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临床前免疫毒性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延琳 马玉媛 +2 位作者 赵雄 孙珍珠 章金刚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7年第8期117-121,126,共6页
阐述了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临床前免疫毒性评价工作。介绍了医疗器械免疫毒性评价的发展历程,概述了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对相关评价做出的指导。讨论了植入性医疗器械免疫毒性评价的具体实施,包括降解产物潜在危害、医疗器械风险评估、与血液... 阐述了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临床前免疫毒性评价工作。介绍了医疗器械免疫毒性评价的发展历程,概述了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对相关评价做出的指导。讨论了植入性医疗器械免疫毒性评价的具体实施,包括降解产物潜在危害、医疗器械风险评估、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刺激与迟发型过敏反应试验以及全身毒性试验等。分析了植入性医疗器械免疫毒性评价的主要免疫毒性反应及其检测,提出了在研究实验时存在的不足,对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下一步研究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性医疗器械 免疫毒性 炎症 免疫抑制 免疫刺激
下载PDF
重组凝血因子与血源凝血因子的分子差异及其对药理药效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谢亦武 章金刚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134,142,共5页
重组凝血因子面世以来,在凝血因子缺陷和相关适应证患者中达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已经开始替代血源凝血因子制品。然而,重组制品在免疫原性和抑制物产生方面的不足也受到关注。本文对几种主要的重组凝血因子与血源凝血因子的结构差异进... 重组凝血因子面世以来,在凝血因子缺陷和相关适应证患者中达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已经开始替代血源凝血因子制品。然而,重组制品在免疫原性和抑制物产生方面的不足也受到关注。本文对几种主要的重组凝血因子与血源凝血因子的结构差异进行了综述,包括分子序列和翻译后修饰的多种形式等,并探讨这些结构上的差异对药理学、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可能影响。这些分子差异和机制的揭示有助于探索和改进重组凝血因子的产量和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 重组技术 分子结构 翻译后修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