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剂量调整的EPOCH方案治疗初治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仲凯励 苏航 +6 位作者 肖秀斌 刘静 鲁云 陈喜林 达永 路春蕾 张伟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229-1233,共5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剂量调整的EPOCH方案对初治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确诊的初治AITL患者9例。全组患者均接受剂量调整的EPOCH方案一线化疗... 目的:前瞻性研究剂量调整的EPOCH方案对初治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确诊的初治AITL患者9例。全组患者均接受剂量调整的EPOCH方案一线化疗。结果:全组患者发病中位年龄54岁,男∶女为2∶1,88.9%为Ann-Arbor stageⅢ~Ⅳ期,77.8%合并B症状。初诊时伴有贫血的患者占66.7%,LDH或β2微球蛋白升高占55.6%。EPOCH方案近期疗效CR率22.2%,总反应率66.7%。中位随访20个月,4年PFS和OS分别为11.1%和33.3%,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EPOCH方案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3~4度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分别为77.8%和33.3%,44.4%的患者出现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结论:剂量调整的EPOCH方案一线治疗AITL患者较传统CHOP方案未见明显生存获益。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并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 EPOCH方案 初治 化疗
下载PDF
盐酸苯达莫司汀治疗利妥昔单抗耐药的B细胞惰性淋巴瘤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宋腾 张会来 +8 位作者 王华庆 李静敏 克晓燕 曹军宁 黄慧强 张伟京 朱军 范云 冯继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025-1030,共6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单药治疗利妥昔单抗治疗失败的B细胞惰性淋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全国8个研究中心入组100例利妥昔单抗治疗失败的B细胞惰性淋巴瘤患者,接受苯达莫司汀单药治疗(120 mg/m2... 目的:评价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单药治疗利妥昔单抗治疗失败的B细胞惰性淋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全国8个研究中心入组100例利妥昔单抗治疗失败的B细胞惰性淋巴瘤患者,接受苯达莫司汀单药治疗(120 mg/m2,d1、2,每21天1个周期,最多8个周期)。主要终点指标为总反应率(ORR),次要终点指标包括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及安全性评估。结果:全组10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6(28~74)岁,共计化疗447个周期,中位4(1~8)个周期。93例患者完成至少2个周期治疗,可评价疗效。15例(16.1%)获得完全缓解(CR),52例(55.9%)获得部分缓解(PR),22例(23.7%)稳定(SD),4例(4.3%)进展(PD),ORR为72%,DCR为95.7%。中位随访时间26.6(2~48.4)个月,59例(63.4%)出现疾病进展,中位PFS为8.53个月(95%CI:6.518~10.542),1年PFS率(40.6±5.3)%。48例(48%)出现3/4级不良事件,3/4级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26%、24%和11%。结论:苯达莫司汀治疗利妥昔单抗耐药的B细胞惰性淋巴瘤客观缓解率较高,骨髓抑制为最常见不良反应,系二线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苯达莫司汀 利妥昔单抗耐药 非霍奇金淋巴瘤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443例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吴永芳 许春伟 +6 位作者 韩鸿雁 王海艳 邵云 张博 李晓兵 苏航 张伟京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268-1275,共8页
目的:根据WHO(2008版)造血和淋巴肿瘤分类标准,探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恶性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1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病理诊断443例恶性淋巴瘤,复习其临床资料、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按WHO(... 目的:根据WHO(2008版)造血和淋巴肿瘤分类标准,探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恶性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1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病理诊断443例恶性淋巴瘤,复习其临床资料、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按WHO(2008版)分类标准进行病理诊断及分类。结果:443例恶性淋巴瘤中霍奇金淋巴瘤1I.06%(49/443),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88.94%(394/443)。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细胞性淋巴瘤66.37%(294/443),T细胞性淋巴瘤22.35%(99/443)。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病构成比居前s位分别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41.53%(184/443)、滤泡性淋巴瘤11.06%(49/443),外周T细胞淋巴瘤5.64%(25/443),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5.19%(23/44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4.74%(21/443)。HL中以结节硬化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为多(4.S1%,20/443)。恶性淋巴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8:1,中位年龄57岁(7~94岁)。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起病部位均以颈部淋巴结为多。结论:443例淋巴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远多于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多见,霍奇金淋巴瘤中以结节硬化性霍奇金淋巴瘤多见。大部分淋巴瘤类型以男性发病为多,起病部位以颈部淋巴结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恶性 临床病理分析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放射性肺损伤机制中的作用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孙万良 游华 +3 位作者 魏丽 张晶 章金刚 张伟京 《医学综述》 2014年第4期587-590,共4页
辐射引起的活性氧类物质堆积容易引起肺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氧化应激在放射性肺损伤的启动、炎性反应及纤维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能够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激活内源性抗氧化信号通... 辐射引起的活性氧类物质堆积容易引起肺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氧化应激在放射性肺损伤的启动、炎性反应及纤维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能够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激活内源性抗氧化信号通路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抗氧化应激反应元件途径,诱导增加抗氧化物酶表达、抑制氧自由基生成相关的信号通路和酶系、调节免疫功能等发挥抗炎抗纤维化作用,为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放射性肺损伤 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
下载PDF
初治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6例:利妥昔单抗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仲凯励 刘静 +4 位作者 陈喜林 肖秀斌 达永 张伟京 苏航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42-546,共5页
目的分析初治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PGDLBCL)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探讨利妥昔单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5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初治PG... 目的分析初治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PGDLBCL)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探讨利妥昔单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5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初治PG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近期和远期疗效,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和预后因素与疗效的关系。结果纳入26例PGDLBCL患者,男性14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50.1岁,最常见症状为腹痛。全组患者采用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分为单纯CHOP组(n=9)和RCHOP组(n=17),CR率分别为55.56%(5/9)和50%(8/16),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中位随访40个月(3~84个月),全组5年无进展生存期为60.3%,总生存期74.4%。其中RCHOP组分别为58.9%和84.6%,CHOP组为66.7%和66.7%,RCHOP组优于CHOP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Lugano分期和IPI评分显著影响预后。结论化疗可作为PGDLBCL的一线治疗,加用利妥昔单抗可能有利于提高远期生存率;临床分期和IPI评分是重要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 利妥昔单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