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古族患者子宫颈TCT异常病例与HPV-DNA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志新 刘建 +3 位作者 金志荣 周凤林 萨仁娜 徐海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4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TCT异常病例与HPV-DNA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的关系。方法收集TCT异常的2458例蒙古族妇女作为研究对象,TBS描述性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同时进行子宫颈脱落细胞HPV-DNA基因分型检测。观察接受子宫颈Leep术与... 目的探讨子宫颈TCT异常病例与HPV-DNA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的关系。方法收集TCT异常的2458例蒙古族妇女作为研究对象,TBS描述性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同时进行子宫颈脱落细胞HPV-DNA基因分型检测。观察接受子宫颈Leep术与子宫颈冷刀锥切术HPV-DNA转阴情况。结果 TCT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TCT诊断为癌29例,其中18例病理组织学诊断证实为浸润癌,符合率62%。HSIL组348例中有94例为湿疣/CIN1,符合率27%,84例为CIN2,符合率25%,69例为CIN3,符合率20%,CIN1~3总符合率72%。统计分析显示,TCT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4P<0.01)。HPV-DNA检测与病理组织学结果比较,病理组织学诊断43例浸润性癌中有40例HPV-DNA检测为阳性(93.03%);CIN3130例中HPV-DNA阳性119例(91.54%);CIN2171例中HPV-DNA阳性155例(90.65%);湿疣/CIN1597例中HPV-DNA阳性537例(89.95%);HPV-DNA阴性组与阳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6,P<0.01)。TCT诊断与HPV-DNA检测结果比较,检测阳性314例,占90.23%;659例TCT诊断为LSIL,HPV-DNA检测阳性544例,占82.55%,HPV-DNA检测与TCT诊断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9,P<0.01)。CIN患者治疗前后HPV-DNA转阴率,总的HPV-DNA转阴率84.87%,治疗后总的HPV-DNA转阴率95.56%。CIN患者行子宫颈Leep术和子宫颈锥切术治疗后HPV-DNA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TCT检查对子宫颈癌前病变,尤其是高度病变具有有效的预警作用。HPV-DNA的阳性检出率与TBS分级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HPV-DNA阳性可对子宫颈癌起到有效预警作用,临床上对于已经接受手术治疗的CIN患者行HPV-DNA检测评估治疗、判断预后及进一步跟踪随访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TCT HPV-DNA 病理组织学诊断
下载PDF
649例蒙古族患者乳腺癌ER、PR、C-erbB_2、P^(53)、PCNA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志新 刘建 +2 位作者 金志荣 周凤林 李艳春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9期1364-1365,共2页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R)、原癌基因(C-erbB_2)、抑癌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蒙古族患者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9例蒙古族患者乳腺癌...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R)、原癌基因(C-erbB_2)、抑癌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蒙古族患者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9例蒙古族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_2、P^(53)、PCNA的表达。结果:ER、PR阳性表达率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升高而降低,随TNM分期升高而降低。C-erbB_2、P^(53)、PCNA阳性表达率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随着TNM分期升高而升高。C-erbB_2、P^(53)、PCNASⅡ值在术后生存期<5年组表达率高,而在术后生存期≥5年组表达率低,在术后生存期<10年组表达率高,而在术后生存期≥10年组表达率低。C-erbB_2、P^(53)、PCNA与淋巴结转移个数呈正相关,与ER、PR呈负相关。结论:ER、PR是用于判断预后、指导内分泌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C-erbB_2、P^(53)、及PCNA可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病理学 ER PR C-ERBB2 P^53 PCNA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399例蒙古族患者乳腺癌ER、PR、C-erbB_2、p53、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志新 金志荣 +3 位作者 刘建 周凤林 姜宝玉 玉堂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5年第5期401-402,共2页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R)、原癌基因(C-erbB2)、抑癌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蒙古族患者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399例乳腺癌标本,均为本院病理科外检存档资料。利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R)、原癌基因(C-erbB2)、抑癌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蒙古族患者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399例乳腺癌标本,均为本院病理科外检存档资料。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ER、PR、C-erbB2、p53和PCNA进行检测,使用S-P法,DAB显色。结果ER、PR阳性表达率随乳腺癌分级升高而降低。C-er-bB2、p53、PCNA阳性表达率随着乳腺癌分级的升高而升高。C-erbB2、p53、PCNA SⅡ值在术后生存期<5年组表达率高,而在术后生存期≥5年组表达率低。C-erbB2、p53、PCNA与淋巴结转移个数呈正相关,与ER、PR呈负相关。结论ER、PR是用于判断预后、指导内分泌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C-erbB2、p53及PCNA可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Ell PR GerbB2 P53 PCNA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12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京哲 李艳春 高春艳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7期1111-1111,共1页
1995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共切除甲状腺癌标体154例,其中检中乳头状癌126例,现将其临床与病理特征,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乳头状癌 病理形态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代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5期94-94,共1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6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和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分析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46例甲状腺微小癌手术患者的...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6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和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分析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46例甲状腺微小癌手术患者的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进行诊断,结果符合38例,确诊率是82.6%;延迟诊断3例,延迟率6.5%;误诊患者3例,误诊率6.5%,但是无1例假阳性的患者发生;漏诊2例,漏诊率4.3%。结论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应该作为甲状腺手术的常规病理检查项目,甲状腺微小癌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对于病变性质的确定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关键作用,对于避免二次手术以及预防漏诊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冰冻切片 诊断
下载PDF
34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宝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1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方法通过对34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4例,男性6例,女28例,男女之此为1:4.7,其中23例在甲状腺其他良性病变基础上发生的,光镜下特点为...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方法通过对34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4例,男性6例,女28例,男女之此为1:4.7,其中23例在甲状腺其他良性病变基础上发生的,光镜下特点为具有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被覆排列拥挤的异型上皮。所有病例均免疫组化标记,CK19显示弥漫强阳性。34例中有21例经5个月~6年随访,均健在。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多数在甲状腺良性病变基础上发生,可早期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但远处转移者甚少,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病理
下载PDF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代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4期94-94,共1页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临床特点以及以与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病理资料。结果根据瘤细胞异型,核分裂肿瘤生长方式以及肿瘤坏死进行乳腺叶状肿瘤分级,其中...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临床特点以及以与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病理资料。结果根据瘤细胞异型,核分裂肿瘤生长方式以及肿瘤坏死进行乳腺叶状肿瘤分级,其中良性13例,交界性12例,恶性7例。结论乳腺叶状肿瘤无论病理组织学分类如何,需要当作是低度恶性或恶性病变处理,同时需要与乳腺巨纤维瘤及其他乳腺肉瘤相鉴别,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叶状肿瘤 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病理诊断常见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邢方亮 徐建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3522-3523,共2页
关键词 误诊 病理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代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甲状腺外科手术患者60例,在手术中均制作冰冻病理切片以及石蜡病理切片,对比术中冰冻病理切片和常规石蜡病理切片的诊断结果。结果:(1)石蜡病理切片...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甲状腺外科手术患者60例,在手术中均制作冰冻病理切片以及石蜡病理切片,对比术中冰冻病理切片和常规石蜡病理切片的诊断结果。结果:(1)石蜡病理切片诊断结果:60例患者中诊断为甲状腺微小癌19例,诊断符合率为31.67%。(2)冰冻切片诊断结果:诊断为甲状腺微小癌57例,诊断符合率为95.0%,漏诊1例(1.7%),误诊1例(1.7%),延迟诊断1例(1.7%)。冰冻切片诊断结果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两种方法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误诊为甲状腺肿伴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1例,漏诊原因为送检的甲状腺组织中并未切取到病灶组织1例,延迟病例诊断为甲状腺微小癌1例。结论: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结果能够降低患者疾病误诊率,能够为患者手术方式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冰冻切片 石蜡切片 准确性
下载PDF
AgNOR定量分析在细胞学辅助诊断中的意义
10
作者 金志荣 赵志新 +1 位作者 周风林 李艳春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5年第6期507-509,共3页
目的利用核仁组成区技术(AgNOR)区分良性、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及恶性细胞,并探讨AgNOR分型与癌细胞类型的关系。方法应用胶银染色技术检测439例细胞学涂片。结果良性细胞均数(2.96±0.76)与恶性细胞均数(9.90±2.43)差异有极显... 目的利用核仁组成区技术(AgNOR)区分良性、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及恶性细胞,并探讨AgNOR分型与癌细胞类型的关系。方法应用胶银染色技术检测439例细胞学涂片。结果良性细胞均数(2.96±0.76)与恶性细胞均数(9.90±2.43)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说明产生假阳性机会很小。良性细胞与中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均数(3.90±0.66)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均数(5.88±0.98)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有助于识别可疑癌细胞。AgNOR在腺癌细胞中颗粒粗大、色深;在鳞癌及小细胞癌中颗粒多为弥散型,细小、色浅。AgNOR分型与癌细胞分型有显著相关性(P<0.001)。用AgNOR计算标准判断良恶性其敏感性为96.4%,特异性为95.5%。结论细胞学普通染色诊断困难时,AgNOR银染技术可以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区 细胞学 肿瘤细胞
下载PDF
细针吸取细胞学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代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0期118-118,120,共2页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乳腺肿块患者320例,收集其病理学及临床资料。结果:细针吸取细胞学报告良恶性与组织学结果一致的316例,总准确率98.75%,良性病变诊断的特异性100%,假...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乳腺肿块患者320例,收集其病理学及临床资料。结果:细针吸取细胞学报告良恶性与组织学结果一致的316例,总准确率98.75%,良性病变诊断的特异性100%,假阴性率5.0%,假阳性率0,误诊率1.86%。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对乳腺肿块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详细询问病史,必要时结合免疫组化检查,避免漏诊误诊发生,可进一步提高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细针吸取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刮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误漏诊原因分析
12
作者 姜宝玉 杨京哲 高岚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3106-3107,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诊断 息肉/诊断 误诊
下载PDF
AgNOR定量分析在气管镜刷片及痰涂片细胞学辅助诊断中的意义
13
作者 周凤林 金志荣 赵志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27-429,共3页
目的:利用核仁组成区技术(AgNOR)区分良性、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恶性细胞;并探讨AgNOR分型与癌细胞类型的关系.方法:应用胶银染色技术检测259例气管镜刷片及痰涂片.结果:良性细胞均数(2.94±0.74)与恶性细胞均数(9.96±2.46),... 目的:利用核仁组成区技术(AgNOR)区分良性、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恶性细胞;并探讨AgNOR分型与癌细胞类型的关系.方法:应用胶银染色技术检测259例气管镜刷片及痰涂片.结果:良性细胞均数(2.94±0.74)与恶性细胞均数(9.96±2.46),差异极显著(P<0.001),说明产生假阳性的机会很小.良性细胞与中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均数(3.85±0.65)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均数(5.36±0.95)差异极显著(P<0.001),有助于识别可疑癌细胞,鳞状细胞癌与腺癌和小细胞癌,腺癌与小细胞癌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癌细胞的类型不同,AgNOR类型也有差异.AgNOR在腺癌细胞中颗粒粗大,色深;在鳞癌和小细胞癌中颗粒多为弥散型,细小,色浅.用AgNOR计数标准判断良恶性,其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95.4%.结论:细胞学普通染色诊断困难时,AgNOR银染技术可以辅助诊断.AgNOR分型与癌细胞类型有显著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区 细胞学 肿瘤细胞
下载PDF
腹部切口下方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表现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扬 邢方亮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742-743,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检查
下载PDF
显色原位杂交技术在乳腺癌HER-2/neu原癌基因检测上的应用及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虞有智 姜宝玉 +1 位作者 陈定宝 沈丹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HER-2/NEU 基因检测 原癌基因 乳腺癌 原位杂交技术 显色 荧光原位杂交法 原位分子杂交 技术方法 组织切片
原文传递
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恶变成印戒细胞癌一例
16
作者 郑红芳 姜宝玉 沈丹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10-611,共2页
关键词 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恶变 印戒细胞癌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实性肿物 2004年 腹部包块 妇科检查 宫颈肥大 结节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