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灭活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祖国 喻云梅 +2 位作者 金敏 王新为 李君文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氯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核酸和衣壳蛋白的破坏在灭活病毒中的作用,并对病毒基因组受损区域进行定位,阐明氯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机制。方法以不同剂量(0.1、0.5、1.0、1.5和2.0mg/L)的有效氯对脊髓灰质炎病毒作用不同时间(0、15、30... 目的探讨氯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核酸和衣壳蛋白的破坏在灭活病毒中的作用,并对病毒基因组受损区域进行定位,阐明氯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机制。方法以不同剂量(0.1、0.5、1.0、1.5和2.0mg/L)的有效氯对脊髓灰质炎病毒作用不同时间(0、15、30、45和60min),采用大片断逐步步移PCR(long-overlapping PCR)分析氯对病毒全基因组的损伤,以ELISA技术分析氯对病毒衣壳蛋白的破坏,以细胞培养检测病毒感染性。结果脊髓灰质炎病毒各部分对氯的抵抗力强弱存在如下关系:病毒衣壳>基因组蛋白编码区>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NCR)>基因组3′端NCR>poly A尾;脊髓灰质炎病毒的polyA尾和3'端NCR破坏可造成病毒的感染性下降,但不能完全灭活病毒;5′端NCR的破坏与病毒感染性的消失一致,损伤区域主要位于富含二级结构的区域。结论氯主要通过破坏脊髓灰质炎病毒核酸而非衣壳蛋白灭活病毒;病毒基因组5′NCR内二级结构区域的破坏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致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大片断逐步步移PCR 非编码区
下载PDF
石油馏分荧光光谱等高线特征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友全 路雪峰 +1 位作者 梁瑛 房彦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75-1280,共6页
相对色谱或色质联用分析,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取样量少、分析结果快速等优点。三维荧光光谱是有机物种类鉴别领域的新技术,可应用于石油馏分的分类,且具有准备过程简单、信息量丰富和费用低的优点。分析了柴油、汽油、... 相对色谱或色质联用分析,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取样量少、分析结果快速等优点。三维荧光光谱是有机物种类鉴别领域的新技术,可应用于石油馏分的分类,且具有准备过程简单、信息量丰富和费用低的优点。分析了柴油、汽油、混合油3类石油馏分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应用图像信息统计原理,提出了基于三维荧光等高线特征谱分析技术的一种新方法,研究了同一馏分和不同馏分之间特征谱的相关特性,并给出了利用等高线特征谱相关系数鉴别油品的新方法,对3类馏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数据客观,识别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馏分 三维荧光光谱 等高线 分类识别
下载PDF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蛋白质组非标记定量研究策略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明 应万涛 +3 位作者 方勤美 孙薇 贺福初 钱小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1-409,共9页
定量蛋白质组研究是蛋白质组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蛋白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该研究建立和优化了一种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蛋白质组非标记定量方法,并对两种肽段质谱检测计数的归一化算法进行了比... 定量蛋白质组研究是蛋白质组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蛋白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该研究建立和优化了一种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蛋白质组非标记定量方法,并对两种肽段质谱检测计数的归一化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ASC法要优于RSC法.最后,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肝癌细胞模型HepG2和HepG2-HBx细胞系的差异蛋白质组表达研究.质谱鉴定结果用聚类分析软件Cluster3.0进行分析,最后鉴定出107个重叠蛋白,其中9个蛋白质表达上调(Ratio>1.75),6个蛋白质表达下调(Ratio<0.5),这些蛋白质均与肝癌发生和恶化密切相关.结果表明,该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利用该方法进行差异蛋白质组研究和发现生物标志物在理论和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非标记定量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压电生物传感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晋晓勇 高志贤 陈慧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是近年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传感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压电生物传感器(PEBS)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分类,重点对近年来国内外PEBS方面的研究进展、生物识别元件的固定化技术和PEBS的发展趋势进行了...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是近年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传感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压电生物传感器(PEBS)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分类,重点对近年来国内外PEBS方面的研究进展、生物识别元件的固定化技术和PEBS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生物传感器 研究进展 压电石英晶体 固定化技术
下载PDF
大肠杆菌色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于金龙 王静 +3 位作者 李剑欣 郭长江 黄英武 徐琪寿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44-850,共7页
为了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大肠杆菌色氨酸产量,对色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trpR、tnaA、aroG和trpED进行了改造。首先通过敲除trpR基因解除了基因组上色氨酸合成和转运关键酶受到的反馈阻遏调控,进而又敲除了tnaA基因,阻断了色氨... 为了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大肠杆菌色氨酸产量,对色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trpR、tnaA、aroG和trpED进行了改造。首先通过敲除trpR基因解除了基因组上色氨酸合成和转运关键酶受到的反馈阻遏调控,进而又敲除了tnaA基因,阻断了色氨酸的分解代谢。然后,将色氨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aroGfbr和trpEDfbr基因串联表达,以去除色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瓶颈。与对照MG1655相比,trpR基因单敲菌色氨酸浓度提高了10倍,双敲菌色氨酸浓度提高了约20倍。pZE12-trpEDfbr转入双敲菌后色氨酸浓度提高到168mg/L,而将aroGfbr和trpEDfbr转入双敲菌后,色氨酸浓度提高到820mg/L。为构建色氨酸高产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oG和trpED共表达 trpR和tnaA双敲除 色氨酸
下载PDF
大肠杆菌溯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宏 赵化冰 +2 位作者 曲鹏 李宗梦 李君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3-127,共5页
阐述建立大肠杆菌追踪溯源体系的重要性,介绍应用于大肠杆菌追踪溯源的常用技术及优缺点,对于当今国内外对于大肠杆菌溯源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目前技术之不足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分子分型 溯源
下载PDF
Na^+,K^+-ATPase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徐文琳 钱令嘉 张成岗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3年第5期531-534,共4页
Na+ ,K+ ATPase广泛分布于多种细胞的细胞膜上 ,是维持细胞内外Na+ ,K+ 浓度梯度的关键酶。Na+ ,K+ ATPase由α,β和γ亚基组成 ,在不同组织 ,不同发育阶段表达不同的亚型。激素等通过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C、酪氨酸激酶等调节Na+ ,K+ ... Na+ ,K+ ATPase广泛分布于多种细胞的细胞膜上 ,是维持细胞内外Na+ ,K+ 浓度梯度的关键酶。Na+ ,K+ ATPase由α,β和γ亚基组成 ,在不同组织 ,不同发育阶段表达不同的亚型。激素等通过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C、酪氨酸激酶等调节Na+ ,K+ ATPase的活性。小的跨膜蛋白结合Na+ ,K+ ATPase的特异亚基 ,调节其活性。Na+ ,K+ ATPase不仅参与离子转运、蛋白转运、维持离子自稳平衡 ,而且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神经元导向、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细胞形态维持、细胞粘附等方面发挥作用 ,甚至可作为喹巴因的受体 ,参与信号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K^+—ATPase 结构 功能 调控机制
下载PDF
PCR检测与鉴定沙门氏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史秀全 《肉品卫生》 1998年第9期24-26,共3页
沙门氏菌属是一大群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目前至少有 67种O抗原和2000个以上的血清型。它们广泛存在于家畜、家禽等各类动物的体内及被其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沙门氏菌污染动物性食品可引起食物中毒,而且它们还导... 沙门氏菌属是一大群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目前至少有 67种O抗原和2000个以上的血清型。它们广泛存在于家畜、家禽等各类动物的体内及被其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沙门氏菌污染动物性食品可引起食物中毒,而且它们还导致人类的伤寒、副伤寒、感染性腹泻。其中由于食用病畜肉或沙门氏菌污染的肉类引起食物中毒暴发也经常发生。据我国查明的128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由肉类引起的有108起(8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PCR检测 埃希氏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污染 微生物检测 特异性 血清型 多重PCR 革兰氏阴性杆菌
下载PDF
心理应激对脂质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娜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3年第2期191-192,共2页
脂蛋白代谢紊乱引发的高脂血症 ,在动脉粥样硬化 (AS)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 ,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心理应激都可能导致血浆脂质升高 ,出现致AS脂质相改变。应激引起血浆脂质升高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目前公认的有两种影... 脂蛋白代谢紊乱引发的高脂血症 ,在动脉粥样硬化 (AS)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 ,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心理应激都可能导致血浆脂质升高 ,出现致AS脂质相改变。应激引起血浆脂质升高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目前公认的有两种影响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脂质代谢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以PCR为基础的指纹图谱技术对军团菌分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史秀全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1999年第3期99-100,共2页
本文概述了RAPD、REP/ERIC-PCR及AFLP等以PCR为基础的基因指纹图谱技术对军团菌分型的研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 指纹图谱 军团菌 分型 聚合酶链反应 军团菌病
下载PDF
手术后管喂患者的营养代谢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海玲 张凯 +1 位作者 柴树德 徐琪寿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术后管喂 营养代谢 效果
下载PDF
海带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60
12
作者 詹林盛 张新生 +2 位作者 吴晓红 王颖丽 王之贤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海带多糖 (BSP)对正常及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BSP经腹腔注射给药后 ,测定了各组小鼠胸腺、脾指数 ,外周血白细胞数 ,脾的T、B细胞增殖能力 ,脾细胞产生IL 2能力 ,以及血清和脾细胞溶血素含量等的变化。结果BSP 10 0... 目的观察海带多糖 (BSP)对正常及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BSP经腹腔注射给药后 ,测定了各组小鼠胸腺、脾指数 ,外周血白细胞数 ,脾的T、B细胞增殖能力 ,脾细胞产生IL 2能力 ,以及血清和脾细胞溶血素含量等的变化。结果BSP 10 0mg/ (kg·d)× 10d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胸腺、脾指数及外周血白细胞数 ,还能提高正常小鼠胸腺、脾指数 ;明显促进正常及免疫低下小鼠脾的T、B细胞增殖能力和脾细胞产生IL 2能力 ;BSP还能增加正常及免疫低下小鼠血清和脾细胞溶血素的含量。结论BSP是一种免疫调节剂 ,对正常及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多糖 免疫调节 淋巴细胞增值 白介素-2 溶血素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血脂和过氧化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69
13
作者 闫祥华 顾景范 +3 位作者 孙存普 刘佃辛 吴可 何传民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 观察大豆异黄酮 ( SI)对大鼠血脂水平及体内过氧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48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四组 ,分别接受正常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添加 SI糖甙 30 0 mg/kg和高脂饲料添加 SI甙元 30 0 mg/kg处理。实验期 7周。结果 SI... 目的 观察大豆异黄酮 ( SI)对大鼠血脂水平及体内过氧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48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四组 ,分别接受正常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添加 SI糖甙 30 0 mg/kg和高脂饲料添加 SI甙元 30 0 mg/kg处理。实验期 7周。结果 SI显著抑制高脂饲料所致的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但对血浆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几乎无影响。SI对进食高脂饲料引起的体内过氧化物水平升高具有显著拮抗作用 ,表现在降低肝脏及心肌中的自由基水平 ,升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肝脏及心肌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减少血清及肝脏、心肌和主动脉中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SI糖甙与其甙元的作用特征一致 ,仅在作用程度上略有差异。结论  SI对高血甘油三酯有降低作用 ,并能改善高脂所致体内过氧化状态异常 ,减轻对机体的过氧化损伤。在大鼠饲料中 SI甙元的效果略优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高血脂 脂质过氧化 高脂血症
下载PDF
褐藻多糖对氧化应激诱导的淋巴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詹林盛 张新生 +2 位作者 吴小红 王颖丽 王之贤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7,共4页
研究褐藻多糖(BSP)对活性氧引起的淋巴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是敏感的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介质中H_2O_2对细胞DNA的损伤程度不同,在同一介质中H_2O_2对细胞DNA的损伤程度呈一定... 研究褐藻多糖(BSP)对活性氧引起的淋巴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是敏感的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介质中H_2O_2对细胞DNA的损伤程度不同,在同一介质中H_2O_2对细胞DNA的损伤程度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100mg/L和 200mg/L的大分子量多糖(BSPh)和小分子量多糖(BSPs)都能明显降低H_2O_2对细胞DNA损伤程度。表明BSP能够清除自由基,减低氧化应激所致的细胞DNA损伤程度,有利于维护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提示 BSP可作为一种预防性抗氧化营养素,用于预防氧化应激引起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多糖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褐藻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功能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詹林盛 张新生 +1 位作者 吴小红 王之贤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 研究褐藻多糖 ( BSP)对正常和免疫低下小鼠淋巴细胞功能及几种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 : 用环磷酰胺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 ,通过腹腔注射观察 BSP对正常和免疫低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T细胞亚群及白介素 - 2 ( IL- 2 ... 目的 : 研究褐藻多糖 ( BSP)对正常和免疫低下小鼠淋巴细胞功能及几种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 : 用环磷酰胺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 ,通过腹腔注射观察 BSP对正常和免疫低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T细胞亚群及白介素 - 2 ( IL- 2 )产生的影响 ,并在体外观察 BS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 - 1 ( IL- 1 )和肿瘤坏死因子 ( TNF)的影响。结果 :  ( 1 ) BSP1 0 0 mg/( kg·d)× 1 0 d能够明显提高正常和免疫低下小鼠脾脏 T、B细胞的增殖能力 ,显著促进脾细胞产生 IL- 2 ;使免疫低下小鼠胸腺、脾脏的 L3 T+ 4细胞数显著升高 ,L3 T+ 4/Lyt- 2 + 细胞比值增加。( 2 ) BSP在体外还能促进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 IL - 1和 TNF。结论 :  BSP对正常和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多糖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与缺氧信号转导机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文琳 钱令嘉 +1 位作者 张成岗 尹昭云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9-170,共2页
缺氧诱导因子 1(HIF 1)不仅作为维持氧自稳平衡的核心调控因子 ,调控一系列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 ,而且在感受缺氧 ,传递缺氧信号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氧依赖的羟化酶的发现 ,证明胞内氧浓度直接调控HIF 1α亚基的表达 ,为揭示缺氧信号... 缺氧诱导因子 1(HIF 1)不仅作为维持氧自稳平衡的核心调控因子 ,调控一系列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 ,而且在感受缺氧 ,传递缺氧信号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氧依赖的羟化酶的发现 ,证明胞内氧浓度直接调控HIF 1α亚基的表达 ,为揭示缺氧信号调控H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缺氧信号 信号转导 信号调控 分子机制
下载PDF
褐藻多糖对第二信使系统及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詹林盛 张新生 +1 位作者 吴晓红 王之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7-479,共3页
关键词 褐藻多糖 细胞内钙离子 CAMP/CGMP 细胞膜流动性
下载PDF
胆碱与帕瑞昔布钠的协同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娜 冯泽国 +4 位作者 王汝欢 张卫东 余军 杜春彦 汪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36-1540,共5页
目的探讨胆碱和帕瑞昔布钠在镇痛中的相互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醋酸扭体模型:将15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S)(n=10):尾静脉注射0.9%的生理盐水0.2 m L/20 g;(2)胆碱组(C)(n=50):50只小鼠设立5个剂量即3、6、1... 目的探讨胆碱和帕瑞昔布钠在镇痛中的相互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醋酸扭体模型:将15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S)(n=10):尾静脉注射0.9%的生理盐水0.2 m L/20 g;(2)胆碱组(C)(n=50):50只小鼠设立5个剂量即3、6、12、24、48 mg/kg;(3)特耐组(P)(n=50):50只小鼠设立5个剂量即1.5、3、6、12、24 mg/kg;(4)联合用药组(C+P)(n=40):40只小鼠设立4个剂量,分别为两药ED50的1/2、1/4、1/8、1/16,进而可求出两药合用时的ED50。所有药物均在造模前经尾静脉给予。胆碱给药时间为造模前2 h,帕瑞昔布钠为30 min。研究生理盐水对照组(S)、ED50胆碱组(C)、ED50帕瑞昔布钠组(P)、以及1/2ED50胆碱和帕瑞昔布钠组[1/2(C+P)]对醋酸扭体模型小鼠血中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影响。药物预处理时间同上,在腹腔给予醋酸后10 min立即实施摘眼球采血。所采血液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IL-1、TNF-α、PGE2、NFk B、I-k B的含量。结果 (1)醋酸扭体模型中,胆碱和帕瑞昔布钠单独经尾静脉给药后所得的ED50,胆碱8.64 mg/kg,帕瑞昔布钠6.33 mg/kg;二者联合用药时胆碱为2.13 mg/kg,帕瑞昔布钠为1.56 mg/kg;(2)在等辐射图见胆碱与帕瑞昔布钠合用时的ED50实测值落在理论值的下方,两点作t检验的P<0.05。联合用药指数CI<0.9;(3)与S组比较,C组、P组、1/2(C+P)组中IL-1、TNF-α的含量均降低(P<0.05),且1/2(C+P)组比C组及P组分别单独使用降低更加明显(P<0.05);P组以及1/2(C+P)组中PGE2含量较对照组均有降低(P<0.05),1/2(C+P)组与C组相比PGE2含量下降更多(P<0.05);与S组相比,NF-k B的含量在C组、P组、1/2(C+P)组中均降低(P<0.05),I-k B的含量在1/2(C+P)组及C组中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NF-k B、I-k B在1/2(C+P)组中较P组有更明显降低(P<0.05)。结论胆碱与帕瑞昔布钠具有协同镇痛作用,二者的相互作用可能与体内NF-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 帕瑞昔布钠 ED50 NF-KB
下载PDF
运动对衰老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中线粒体活性氧生成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薄海 王逊 +2 位作者 陈啟祥 吉力立 张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5-482,共8页
目的:观察耐力运动训练对衰老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中线粒体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并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PGC-1α)对ROS生成调控的潜在机制。方法:C57BL/6小鼠分为青年对照组(YN组,2月龄,12只)、老年对照组... 目的:观察耐力运动训练对衰老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中线粒体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并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PGC-1α)对ROS生成调控的潜在机制。方法:C57BL/6小鼠分为青年对照组(YN组,2月龄,12只)、老年对照组(ON组,12月龄,12只)和老年运动训练组(OT组,12月龄,12只),其中OT组进行中等强度跑台训练(0°,17 m/min,25 min/天,5天/周)。12周后,HE染色鉴定骨骼肌萎缩程度。两步酶消化法分离骨骼肌卫星细胞,原代培养并体外诱导成肌分化24 h。倒置显微镜观察卫星细胞成肌分化程度,测定线粒体呼吸功能、细胞ROS水平、线粒体ROS生成速率、肌球蛋白重链(MyHC)各亚基mRNA表达,及MyHC、PGC-1α、Tfam、COXⅣ、MnSOD蛋白表达量。结果:与YN组比较,ON组肌纤维横截面积、肌管形成数量、My-HC蛋白表达、MyHCⅠ、MyHCⅡa、MyHCⅡx mRNA表达、态3呼吸速率(ST3)、呼吸控制比(RCR)和PGC-1α、Tfam、COXⅣ、MnSOD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0.01),ON组态4呼吸速率(ST4)、细胞ROS水平、线粒体ROS生成速率及MyHCⅡb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0.01)。与ON组比较,OT组湿重/体重比值、肌纤维横截面积、肌管形成数量、MyHC蛋白表达、MyHCⅠ、MyHCⅡa、My-HCⅡx mRNA表达、ST3、RCR和PGC-1α、Tfam、COXⅣ、MnSOD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0.01),OT组细胞ROS水平、线粒体ROS生成速率及MyHCⅡb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耐力运动训练提高衰老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中PGC-1α表达,继而通过上调Tfam和MnSOD提高线粒体能量代谢,减少线粒体ROS产生,以促进成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运动 衰老 线粒体ROS PGC-1Α 成肌分化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在多重耐药质粒RP4接合转移过程中对细菌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喻云梅 赵祖国 +3 位作者 邱志刚 金敏 王新为 李君文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5-49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铝(平均粒径为20nm)对液相条件下多重耐药质粒RP4接合转移的影响,并从形态学角度初步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接合供体菌为大肠杆菌HB101(RP4),受体菌为Salmonella aberdeen Kauffmann 50312(strR),供、受体菌液均为109cfu...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铝(平均粒径为20nm)对液相条件下多重耐药质粒RP4接合转移的影响,并从形态学角度初步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接合供体菌为大肠杆菌HB101(RP4),受体菌为Salmonella aberdeen Kauffmann 50312(strR),供、受体菌液均为109cfu/ml(浓度比为1∶3),纳米Al2O3浓度分别为0.005、0.05、0.5、5、50mmol/L,25℃静止接合8h后计算转接合子数,然后采用透射电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研究。结果RP4的接合转移随着纳米Al2O3浓度的升高具有上升趋势。5mmol/L和50mmol/L纳米Al2O3组接合率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150倍和40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只能观察到单个供、受体菌接合,5mmol/L和50mmol/L纳米Al2O3组能观察到多个细菌同时发生接合的情况;50mmol/LAl2O3组一些细菌观察不到完整的细胞膜结构,该损伤可能是引起50mmol/L纳米Al2O3组接合率低于5mmol/L纳米Al2O3组的原因。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提示纳米Al2O3能损伤细菌的细胞膜,细胞膜的损伤程度与进入细菌的纳米Al2O3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纳米Al2O3能够促进接合子的产生,其影响机制可能是因为纳米Al2O3能够改变细胞膜通透性,间接影响接合过程,或者直接促进接合基因的表达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细菌 耐药性 接合转移 透射电子显微镜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