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2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事装卸工程学科培育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詹隽青 冯晓梅 李立顺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76-80,共5页
通过对军事装卸工程学科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该学科的学科内涵,探索构筑了该学科的特色研究方向和学科体系,初步提出了该学科培育的对策措施,为军事装卸工程学科培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 联合投送 军事装卸 技术 勤务 学科
下载PDF
管理工程专业信息管理类课程内容体系优化研究
2
作者 董翔英 张大鹏 《高等理科教育》 2010年第4期89-92,共4页
信息管理类课程是管理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系列之一,涉及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教育,主要针对信息化工程实施中的理论、技术与管理问题,学习和掌握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科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支... 信息管理类课程是管理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系列之一,涉及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教育,主要针对信息化工程实施中的理论、技术与管理问题,学习和掌握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科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支持与保障的精确性、时效性和灵敏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工程专业 课程内容体系 管理类课程 信息化 现代管理理论 优化 信息技术手段 专业技术
下载PDF
大气压力对柴油机冷却系统热平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许翔 刘瑞林 +2 位作者 刘刚 任晓江 周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2-595,共4页
针对内燃叉车柴油机在高原上的热平衡问题,建立了柴油机高海拔热平衡试验台和冷却系统仿真模型,对某型叉车柴油机冷却系统进行了热平衡试验和仿真计算,得到了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柴油机燃烧放热量的分配比例和冷却液温度等信息。结果表明... 针对内燃叉车柴油机在高原上的热平衡问题,建立了柴油机高海拔热平衡试验台和冷却系统仿真模型,对某型叉车柴油机冷却系统进行了热平衡试验和仿真计算,得到了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柴油机燃烧放热量的分配比例和冷却液温度等信息。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柴油机出口冷却水温度逐渐增大;当海拔高度接近4 000m,环境温度为30℃时冷却系统出现过热问题,通过增大风扇的流量或提高散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了发动机的出水温度,缓解了柴油机冷却系统的高原过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叉车 柴油机 冷却系统 大气压力 热平衡
下载PDF
柴油机SCR系统OBD功能的诊断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伟 徐正飞 +2 位作者 邓成林 庞海龙 李浩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5,共3页
在OBD诊断原理研究基础上,通过灵活运用诊断方法和合理设计诊断逻辑框架,构建了基于SCR系统的OBD功能诊断策略。研究表明,所设计的诊断策略能满足OBD认证法规的要求。
关键词 柴油机 车载诊断 诊断方法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
下载PDF
基于OBD技术的轻型柴油车DPF系统诊断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卜建国 张卫锋 +2 位作者 资新运 徐正飞 姚广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3-207,共5页
在OBD诊断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灵活运用诊断方法和合理设计诊断逻辑框架,构建了轻型柴油车DPF系统的OBD功能诊断策略,并进行了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诊断策略能满足OBD认证法规的要求。
关键词 车载诊断 诊断策略 微粒捕集器
下载PDF
猎豹智能车无人驾驶系统总体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友春 常明 +4 位作者 刘洪泉 万剑 章永进 贺四清 陈富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81-1085,共5页
介绍猎豹智能车无人驾驶系统总体设计及其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特点和实现方法。系统采用机器视觉来识别高速公路车道线,利用拟人控制算法来实现车辆自动驾驶控制,最高时速为95km/h的初步试验结果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关键词 无人驾驶汽车 机器视觉 控制算法
下载PDF
双稳系统随机共振效应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夏均忠 刘远宏 +2 位作者 梅检民 冷永刚 张卫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5,共5页
以绝热近似随机共振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双稳系统随机共振模型,研究系统参数、噪声强度、信号幅值和频率变化对双稳系统随机共振效应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输入信号和系统参数一定时,系统发生随机共振所需要的噪声存在一个最佳强度;信号... 以绝热近似随机共振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双稳系统随机共振模型,研究系统参数、噪声强度、信号幅值和频率变化对双稳系统随机共振效应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输入信号和系统参数一定时,系统发生随机共振所需要的噪声存在一个最佳强度;信号幅值的增大有利于随机共振效应的产生;信号频率的增大将使输出功率谱信号频率处谱峰逐渐离开噪声能量集中的低频区,且谱峰幅度逐渐减小,随机共振效应逐渐弱化消失。针对信号幅值、频率、噪声强度超出绝热近似理论的小参数要求而成为大参数,对变尺度方法实现大参数信号的随机共振进行分析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随机共振 双稳系统 信噪比 变尺度
下载PDF
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加才 李凯 +2 位作者 李静 马志敏 李幼德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4-517,共4页
将逻辑门限、PID、模糊以及神经网络等控制方法应用于牵引力控制系统,建立了油门位置控制器和驱动轮制动控制器。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对各控制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油门控制采用神经PI、制动控制采用逻辑门限方法最实用。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牵引力控制系统 控制方法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军用车辆传动系零件载荷谱的建立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东升 项昌乐 陈欣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0-314,共5页
研究建立军用车辆传动系的全寿命设计谱和试验载荷谱。采用雨流法对实车测得的载荷时间历程进行二维统计处理 ,建立并检验载荷幅值与均值的二维分布函数 ,结合军用车辆传动系零部件的载荷特点 ,对车辆多工况全寿命载荷谱进行合成 ,得到... 研究建立军用车辆传动系的全寿命设计谱和试验载荷谱。采用雨流法对实车测得的载荷时间历程进行二维统计处理 ,建立并检验载荷幅值与均值的二维分布函数 ,结合军用车辆传动系零部件的载荷特点 ,对车辆多工况全寿命载荷谱进行合成 ,得到可供军用车辆传动系零部件疲劳设计和试验用的设计谱与试验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用车辆 传动系 零件 载荷谱
下载PDF
柴油机后处理系统一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资新运 郭猛超 +3 位作者 蔡强 姚广涛 姜大海 邓成林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3,共4页
以准稳态流动的压力损失方程与传热方程为计算依据,将过滤体看成是一维单通道流动管道的集合,建立了DPF一维流动模型,模拟过滤体;以BJ493ZQ3发动机为试验用发动机,建立发动机模型,将DPF模型连接在发动机排气管尾端,集合为系统整体模型,... 以准稳态流动的压力损失方程与传热方程为计算依据,将过滤体看成是一维单通道流动管道的集合,建立了DPF一维流动模型,模拟过滤体;以BJ493ZQ3发动机为试验用发动机,建立发动机模型,将DPF模型连接在发动机排气管尾端,集合为系统整体模型,模拟系统排气阻力。计算与试验结果都表明,固定转速,低负荷时,系统排气阻力与负荷近似呈线性关系,高负荷时,二者近似呈二次曲线关系。计算给出了柴油机加装壁流式碳化硅DPF在实际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排气背压MAP图,用来标定控制器,同时为DPF的再生控制策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微粒捕集器 背压 准稳态 柯尔伯恩类比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地震波传感器阵列的管道地面标记系统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晓 靳世久 +2 位作者 李一博 肖云魁 赵慧敏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53-558,共6页
地面标记系统是管道内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显著减小内检测器在石油管道缺陷检测中产生的里程误差,提高对管道缺陷的定位精度.针对目前管道越埋越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波传感器阵列的地面标记器技术.当检测器在管道内运动... 地面标记系统是管道内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显著减小内检测器在石油管道缺陷检测中产生的里程误差,提高对管道缺陷的定位精度.针对目前管道越埋越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波传感器阵列的地面标记器技术.当检测器在管道内运动时,会与管道内壁的焊缝产生摩擦,产生地震波信号.地面标记器通过高灵敏度的地震波传感器可以采集到这种地震波信号.由于不同目标产生地震波信号的频率、能量等特征不同,本文使用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的方法对信号进行特征提取.首先将信号用EMD分解为几个固有模态函数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然后计算各个IMF分量归一化的能量分布,将IMF能量分布作为信号的特征向量;最后使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神经网络来对地震波信号进行模式识别,用来识别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通过模拟实验,识别正确率达到了93%,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地面标记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标记器 地震波信号 经验模态分解 特征提取 模式识别
下载PDF
柴油机Urea-SCR系统标定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成林 罗云威 +2 位作者 李浩 黄利平 何中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6,77,共6页
通过试验对柴油机Urea-SCR系统中的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MAP图进行了标定,并经稳态、瞬态测试循环和实车试验的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标定后的MAP图的SCR系统可有效降低柴油机氮氧化物的排放,达到国Ⅴ标准。
关键词 柴油机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标定 MAP图
下载PDF
铬系白口铸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海鹏 梁春永 +1 位作者 王立辉 陈学广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06年第5期8-12,共5页
综述了铬系白口铸铁耐磨材料的国内外研究方向和研究现状,对低铬铸铁、中铬铸铁和高铬铸铁三类铬系白口铸铁的碳化物类型、制备工艺、性能特点、适用范围和现阶段开发程度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了各类铬系白口铸铁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其研究... 综述了铬系白口铸铁耐磨材料的国内外研究方向和研究现状,对低铬铸铁、中铬铸铁和高铬铸铁三类铬系白口铸铁的碳化物类型、制备工艺、性能特点、适用范围和现阶段开发程度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了各类铬系白口铸铁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其研究和应用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系白口铸铁 低铬铸铁 中铬铸铁 高铬铸铁 碳化物
下载PDF
自装卸系统虚拟样机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孟祥德 詹隽青 李立顺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7年第1期47-49,共3页
根据装卸作业原理,利用SolidW orks软件建立了自装卸系统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其插件COSMOSMotion导入到ADAMS中,实现了自装卸系统虚拟样机的设计;对作业过程进行了仿真和分析。
关键词 自装卸系统 虚拟样机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基于ADVISOR的4轴全轮驱动车辆驱动系统仿真模块的开发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诗顺 王星博 +1 位作者 骆素君 朱道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75-1078,1102,共5页
在研究4轴全轮驱动车辆的动力学特征基础上,对ADVISOR车辆仿真软件系统进行了二次开发,建立了该仿真系统不具备的某4轴全驱特定车型的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并针对几种有代表性的循环行驶工况,利用该模型进行了整车性能的仿真和分析。
关键词 4轴全驱车辆 仿真模型 整车性能 ADVISOR
下载PDF
基于SCR技术的尿素供给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俞妍 卜建国 +2 位作者 邓成林 资新运 张英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3-447,共5页
针对SCR技术设计了一种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尿素供给系统,用于实现尿素存储和精确、连续喷射等功能。系统功能验证试验和发动机ETC试验的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尿素喷射精度能满足目前SCR系统对尿素喷射的要求。
关键词 尿素供给系统 控制策略 SCR技术
下载PDF
轻型柴油车排气后处理系统耐久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正飞 张卫锋 +3 位作者 资新运 何锦勇 杜小东 谭柏春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在北汽福田轻型柴油车上采用废气再循环+氧化催化器+微粒捕集器的降低柴油车排放技术路线,设计了一种燃油添加剂+起燃器+氧化催化器的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方案,进行了10万km耐久性试验。分析了微粒捕集器过滤效率变化规律和灰分对过滤体... 在北汽福田轻型柴油车上采用废气再循环+氧化催化器+微粒捕集器的降低柴油车排放技术路线,设计了一种燃油添加剂+起燃器+氧化催化器的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方案,进行了10万km耐久性试验。分析了微粒捕集器过滤效率变化规律和灰分对过滤体的影响;对比了发动机排放恶化和催化氧化剂老化对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催化氧化剂老化会导致排放超标,是系统应用主要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捕集器 氧化催化器 耐久性 排放
下载PDF
用于柴油车SCR系统的OBD-Ⅱ新构型的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卜建国 张伟 +1 位作者 李红勋 张卫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02-1005,共4页
参照OBD技术标准的要求,在柴油车SCR后处理系统上构建与OBD-Ⅱ诊断功能相关的结构,使SCR系统的控制单元具备OBD功能,以满足欧Ⅲ及更高排放标准的要求。该诊断结构的设计具有通用意义,可为柴油车整套OBD-Ⅱ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柴油车 车载诊断系统 SCR系统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的火花塞离子电流采集与分析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建文 刘书亮 +3 位作者 王崇 许洪军 张宝峰 孙长库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火花塞离子电流信号携带着丰富的发动机燃烧过程的信息。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在LabVIEW的开发环境下,研制了一套火花塞离子电流采集与分析系统,能实时采集火花塞离子电流信号,并有效地分析提取各种反映燃烧过程的特征参数。介绍了该系统的... 火花塞离子电流信号携带着丰富的发动机燃烧过程的信息。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在LabVIEW的开发环境下,研制了一套火花塞离子电流采集与分析系统,能实时采集火花塞离子电流信号,并有效地分析提取各种反映燃烧过程的特征参数。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构成、软件设计及其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火花塞 离子电流 虚拟仪器 数据采集 虚拟仪器技术 分析系统 实时采集 LabVIEW 燃烧过程
下载PDF
采用可变斜轴涡流系统的四气门汽油机缸内斜轴涡流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瑞林 刘增勇 +4 位作者 高进 马康 赵秀国 赵传利 吴晓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研制了一种四气门汽油机可变斜轴涡流系统,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研究了该系统对进气道流通特性和斜轴涡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任意可变斜轴涡流控制阀轴线与曲轴轴线夹角情况下,流通系数和无因次斜轴涡流比随着阀片开度的增大... 研制了一种四气门汽油机可变斜轴涡流系统,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研究了该系统对进气道流通特性和斜轴涡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任意可变斜轴涡流控制阀轴线与曲轴轴线夹角情况下,流通系数和无因次斜轴涡流比随着阀片开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斜轴涡流控制阀轴线与曲轴轴线夹角、阀片开度为0°时,流通系数达到最大值为0.82,流通系数调节范围为0.13~0.82。当斜轴涡流控制阀轴线与曲轴轴线夹角为30°、阀片开度为0°时,斜轴涡流强度达到最大值为0.54,斜轴涡流比调节范围为0~0.54.当斜轴涡流控制阀轴线与曲轴轴线夹角为30°、阀片开度为0°时,斜轴涡流倾角达到最大值为86.8°,斜轴涡流俪角调节范围为0°~8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气门汽油机 可变斜轴涡流系统 斜轴涡流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