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检测柠条种子活力技术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加国 李松林 +1 位作者 韩梅 汪晓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1,共7页
种子保存是当前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最有效、最安全的方式之一,快速、微量、准确检测种子库中种子活力的变化是当前植物种质设施保存技术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本文利用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电位(EGSSG/2GSH)、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电子自旋... 种子保存是当前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最有效、最安全的方式之一,快速、微量、准确检测种子库中种子活力的变化是当前植物种质设施保存技术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本文利用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电位(EGSSG/2GSH)、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电子自旋共振(EPR)和非损伤微检测(NMT)4种目前较为先进的方法,研究柠条种子在人工老化下的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柠条种子在50℃、相对湿度(RH)为50%的老化条件下,其活力指数的下降速率要快于发芽率的下降速率;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发现,在检测发芽率变化方面,4种检测方法的优越性依次为EPR>NMT>DSC>EGSSG/2GSH;在检测活力指数变化方面,4种检测方法的优越性依次为NMT>EGSSG/2GSH=EPR>DSC。综合对检测柠条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拟合度情况,以及对种子非损伤的性质,认为NMT最适合用来跟踪监测贮藏种子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电位 玻璃态 分子流动性 非损伤微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