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临床前免疫毒性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延琳 马玉媛 +2 位作者 赵雄 孙珍珠 章金刚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7年第8期117-121,126,共6页
阐述了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临床前免疫毒性评价工作。介绍了医疗器械免疫毒性评价的发展历程,概述了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对相关评价做出的指导。讨论了植入性医疗器械免疫毒性评价的具体实施,包括降解产物潜在危害、医疗器械风险评估、与血液... 阐述了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临床前免疫毒性评价工作。介绍了医疗器械免疫毒性评价的发展历程,概述了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对相关评价做出的指导。讨论了植入性医疗器械免疫毒性评价的具体实施,包括降解产物潜在危害、医疗器械风险评估、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刺激与迟发型过敏反应试验以及全身毒性试验等。分析了植入性医疗器械免疫毒性评价的主要免疫毒性反应及其检测,提出了在研究实验时存在的不足,对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下一步研究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性医疗器械 免疫毒性 炎症 免疫抑制 免疫刺激
下载PDF
相变材料运血箱海上血液前送补给性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阎少多 朱正洪 +7 位作者 刘敏霞 贺玉莹 张玉华 王捷熙 易晓阳 贾向志 韩颖 王东根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07-710,共4页
目的开展相变材料运血箱海上血液前送补给实地评估,对携行的悬浮红细胞质量进行评价研究,为海上血液冷链储运系统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模拟海上血液前送补给实际情况,依托海军某综合补给任务,开展相变材料运血箱保存悬浮红细胞陆地前送(... 目的开展相变材料运血箱海上血液前送补给实地评估,对携行的悬浮红细胞质量进行评价研究,为海上血液冷链储运系统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模拟海上血液前送补给实际情况,依托海军某综合补给任务,开展相变材料运血箱保存悬浮红细胞陆地前送(100 min)、海上前送(45 h)及前送补给悬浮红细胞继续在舰船上储运(7 d)等的检验评估,并就悬浮红细胞储运过程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液生化指标等进行检测。结果在血液前送阶段,相变材料运血箱内温度由4.1℃上升至9.5℃,游离血红蛋白、血钾、乳酸脱氢酶含量分别升高至(0.083±0.032)g/L、(15.097±1.791)mmol/L和(106.00±17.83)U/L;在血液储存阶段,海上保存悬浮红细胞的游离血红蛋白、血钾、乳酸脱氢酶含量分别升高至(0.111±0.035)g/L、(27.238±3.509)mmol/L和(227.00±111.94)U/L,血钠含量降低至(113.63±4.012)mmol/L。结论相变材料运血箱可在较复杂环境条件下(多种运输途径、持续温度变化、携行及舰船振荡),保持箱内血液在较长时间(45 h)维持在恒定温度范围(4~10℃),并保证前送血液质量。此外,在海上储存多天的悬浮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更高,储存损伤较陆地常规保存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悬浮红细胞 海上 前送补给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远航条件下舰艇应急采血保障方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正洪 阎少多 +3 位作者 胡艳 曾国强 饶俊鹏 勉闻光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舰艇远航条件下应急采血保障方法,保证紧急输血救治。方法在远航舰艇上招募10名自愿无偿献血者,采集、储备一个战备血液保障基数,对献血者献血后的反应和采集血液质量进行监控。结果采血成功率为90%,质量符合率100%。结论舰艇... 目的探讨舰艇远航条件下应急采血保障方法,保证紧急输血救治。方法在远航舰艇上招募10名自愿无偿献血者,采集、储备一个战备血液保障基数,对献血者献血后的反应和采集血液质量进行监控。结果采血成功率为90%,质量符合率100%。结论舰艇远航条件下,可实施舰员紧急采血,以缓解平、战时紧急救治的血液保障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航 舰艇 应急采血 血液保障 海军医学
原文传递
海上储运血液红细胞的能量代谢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艳冰 徐凤梅 +10 位作者 王钰 房永青 李常兰 郐启源 蒋兴伟 高锋华 贺敏 王璇琳 谈文龙 任素萍 于群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30-734,741,共6页
目的针对海上血液储运后急需解决的质量评价标准缺失的难题,建立定量的血细胞能量代谢平台和技术,确定血细胞效能指标和定量评价标准,将"功能剂量"引入血细胞的质量判定,为完善海上血液储运规范提供有益补充。方法采用细胞能... 目的针对海上血液储运后急需解决的质量评价标准缺失的难题,建立定量的血细胞能量代谢平台和技术,确定血细胞效能指标和定量评价标准,将"功能剂量"引入血细胞的质量判定,为完善海上血液储运规范提供有益补充。方法采用细胞能量代谢实时检测技术细胞外流量(XF)分析技术检测红细胞糖酵解代谢过程中细胞外酸化率(ECAR)值的变化,反映海上航行对储运红细胞糖酵解水平的影响,与正常条件下保存的样品进行自身对照。并结合ATP含量检测试剂盒及游离血红蛋白检测试剂盒进行互相验证。结果确定了XF技术能实时、定量检测红细胞的糖酵解水平。通过检测两次出海后血液样品的血液质量评价指标和能量学指标的变化,判断环渤海湾航行的血液样品各指标无明显变化,样品保存良好;环太平洋航行的样品能量学指标明显下降,建议弃用。结论将XF技术应用到红细胞糖酵解的测定中,在活细胞水平对血液进行高通量多指标动态检测,为海上储运后的血液质量进行综合系统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XF技术 红细胞 运输 血液保存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舰载保存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相关参数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史大川 李燕 +7 位作者 姚雪 石磊 刘伟 郝珍珍 韩颖 刘敏霞 王东根 郑长青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42-744,共3页
目的研究舰载保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参数的变化。方法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于出海前1 d,... 目的研究舰载保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参数的变化。方法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于出海前1 d,随机采集和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10人份(2 U)。每份血液分别取样,检测相关参数,作为航行前数据。然后每份血液等分为二,标记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储存于实验室和医疗船储血冰箱,于航行第21天取样进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相关参数的检测。结果 (1)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均低于航行前,红细胞数量两组间与航行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9),而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较显著(P=0.002);(2)两组的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体积均高于航行前,红细胞压积在两组间与航行前比较变化大(P=0.015),而平均红细胞体积差异不明显(P=0.051);(3)两组的RDW-SD和RDW-CV均大于航行前,RDW-SD在两组间与航行前比较变化大(P<0.001),而RDW-CV差异不明显(P=0.528)。结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在海上保存过程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随保存时间延长而降低,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RDW-SD和RDW-CV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大。远航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相关参数有一定影响,但与常规储血冰箱(4±2)℃保存的变化趋势仍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血液保存 红细胞 运输
原文传递
相变材料运血箱在平原高寒地区的储血效果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静蕊 王艳 +4 位作者 赵晶 张丹 刘敏霞 刘建红 韩颖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11-713,共3页
目的分析评价在平原高寒地区野战条件下野战运血箱与相变材料运血箱的血液保存效果。方法实验前留样检测悬浮红细胞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游离血红蛋白含量,Na^+、K^+及进行无菌实验,采用低温血液冷藏箱作为对照,将悬浮红细胞分别... 目的分析评价在平原高寒地区野战条件下野战运血箱与相变材料运血箱的血液保存效果。方法实验前留样检测悬浮红细胞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游离血红蛋白含量,Na^+、K^+及进行无菌实验,采用低温血液冷藏箱作为对照,将悬浮红细胞分别置于低温血液冷藏箱、野战运血箱和1#、2#相变材料运血箱,在室外环境温度为-20^-5℃的条件下公路运输2 h后,于0、12、24、36、48、60 h分别记录各储血设备温度的变化,并留样检测上述指标。结果在室外环境温度为-20^-5℃的条件下,野战运血箱内悬浮红细胞的保存时间为42 h,相变材料运血箱内悬浮红细胞的保存时间为58 h,两种运血箱储存悬浮红细胞后检测的溶血率,Na^+、K^+含量及无菌实验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在平原高寒地区,可采用相变材料运血箱保存悬浮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运血箱 寒冷地区 血液保存 红细胞 低温保存 生物相容性材料
原文传递
发光细菌在不同生理介质中增殖活性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菁 孙宇 +5 位作者 李慧 何楚琳 王茹 李玲 王会中 王小慧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62-766,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血小板污染常见细菌,即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ECO)和铜绿假单胞菌(PAE)在单采血小板、血浆以及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中的菌落数与发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其在不同生物流体介质中的生长增殖情况。... 目的探讨两种血小板污染常见细菌,即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ECO)和铜绿假单胞菌(PAE)在单采血小板、血浆以及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中的菌落数与发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其在不同生物流体介质中的生长增殖情况。方法首先构建了上述两种发光细菌,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观察其在不同介质中菌落数与发光强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观察其在不同介质中不同时间点的发光强度,绘制生长曲线。结果在血小板、血浆、PBS中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菌落数与发光强度符合线性正相关,其中,血小板明显地抑制了两种细菌的增殖,血浆对其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如血小板抑菌作用强。结论对于构建的上述两种发光细菌,发光强度可代表细菌生长增殖情况。血小板对两种细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血浆也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其作用不如血小板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属 大肠杆菌 假单胞菌 铜绿 单采血小板 血浆 增殖
原文传递
冰冻红细胞洗涤技术优化及应用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敏霞 易晓阳 +8 位作者 王捷熙 谷涛 杜为 周建伟 王艳 王建云 曹卉 韩颖 王东根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27-729,738,共4页
目的对冰冻红细胞洗涤液进行优化改进,探索应用0.9%NaCl注射液替代中间浓度洗涤液(2%NaCl)的去甘油化洗涤效果。方法取源于400 ml(2 U)全血的健康献血者悬浮红细胞,-80℃冰冻保存,用血细胞处理仪对解冻红细胞进行去甘油化处理,在原有程... 目的对冰冻红细胞洗涤液进行优化改进,探索应用0.9%NaCl注射液替代中间浓度洗涤液(2%NaCl)的去甘油化洗涤效果。方法取源于400 ml(2 U)全血的健康献血者悬浮红细胞,-80℃冰冻保存,用血细胞处理仪对解冻红细胞进行去甘油化处理,在原有程序(程序1)基础上,通过洗涤液(3种)、洗液量和洗涤步骤等的优化改进,形成新的洗涤程序(程序2)洗涤冰冻红细胞,并对两种程序洗涤后的冰冻红细胞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种洗涤程序处理后冰冻红细胞质量各项指标:血红蛋白含量(g)分别为42.18±3.35和44.98±1.68,游离血红蛋白含量(g/L)分别为0.53±0.06和0.45±0.05,白细胞残留量(×107)分别为1.92±1.04和1.12±1.12,晶体渗透压(m Osm)分别为327.0±9.06和331.8±10.62,无菌实验普通细菌和真菌检测均为阴性。红细胞体外溶血率(%)分别为12.02±5.78和14.30±5.67,红细胞变形性(%)分别为21.42±1.45和21.32±0.84,红细胞回收率(%)分别为77.18±5.58和79.63±2.06,洗涤时间(min)分别为79.60±0.55和78.80±1.30。经比较,两种洗涤程序处理后冰冻红细胞质量各项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程序洗涤的冰冻红细胞质量均达到国家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红细胞 血细胞处理仪 程序优化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冰冻血小板透析式洗涤方法研究
9
作者 曹卉 易晓阳 +4 位作者 刘敏霞 王建云 王捷熙 骆群 韩颖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23-726,共4页
目的建立透析式洗涤冰冻血小板的技术方法,并检测血小板的功能指标,对透析式洗涤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样品为机采血小板1 U/袋,共20袋,分为离心处理组和透析处理组,通过血小板体外功能检测方法,观察冰冻血小板的洗涤效果。结果血小板经两... 目的建立透析式洗涤冰冻血小板的技术方法,并检测血小板的功能指标,对透析式洗涤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样品为机采血小板1 U/袋,共20袋,分为离心处理组和透析处理组,通过血小板体外功能检测方法,观察冰冻血小板的洗涤效果。结果血小板经两种方法处理后,透析组洗涤后的回收率[(73.57±12.49)%]明显优于离心组[(62.21±7.07)%],其渗透压值[(305.8±5.27)m Osm/kg]低于离心组[(383.2±22.00)m Osm/kg],透析组几乎能将二甲基亚砜(DMSO)全部去除,而离心组DMSO残留量约为0.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组和离心组平均血小板体积[(9.44±0.93)vs(9.23±0.50)fl]、ADP诱导聚集率[(20.7±8.00)%vs(27.7±11.83)%]、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率[(84.1±7.88)%vs(92.9±5.28)%]、低渗休克反应[(19.02±4.42)%vs(23.19±9.08)%]、活化率[(16.00±9.40)%vs(21.86±8.14)%]和凋亡率[(46.31±10.28)%vs(54.59±16.76)%],经两法处理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离心处理洗涤方法相比,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冰冻血小板透析式洗涤机不仅能提高血小板回收率,也有效解决了DMSO残留量过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血小板 洗涤机 低温保存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高温高湿和低温环境对存放全血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马平 张艳宇 +7 位作者 单桂秋 沈建军 周谋 邓江 肖军 周锡鹏 许金波 吕丽萍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35-738,共4页
目的研究高温、高湿及低温严寒等环境因素对存放全血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现场实验的方式,共采集9名献血者的新鲜全血,平均分成40份,每组20份分别在高温高湿区的3个模拟采血点放置0、3、6、12和24 h,低温严寒区的4个模拟采血点放置0、1、2... 目的研究高温、高湿及低温严寒等环境因素对存放全血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现场实验的方式,共采集9名献血者的新鲜全血,平均分成40份,每组20份分别在高温高湿区的3个模拟采血点放置0、3、6、12和24 h,低温严寒区的4个模拟采血点放置0、1、2和3 h后,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浓度、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高温(27~37℃)高湿(60%~90%RH)环境下放置24 h的新鲜全血,FHb、APTT、PT、TT和FIB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低温(0~13℃组和-18^-20℃组)对全血的血液质量产生影响,在无加温装置的帐篷中,全血放置1 h后出现冰冻;在有加温装置的帐篷中,全血中FHb浓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放置2 h后其血浆中的FH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但APTT、PT、TT和FI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室温下放置24 h的全血质量未见明显改变;在低温严寒的条件下,在具有加温设施的帐篷中,室温下放置1 h的全血质量未见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湿 低温 血液保存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原文传递
高原环境下冰冻红细胞洗涤效果评价
11
作者 齐宝宏 付蓉 +11 位作者 刘敏霞 靳亚飞 方芳 陈洪霖 崔芸 谢平 曹鹏冲 王艳 王捷熙 王建云 韩颖 王东根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84-785,共2页
目的验证血细胞处理仪在高原环境下的冰冻红细胞处理性能,确定在高原低氧、低气压、低温、低湿度、强辐射、强紫外线等特殊自然环境条件下冰冻红细胞洗涤效果。方法分别在拉萨和林芝设试验监测点(组1、组2),取源于健康献血者400 ml全血... 目的验证血细胞处理仪在高原环境下的冰冻红细胞处理性能,确定在高原低氧、低气压、低温、低湿度、强辐射、强紫外线等特殊自然环境条件下冰冻红细胞洗涤效果。方法分别在拉萨和林芝设试验监测点(组1、组2),取源于健康献血者400 ml全血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80℃冰冻保存,用血细胞处理仪对解冻红细胞进行去甘油化处理,检测洗涤后冰冻红细胞质量。结果两组血红蛋白含量(g)分别为37.67±3.92和41.78±5.24,游离血红蛋白含量(g/L)分别为0.39±0.15和0.51±0.21,晶体渗透压(mOsm)分别为320±7.71和316±13.15,无菌实验普通细菌和真菌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在高原条件下洗涤后冰冻红细胞质量均达到国家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冰冻红细胞 血细胞处理仪 红细胞质量
原文传递
极端环境条件对胶体金免疫层析产品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瑞英 王小慧 +7 位作者 马聪 毕静媛 阎少多 张玉华 刘佳 陈珊珊 江新泉 王东根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58-761,共4页
目的在特殊环境气候条件下评估市场占有率较大的两个厂家的胶体金快速免疫层析类产品在进行血液传染病筛查时的检测下限、灵敏度和特异性等指标。方法评估实验分别采用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免疫层析... 目的在特殊环境气候条件下评估市场占有率较大的两个厂家的胶体金快速免疫层析类产品在进行血液传染病筛查时的检测下限、灵敏度和特异性等指标。方法评估实验分别采用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免疫层析产品。在普通实验室环境(温度22~26℃,湿度25%~35%,气压101k Pa)、模拟高温高湿环境(温度37℃,湿度75%~85%,气压101 k Pa)及模拟低压低氧环境(温度22~26℃,湿度25%~35%,气压56 k Pa),3种条件下考察产品,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梅毒感染血清样本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和记录结果;检测下限评估则是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的标准物质。结果在对标准物质检测下限的评估中,高温高湿环境下,新创产品对梅毒的检测下限从2国家临床单位(national clinical unit,NCU)提升至1 NCU。临床样本检测中,两家产品的特异性均为100.0%,不受极端环境影响,而其灵敏度受到影响:对于新创产品而言,高温高湿提升乙肝及梅毒检测灵敏度,低压低氧降低其灵敏度,高温高湿下丙肝产品敏感性下降;而万泰产品,乙肝检测的敏感性在两种极端条件下均降低,丙肝检测敏感性受到高温高湿影响,而梅毒检测不受环境影响。结论新创产品相比万泰产品,检测3种血液传染病标准物质时具有更低的检测下限。在临床样本检测中,两家产品的检测灵敏度均受到极端环境影响,而特异性基本不受影响。相比之下,万泰产品稳定性更好,受到极端条件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层析 胶体金 输血传播病毒 传染病 血液
原文传递
长航对舰载保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生化指标的影响
13
作者 史大川 姚雪 +7 位作者 石磊 李燕 刘伟 孙伟杰 韩颖 刘敏霞 王东根 郑长青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45-748,751,共5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海上航行对舰载保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生化指标的影响与变化。方法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于出海前1 d,随机采集和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10人份(2 U)。每份血液等分为两份,标记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目的探讨和研究海上航行对舰载保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生化指标的影响与变化。方法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于出海前1 d,随机采集和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10人份(2 U)。每份血液等分为两份,标记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于长航第1、3、5、7、14、21天取样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1)总蛋白(P=0.235)和白蛋白(P=0.119)浓度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明显;两组的总蛋白(P=0.825)和白蛋白(P=0.834)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肌酐(P=0.001)和尿酸(P=0.001)浓度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变化比较显著;两组肌酐(P=0.643)和尿酸(P=0.923)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总胆固醇浓度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明显(P=0.354),而甘油三酯浓度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变化比较显著(P=0.005);两组的总胆固醇(P=0.959)和甘油三酯(P=0.9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乳酸脱氢酶(P<0.001)、羟丁酸脱氢酶(P<0.001)和肌酸激酶浓度(P<0.001)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两组乳酸脱氢酶(P=0.759)、羟丁酸脱氢酶(P=0.528)和甘油三酯(P=0.918)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分组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对渗透压(P=0.968)和葡萄糖浓度(P=0.406)影响不明显,两组的渗透压(P=0.569)和葡萄糖浓度(P=0.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4~5级海况条件下,长航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储存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与常规储血冰箱(4±2)℃保存的主要生化指标结果变化仍比较相近。该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海上血液保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航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生化指标 舰载保存 血液保存 红细胞 运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