗凝治疗,所有患者全程实施综合护理。结果肺动脉置管溶栓治疗的有效率为100%,在溶栓过程中患者出现皮下淤血3例、牙龈出血3例,在调整药物的剂量或暂停该药物后症状消失,无死亡病例。结论肺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可以增加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急性肺动脉栓塞 置管溶栓
下载PDF
5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丛艳华 王冬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0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介入治疗ASO患者54例,分别给予术前、术后护理干预。结果 48例行球囊扩张术,6例行支架植入术与球囊扩张术,均顺利完成手术;54例患者血管再通率为100%。结论临床...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介入治疗ASO患者54例,分别给予术前、术后护理干预。结果 48例行球囊扩张术,6例行支架植入术与球囊扩张术,均顺利完成手术;54例患者血管再通率为100%。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可为介入治疗ASO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
7
作者 党永康 赵海涛 +2 位作者 郭建全 鲍永涛 杨柳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2009年3月95例下肢ASO患者经保守(保守治疗组,49例)、不同术式手术及介入治疗(外科治疗组,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90.5%)患者得到随访,随访3...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2009年3月95例下肢ASO患者经保守(保守治疗组,49例)、不同术式手术及介入治疗(外科治疗组,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90.5%)患者得到随访,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2年)。随访期间,保守治疗组44例得到随访,其中14例有效,3例加重,余27例未见明显变化;外科治疗组42例得到随访:手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通畅率为96%(24/25),其中1例行股腘动脉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术后半年再次闭塞,经取栓后恢复;介入组患者介入治疗后6个月的通畅率为88.2%(15/17),其中2例股腘动脉TASCC型患者治疗半年后再次狭窄,再次给予PTA后恢复。结论 FontaineⅠ期及Ⅱa期应首选保守治疗,FontaineⅡb期及以上可选择外科干预,TASCA、B型应采用介入治疗,TASCD型应采用旁路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闭塞性 旁路术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在激光治疗静脉曲张术中和术后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党永康 郭建全 +2 位作者 赵海涛 鲍永涛 杨柳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1年第3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在激光治疗静脉曲张术中、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465例手术激光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均于术中、术后应用MEBO外敷于因激光造成血管损伤的表皮上,其中部分患者合并有... 目的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在激光治疗静脉曲张术中、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465例手术激光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均于术中、术后应用MEBO外敷于因激光造成血管损伤的表皮上,其中部分患者合并有下肢静脉炎及静脉溃疡。结果465例患者均达到了消肿、镇痛的效果。结论MEBO在激光治疗静脉曲张术中、术后应用都有极好的镇痛、消肿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宝湿润烧伤膏 下肢静脉曲张 激光刀
下载PDF
关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治疗选择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范忠臣 党永康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724-1725,共2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动脉管腔的狭窄、闭塞性病变.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而逐渐形成管腔闭塞,使下肢发生缺血[1].患肢发冷、麻木、间歇性破行...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动脉管腔的狭窄、闭塞性病变.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而逐渐形成管腔闭塞,使下肢发生缺血[1].患肢发冷、麻木、间歇性破行、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等等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 旁路手术 腔内介入
下载PDF
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艳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5期225-226,共2页
目的分析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76例,依据护理方法的差异性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比例各38例。予以基础护... 目的分析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76例,依据护理方法的差异性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比例各38例。予以基础护理的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围术期护理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所降低,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并予以围术期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柳 姜学超 +2 位作者 郭建全 鲍永涛 党永康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总结肺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9月赤峰市医院诊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知情自愿选择方法对68例患者给予肺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54例经周围静脉溶栓治疗;对... 目的总结肺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9月赤峰市医院诊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知情自愿选择方法对68例患者给予肺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54例经周围静脉溶栓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中期(3~12个月)随访.通过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肺动脉CTA及并发症的发生评价治疗效果,从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评价中期临床疗效。结果总随访率79.5%,导管组随访治愈率显著高于外周溶栓组(47.3%比23.8%,P〈0.05),显效率明显高于外周溶栓组(81.8%比52.4%,P〈0.05);导管组慢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率(1.8%)显著低于外周溶栓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好转率、复发率及病死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肺动脉留置导管溶栓中期疗效优于经外周静脉溶栓;可以有效降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机械溶栓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肺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56例经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党永康 杨柳 +2 位作者 赵海涛 郭建全 鲍永涛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2-914,共3页
目的 总结肺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以减轻肺栓塞症状、降低死亡率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6月至2013年6月内蒙古赤峰市立医院经CT确诊的56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56±... 目的 总结肺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以减轻肺栓塞症状、降低死亡率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6月至2013年6月内蒙古赤峰市立医院经CT确诊的56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56±11)岁,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与肺动脉造影,导管碎栓、溶栓治疗,术后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调整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率在2~3.结果 56例患者中,随访45例,随访率80.4%.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4)个月,平均肺动脉压(mPAP)从(43±7)mmHg降到(22 ±6) mmHg(P <0.05),动脉血氧分压(PO2)从(49±8)mmHg升到(83±9)mmHg (P<0.05),即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显效51例,显效率91% (51/56)有效率100%,56例患者45例获得随访,平均(15 ±4)个月,1例复发,无滤器移位、腔静脉血栓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肺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血栓溶解疗法 腔静脉滤器 导管 留置
原文传递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血栓一例分析
13
作者 杨柳 党永康 +1 位作者 姜学超 杨鹏云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共4页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由于主动脉壁弹性纤维变性,主动脉扩张,内膜撕裂,血液从主动脉内膜裂口进入到中膜,形成夹层剥离性血肿造成真假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其病因包括: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饮酒、特发性主动脉中...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由于主动脉壁弹性纤维变性,主动脉扩张,内膜撕裂,血液从主动脉内膜裂口进入到中膜,形成夹层剥离性血肿造成真假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其病因包括: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饮酒、特发性主动脉中层退行性变,遗传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Ehlers-Danks综合征、Tuner综合征、先天性血管疾病、主动脉壁炎症反应、外伤等.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