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脐血CD34^+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T淋巴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姚志娟 乌仁娜 +4 位作者 毕东杰 楼晓 黄云中 冯凯 陈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41-844,849,共5页
目的 :建立利用人造血干 祖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T淋巴细胞的方法 ,为研究T细胞生物学特性及细胞免疫提供技术平台。方法 :MACS方法分离人脐带CD34+ 细胞接种到人胎儿胸腺基质单层细胞上 ,IMDM液体培养基含 2 0 %人AB血清并加入FL、IL... 目的 :建立利用人造血干 祖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T淋巴细胞的方法 ,为研究T细胞生物学特性及细胞免疫提供技术平台。方法 :MACS方法分离人脐带CD34+ 细胞接种到人胎儿胸腺基质单层细胞上 ,IMDM液体培养基含 2 0 %人AB血清并加入FL、IL 12、IL 7和IL 2细胞因子组合 ,于培养 7、14、2 1、2 8、35、4 2天取非贴壁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表型进行检测 ,并进行细胞形态学分析。结果 :2周后 ,CD4 + CD8+ 非成熟T淋巴细胞占细胞总数的 0 3%~ 13 3% ,4~ 5周CD4 +CD8+ T淋巴细胞达到高峰占 16 6 %~ 2 6 5 % ,且CD3+ CD4 + CD8+ 和CD3+ CD4 - CD8+ T淋巴细胞逐渐增多 ,6周后达 2 6 5 %~6 4 9%和 11 6 %~ 38 9%。培养成熟的T淋巴细胞经PHA +IL 2刺激后瑞氏染色鉴定可见大原始淋巴细胞存在。结论 :利用人脐血CD34+ 在体外人胎儿胸腺基质单层细胞上加FL、IL 12、IL 7和IL 2细胞因子组合条件下 ,可诱导分化出T淋巴细胞 ,并且培养的T细胞对有丝分裂素刺激有增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胸腺基质细胞 诱导分化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无血清培养基SYL-SF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和扩增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文成 王韫芳 +4 位作者 常铭洋 池木根 孔维霞 裴雪涛 吴祖泽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2年第5期321-326,共6页
目的 探讨新型无血清培养基SYL—SF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扩增作用。方法机械分离方法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从P1代开始将含小牛血清的原代培养基SYL-NBCS更换为实验组SYL-SF和对照组MSCM-SF两种无血清培养基对细胞进行培养... 目的 探讨新型无血清培养基SYL—SF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扩增作用。方法机械分离方法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从P1代开始将含小牛血清的原代培养基SYL-NBCS更换为实验组SYL-SF和对照组MSCM-SF两种无血清培养基对细胞进行培养、传代、扩增和维持。利用Alexa Fluor 488 annexin V检测细胞凋亡率,CCK-8法比较传代细胞的增殖效率,并对细胞进行形态、表型、染色体核型和分化能力等方面的检测和评价。结果分离得到的单个脐带问充质干细胞在原代培养基SYL-NBCS中培养8-15d可获得原代(P0)细胞,更换为无血清培养基后,SYL-SF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MSCM-SF组;在细胞传代过程中SYL—SF组细胞增殖能力较强且维持MSCs特异性表面标志和向脂肪、骨、软骨等多向分化的潜能,并且在传代过程中维持正常染色体核型。结论SYL—SF无血清培养基可以对UC-MSCs进行良好地体外扩增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培养基 无血清 生物疗法 蛋白质类
下载PDF
TAT-HOXB4蛋白对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实验研究
3
作者 李晶 陈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45-946,共2页
目的:研究TAT-HOXB4蛋白对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效果。方法:采用磁珠阳性分离(MiniMARCS)纯化法分离纯化脐血CD34+细胞;用造血干细胞体外悬浮培养法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法,观察应用TAT-HOXB4蛋白对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能力。结果... 目的:研究TAT-HOXB4蛋白对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效果。方法:采用磁珠阳性分离(MiniMARCS)纯化法分离纯化脐血CD34+细胞;用造血干细胞体外悬浮培养法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法,观察应用TAT-HOXB4蛋白对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能力。结果:加入TAT-HOXB4蛋白组的CD34+细胞数为对照组的13倍,MNC为对照组的6倍,并且在实验的第4天体外扩增效果最明显。结论:TAT-HOXB4蛋白对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HOXB4蛋白 CD34+细胞 扩增
下载PDF
巧用双针头桥管输注外周血干细胞 被引量:1
4
作者 艾建红 《护理学报》 2009年第17期22-22,共1页
造血干细胞输注是外周血造血于细胞移植时的必要手段。为确保造血干细胞能够充分输注到患者体内,临床上干细胞输注完毕后,需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细胞收集袋,以减少造血干细胞损失。本科室以往一直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注入干... 造血干细胞输注是外周血造血于细胞移植时的必要手段。为确保造血干细胞能够充分输注到患者体内,临床上干细胞输注完毕后,需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细胞收集袋,以减少造血干细胞损失。本科室以往一直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注入干细胞袋内反复冲洗。其缺点是多次反复穿刺,易造成污染和漏液现象。使用一次性双针头桥管后,解决了以往存在的问题,达到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针头桥管 外周血干细胞输注:护理
下载PDF
诱导外周T细胞耐受的细胞与机制
5
作者 金建刚(综述) 冯凯 陈虎(审校) 《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 2003年第2期39-42,共4页
胸腺选择删除了大多数与自身抗原亲和力不适的T细胞,使免疫系统获得自身限制性。外周T细 胞通过三个相互包含的机制实现外周耐受。本文主要就诱导外周T细胞耐受的细胞和外周耐受 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T细胞 外周 耐受机制 诱导 自身抗原 胸腺 机制 免疫系统 综述 限制性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体外分化来的初始T细胞表型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金建刚 冯凯 +1 位作者 石炳毅 陈虎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将体外由CD34^+细胞分化而来的初始T细胞与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共孵育,观察初始T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传3代以上的MSC与脐血CD34^+刍细胞分化的初始T细胞共孵育1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 目的将体外由CD34^+细胞分化而来的初始T细胞与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共孵育,观察初始T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传3代以上的MSC与脐血CD34^+刍细胞分化的初始T细胞共孵育1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8^+细胞明显增加(共孵育组(35.9±6.3)%,单纯初始T细胞培养组(18.4±4.5)%],且CD8^+;CD3^+细胞明显增加[共孵育组(27.6±2.8)%,单纯初始T细胞培养组(15.2±3.1)%]。结论骨髓MSC在体外与异基因初始T淋巴细胞共孵育使CD8^+初始T细胞表达增加,这种变化可能与其诱导免疫耐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初始T细胞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转移性肾癌的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张金超 王丹红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74-579,共6页
肾癌是一种免疫原性极强的肿瘤,目前生物治疗已成为转移性肾癌治疗领域的焦点。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与发展,转移性肾癌的靶向治疗已逐渐代替了以前单纯的干扰素-α和白细胞介素-2的细胞因子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 肾癌是一种免疫原性极强的肿瘤,目前生物治疗已成为转移性肾癌治疗领域的焦点。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与发展,转移性肾癌的靶向治疗已逐渐代替了以前单纯的干扰素-α和白细胞介素-2的细胞因子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肾癌中亦均取得了可靠的疗效证据。本文将对转移性肾癌的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药物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肾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
8
作者 高爽 陈虎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4-497,共4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它具有强大的T细胞激活能力,并能活化初始型T细胞、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成熟、刺激TH细胞及NK细胞活性。能够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引发机体产生抗肿...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它具有强大的T细胞激活能力,并能活化初始型T细胞、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成熟、刺激TH细胞及NK细胞活性。能够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引发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它不仅能够激活自体的抗肿瘤免疫,同样能够提高异体的抗肿瘤效应。因此,利用树突状细胞制备肿瘤疫苗可望提供一种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本文就肿瘤免疫治疗中树突状细胞的临床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肿瘤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