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1
作者 孔海潜 吕福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5期98-99,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4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胃肠镜检查,观察组给予无痛胃肠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中出现咳嗽16例、呕吐9例、躁动8... 目的探究分析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4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胃肠镜检查,观察组给予无痛胃肠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中出现咳嗽16例、呕吐9例、躁动8例和放弃检查4例,明显多于观察组的咳嗽3例、呕吐6例、躁动1例和放弃检查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胃肠镜与无痛胃肠镜均能很好的治疗消化内科疾病,但无痛肠胃镜的不良反应小,治愈率更高,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镜 消化内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银彪 陈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923-926,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出血患者经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治疗的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边防总队医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8例经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治疗的肝硬化GOV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再出血...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出血患者经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治疗的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边防总队医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8例经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治疗的肝硬化GOV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并根据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再出血率为17.2%(22/128);观察组INR>1.5患者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门静脉右支直径>8.5 mm患者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ALT水平、AST水平及FIB4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NR>1.5、门静脉右支直径>8.5 mm和FIB4评分高均是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治疗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肝硬化GOV出血患者经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治疗后预后较好;INR>1.5、门静脉右支直径>8.5 mm和FIB4评分高均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组织黏合剂 再出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孔海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2期181-182,共2页
目的分析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联合益生菌治疗方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5%,明显高于... 目的分析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联合益生菌治疗方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炎症性肠病采用益生菌联合柳氮磺吡啶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炎症性肠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